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136讲 以辩论方式学习的好处

  那么学习佛法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对学习经典提不起劲来也是一样的,是面临很大的困境。 如果用这种讨论的方式,两个人开始辩的时候,很显然你不可能散乱,散乱你听不到对方的问题,或者对方问问题你一定要回答;你也不可能昏沉,因为那个声音太大了,又跺脚、又拍手,你面对一个对手,根本没法昏沉! 所以这两点是可以去掉。 另外你也不可能不专注,你不专注的话,一个问题都答不出来。 所以你必须全力以赴投入对方丢给你的问题,或者你问难对方的问题。 大家都会在那一刻,把所有生命的力量都用到跟对方讨论的那件事上。 [01′32″]

  讲一个最简单的,比如为什么要用辩论的方式来学习呢? 师父在这里边提出了一个,说:「越抬越起劲,越冲越起劲,这个劲就提起来了。  」这个「劲」到底是什么劲呢? 就是你投入到你所学的东西的那种心力,对不对? 而现在所有教育最头大的问题就是喜不喜欢学习? 我们喜不喜欢获取知识,或者说我们喜不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去获取知识? 一旦很多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提不起劲来之后,那么这件事是很麻烦的,真的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  [00′46″]

  那么学习佛法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对学习经典提不起劲来也是一样的,是面临很大的困境。 如果用这种讨论的方式,两个人开始辩的时候,很显然你不可能散乱,散乱你听不到对方的问题,或者对方问问题你一定要回答;你也不可能昏沉,因为那个声音太大了,又跺脚、又拍手,你面对一个对手,根本没法昏沉! 所以这两点是可以去掉。 另外你也不可能不专注,你不专注的话,一个问题都答不出来。 所以你必须全力以赴投入对方丢给你的问题,或者你问难对方的问题。 大家都会在那一刻,把所有生命的力量都用到跟对方讨论的那件事上。 [01′32″]

  像我们僧团的法师们在辩论之前他一定要认真地准备辩论的内容,比如说准备一道题要去问难别人,怎么准备呢? 一定要先看相关的经论,他肯定不是只看一本书,很多经典上的观点他都要看,一定要熟悉经论上的说法;然后再加上深入探讨的理路,自己想好了之后,到辩论场上去跟其他人辩论。 这道题出现——跟别人讨论这个主题的出现,不是随意抓的,他是经过很认真准备的,有很多教理的依据去问难别人的。 那么被问的那个人,他准不准备呀? 最好是准备,不准备上去被问就什么都答不上啊! 通常问别人,有的时候他自己有答案,也许他没有答案。 如果对方的回答,答出了一个超出这么用心准备的答案,超出了他自己的想象,是非常好的一个答案,而且解开了他自己的疑惑——在问难的时候,如果对方的理路远远地比你透彻、比你高超、比你绚丽——那一定是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 因为那印象太深刻了! 那个问题可不是信手拈来的,像在水里捞月亮一样,不是这样抓一下、抓一下,他是经过深刻的闻思准备,而且可能很多天的冥思苦想,这样想出来的。 [03′05″]

  另一种情况,就是被对手问难到答不出来,哑口无言,但是你会觉得实在是太好了! 为什么? 「怎么会有人用这么漂亮的理路,把我问得完全答不出来! 就输得痛快! 」那个时候会有难堪的感觉吗? 可能突然在你面前出一道彩虹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有多狼狈,因为你看到彩虹。 所以会在内心中发出对辩论对方理路的一个礼赞,然后这个理路在我们的内心中同样地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对辩论的对手,也会生出了一个深刻的敬意、由心髓深处产生的一个恭敬心。 因为你发现:「哇! 这理路太过璀璨,我平常完全都不知道! 」以后再在僧团里看到他的时候,你会觉得:「哇! 他有深刻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的一个绚烂的理路。 」所以你也不敢心里对他有什么非理作意。  [04′18″]

