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424讲 将少许执为一切的愚痴

【广海明月】第424讲 将少许执为一切的愚痴

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是由于没有听闻,没有详细地听闻教典产生了这样的愚痴,对不对?就那么一点开遮不同,“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耳”。那你这智慧为什么这么粗浅?就是因为没有亲近善知识、听闻教典开智慧嘛!对不对?听闻经藏就开智慧。03:48

那么现在我们再继续下去,说

由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之分,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耳。

由于上面说的这个道理,它是有一点的开遮不同,但是就这么一点点开遮不同,你就觉得这两个完全不一样。就像一个寒、一个热,寒的时候,天气冷的时候一定不热,热的时候一定不冷,这完全违背的。你就觉得这一点点的开遮,就觉得完全违背的话,那很明白,我们是愚痴呀!我们的智慧实在太浅太粗,所以这个地方要惭愧,要好好地努力、精进,改善自己。00:52

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我会思考一个问题,“由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之分”,如果真实地见到了少有开遮不同之分,为什么会把它执一切呢?为什么他会把它扩大呢?用什么理由扩大的呢?好像见到了这么少的开遮不同,就按照见到那样的开遮不同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它变大?是什么力量把它变大了?乃至于说周遍的,像寒热一样遍相违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什么原因造成了他去执一切?01:35

这就涉及到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点,就是原来我们其实没有见到少有开遮不同,我们会觉得密法就是像仪轨啊、念咒、灌顶,并没有意识到密法实际上要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乃至密乘律仪那三昧耶戒要非常地严谨,它是建立在严谨的戒律的基础上的。我们学了之后,见少有开遮不同,还会执一切吗?还会执一切吗?那这句话是给听了这个道理的人讲的,还是给没听的讲的?给没听的讲的话,那他就是因为没听,想像出来的。所以他这个“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应该是他也没看到什么,都是自己想像出来的东西。02:29

但是如果是这个学的人他亲近善知识,真实地知道了这个波罗蜜多乘和密乘的开遮不同就那么一点点,其他都是共道的时候,还要执一切的话,这是什么问题呢?会这样吗?02:44

我会觉得他犯这样的错误,是由于没有亲近善知识听闻,完全不懂得开遮尺度的缘故。他把这个事情扩大了,因为他尺度没有掌握好,度没有掌握好。但是他听完了之后,一段时间没听,还会这么犯错误吗?比如说这节课已经上完了,我们已经知道了,如果再遇到密续的这个对境的时候,那你还是会觉得只有仪轨、只有念诵、只有咒、只有灌顶,还是没有出现戒律,还是认为它是一个那样的道,那当初听明白了吗?03:23

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是由于没有听闻,没有详细地听闻教典产生了这样的愚痴,对不对?就那么一点开遮不同,“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耳”。那你这智慧为什么这么粗浅?就是因为没有亲近善知识、听闻教典开智慧嘛!对不对?听闻经藏就开智慧。03:48

所以用这个问题来反思我们平常的行为,其实平常我们非常容易犯周遍的错误,就是一个小事然后把它周遍。比如说从对无常的理解来说,其实感觉上无常是不会存在于刹那的──我们先不要刹那,一分一分地都在变嘛,对不对?但是我们会在某一分钟、某一个时间段内感觉到一切都没有变。比如说:如果我眼前是田野的话,我就认为田野没变;如果是天空的话,天空就没变;如果是树,树就没变;在半小时内、两小时,甚至是一个下午之内,如果没有狂风暴雨,都是那样平静的,我们就认为它都没有变,就会有一种一切都没有变的感觉。04:34

还有一个人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产生一个小的分歧,然后有些人认为就彻底完了,这个问题非常大!那其实只是一个小的问题,沟通一下就好了,但是他会认为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处都会出现。实际上源于他自己心里的这种不安,但这种不安就会周遍到所有的事情上,他会把这件事弄得到处都是。其实只要在内心上解决一下那个不安,就不会碰到所有的境都周遍地显示他内心的那个问题。那这就变成是不是我们内心关于周遍不周遍这问题永远有矛盾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去除不了呢?那就又变成我们必须要常常地听闻,不然毛病又犯了、又犯了、又犯了!你们认为呢?05:23

