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158讲 传持教法是佛菩萨一向的志愿

  所以师父接着说:「能够圆满地学固然好,其他的人你只要得到了,不管你得到了以后,自己用的用在哪里,哪一部分都得到好处。 所以他把这个圆满的教法解释,」这个「他」是指谁啊? 「他自己本身也看见了这个事实,了解了这个道理,他心里面是非常欢喜。  」谁呀? 宗大师,对吧? 说:「有这个圆满的教法,整个的那个弊端可以救,整个的佛法可以兴。  」注意! 为什么师父这样地欢喜圆满的教法? 这样辛苦地把这个法一定要彻底地留下来呢? 就是因为整个的弊端都是可以救的,整个的佛法都是可以兴起来的。  [02′54″]

2  那么现在大师就把真正的中心告诉我们,说主要的是能够把圆满的教法留在世间,你们能够圆满地学固然好;其他的人你只要得到了,不管你得到了以后,自己用的用在哪里,哪一部分都得到好处。 所以他把这个圆满的教法解释,他自己本身也看见了这个事实,了解了这个道理,他心里面是非常欢喜。 有这个圆满的教法,整个的那个弊端可以救,整个的佛法可以兴,而这个正是佛菩萨一向的他的志愿,一向的作法。 所以他说:「故我心意遍勇喜。 」啊,真欢喜啊! 真欢喜啊! 这欢喜的情况是遍而勇,遍而勇! 这不是说这样地浅浅的、小小的,因为诸佛菩萨的心量本身这个状态就是这样。 那么,这个是他造论的宗旨。 [01′24″]

  在这一小段,大家可以继续听到师父非常非常地欢喜。 师父说:「现在大师把真正的中心告诉我们」,那么可以想象中心是什么? 「主要的是能够把圆满的教法留在世间」,这句话熟不熟? 因为师父一直一直地教诫我们要把法留下来,把圆满的教法留在世间,他最最在意的事情就是把法留下来——把圆满的教法留在世间。  [01′58″]

  所以师父接着说:「能够圆满地学固然好,其他的人你只要得到了,不管你得到了以后,自己用的用在哪里,哪一部分都得到好处。 所以他把这个圆满的教法解释,」这个「他」是指谁啊? 「他自己本身也看见了这个事实,了解了这个道理,他心里面是非常欢喜。  」谁呀? 宗大师,对吧? 说:「有这个圆满的教法,整个的那个弊端可以救,整个的佛法可以兴。  」注意! 为什么师父这样地欢喜圆满的教法? 这样辛苦地把这个法一定要彻底地留下来呢? 就是因为整个的弊端都是可以救的,整个的佛法都是可以兴起来的。  [02′54″]

  兴起来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闻思修啊! 僧俗二众很兴盛地学习佛教啊! 这样的话,「正是佛菩萨一向的他的志愿,一向的作法。  」注意! 师父讲完了这个时候,突然讲到这一句话。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是突然? 我会觉得是突然。 讲到「我心遍勇喜」这个偈子,讲到圆满的教法要留下来,整个的弊端都可以救起来,整个的佛法都可以兴旺,接着直接说道:「正是佛菩萨一向的他的志愿,一向的作法。  」佛菩萨一向的志愿是什么? 令佛法可以全部兴盛,然后可以救度苍生。  [03′44″]

  注意! 还有一个:「一向的作法。  」这个作法是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看到弊端,我们有时候会选择抱怨,有时候选择哀叹,然后无能为力,甚至会去说别人的过失——因为某某人所以才有这样的弊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对这个弊端拥有什么样的一个责任。 会想要拯救这个弊端或者改善这个弊端吗? 比如说看到哪里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会想:把它做好就是把佛教兴旺起来吗? 师父说这正是佛菩萨的作法。 作法是什么呢? 就是弊端是可以救的。 请问佛菩萨用什么来救这个弊端呢? 整个的弊端哦! 师父说:「整个的那个弊端可以救!  」什么弊端呢? 用什么来救呢? 就是用圆满的教法。 用圆满的教法怎么救呢? 就是要有人讲圆满的教法,有人听受圆满的教法,并且依照所听受的来结合内心的这样一个修行。  [04′52″]

