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134讲 盲人摸象是最好的修行指示

  关于自己对事物的探索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这点,实际上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很多事情,并不觉得我们是盲目的,对不对? 我们会觉得我们眼睛是雪亮的,我看到的可能才是事情的真相、才是事情的原貌。 是这样吗? 为什么? 因为我眼睛看到了、我耳朵听到了,就我所搜集到的信息,我们得出的结论,我们会认为应该是这样的结论。 但是,师父说:「佛在世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指示」,而且那指示前面还有个「最好的」,就是盲人摸象这件事。 [02′50″]

  所以因为前面这种情况,不是偏于这个,就是偏于那个,所以在这种状态当中,产生种种的缺陷。 所以说「观视佛语多片眼」,对于佛的道理都没办法得到完整的认识,都是残缺不全的。 所以佛在世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指示啊! 平常我们像瞎子摸象一样——是的,我们是摸到了象,那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认识是摸到了象,可是我们毕竟是瞎子,摸到一部分哪! 千万要想办法多体会、多听闻,了解全貌,不要执着自己,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00′55″]

  这一小段已经进入了「观视佛语多片眼」。 师父在这一段讲的,大家可以观照一下自己: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内心要嘛偏于这个、要嘛偏于那个? 就是有某种执着,或者偏于自己的感觉,或者偏于自己的经验。 那么这种现行的状态,要对到佛语、对到经典的话,会不会都没有办法完整地认识? 师父说:「都是残缺不全的。 」所以师父说:「佛在世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指示! 」其实这应该是个故事,但师父说是一个最好的「指示」,这两个字哦! 那么指示什么? 说:「平常我们像瞎子摸象一样」,是摸到象了,可是是摸到一部分哪! 这个部分要怎样在内心中找到相应的点呢? [02′06″]

  关于自己对事物的探索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这点,实际上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很多事情,并不觉得我们是盲目的,对不对? 我们会觉得我们眼睛是雪亮的,我看到的可能才是事情的真相、才是事情的原貌。 是这样吗? 为什么? 因为我眼睛看到了、我耳朵听到了,就我所搜集到的信息,我们得出的结论,我们会认为应该是这样的结论。 但是,师父说:「佛在世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指示」,而且那指示前面还有个「最好的」,就是盲人摸象这件事。 [02′50″]

  所以,这个「最好的指示」是什么呢? 居然是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提醒到我们什么? 就是我们摸到一部分,摸到一部分就罢了,把这一部分当一部分理解就可以了;可是我们偏偏会认为什么? 大象是柱状的吧! 大象是细长的吧! 如果摸到耳朵,那大象就是那种形状了! 所以我们就会用自己感受的那一小部分,以为全部都是这样的。 用《摄类学》辩论的话就是:有颜色是红的,对不对? 那是颜色都是红的! 只要一部分是这样,那全貌都是这样的。 [03′32″]

  这个「最好的指示」很难记住吧! 也很难认识吧! 大家觉得呢? 我怎样能够认识到我对事物的认知是片面的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境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有没有生起三主要道的证德呢? 如果没有的话,那部分是不是缺失呢? 再退一步讲,不要说那个证德,对境能不能现起正念呢? 如果没有正念的话,是不是对事物认知的一种缺失呢? 再说一个,凡是存在的,上面都有空性,对吧? 都有个无自性的道理。 但是无自性的真理、真谛,在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上,在境界上能够显示出来、能够洞悉到吗? 是很难的,对不对? 比量上证得也是不太容易的。 [04′28″]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面对到佛法的时候,无论是教量还是证量,我们所不知道的、心内没有现起的、思路上没有推理出来的东西太多了! 包括如是因结如是果,包括前生后世。 我们用什么样的理路去证得前生后世一定存在、因果一定存在? 因为有这样的前生后世、因为有这样的因果,所以我大乘发心,生生世世积聚资粮,可以修出来菩萨行。 因为我们的心续是可以因为缘起改变的缘故,所以苦因才会被消灭。 如果是自性成立的话,那么苦因将没法消灭。 所以就我们所看到的、感觉到的、思考过的东西,跟佛陀的一切遍智他所看到、思考的、感觉到的东西对比的话,那我们很多很多几乎都是看不到的。 所以从这样的角度上,比拟说有如盲人一样,对不对? 看不到的。 我们看到的那个地方就是黑暗。 [05′33″]

  师父在讲到这个公案的时候,居然是说:「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指示啊! 」指示后面还有一个「啊! 」是很语重心长的呀! 所以接下来师父说:「千万要想办法多体会、多听闻,了解全貌,不要执着自己,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还要「千万要想办法」。 这一般是特别特别关注我们的人,发现我们遇到困难了,跟我们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千万要想办法」,怎么样啊? 居然是「多体会、多听闻」,注意! 「了解全貌」,后面还有一句「不要执着自己」。 [06′25″]

  为什么我们就感受到的部分、听闻到的部分,那一点点东西就当成全貌? 就是执着自己所了解的部分。 如果在很多的对境上,我们能够忆念起师父在此处指出的:「我们一个最好的指示啊! 」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会看到事物的局部,并不了解全貌。 如果在每一个当下的缘起点上,比如某人为什么这样对我? 我们只能想到前几天或者几个月、或者多少年前的事,前生前世的事情我们是想不起来的,几乎很少想。 以前的因是什么呀? 很少去想的,几乎就是不现见的部分。 那么对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所感得的结果,我们也是很难去看到的。 [07′14″]

  所以看不到的真是太多了,太多太多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想法多体会呀! 比如你看不到的怎么办? 你想法用各种办法、多一点的渠道去了解,然后要多多地听闻教言——佛菩萨的教言,要了解全貌。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太执着自己已经学会的、已经感觉到的,或者你以为自己已经有的东西,不要太执着! 因为我们有的可能不是全貌。 [07′54″]

  为什么我们就感受到的部分、听闻到的部分,那一点点东西就当成是全貌?经典上说:“盲闭慧目”。对什么盲?对业果盲,导致恶趣;对空性盲,导致轮回;对菩提心盲然,没有对一切遍智生起向往,我们看不到的部份,恰恰是我们生命中最最需要的部份。就乐因及乐果。在我们的心对境的时候,由于无始劫来薰染的自性执的习惯,我们会重复地觉得事情显现的即是本质,而没有习惯向著空性和业果的方向观察。观察,脱离显现的迷幻,进入事物的本质,摆脱一开始对境的时候的执著,沿著佛菩萨的教言去观察,才能摆脱旧有的习惯,脱离感官的藩蓠,进入真理的自由高空,展翅飞翔。08:55

TBA


闻思题纲:​​

【全广 II】第 134 讲 讨论题纲(一)/性贤法师

  1. [00′00″]~[02′50″] 先把文复习一下。请问为什么会“观视佛语多片眼”
  2. [02′50″]~[05′33″] 师父说:“佛陀在世时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指示”是什么?老师怎么带我们去体会“我们如同盲人摸象”?我们不了解前后世、业果等时,会像盲人吗?
  3. [05′33″]~[07′54″] 师父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指示后,教我们什么呢?我们平时会这样想吗?师父说:“千万要想办法多体会、多听闻,了解全貌,不要执著自己,这个是非重要的。”请问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可以避免什么过失?有什么胜利?

【全广 II】第 134 讲 讨论题纲(二)/性传法师

  1. 老师指出我们有哪些观视佛语多片眼的行相?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自己对很多事情的见解有如瞎子摸象?怎样才能够认识到我对事物的认知是片面的?
  2. 用这样的见解再听一次,您发现了什么?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講次目錄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