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84讲 西行求法十七载,回国译经十馀年

  不能只想听一些没听过的,对听过的,心里就没有那样的希求心,甚至有一些麻木感和不认真,或者不恭敬的心态。 虽然我们听过了、我们知道了,可是我们的心有没有依据它做转变? 就像善知识讲的,有没有在内心中生起那样的量呢? 这个还是我们要对内心观察的。 当我们做这样的观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啊! 其实我自己和我所听闻的那个道理相差地还是很远的,所以还是需要数数地提醒、数数地忆念。 我们在这点上要持续地思考。 [03′21″]

  大家好! 又到了我们一起学习的时间了,非常非常地开心! 希望大家能够调整自己的意乐,端正自己学法的一个动机——为了利益无穷无尽的有情,必须发起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才能够成就正等觉位、才能够成佛。 虽然我们每次听法的时候都是这样作意,可能我们会觉得说:啊! 我也好像没有真实的菩提心。 但是我们这样造作菩提心,先好像是假的一样去造作,造作久了之后,我们就会在学法之前,自然地想要在心里现出这样的吉祥的心念。 [00′49″]

  诸佛出世,是为了救度我们在轮回里的痛苦,因此才说了八万四千法蕴,尤其是《般若经》,就是专门为了对治我们轮回的深重的痛苦才说的。 佛说《般若经》的时候,在佛的坐下听法的那些有缘的人,得到了他们该得到的果位。 现在经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呢,我们还是能够读到《般若》,而且还能够学到《般若经》的注释。 所以就提到佛陀授记的两位菩萨,他们能够写释论、解释《般若经》,这是多大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造作一个大乘的作意,来学习《广论》,这对我们的无限生命、对我们的现世和来生,都是有着不可思议的一个牵引的力量。 所以每次学习的时候大家不要忽略这个动机的策动。 [01′53″]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被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在这一次学《广论》的时候,大家都熟悉的就不用讲了,然后讲一些可能大家不熟悉的,或者就《广论》的难点去解决。 我也深刻地思考了一下这样的问题,后来我把这个问题请问仁波切,然后仁波切说:「虽然很多概念、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了,但是有没有改变内心呢? 有没有在内心中生起如你懂了的道理那样的一个证量呢? 如果那样的证量没生起的话,还是要讲的。 」重复地讲自己听闻过的或者已经很熟悉的经典,就是要让我们在内心中生起这样的一个证量。 [02′42″]

  不能只想听一些没听过的,对听过的,心里就没有那样的希求心,甚至有一些麻木感和不认真,或者不恭敬的心态。 虽然我们听过了、我们知道了,可是我们的心有没有依据它做转变? 就像善知识讲的,有没有在内心中生起那样的量呢? 这个还是我们要对内心观察的。 当我们做这样的观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啊! 其实我自己和我所听闻的那个道理相差地还是很远的,所以还是需要数数地提醒、数数地忆念。 我们在这点上要持续地思考。 [03′21″]

  其实,师父也这样讲过。 比如「供养三宝」这件事,所有的佛弟子都知道这件事,我就请问师父:「供养三宝这件事已经讲过了,还要再讲吗? 」然后师父就说:「唉呀! 真如啊,这个讲了之后大家会忘的呀,所以一定要重复地讲,因为会遗忘,所以一定要不停地提醒。 」 [03′45″]

  思考善知识的法语,或者善知识希望我们怎么学,还要思考一下广论同学的愿望,还有我自己的心愿,我们还是决定细细地学过。 但细细地学过并不等于时间要拖得很长,我们可以加速。 我的意思就是你们不要着急! [04′07″]

  上一讲我们讲到《般若经》传进了汉土,鸠摩罗什大师,已经翻译了《摩诃般若》。 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了解一下玄奘大师,因为玄奘大师当年如果没有求法、翻译的话,我们现在可能也看不到这个版本的《般若经》。 所以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佛弟子应该去了解一下玄奘大师,甚至我觉得有时间我们可以把玄奘大师的传记好好学一下。 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我就略略地讲一下。 [04′43″]

  一千三百年前,初唐的时候,玄奘大师为了去求法,做了很多很多的准备,包括他锻炼身体。 他是心意决定一定要去求法的,不管怎样他一定要成办。 可以说决志——没有任何疑虑——一定要成办求法这件事,应该说舍生忘死前往印度求法。 他求法的过程,大家可以去了解,很多过程是非常惊恐的,没有一个极大的勇气、胆略和坚强的意志,没有人经得了那种摧残,应该都退掉了,看到几个困难摆下去大概就不想走了。 但玄奘大师说:「宁可西行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 」就是这种勇气哦! 才走到了印度! [05′37″]

  他去求法之后,历经了十七年! 历经十七年! 行程大概是五万里哦! 前后到过一百多个国家! 那个时候不是像现在有飞机、几小时就到,全凭走的或者车马,走了一百多个国家,终于把他要学的学了,学了之后他又回国,为我们带回了六百五十七部梵夹的经典。 这个梵夹是什么? 就是那个时候的书,是用棕榈树的树叶做成的。 把棕榈树的树叶剪下来,然后放在滚开的水里面煮,煮过之后再把它阴干,阴干之后再切成长条形的,像长函那样。 就是那个时候印度的纸张。 最后的书皮和封底,它就用两个木板相夹,夹起来,就做成了长条形的梵文的典籍,这样的梵文典籍,就是贝叶经。 当时玄奘大师就带回了六百五十七部这样的梵文经典。 [06′53″]

  大师回国之后,深得唐太宗的器重和欢喜,经过唐太宗的支持和号召,集合了天下的高僧,组织成严密的译场,然后进行了十余年的翻译工作,他翻译了七十五部啊! 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经典! [07′16″]

  大师到了晚年的时候,才开始启动《般若经》的翻译。 但是多达六百卷的《大般若经》啊! 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翻译工程,晚年的时候,去挑战这样的一个很大的翻译,也是要相当强的心力的。 所以,他想要把自己在印度所搜集的各种《般若经》集结成一部最完整的《般若经》,然后他想把它翻译成汉文。 [07′48″]

TBA


闻思题纲:​​

【全广 II】第 84 讲 讨论题纲(一)/性贤法师

  1. 为什么我们一起学习时,老师会非常非常开心?
  2. 造作菩提心久了之后,就会在学法前出现吉祥的心念吗?
  3. 为什么能学般若是很大的福份?
  4. 老师被问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问题?
  5. 老师听了这个问题之后,老师做了什么?
  6. 老师得到了什么答案?揣摩一下提问的人的心情,跟仁波切的角度,觉得有什么样的不同?
  7. 为什么要讲到师父提“供养三宝”的例子?
  8. 为什么老师还是决定细细地学?

【全广 II】第 84 讲 讨论题纲(二)/性贤法师

  1. [00′00″]~[01′53″],为了对治轮回深重的痛苦,佛陀说了《般若经》,为什么?
  2. 我对《般若经》的感觉是什么?
  3. [01′53″]~[03′21″],老师指出:我们有哪些学习的错误心态?
  4. 如何发现自己和所听闻的道理相差很远?请举例说明。
  5. [04′07″]~[07′48″],为什么玄奘大师一生求法、译经,有如此强大的心力?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講次目錄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