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230讲 广泛学论,将「断章取义」变成「恰如其分」

  问大家一个问题:不同的经典它会阐述不同的法门,举了《金刚经》说对「著有」的人,要怎么样地去破他这个执著。然后接着说:「不同的经典有它不同的说法,拿我们如果学不好的话,学了这个呢变成功什么?」师父有四个字,还记得吧?「断章取义」。那么断章取义,师父又说是修学过程中最严重的什么呢?对!一个大的缺失。如果不认识这一点,我们可能还会以为没有问题——好、好、好。但是要怎么样能够避免这个大的缺失呢?师父说:「必定要经过这个圆满的教授传承,说明这个内容,那个时候你才晓得:喔,原来这样的!」 [03′06″]

  好!我们接着听下一段。

  再说,他因为是当不同根性的机,所以这部经典里面说这样的一个法门,那部经典里面说这样的一个法门,这个法门是整个修行过程当中的一个部分,一个关键所在。譬如说《金刚经》那是破空,就是对「著有」的人怎么样教你破这个,这样的观点。不同的经典有它不同的说法,拿我们如果学不好的话,学了这个呢变成功什么?断章取义。这个断章取义是修学过程当中是最严重的,是一个大缺失!所以你不认识这一点,你也以为如此——好、好、好!那么,必定要经过这个圆满的教授传承,说明这个内容,那时候你才晓得:喔,原来这样的!教你自己去学是断章取义,等到这个善巧的解释明白了以后,然后用到你身上的恰如其分哪!这个所以能够把「断章取义」变成功「恰如其分」要靠什么?要靠这个引导的人哪,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了解,这样。所以这个上面我们要了解:哪、哪!有这个特点在,这个特点在。要不然的话我们难免会引起误解,引起了误解就失去了大利益!所以他现在说,喔,这个造者殊胜。尤其这个圆满的教法,你将来看一下,那个才晓得它所讲的这个殊胜,殊胜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它这个法这么好!这个对我们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的认识! [02′04″]

  问大家一个问题:不同的经典它会阐述不同的法门,举了《金刚经》说对「著有」的人,要怎么样地去破他这个执著。然后接着说:「不同的经典有它不同的说法,拿我们如果学不好的话,学了这个呢变成功什么?」师父有四个字,还记得吧?「断章取义」。那么断章取义,师父又说是修学过程中最严重的什么呢?对!一个大的缺失。如果不认识这一点,我们可能还会以为没有问题——好、好、好。但是要怎么样能够避免这个大的缺失呢?师父说:「必定要经过这个圆满的教授传承,说明这个内容,那个时候你才晓得:喔,原来这样的!」 [03′06″]

  这里边揭示了一个问题,说:自己去学的话,师父说会学成断章取义;善巧者为自己解释了之后,用到自己的身上才叫恰如其分。那么从「断章取义」到「恰如其分」,中间的过渡最重要的是要靠什么呢?「要靠这个引导的人哪!」接着师父又说:「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了解。」「要不然的话我们难免会引起误解」,引起了误解之后,谁失去了利益呢?我们会失去非常大的利益! [03′53″]

  像这一点,赛仓大师在他所著的《中观笔记》中说:「最初没有闻思就修习奢摩他」,没有闻思就开始直接修定。「要生起也并不是很困难,一、两年就能生起」,修定也不是很困难的。但是赛仓大师接着说:「但是寿量无法确定,无法将奢摩他转为道用便死亡的话,由于奢摩他的力量会投生于色界等处,对于异生来说那里是无暇处,是不好的!」 [04′27″]

  像我们一开始学习的时候都很想学打坐。我当初也是,非常非常想学习打坐,认为打坐就像佛陀那样可以开悟,开悟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解决生老病死。但是到底死结结在哪里?悟——到底悟什么?都是不知道的,以为一打坐就可以解决。 [04′49″]

  其实我们学习〈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时候,就知道从止到观它的问题一层一层的,是非常非常严谨的一个次第。但是如果一个最初的入门者什么都没有闻思,就去学习奢摩他的话,可能并不了解真正要修学奢摩他的意义。甚至到最后会把奢摩他看成是慧分——它是定分,结果看成是慧分;甚至有的人连奢摩他没生起也不知道,以为就是生起奢摩他。这里举的还是生起奢摩他了,但是奢摩他没有转为道用,他只是来生投生在色界了,结果对于一个凡夫来说那里还成了无暇处——投生色界之后没法修行了,所以是不好的! [05′35″]