这里边非常地奇特,它的一个理路的连结。这里边他说一点点开遮的不同就会把它弄成是寒和热,其实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只是一种见解,或者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的冲突,然后人们就彼此为敌,觉得反正你在那个地方我永远就要对立。其实这也是一个周遍的问题,它只是存在于一点上,结果把这个人整个跟他的人生对立掉了,然后这个人整个在他心里就变了。“你就觉得这一点点的开遮,就觉得完全违背的话”,师父接著这句话说:“那很明白,我们是愚痴呀!”然后我们是说:“那很明白,他就是我的敌人啊!”“那很明白,这就是他的错,他就是要跟我作对,他这个人整个存在就是为了跟我作对!”就是那一件事冲突之后就彻底地回不来了。06:16

你看这个“明白”是多么地美妙,说:“那很明白,我们是愚痴呀!我们的智慧实在太浅太粗,所以”,接著什么?“要惭愧”呀!我们是相对之下就觉得:我很有道理呀!是他的错呀!是他应该道歉,我很有道理。然后惭愧之后也不是一直都惭愧,就要什么?“好好地努力、精进”──后面那两个字,“改善”──“改善自己。”所以当我们看到我们的愚痴的时候,我们接著就是会有惭愧心,那接著要改善,就是要精进,改善自己。06:56

其实这段话,我觉得也同样像醒世格言一样,会提醒我们在任何境界中,我是否是手里拿著一点就觉得好像是遍于天下的感觉。有的时候我们只是跟一个人的相处经验失败了,就把它周遍在所有的有情头上,比如有的人就说世上没什么好人等等,就是他内心里有这样一个其实没什么依据的对他有情的安立,只是源于他内心的挫败而已。07:26

如果能够知道这一点的话,用这一条──因为这是在经典上,如果你去看我们的行为的话,比如说有的人做一件事失败了,之后他就觉得他这一生都失败了。不知道为什么他复制的东西是那种重复性失败的东西?但实际上我失败了,好好地检讨失败的原因,是可以努力精进改善自己的!07:50

我觉得这个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最清楚的,比如说我们就这一点不同,我就这个惹你不高兴了,为什么从此就变成敌人了呢?把它讲清楚就好了,相互沟通一下、忍耐一下,花点时间,不用对立呀!不然你用后半生去对立好,还是你花一些时间沟通好?哪个更省力呢?沟通完了你还可以造善业嘛!就一直对立、一直对立,碰到这个有情你就要造恶业,恶业的代价是太大了,谁也背负不起!08:21

所以我会觉得这种完全不负责任的,把一点东西扩大到很多、很多的这种习性倒是很可怕的!这种愚痴的习性、这种愚痴的戏法,像一个愚弄我们的什么东西一样,我觉得可能要自己想法子跳出来。跳出来的办法,就是一定要亲近善知识、多听闻教典,至少我们在教典上的各种愚痴会变少。08:47

TBA


闻思题纲:​​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24 讲 讨论题纲(一)/如英法师

  1. [00’52”]~[01′35″]“由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之分”,老师问‘是什么力量把它变大’?造成他去执持一切。
  2. 如果是这个学的人他亲近善知识,真实地知道了这个波罗蜜多乘和密乘的开遮不同就那么一点点,其他都是共道的时候,还会有相违的感受吗?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3. 一个小的问题,沟通一下就好了,但是他会认为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处都会出现。实际上源于什么?
  4. 内心的不安要如何解决呢?
  5. “一个周偏的问题,它只是存在一点上,结果把这个人整个跟他的人生对立掉了”。老师在这一讲用哪些角度叙述我们的现行?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