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108讲 照妖镜形象分析

  当我们跟善知识去学法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不了解自己吗? 有些人完全是自己指导自己修行,自己订一个计划,然后自己觉得该怎么样、该这样对治、那样对治,就是弄得可能都不知道偏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自己觉得都是很有道理的。 善知识三令五申的教诫都彷佛听不进去,或者是完全不理解,以自己的感觉为主,所以说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拿自心去校对善知识的教诫、还有经典的标准,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是「观父容颜」,不是「作师所喜」,而是自己怎么顺心、 怎么开心怎么做,令自己欢喜。 这个完全就是跟第一个道次第颠倒的、反过来的。 所以如果以这样的修行,想出离生死的苦海,应该是极为困难的,因为那个方向、那个标准是引航者才会了解的。 正如经典所说:善知识和经典才是我们出离苦海的眼目啊! [05′41″]

  这里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拿那个标准去要求别人,和拿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分水岭就在这里。 那么,你说可不可以拿这个标准去要求别人? 是可以的。 但是他出于什么? 慈悲心,就是拔苦予乐、真实饶益他人的心。 不是看不起别人,好像觉得自己比别人好,而是真的想让别人好。 我在师父的日记里曾经读到很多段,师父会写到比如说会管如俊法师呀、会管上座法师啊,师父非常非常在意我是看他不对、不顺眼,还是我看他苦、想帮他。 你看他不顺眼上去说他,和真的看到了这是苦因啊,将来会受苦的,所以我要帮你把这个苦因去掉。 这两者的心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01′01″]

  我有一次还看到师父的一段日记里,我记得大概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一个法师做错了,师父发现自己非常急切地想要去调整他。 当他看到自己的这种心的时候,就选择没有去调整他。 然后又过了一两天之后,他发现对这件事情的观点全变了,他觉得:哎呀,某人啊! 这样做你自己会受苦啊! 那个责怪他的心已经全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时候师父就去提醒他了。 提醒他之后,师父说不管他听还是没听,他已经真实地做到了不是因为烦恼别人,而是因为真正的是我要去帮一下。 所以当生起了那种真实的与慈悲相应的——师父很谦虚说——「那一点点样子」的时候,他自己回去都很欢喜、很欢喜。 [01′59″]

  师父说照妖镜这件事,我觉得我们要一直放在心上。 其实如果把这个镜头形象化一下,可能会觉得很匪夷所思的。 想象有一个人站在高处拿一个镜子,照天、照地、照人,说:「啊! 你脸脏啦! 」「他那个衣服脏了。 」「这个地方需要清扫! 」一直指挥别人。 可是他自己呢,他自己的衣服呢? 破烂不堪,完全都是脏的,而且脸上全部没有洗,一层一层都是脏的,可能头发里面全是油污、全是灰尘,然后他拿个镜子。 如果这样一个镜头出现我们面前的话,我们会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滑稽的镜头,对不对? 他照到的那些人会不会听他的呢? 他照到的那些人会看什么呀? 会看他全身那么脏,还说别人! 就这样互相照来照去,对不对? 所以就变成了管闲事了。 [03′03″]

  师父在这里边说:「拿那个标准去照别人的话,害了! 像个照妖镜一样,这一看哪……」就是拿去照了,看完之后什么结论呢? 「世间所有的人都是妖魔鬼怪没一个象样的。 」我觉得更奇怪的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只有一个人没看见——自己! 」我们可以想想,那个镜子的功能那么大,为什么不拿来照照自己呢? 为什么照了那么多人,唯独留下自己呢? 想想那个站在高处的人那样这样照的时候,如果底下有个人说:「你身上那么脏,你要不要拿那个镜子照一下自己呀! 」那个人会做何想呢? 「我说你,你不听,你还观过! 」会不会? 这念头马上就会出来。 [04′00″]

  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个事情,为什么眼睛能看到那么多、那么多的人,那么多、那么多的现象,唯独看不清自己? [04′13″]

  我们会认为看不见自己吗? 我们会认为自己不了解自己吗? [04′21″]

  当我们跟善知识去学法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不了解自己吗? 有些人完全是自己指导自己修行,自己订一个计划,然后自己觉得该怎么样、该这样对治、那样对治,就是弄得可能都不知道偏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自己觉得都是很有道理的。 善知识三令五申的教诫都彷佛听不进去,或者是完全不理解,以自己的感觉为主,所以说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拿自心去校对善知识的教诫、还有经典的标准,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是「观父容颜」,不是「作师所喜」,而是自己怎么顺心、 怎么开心怎么做,令自己欢喜。 这个完全就是跟第一个道次第颠倒的、反过来的。 所以如果以这样的修行,想出离生死的苦海,应该是极为困难的,因为那个方向、那个标准是引航者才会了解的。 正如经典所说:善知识和经典才是我们出离苦海的眼目啊! [05′41″]

  在这一小段,师父也明确地告诉我们说:佛法的次第一定是要先拿这个标准来看自己的,所以戒律的精神是律己的,不是拿来绳人的。 讲到这里就有很多人说,比如说:「我是老师,我也不想绳人啊! 但是我不管的话也不行,我也不是烦恼都净除了,但是我就得管学生啊! 」他说:「因为我有烦恼,所以我不能管他们。 」那怎么办呢? 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烦恼还没有净化。 [06′10″]