  所以并不是对着弊端哀叹,也不是把造成这样的原因一直推给别人,自己好像什么责任都不负,就只负责批评。 佛菩萨一向的作法不是这样的,而是直接跳起来把这件事解决。 而解决的方式是如此地完美,就是要传持圆满的教法,很多的弊端就解决了,整个佛教也会兴旺起来。 所以悲心和智能和力量都是极致地圆满。 [05′24″]

  在这样的状态下,说:「我心意遍勇喜。  」然后师父说了两遍:「真欢喜啊! 真欢喜啊!  」欢喜地又说:「遍而勇,遍而勇!  」讲两遍。 「这不是一个浅浅的、小小的」,又出现了——欢喜心! 又开始为我们介绍佛菩萨,「因为诸佛菩萨的心量本身这个状态就是这样。  」什么状态呀? 「遍勇喜」! 记得《入行论》有偈子吧? 「有情若解脱,心喜如大海。  」我们的内心又何尝高兴得像大海那样辽阔无边,一浪、一浪,像海浪不停息的那样的欢喜心;但是有情若解脱的话,菩萨就会产生那样的欢喜心。 所以这里边再度地说到了诸佛菩萨的心量。  [06′16″]

  前面说到了诸佛菩萨的志愿、诸佛菩萨的作法,此处又讲到诸佛菩萨的心量本身的状态就是这样。 所以师父一直在给我们介绍佛菩萨怎么做的、佛菩萨的志愿是什么、佛菩萨的心量是什么样。 为什么要一直这样介绍? 就是让我们心生渴仰,能够向往这样的生命境界,能够把自己从只关注自我的苦乐,只关注几个人的苦乐,甚至只管自己这样一个我爱执的爆发状态,慢慢地引生到向往佛菩萨的生命境界, 很渴望能把所有有情的离苦得乐担在自己身上那样的一个责任感。 所以,很想拥有那样的一个责任感,为了这样的一个愿心或者行心而心潮澎湃。 有没有感觉到师父讲这一段心潮澎湃? 他为佛菩萨的志愿所激动、为佛菩萨的心量所欢喜,这个感受可以透过师父的语调直接地传递过来。 [07′30″]

  我也在师父身边的时候亲眼看到,比如师父捧到《般若经》、捧到《广论》那种全身心恭敬的样子,都是双手捧着,非常非常非常珍重的样子。 讲到大师教法的时候,师父常常都会非常非常地欢喜,有的时候也是很感动! 我也跟在师父身边,看到师父在顶礼宗大师、在顶礼三宝的时候那个虔诚的样子。 尤其是比如讲到菩萨戒的某一段,师父通常说他讲到菩提心的时候是没法休息的,因为实在是太欢喜了! 哪天讲了哪天都没法休息。 [08′11″]

  所以这个一向连贯的师父对于佛菩萨的那个心量、佛菩萨的志愿、佛菩萨的作法,充满了渴仰和充满了实践的力度。 师父在前面这样走着、这样示现着、这样引导着我们,那么你我要怎么办呢? [08′32″]

TBA


闻思题纲:​​

【全广 II】第 158 讲讨论题纲(一)/如英法师

  1. 在皈敬颂当中,写到当时很多修行人错误、偏差的修行现象,宗大师很想要帮助他们。请问宗大师有这样的心量,这个因是什么时候种的?
  2. 现在的我也会想要种这样的因吗?
  3. 发心之后,要做这么困难的事,我真的敢发心吗?
  4. 我们内心真的会向往佛菩萨的生命境界吗?把众生离苦得乐的担子,当成自己的责任。
  5. 看到周围的人正在为利他而奔忙,请关怀他,赞叹随喜他。

【全广 II】第 158 讲讨论题纲(二)/性贤法师

  1.  [00′00″]~[03′44″] 佛菩萨「一向的志愿」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是佛菩萨一向的志愿?
  2. [03′44″]~[05′24″] 诸佛菩萨「一向的作法」是什么呢?当我生命中遇到困难,我一向的作法是什么?
  3. [05′24″]~[08′32″] 为什么师父要一直介绍诸佛菩萨?透由师父的介绍,我有什么改变吗?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全广 II】第 158 讲讨论题纲(一)/如英法师
  2. 【全广 II】第 158 讲讨论题纲(二)/性贤法师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