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229讲 依菩萨释论,方能趣入佛陀密意(二)

A Meditation on Orange Manjushri
https://fpmt.org/edu-news/a-meditation-on-orange-manjushri/
Orange Manjushri

  那看不懂,怎么深入呢?问题就在这儿,浮面的意思都看不懂,如何深入呢?就像我们一开始,假如没有人讲《摄类学》,就把一本《摄类学》的著作翻译过来学习,没人教,看能不能学懂呢?所以现在还是需要有个人帮我们,对不对?祖师、菩萨的论是怎么出现的?就是因为有看不懂的人。所以不是说佛宣讲了经典之后,这个祖师还要再造论,好像为了填补什么空缺。如果真的是为了填补空缺的话,那一定是学法的人不明白,所以菩萨、祖师们才来教我们。像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啊!很多祖师也是佛陀化现的,他就再来教我们,给我们设计更细密的阶梯让我们往上走。 [01′45″]

  那如果你问:「我也遇到佛说的那段法了,我虽然没有亲耳听到佛陀讲,但是佛陀把他的法留在经典上,我也是看到了,那我不算应机吗?」是看到了!比如说现在遇到宗大师教法,我们没有听到宗大师亲自给我们讲《菩提道次第广论》,但是宗大师也说:思念我、对我有信心的弟子们,可以去看我写的两本显密道次第。佛陀也有这样的叮咛,要去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00′39″]

  那看不懂,怎么深入呢?问题就在这儿,浮面的意思都看不懂,如何深入呢?就像我们一开始,假如没有人讲《摄类学》,就把一本《摄类学》的著作翻译过来学习,没人教,看能不能学懂呢?所以现在还是需要有个人帮我们,对不对?祖师、菩萨的论是怎么出现的?就是因为有看不懂的人。所以不是说佛宣讲了经典之后,这个祖师还要再造论,好像为了填补什么空缺。如果真的是为了填补空缺的话,那一定是学法的人不明白,所以菩萨、祖师们才来教我们。像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啊!很多祖师也是佛陀化现的,他就再来教我们,给我们设计更细密的阶梯让我们往上走。 [01′45″]

  三界有情最深的痛就是生死之痛,生死的根本就是自性执的无明;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生死,而要解脱众生的生死,就是要令众生证达无自性。在所有所有的经典当中,《般若经》以最广泛的理路探讨无自性的道理,因此《般若经》是经中之王呀!《般若经》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一切咒王,最尊最胜、最上最妙,能伏一切,不为一切之所降伏。」佛陀在《般若经》中也叮嘱阿难:「庆喜当知!除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受持诸余我所说法设有忘失,其罪尚轻。若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不善受持,下至一句有所忘失,其罪甚重。」这是佛陀叮嘱阿难的。然后又说:「庆喜当知!若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下至一句能善受持不忘失者,获福无量。」注意哦!能有一句受持不忘的,就获福无量。一句和无量福,差距是多大?还有叮嘱说:「若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不善受持,下至一句有忘失者,所获重罪同前福量。」就是忘了一句那个罪,也是无量,它这个因果是非常巨大的!还有说:「庆喜当知!若诸菩萨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现前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我及十方三世诸佛。」如果菩萨能够供养恭敬、尊重还有赞叹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现前供养——不是观想,是现前供养——恭敬、尊重赞叹释迦佛及十方三世诸佛,供养《般若经》就等于供养无量诸佛,而且是现前供养,现前供养得到的福是很大的。 [04′26″]

  然后又说:「庆喜当知!若诸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多,起殷净心恭敬爱乐,即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起殷净心恭敬爱乐。庆喜!汝若爱乐于我、不舍于我,亦当爱乐、不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下至一句勿令忘失。」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一段?《般若经》在佛陀的心中,是何等的份量啊!他在叮嘱阿难的时候用何等殷切之心啊!如果真的是爱乐佛陀、不舍佛陀的话,那么就应该爱乐、不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而且他的标准──下至一句都不要忘,最好全记得!这是佛陀对我们的殷殷期待啊! [05′25″]

  大家还记不记得以前有讲过玄奘大师翻译《般若经》的那个公案?梵文版的《大般若经》总共有二十万颂,因为弟子们的劝请,玄奘大师曾经一度想要简译,结果晚上就作了很恐怖的恶梦。隔天玄奘大师把梦境告诉大家,决定不要简译,当天晚上就梦见佛菩萨眉间放光,有很多吉祥的梦兆。所以玄奘大师不敢删减梵文,一字不差、完整地翻译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经》。由此可见对于《般若经》慎重的程度,是多么地殷重啊! [06′05″]

  《般若经》的内涵非常地广,我们仅凭自力无法了解,佛菩萨为了令我们了解《般若经》的显义空性和隐义现观的密意,所以才有《现观庄严论》、《道炬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出现于世。这些论是为什么而出现的?就是为了应我们的机啊!可以极大地、根本性地帮助我们了解佛陀的密意,让我们在各自修行的缘起点上都有一个下脚处。所以这些论的出现,正是佛菩萨悲心和智慧的体现啊!而对于值遇这些论的我们来说,该是多么地难能可贵! [06′50″]

  论,具足修改、救护两种功德——修改我们的相续,救护我们的生死。我们一起好好用功吧!否则何以报佛恩?何以报师恩?何以报父母恩啊? [07′12″]

TBA


闻思题纲:​​

【全广第 2 轮】第 229 讲 讨论题纲 (一)/如华法师

  1. 在此讲中,老师引用哪几段《般若经》的内容?分别讲述哪些重要概念?对自己有何帮助?
  2. 在 228 讲,师父提到「佛所说法与内在所证」的同、异之处,为何老师在此要特别引述般若经的文义呢?

【全广第 2 轮】第 229 讲 讨论题纲 (二)/卢克宙学长


  1. (1) 什么是「应机」的行相?
    (2) 我是广论的「应机」众吗?
    (3) 不管是不是,接下来要怎么做?

  2. (1) 请问为什么般若经是「经中之王」?
    (2) 老师在此以「般若经」为喻,和「为显法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的关系为何?
    (3) 老师在此以「般若经」为喻,和我们学广论的关系为何?

  3. (1) 您觉得老师为什么这么不辞辛劳的为我们讲解全广?
    (2) 我们应该如何学全广?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A Meditation on Orange Manjushri – FPMT
  2. [廣海明月] 講次目錄
  3.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