  所以像格鲁派就会致力于什么?一定要透过闻思确定教法的扼要,不是一开始就要修定,大家都知道这个特点。一开始要透过闻思确定教法的扼要,之后要修持不共外道的奢摩他,这是个特法。但是不了解这个特法的人会觉得这是个缺点,好像怎么都不修定?先广大闻思,然后把修定转为解脱生死的这个力量,而不要成为一个投到无暇处的力量,这样的话,对我们来生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所以赛仓大师在他的《中观笔记》里这样的一段说法,恰恰是说中了我们很多人的心病吧!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这就是一种教授,这就是一种有祖师、菩萨的教授的特点。 [06′29″]

  像妙音笑大师在他所著的《大中观》中也说:「想成为智者与不读大经大论,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因此,应该了解到以此开启慧眼,进而仔细地抉择宗大师父子的论著,那么一切智智就在手中。」这都是智者所说的话,为什么要去闻思,要去了解这么多?乃至我们要学《广论》的时候,还要学为了显示法的根源开示造者殊胜,为什么要学这些? [07′02″]

  再举一个例子,在宗大师所著的《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也说过:「因此大乘行者,如同《中论》中所说,对于成立一个事物的无谛实,也是用无边不同能立的正理来成立的,所以对于真实义而言,智慧是非常广博的;对于小乘行者,他用简略的正理,以量来成立真实义,也不会像大乘的行者那样修持,所以对于真实义而言,智慧并不广博。因此才会提到广略修持无我、圆不圆满这些差别。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声闻、独觉只是为了断除烦恼而精进,只要证得真实义简略的意涵就够了,不用学太广;而大乘行者为了要断除所知障,必须要对真实义增广智慧,而令智慧极为广博。」 [07′59″]

  像宗大师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里,乃至妙音笑大师、赛仓大师的这些观点,如果我们不广泛地学论,是不会得到这样的见解的。我们自己看经典,会得出这样的见解吗?任何一个内心的迷惘、对于经典的误解之处,都会把我们陷溺在那里,可能还不是陷一生。我们自己陷在那儿之后,可能觉得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还会去跟别人宣说,把别人也引导到一个险处。 [08′29″]

  所以能够学习这些祖师们写的论典,尤其是对佛经引导我们凡夫如何次第而进,进而走大乘、了解空性。什么时候修定更为恰当,祖师们做了非常精确的一个抉择。所以对我们这些后学来说,能读到这样的就少走多少年的弯路,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08′56″]

  所以师父说:「为什么它这个法这么好!」可以看到师父讲到这边的时候,好像很振奋、很激动的感觉。一提到宗大师的教法,师父常常都是非常非常地感动、非常非常振奋地给我们说:「这个法实在是太美了!」因为这里边有无边的正理抉择,就像配好的药一样,拿来吃就可以了,不用我们再去找,万一找错了就麻烦了!所以一定要为自己能遇到这样清净圆满的教授,在心里悄悄地鼓掌,然后感恩佛菩萨。 [09′34″]

  如果没有宗大师写《广论》的话,我们深入经藏,把佛陀所有的《大藏经》读一遍,能不能读出三主要道?能不能读懂空性?甚至能不能读懂大乘发心对于成佛次第的重要性?乃至先闻思,还是上来就修止,哪个对我们更好、更划算呢?这些祖师帮我们抉择完了,我们学习得是不是轻巧多了呢?尽管我们可能会对这样的抉择说:「是这样吗?」你再去看看经典,看能不能得出比宗大师、比妙音笑大师更精彩的结论呢? [10′09″]

TBA


闻思题纲:​​

【全广第 2 轮】第 230 讲 讨论题纲 (一)/如英法师

  1. [00′00″]~[02′04″]
    (1) 不同经典有不同说法,我们如果学不好,可能会学成「断章取义」。请问何谓「断章取义」?
    (2)「断章取义」为什么是修学过程中最严重的过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什么?
  2. [03′53″]~[05′35″] 赛仓大师在《中观笔记》中说:「最初没有闻思就修习奢摩他……」,没有闻思就开始直接修定,容易有何过失?
  3. [05′35″]~[06′29″] 格鲁派对于闻思与修定这两者,修习的次第关系,看法是什么?祖师、菩萨重视这个次第吗?

【全广第 2 轮】第 230 讲 讨论题纲 (二)/性贤法师

  1. [00′00″]~[02′04″] 复习师父开示
  2. [06′29″]~[08′29″]
    (1) 妙音笑大师在《大中观》中说:「想成为智者与不读大经大论,这两者是自相矛盾。」请思考:我想成为智者吗?我如何成为智者?
    (2) 这讲提及宗大师、妙音笑大师、赛仓大师的观点是指哪些呢?我自己看经典会得出这样的见解吗?
  3. [08′29″]~[10′09″] 为什么一提到宗大师的教法,师父都是非常非常地感动?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講次目錄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