  还有第二种,拿同一道题去问不同的人,请问会得到同样的答案吗? 会有不同的答案! 对不对? 这样的话就不会总是陷在自己的观点里想事情,就是那一条路,你会得到好多条路。 能够从更深刻、更宽广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经过反复地辩论,对这个问题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住! 深刻,不是肤浅的。 为什么? 因为你跟他讨论一次、跟他讨论一次、又跟他讨论一次,想了几遍了? 就三遍了。 你跟他讨论完了你回来不想吗? 「欸,他的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 」然后你第二天拿这又去问别人,有可能是三遍,有可能是六遍,有可能是乘更多遍。 这样的话就会对我们所思考的理路,比如说:「欸,你是如何成立前后世的? 」这个问题你多问几个人,问一遍你就串习一遍、就讨论一遍,所以它不是只想一次、只听一次而已。 这里边是强调了一个不只是自己日思夜想地用功的方式。 这是用功的。 还有一个不用功的,师父说:「提不起劲来跟别人讨论。 」自己用功的,他也需要跟不同的人讨论,因为他会听到更多观点。 [05′35″]

  还有一种状况,就是我们现在僧团也有班级对抗。 两个班都要派出代表,派出两个人或者更多人,双方都要精心准备辩论题目。 那时候一个人败了就是他们班败了,集体荣誉还是挺重要的。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卯足了全力,要冲击那个辩论题。 一个是心力上不会偷懒;再一个,这个时候是僧众集会呀,在全寺的僧众面前大家要辩论,在僧众面前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06′11″]

  在被问的时候,可能平常没有想过的理路,大众集会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非常精彩的思路,可能是从前没有想过的。 好像一亮,那个理路就在自己的心上出现,或者非常流畅地在自己的辩论的声音里边流淌着非常深刻的、犀利的理路;或者一个非常善巧的理路。 这个绝对会有上师、佛菩萨的加持,还有僧伽大众的加持。 所以说:「法会中所变心力,暗中独思难得生起。  」这也是说大家在一起学习、互相讨论、在一起辩论,会得到很大的加持力。 所以师父给我们介绍的这种学习方法,三十年前就让我们这样学习。  [07′04″]

  辩论之所以能够深入有几个原因,有一个就是双方都要怀着正确的动机,不是为了争个是非、对错。 虽然还是有是非、对错,但它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竞争,而是希望透过辩论,不要「复乏理辩教义力」,要深入探讨佛菩萨、祖师的意趣。 这种辩论到最后才不会变成是只争胜负、人我是非,它变成了大家一起探讨真理。 探讨这一段,你会发现所有的人都在对这一段的理解献出他的心力,那时候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非常愉快的。 当然也有探索的艰辛,但是如果有这么多人跟大家一起在讨论这个题目的话,那个感觉有的时候是气势如虹啊! 真的是很美的哦!  [07′56″]

  所以师父在三十年前就期待我们能够这样学习,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这样学习了,会不会觉得很高兴啊? 甚至有的居士也开始学了。 虽然高班的同学已经学完一轮了,但是我们的辩论还是刚刚起步,所以大家要加油啊! 要加油! 不要辜负师父的期待,他在那么多年前就对这样的学习方式表现出那样的一个欢喜心。 大家在《备览》里可以听到那么欢喜! 在这边也是很高兴的。 现在我们学习辩论能够作师所喜,所以大家真的要好好地加油! [08′43″]

TBA


闻思题纲:​​

【全广 II】第 136 讲 讨论题纲(一)/性贤法师

  1. [00′00″]~[00′46″] 为什么要用辩论的方式来学习?
  2. 学习的心力对我们来讲重要吗?为什么学习的心力对我们来讲这么重要?学习心力只有在学佛的圈子里重要,还是遍及到整个世界的教育问题?
  3. [00′46″]~[01′32″] 我们有面对学经典提不起劲的经验吗?我面对这个困境用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4. [01′32″]~[08′43″] 用辩论的方式学习有什么好处呢?

【全广 II】第 136 讲 讨论题纲(二)/性贤法师

  1. [01′32″]~[04′18″] 为什么在讨论、辩论的时候,会有终生难忘的经验?
  2. 请问为什么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会对对方升起深刻的敬意呢?
  3. [06′11″]~[08′43″] 请问为什么平时可能没有想过的理路,在大众集会的时候突然会出来?
  4. 为什么讨论的时候,学习气氛会变得非常愉快呢?
  5. 请问在研讨、辩论的过程中,有体会过这些胜利吗?有或没有,都请把例子找出来。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講次目錄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