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389讲 大小乘的差别与取舍

考一考大家刚才听闻的状态。第一个问题:谈到共不共的时候,有没有确定是什么行者?有,对吧?什么行者?“真正我们修学大乘的行者”,才会提到共道的问题,对吧?那么所走的道路有两条,是什么?“一条叫共道,一条叫不共道。”共是什么?“就是共同的”。不共的呢?“就是不跟别人共同的”。请问:跟谁共?“跟二乘”。那么还有一条是什么啊?不共的,就是声闻、缘觉不走的,只有菩萨单独的,叫不共的。03:24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种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说诸道。此等何因而成应舍,故除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等不共者外,所馀一切,虽大乘人亦应修持。故诸菩萨方广藏中,广说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00:29

真正我们修学大乘的行者,所走的这个道路有两条,一条叫共道,一条叫不共道。共就是共同的,不共就是不跟别人共同的,跟谁共?跟二乘、劣乘人共同的。还有一条呢?就是不是下乘人,劣乘声闻、缘觉不走的,只有菩萨单独的,叫不共同的。就像我们现在念书,我们现在念到大学,小学部分跟那些小学生共的,到了大学的话,那小学生不上来了,那个就是大学生不共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我们来说的话,是,我们也是世间的人,所以作为世间人是共同的;可是穿这一件衣服──比丘,那个也是我们不共的,同样的道理。那么我们现在呢,修学的内容也是这个,“共者即劣乘藏中所说诸道”,共同的就是这个基础。那个就是声闻、缘觉也要学的,也要学的,那么这个是共同的。从这个基础上面再加上去,不同的,你为了目的大,所以你那个基础打得更深、更广,这是不同的,如此的基础是必定要。01:52

好!我们在研讨这一段之前,请大家和我一起把原文念一遍:“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种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说诸道。此等何因而成应舍,故除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等不共者外,所馀一切,虽大乘人亦应修持。故诸菩萨方广藏中,广说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02:35

考一考大家刚才听闻的状态。第一个问题:谈到共不共的时候,有没有确定是什么行者?有,对吧?什么行者?“真正我们修学大乘的行者”,才会提到共道的问题,对吧?那么所走的道路有两条,是什么?“一条叫共道,一条叫不共道。”共是什么?“就是共同的”。不共的呢?“就是不跟别人共同的”。请问:跟谁共?“跟二乘”。那么还有一条是什么啊?不共的,就是声闻、缘觉不走的,只有菩萨单独的,叫不共的。03:24

接著师父举了几个共与不共的例子啊?是几个?是三个吗?第一个是念书,对吧?小学生和大学生,大学生有一段是不共的,跟小学生就是共的。然后呢,接著又是什么?世间人和比丘都是世间的人,作为世间的人是共同的,可是因为有戒律,穿这一身衣服──比丘,是不共的。那么此处我们修学的内容,共者是什么?是哪一个乘藏中的所说诸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说诸道。”共是什么意思?就是“基础”的意思,对吧?“就是声闻、缘觉也要学的”。那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共道呢?师父说:“为了目的大”,就是目的非常非常地大,所以基础要打得更深、更广,这个就是不同的了。所以基础是一定需要的。

好!我们来听下一段。04:39

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是,虽然是共同的,但是的的确确大乘跟小乘当中,有一些地方是有一点差别的。这个大乘戒当中有很多小乘戒没有,那个是不共。还有呢,不但没有,而且跟小乘共同的又恰恰相反的,那这个就麻烦了。所以这小乘是应该取,大乘应该舍;反过来,大乘应该取,要的,小乘应该舍。那么为什么原因,为什么原因呢?这个地方就指出来。我们对这一点了解了,以后就对于这个大、小两乘之间的差别,以及南传、北传我们的取舍,非常清楚、非常清楚。这个在菩萨戒里边,《梵网经》里面说得很清楚,《梵网经》里边的,这个瑜伽菩萨戒,它这个戒条层次非常清楚。说我们现在修学大乘的菩萨,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做这些,分成功六度。所以哪几个戒嘛是布施度,哪几个戒嘛是持戒度,这样,然后呢再下面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哪一个该做,哪一个不该做。06:10

好!接著说:在这个情况下,虽然是共同的,但是大乘和小乘中举出了一个讨论的地方,是不是戒律,对吧?“大乘戒当中有很多小乘戒没有”,反之也是:“不但没有,而且跟小乘共同的又恰恰相反的”。接著师父说:麻烦就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小乘是应该取,大乘应该舍;反过来,大乘应该取,要的,小乘应该舍”。注意!“那么为什么原因?”这个原因是非常值得探究和了解清楚的。师父说:如果我们对这点了解了,以后对大、小乘之间的差别啊,以及南传、北传的我们的取舍,非常非常地清楚。接著师父讲了什么?一本戒经,叫《梵网经》,说这里边讲得很清楚。那以后我们也会一起学习菩萨戒。07:11

TBA


闻思题纲:​​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389 讲 讨论题纲(一)/性路法师

  1. 这一讲老师问了哪些问题?答案是什么?
  2. 真正修学大乘的行者需要发菩提心吗?
    (1) 发圆满德相菩提心的行者还需要再走共道吗?
    (2) 修学共道一定会证得小乘的果吗?
    (3) “趣入大乘道者”有没有包含还没有发起菩提心,但向往大乘、想要成佛的人?
  3. 师父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共与不共的内涵?
  4. 师父说:“真正我们修学大乘的行者,所走的这个道路有两条,一条叫共道,一条叫不共道。”这两条路是同样的路线和方向还是不同的路线和方向?
    (1) 共道与不共道的方向,什么时候是一样的?什么时候是不一样的?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