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94讲 弃自自在,舍于尊重

  但谈到弃自自在,谈何容易啊! 自己的习性,会一直把自己拉到自己特别执着的那个地方,所以这个时候要再把自己努力拉回来。 在拉拔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对善知识非理作意,会认为善知识不信任自己、不重视自己,甚至会怀疑善知识觉得自己没用,这样的心思一旦出现,又没有及时调整,就会跌入观察过失、非理作意等等这样的深渊。 一旦没有注意努力修信——修改自己内心中不信的那些观点和感受,在善知识调整自己习性的时候,那是很危险的! 反之,要朝着善知识指导自己的方向认真地改变自己,努力在很多缘起点上修信念恩,踏实地追随善知识,调伏自己。 几年之后,我们可以观察自己和他人,顺善知识教和不顺善知识教的这两类,结果一定是天上地下,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十年看下来、十五年看下来、十八年看下来、二十年看下来,会越来越觉得师父的洞悉力是那么准确、那么慈悲! 不敢忽视啊! [03′05″]

  在跟师父学习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例子:某位法师一直要推展事业,有很多很多的计划,很希望师父能够批准他的计划,但实际上师父是一个也没有批准的。 后来我就请问师父说:「为什么他不能做那些事业? 」师父就说:「哎呀! 某人啊! 非常容易好高骛远,没有注意到当下的缘起,而且一冲起来谁也拦不住,到时候他要吃很大的苦头,他那个习性很难转弯! 一旦强转,必定弄得人仰马翻、头破血流! 」师父对他的指导,就是拦截他的计划,给他踩剎车,外相上看起来就是这个也不让做、那个也不让做,只能老实看经典、学习。 一直喜欢做很多事情的人,可能就会觉得憋闷。 但是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调整自己,随顺善知识的言教,用这段时间用心补足过去在学习教典上的缺失,那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而且在自己最执着的事情上,也能够修行观父容颜、弃自自在、舍于尊重,很美好! [01′33″]

  但谈到弃自自在,谈何容易啊! 自己的习性,会一直把自己拉到自己特别执着的那个地方,所以这个时候要再把自己努力拉回来。 在拉拔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对善知识非理作意,会认为善知识不信任自己、不重视自己,甚至会怀疑善知识觉得自己没用,这样的心思一旦出现,又没有及时调整,就会跌入观察过失、非理作意等等这样的深渊。 一旦没有注意努力修信——修改自己内心中不信的那些观点和感受,在善知识调整自己习性的时候,那是很危险的! 反之,要朝着善知识指导自己的方向认真地改变自己,努力在很多缘起点上修信念恩,踏实地追随善知识,调伏自己。 几年之后,我们可以观察自己和他人,顺善知识教和不顺善知识教的这两类,结果一定是天上地下,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十年看下来、十五年看下来、十八年看下来、二十年看下来,会越来越觉得师父的洞悉力是那么准确、那么慈悲! 不敢忽视啊! [03′05″]

  还有的人,除了学经典,其他事情也不想管。 能够深入经典,不是一个很美妙的习气吗? 对此,师父会鼓励一种人继续学、继续深入,很赞叹他认真学教典;而对另一种同样很喜欢学教典的人,师父就会劝他多承担,因为他越来越喜欢独自寂静、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越来越离群索居,一跟大家在一起就不能修行,看到人会觉得有点烦, 这样的话,怎样去关心他人呢? 实践利他的这个修行的目标也很困难。 所以善知识一定会调整我们的。 但被调整的时候,千万不能错以为师父是不喜欢自己学经典。 要被调整的是那个学经典的动机和以后的方向,一定是为了利乐他人、解决一切有情的忧苦,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得其乐呀! 所以善知识有如我们修行的眼目和灯塔,会让我们注意到脚下,也会让我们瞭望到远方。 [04′24″]

  师父又提到说:「处处讲方便,方便出下流! 」方便本来是一种善巧的方式对吧? 好像是一种快捷方式。 在帮忙他人的时候,给别人一个很容易的下脚处,然后步步增上,这也很好。 但是这个方便,如果变成处处讲方便,会不会没有向上一步呢? 只是注意到怎样更容易,而没有注意到该守护的原则? 在需要、绝对要守护原则的时候,如果开了方便,就是放弃原则,那即不是方便,那是走下坡路,会一天不如一天! 一旦曲解了方便真正的意思,而随了自己的习性,如果没有善知识指出来,还觉得自己不错、挺聪明的,遇事脑筋灵活、左右回旋,殊不知忽略了正道,再聪明也没用啊! 反而越是聪明,还被聪明害到,所以修到后来就修到地狱去了! 因为在方便与戒律上,如果方便到连戒律都忽略了,而以那种方便为主要的方向,忽略了戒律,而养成恶习、在因果上都不在意,来世堪忧啊! 堪忧的地方,就是三恶道啊! 所以我们一片好心想要帮忙他人,如果没有重视戒律,虽然一片好心,也是徒然,只是对自他伤害罢了。 [06′07″]

  像这一段,师父提醒我们:不同习性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如何能够摆脱自己的习性给自己带来的困境?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依着善士的言教观察内心。 如果发现内心有不顺善知识言教或教典所开示的次第之处,应该及时调整。 在修行上真的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教自己怎么修行、过份注重自我的感觉,甚至以感觉为主来修行,忘记了自己是个凡夫、很多感觉是颠倒的、很多感觉是宿业的再现。 这种宿业,如果是顺生死流转的,甚至是趣向恶道的,那怎么能够随顺? 而大乘善知识的言教,恰恰是让我们出离生死、远离恶趣的,所以才需要弃自自在,舍于尊重。 弃了什么自在啊? 弃舍了流浪三恶趣的自在。 祈请善知识引导我们脱离恶趣、脱离三有,在任何时处准确地舍恶取善,迈出当下踏实的、向上的一步。 所以师父这一段的叮咛、殷重的叮咛,如果能放在心上,常常警诫自己,这一生乃至生生世世都会受用无穷啊! [07′52″]

 

TBA


闻思题纲:​​

【全广 II】第 94 讲 讨论题纲(一)/如英法师

  1. 从 93 讲谈到“关爱教育”开始,一直到今天整个段落,这些内容当中,老师主要立什么宗、成立什么因、举了哪些喻?这个问题主要是希望大家更了解老师所引导的理路,以及其中正确的行相。

【全广 II】第 94 讲 讨论题纲(二)/性传法师

  1. 此讲,老师引师父针对哪几种不同习性的人,做什么样的引导?(请针对不同例子分析其:习性、师父如何引导、难点错误处、应取应行为何、应舍何险处、……)
  2. 我们应如何避免“处处讲方便,方便出下流”?
  3. 老师最后总摄:针对不同习性、不同特点的人,如何能摆脱自己习性所带给自己的困境?如何取、舍?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講次目錄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