  当我们有责任在身,必须为团队负责任,负责调整别人的时候,注意到自己如果起烦恼了、心里不寂静、起瞋心了,甚至起傲慢心了,那要赶快同时怎样? 要调整自己。 不可能是单方面地只去调整别人,一定要同时调整自己。 因为当你调整自己的时候,你会注意到自己的内心是什么状态,警觉自己的心有没有提起正念,清晰地注意到说什么话、为什么目标而说、对方听的状态如何、对方的感受是什么、对方的愿望又是什么? 当我们的内心平静,对他人充满善意,就很容易理解别人,会非常有空间代人着想,不会陷在自我的情绪里,被混乱冲昏了头脑。 同时,如果对方很不平静,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不要让对方的情绪传染到自己,而是要努力使对方平静下来,好好地谈话。 如何使对方平静下来呢? 理解很重要。 当我们看别人的问题、调整别人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心也正在发生问题,必须同时处理。 [07′41″]

  我再说一遍。 去调整别人的时候,同时会发现自己的问题,请问这是怎么发现的? 不是眼睛都在看着别人,为什么还看到自己了呢? 因为长期以来用功的习惯,注意! 那个用功的习惯,就是一直在看着自己的心的一个正知,一个在觉察着自心起心动念在朝什么方向转、自己的嘴在说什么那个注意力,还是有一个余力在观照着,是不是? 没有失去正念,没有失去观照。 这个时候,你虽然是在讲别人是哪里错了、哪里错了,但同时你对自己也是在观察着的。 [08′18″]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也要马上调整,不能蓄积烦恼,宗大师在《广论》里说:「烦恼稍出,即应用矛数数击刺。 此复自心随何烦恼生已无间,视如怨敌与之斗战。 」说:「烦恼稍出」,刚刚出现烦恼的苗头,为什么能够用正念的矛去数数打击烦恼? 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因为有哨兵,有雪亮的眼睛。 我们对自心的观察力,透过训练,敏锐而清澈,烦恼一出来,马上认得,立刻开始对治。 所以无论是生何种烦恼,他说有个「生已无间」,就是没有间隔,注意到了马上开始。 那么态度是什么呢? 把这个烦恼看成是冤家仇人一样,与它战斗。 就是我们的内心对于自心现起的烦恼,就像冤家和仇敌一样,要与自心的烦恼战斗。 [09′47″]

  那么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坏处呢? 大师教诫我们:「若不尔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资养成无可敌,唯随彼行。 如是励力纵未能遮,亦当速断莫令相续。 应如画水莫如画石。 」如果不这样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刚开始出现非理作意的时候,我们认为没什么,好像不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和混乱,是可以忍受它对内心的侵袭和污染。 可是一旦资养成比自己的对治力要大好多倍,没有什么是那个烦恼的对手的时候,我们就只能乖乖地做它的奴隶,跟着烦恼走。 所以我们必须深知烦恼的过患,应该像对待火一样。 一点点火星,在森林里都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可能会引起森林大火;一点点烦恼,可能也会烧毁我们的善业之林啊! 所以,要警惕! 要知道非理作意即使是有一丝丝,也是非常危险。 必须要确认到一点点的非理作意也是很危险的! 一旦我们对自心有这样一个警觉的态度,当我们去调整别人的时候,也同时知道自己的心也是很危险的,可能一会儿就会犯很多错误,对境辨别善恶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怎能掉以轻心,以调整别人为名而放松对内心的警惕呢? [11′48″]

  在调整别人的时候,先调整自己,对自己内心的关注就像绳索拉着狂马一样,绝不要失手,但是要松紧适度。 我们数数地注视内心,听自己说的话,反观自己的思路有没有依据、是非理作意还是如理作意? 我们养成法镜内照的习惯,用法的这面镜子同时照自己又照别人的时候,法的味道也会慢慢地在我们的自心出现,我们可以体会得到。 那到底是有多少惊醒、有几多欢喜、又有几多清凉呢? 而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也容易体会到他人的难处,认识到他人的恩德、他人的伟大。 所以师父担心的照妖镜的问题,是不是也就此可以解决了呢? [12′58″]

TBA


闻思题纲:​​

【全广 II】第 108 讲 讨论题纲(一)/性贤法师

  1. [00′00″]~[01′59″] 请先把这两段复习一下。
  2. 老师说:“这两者的心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这两者的心是指哪两个?差别大在哪里?
  3. 为什么师父没有马上去调整那一位犯错的法师?
  4. [01′59″]~[04′00″] 把“照妖镜”这件事情形象化一下。老师提到说可能会很匪夷所思、很滑稽,揣摩一下到底形象是什么?
  5. 为什么照了这么多人,唯独留下自己呢?
  6. [05′41″]~[07′41″] 请先把文复习一次。

【全广 II】第 108 讲 讨论题纲(二)/性贤法师

  1. 佛法的次第一开始一定要用标准来做什么?为什么要先这样子?
  2. 有个困难出来了:我有一个责任,我的位子是要教育、调整别人,我的烦恼没有净化怎么办?这个困难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
  3. 我有因为去调整别人的时候,自己起烦恼的经验吗?如果有,请举例。
  4.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请从老师的开示找答案。
  5. [07′41″]~[09′47″] 去调整别人的时候,为什么还能够同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呢?这怎么做的?
  6. 怎么能够在“烦恼稍出”的时候就能够察觉,并马上对治?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講次目錄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