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mrim 《广论》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Kitchen God’s Revelation to Yu Jingyi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Kitchen God’s Revelation to Yu Jingyi

二种呢?后面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段公案当中,他特别说的是什么?他自己啊并不自己正确了解,他并没有想真的想做恶,他还是很想做善哦!他自己觉得:喔唷,惜字、放生,跟了很多同修大家做那个什么、做这个。唉呀!大家做了很多善事,嘿!结果啊,一点好报都没有。幸好他还肯恭敬那个灶神,所以那个灶神说:“因为你一向对我很恭敬侍候啊,所以我今天告诉你。你以为做了好事啦,结果上帝派了一个日游使者,跟了你三年,你一个好事都找不到,只看见你的意恶重重啊!”这个也说明什么?第二点说明,我们往往啊自己不知道,这个是更严重的。然后他不知道,还找种种……他不是藉口啊!他每年还抱怨,还写那个疏文报告上帝:哎呀,说我做了这么多好事,怎么一点好报都没有,只有恶报啊?这是关于这个地方,像跟我们日常相关的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Recent Posts:​

Loading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上下卷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上下卷

【本文要义】这部《菩提道次第心传录》,是一生学修《菩提道次第广(略)论》而驰名中外,号称“菩提道修行人”(即“兰仁巴”)的阿旺彭措的学习心得笔记。根据当今学人的根基,学修的重点放在了下士道次第,因此,下士道的法讲得较详细,其余较简略。在下士道诸法中用去了一半以上的篇幅,详细讲了亲近上师法,暗示了结上师因缘是重要中之重要的道理。

Loading

圣母度母赞 (二) Praises to Tara (Ode II)

圣母度母赞 (二) Praises to Tara (Ode II)

导读 | 此篇修法,出自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亦收于百慈藏文古籍研究室所编纂的《觉窝杰具德阿底峡文集》中的〈礼赞类〉。至尊度母为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本尊之一,此赞皈敬度母愍念救度众生的功德,以及度母的相好庄严。同时也劝励行者,诸凡至心礼赞者,必能澄净内心,救诸苦厄,得度母摄授而速成正果。行者依于此赞,思惟赞叹度母功德,必能功不唐捐。

Loading

阿底峡尊者传

《阿底峡尊者传》

正法有无,依于受持宏演之行者;有诸行者正法住世,无诸行者正法隐没。俱舍云:‘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受持讲说修行,亦依有传承者为言,若不尔者,则邪正爁矣。西藏佛法,大宏于持松德尊王朝,三传至朗达玛王朝,大灭佛法,未久朗达玛遭变,佛法重兴。然当一切时忆度邪徒,随自聪辩,不依师承,滥传教法,数百年中,真伪莫辨(至今尚存余习)。俟有王名哦日(原地名)出家号曰智光,智游纶言,圣意莫决,参访诸师,疑情尤甚。遂集智童,遣送天竺,遍学显密诸宗,访迎宏法彦德,凡经两代(智光后有菩提光续之,下文广述)殷勤访学,始阿底峡尊者至藏,破邪显正,重树法幢。是为西藏佛法中兴之时代也(阿底峡尊者所传者,曰迦当派,宗喀巴大师,大宏此派之宗义,即今之所谓黄教派其实亦名修行派,又称新迦当派。又依俱善寺为名,称俱善派等)。阿底峡者,教证德圆,非以少智而能测,仅依传记所载,随自胜解,略录少分,以供国内之有缘云尔。 译者识。

Loading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三十四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十地品〉

“何故净觉人,念智功德具,说诸上妙地,有力不解释?
一切咸决定,勇猛无怯弱,何故说地名,而不为开演?
诸地妙义趣,此众皆欲闻,其心无怯弱,愿为分别说!
众会悉清净,离懈怠严洁,能坚固不动,具功德智慧。
相视咸恭敬,一切悉专仰,如蜂念好蜜,如渴思甘露。”

Loading

毘卢遮那佛 Vairocana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六 如来现相品第二

毗卢遮那佛,能转正法轮,法界诸国土,如云悉周遍。
十方中所有,诸大世界海,佛神通愿力,处处转法轮。
一切诸刹土,广大众会中,名号各不同,随应演妙法。
如来大威力,普贤愿所成,一切国土中,妙音无不至。
佛身等刹尘,普雨于法雨,无生无差别,现一切世间。
无数诸亿劫,一切尘刹中,往昔所行事,妙音咸具演。
十方尘国土,光网悉周遍,光中悉有佛,普化诸群生。
佛身无差别,充满于法界,能令见色身,随机善调伏。
三世一切刹,所有众导师,种种名号殊,为说皆令见。
过未及现在,一切诸如来,所转妙法轮,此会皆得闻。

Loading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English]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Then the great enlightening being Universally Good, thus explaining courses of eons, as many eons as atoms in the untold buddha-lands in the succession of worlds, went on to make a vow:

Loading

第五十二回 拜弥勒菩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English] 第五十二回 拜弥勒菩萨

  “是故,善男子!汝应往诣文殊之所莫生疲厌,文殊师利当为汝说一切功德。何以故?汝先所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满足大愿,皆是文殊威神之力,文殊师利于一切处咸得究竟。”

“Therefore when you go to Manjushri, do not be faint-hearted, do not become weary in receiving instruction in all virtues. Why? All the spiritual benefactors you have seen, all the ways of practice you have heard, all the modes of liberation you have entered, all the vows you have plunged into, should all be looked upon as the empowerment of Manjushri; and Manjushri has reached the ultimate perfection.”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