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385讲 信心是趣入佛法深义的门径

【广海明月】第385讲 信心是趣入佛法深义的门径

所以就算我们努力修定,勤苦修行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是已经得到三界最高的定了,可以发很多神通,像神仙一样!甚至别人已经分辨不出来,好像你是圣人,但是如果没有亲近善知识听闻空性、思惟空性,那空性对于具有最高定这样的人也是如同不存在一般,因为他不知道。但是空性存在吗?空性是存在的,它存在于一切存在的诸法之上,而且透过我们的心是可以被证知的、可以被了解的──当然要经过道次第的修炼,最重要的要善知识的指导,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无垢的正法。01:33

师父说:“我们凡夫的道理,你讲凡夫可以,跟人家打官司你可以打胜,讲佛法的话你会下地狱。”有没有理解这句话它后面深刻的意涵?我们用凡夫的道理讲佛法的话,那请问现在为什么会下地狱呀?因为佛法最核心的内涵应该说是菩提心、是出离心、是空性,对不对?最区别于外道的是空性,外道就没有理解空性啊!而凡夫是无法现见空性的,什么意思?凡夫在没有听闻的状态下,是完全不知道世上有个空性存在的──不知道生死轮回是可以对治的,而且对治它的法就是空性。00:48

所以就算我们努力修定,勤苦修行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是已经得到三界最高的定了,可以发很多神通,像神仙一样!甚至别人已经分辨不出来,好像你是圣人,但是如果没有亲近善知识听闻空性、思惟空性,那空性对于具有最高定这样的人也是如同不存在一般,因为他不知道。但是空性存在吗?空性是存在的,它存在于一切存在的诸法之上,而且透过我们的心是可以被证知的、可以被了解的──当然要经过道次第的修炼,最重要的要善知识的指导,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无垢的正法。01:33

所以如果一个不了解这一切的凡夫,直接用凡夫的道理,用他的这个狭窄的境界,甚至颠倒的境界去诠释空性的话,大家可以想一想会出现什么事情,会不会天下大乱?太乱了!假设凡夫的道理对于空性而言可以作为定量的话,那么凡夫的道理应该可以证明空性是存在的。但是就像月称论师在《四百论释》里边所说的:眼识等世间见所缘的内涵只是虚妄欺诳的法,而且世间见也只是在世间安立为量而已,所以用凡夫的道理来解释空性完全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02:19

什么叫“虚妄欺诳”呢?就是它所显现的和实际存在的是不相顺的,意思就是你把事情完全看反了、无可救药地看反了,只要一看就反!为什么呢?因为在凡夫看起来就像有自性啊!凡夫就认为有自性,实际上诸法存在是以无自性而存在的。请问在这样的状态下,凡夫怎么解释佛法中的空性呢?注意!如果他从未听闻过、从未见过,那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02:59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我们是离不开用我们世间的认知去理解的,对吧?但是世间的认知并没有办法完全地了解到佛法出世间的内涵。为什么以我们世间的认知无法真正了解佛法的内涵?因为佛法的内涵是超越我们已有的经验、已有的认知的。所以《广论》上说:“我等无间从恶趣来,想要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你怎么知道你没去过的地方什么样呢?如果没有了解教典的话。如果这时候凭借我们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佛法的话,显然会理解错误吧!03:41

所以如果我们因为世间的认知无法了解佛法出世间的内涵,就认为佛法所说的与我们的认知是有相违的,然后就认为佛法所说的不对、不合理,排斥、否定、不恭敬,甚至诽谤,请问会对于佛陀和正法造下极重的恶业吗?极重的恶业就会下地狱,对吧?合理否?这样推下来是合理的!04:10

佛陀依著二谛为我们宣说正法,在这之中,胜义谛──空性的意涵,不是我们一般的凡夫所能理解的,以带有错乱的世间的认知去衡量佛法所说的甚深的空性,只会觉得佛法所说的是不合理的。04:28

