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164讲 见已释此大车道,我心全然遍勇喜

  接下来到 75 页的时候,说:「圆满教要胜教授」,圆满佛薄伽梵教法中一切扼要的最胜教授,比如像《广论》这样的道次第,这是所有智者欢喜道。 大师观见他们相续中远离了智者欢喜之道,因此如《笺注》中所说的,大师要造此论。 在六百多年前,宗大师观察了那两种修行人——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等等这些,相续中没有智者所欢喜的道,远离了智者所欢喜的道。 注意喔,那都是非常用功的修行人喔! 却远离了智者欢喜道。 所以宗大师见此要释此大车道,然后他心遍勇喜。  [01′48″]

  上节课讲到 74 页,仁波切对于「观视佛语多片眼」的「片眼」所指的是什么。 接着是:「复乏理辨教义力」,佛薄伽梵所说的教义,要用各自的理路去分析,再再地观察、思惟是不是这样? 从理论上分析道理的能力,就是这里边的理辨教义力。 注意! 这个「理辨教义力」的「理辨」,是指各自的理路去分析,然后去观察是不是这样;它是一种能力,从理路上分析道理的能力。 那么要有从理路上分析道理的能力的话,是不是我们得先获得理路啊? 你那个路是不是理路,还是乱七八糟的路、不是一条理路? 正确的理路不是邪妄分别。  [00′55″]

  接下来到 75 页的时候,说:「圆满教要胜教授」,圆满佛薄伽梵教法中一切扼要的最胜教授,比如像《广论》这样的道次第,这是所有智者欢喜道。 大师观见他们相续中远离了智者欢喜之道,因此如《笺注》中所说的,大师要造此论。 在六百多年前,宗大师观察了那两种修行人——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等等这些,相续中没有智者所欢喜的道,远离了智者所欢喜的道。 注意喔,那都是非常用功的修行人喔! 却远离了智者欢喜道。 所以宗大师见此要释此大车道,然后他心遍勇喜。  [01′48″]

  接下来仁波切说:科判实际上挺重要的,《笺注》的科判有两家:一个是遍智妙音笑大师笺注的科判,另一个就是巴梭法王笺注的科判。 妙音笑大师的科判——第一个是皈敬;第二,立誓宣说;第三,敦嘱励听;第四,由辨识所诠之门而明如何讲闻此法,四科。 接着应该是巴梭法王的科判——此中分为:一、前行趣入讲说之方便;二、正叙所说;三、宣讲究竟之理。 那么我们已经说完「皈敬」和「立誓宣说」,这就是依照妙音笑大师的科判来说的。 那么依照巴梭法王的科判上来说,「皈敬殊胜天及根本传承上师」也讲完了,第二个「由明希欲造论因相之门而立誓造论」这是第二科。 最初「前行趣入讲说之方便」分了四科,已经结束了前两科。 [02′46″]

  如果宗大师没有造这样一本论,清净教法是很难住持在雪域西藏的。 是为了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大师造了此论。 为什么呀? 可以从之前的偈文中知道,当时西藏的佛教是怎样的? 虽然佛陀的教法曾经兴盛过,遍布着许多宗派。 但事实上,真正地能够清净地修行解脱和一切遍智之道的法,真的不多,是很稀有的! 这不是在批评其他的宗派,那时还没有所谓的「日窝甘丹派」——这个「日窝甘丹派」就是格鲁派的意思——宗大师并不是说其他宗派不行。 那是什么呢? 是因为我们修行的方式有很多错误,所以才这样说;是为了修持全圆的教法,而造了此论。 因此,由于悲悯这些修行人,想以大悲之门为他们宣说正道,大师才说要著作此论。 所以「见已释此大车道,我心全然遍勇喜」,内心非常地欢喜,并且对这些人怀着强烈的大悲,而著作了此论。 [04′02″]

TBA


闻思题纲:​​

【全广 II】第 164 讲讨论题纲(一)/如英法师

  1. 什么叫做「理辨教义力」?为何会「缺乏」理辨教义力?
  2. 我们在学法上,有没有想要获得理路?获得理路的方式是什么?
  3. 我们会有乱七八糟的理路吗?甚至是邪妄分别的理路?是否引经据典就不会产生邪妄分别的理路?

【全广 II】第 164 讲讨论题纲(二)/缘亦法师

  1. 什么是「理辨教义力」?如何获得这种能力?
  2. 「相续中没有智者所欢喜的道」-智者所欢喜的道为何是在相续中?
  3. 何以知道宗大师造论的动机不是批评其他的宗派?其他宗派如果有错误也不能批评吗?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講次目錄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