以凡夫的理智一开始既然无法直接了解佛法的深义,那就必须用其他的方法趣入,什么法?就是信心吧!对吧!在《大智度论》中有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佛经中也有说:“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所以对我们暂时无法了解的深义,能让我们最终了解的前行也好,或者说从哪个门进去呢?要做什么准备呢?那一定是信心吧!信心能离开恭敬吗?离不开的,恭敬的心。05:08

不仅仅是像空性这样甚深的法,不是我们用我们凡夫带有错乱的认知能够一开始就了解到的,即便是像善知识教导我们许多调心的教授,也不是我们一开始听受的时候,就第一时间能明白的,比如说看内心、看烦恼,多半都觉得自己非常有道理,根本就看不到那个所破。这个时候,如果因为看不到、不明白而诽谤,同时对于善知识以及正法也造下了重罪。05:41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对于我们看不到的、我们不知道的,怀有敬畏之心吧!因为它存在呀!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最好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修习对上师三宝虔诚的皈依之心。所以一开始的净信很重要,先生起净信而受持。06:09

在《广论》里边有说:“处极低劣座,发起调伏德,以具笑目视,如饮甘露语。”“处极低劣座”就是一个谦下的心态,发起了调伏。怎么调伏?就是向内调伏,不是调伏别人,是向内调伏,就是一种美德啊!然后微笑著听啊,像饮到甘露一般,他是很舒适的、他是有喜悦的;然后在这样的状态下,由信心能趣入,一再地串习,再用所闻的道理观察相续向内调伏,对上师三宝修净信。06:50

所以在这样的一系列的条件下,最终本来像我们这样无法了解佛法深义的凡夫,有没有机会通达甚深法性呢?是绝对有机会的!因为我们有离苦得乐之心啊!每一个真理都去除我们的一分无知,而这分无知就是对空性和业果的无知。大家都知道,对业果的无知会掉落恶趣,对空性的无知会让我们久处轮回而受生死之苦,所以我们的一切痛苦是要靠了解真理、实证真理来解决。而佛陀就是给我们讲怎么样去离开痛苦、得到快乐的那个大善知识、大医王,我们岂能对这样的大医王没有信心、没有敬信?07:38

所以当我们遇到不了解的佛法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啊?要以恭敬心、净信心先去接受。当然我们皈依佛法之后,这个净信是有的,但净信不是盲目的,他会在一个合理犹豫的角度去抉择,他不是一个以我现在的状态去了解,然后就定论。08:03

还有一点,尤其是当我们听到调心教授去请问的时候,有一个公案叫“倒空你的杯子”。就是如果你装著满杯的水来了之后,请问善知识怎么样在你的满杯水里再倒下一滴呢?因为一定会溢出来。所以“倒空自己的杯子”是要有谦恭的、空灵的心,放下自己那些凡夫的知见,认真地听受佛陀对于我们的生命、对我们生命的问题:什么问题?什么解决方案?次第是什么?下脚处是什么?这一切道次第都解释得非常地清晰,尤其是次第不可以倒乱。08:43

我们现在遇到了这么好的教法,遇到了能够清净地解释这个教法的传承善知识们,所以我们是非常非常有福报的一群人,所以大家要有信心啊!教典中说“不能以凡夫的世间见而破斥出世间的真实智”,就是在告诉我们:放下自己的知见,我们才能看到辽阔,想要去看无边无际的所知的境界,而那就是佛陀、善知识引领我们想要去了解的所知的境界,那样的生命不是很美吗?为什么要局限在自己的经验里不肯前行呢?你们认为呢?09:38

布置一下作业好吗?09:41

TBA


闻思题纲:​​

【作业】
第一个,如果你的心现在正遇到一个让你卡住的地方,如果你一直是抱持著“因为别人的错误所以让我现在处在这种困顿中”,请问这能不能解决问题呢?10:04
第二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寻求什么样的答案呢?10:10
第三题,在师父的这一讲次中,你有发现答案吗?你发现的答案是什么?能解决你当下的困顿否?10:26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385 讲 讨论题纲/缘护法师

  1. 这一讲是在广论哪一个段落?师父在解释广论中哪一个部分?师父如何解释的?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