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lear Moonlight on the Great Ocean 《广海明月》

【广海明月】第137讲 智者说灭诸分别,即是观察所得果

  好!这一段,师父说「片眼」,不是所有的眼睛都睁开了,对吧?看问题是看不到全貌、看不清楚的。所以这里面师父说「我们的致命伤」是什么?就是「最容易的拿我们自己的错误的概念去衡量」。眼前的这一个例子——闭上一只眼睛、睁开一只眼睛,然后很大的力气都对不起来,何况佛法这么深远的,我们能一下子就懂了吗?那我们为什么会拿自己的错误概念去衡量呢?为什么那样的错误的概念,却成了一个丈量事情的标准呢?我们认为我们获得了标准,这样的标准也没有去多方地求教、多方地探讨和辩论,所以以为自己的就是标准。但是一旦上辩论场,被多方的角度问难一下、讨论一下,可能就会减少这种自我感觉良好、自己认为的就是最后的答案的状态,对不对?我们会保留学习的空间、保留观察的空间。 [05′33″]

Loading

【广海明月】第136讲 以辩论方式学习的好处

  那么学习佛法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对学习经典提不起劲来也是一样的,是面临很大的困境。 如果用这种讨论的方式,两个人开始辩的时候,很显然你不可能散乱,散乱你听不到对方的问题,或者对方问问题你一定要回答;你也不可能昏沉,因为那个声音太大了,又跺脚、又拍手,你面对一个对手,根本没法昏沉! 所以这两点是可以去掉。 另外你也不可能不专注,你不专注的话,一个问题都答不出来。 所以你必须全力以赴投入对方丢给你的问题,或者你问难对方的问题。 大家都会在那一刻,把所有生命的力量都用到跟对方讨论的那件事上。 [01′32″]

Loading

【全广II】第135讲 真理越辩越明

【广海明月】第135讲 真理越辩越明

  这里边讲了一下我们的习惯,或者说我们的习气。 一个人讨论一个问题,和两个人讨论问题,说:「抬杠子」和「冲壳子」对吧? 这个师父在《备览》里还有一大段在讲。 说:「抬起杠子、冲起壳子,越冲越起劲,越抬越起劲。 」这个「劲」是什么啊? 欢喜心对不对? 和力道,就提起来了。 一旦把我们生命里对某一部分跟别人讨论问题那个力道提起来,用在佛法上的时候,能够善巧地利用这个特长的话,那么可能就不会「复乏理辩教义力」,就不会缺乏这个特点。 [04′23″]

Loading

【广海明月】第134讲 盲人摸象是最好的修行指示

  关于自己对事物的探索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这点,实际上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很多事情,并不觉得我们是盲目的,对不对? 我们会觉得我们眼睛是雪亮的,我看到的可能才是事情的真相、才是事情的原貌。 是这样吗? 为什么? 因为我眼睛看到了、我耳朵听到了,就我所搜集到的信息,我们得出的结论,我们会认为应该是这样的结论。 但是,师父说:「佛在世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一个最好的指示」,而且那指示前面还有个「最好的」,就是盲人摸象这件事。 [02′50″]

Loading

【广海明月】第133讲 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当我们有一个疑问出来:「欸,一开始修行要怎样啊? 」不能闭门造车,要广学多闻;广学多闻之后,不能不善巧,要结合自己的内心来修行。 没懂那么多,怎么修行呢? 随分随力! 你懂了的这些,也可以修行。 那么跟周围的环境学习的话,会听到很多很多的概念,怎么办? 接受好的概念,去改掉坏的毛病,不是照单全收。 尤其是抱怨这件事情,不能像传染病一样,一个传一个、一个传一个。 因为抱怨不会让这个世界变美,不会让家庭变美,也不会让自己的心变得清凉,所以这是我们需要改善的。 [01′10″]

Loading

【广海明月】第132讲 随分随力,依靠环境增上

  那么我们修要的时候,是不是等到所有的法都听完了再去呢? 师父说不是这样的,随分随力就可以了! 那有人又说了:「如果随分随力的话,我都没懂,我怎么随分随力? 我都不懂呀! 」然后师父说:虽然经典上、理论上的还不太了解,就是不是很透,可是周围——师父提出了这个观点——每个人家里边都有父母、兄长、师友啊! 提到环境了。 这里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除了从经典上学,还有从哪里学啊? 从周围的环境上,父母、兄长,然后到师友,说:「随分随力地在这个圈子里。 」注意! 下面的抉择点,那我们在这个圈子里要做什么呢? 接受好的这种概念,尽量地把坏的渐渐地净化,而且师父接着说:「这是我们做得到的。 」「特别是学《朗忍》这样的一个教授,后面非常强调这个特点。 」 [04′06″]

Loading

【广海明月】第131讲 层层深入法理,勿长烦恼骄慢

  这一小段大家熟悉吗? 师父讲了几条路啊? 「没有什么第三条路」,对不对? 没有什么第三条路,是几条路啊? 两条路。 哪两条路呢? 就是「修行一定要懂得道理呀! 」对吧? 因为「修行本来就是我们学的道理要去跟它相应,可是现在呢? 『多寡闻』。 」就不行了,因为修行要懂道理。 然后「懂得了很多道理,如果说不能真正在跟它法理」,注意! 「层层深入」。 这个「层层深入」,就好像一个宫殿,我们从大门进去,然后一个一个门越来越深,就会看到宫殿里边的庄严,或者每个大厅的富丽堂皇,层层深入。 然后师父说:如果不能在法理上层层深入的话,只有停滞在增长烦恼、憍慢上面。 没深就会停,停了就会增长烦恼、憍慢。 [01′54″]

Loading

【广海明月】第130讲 扭转自心,向著感恩的方向

  那么怎么样觉得这是一点点事情呢?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如果不念及无常、不念及后世的苦乐,那么眼前出现的所有事情都是非常大的,因为眼前的这一天的事也很大;可是它和无量生的未来比起来,可能就显得小多了。 比如说饭菜合不合胃口,人家有没有跟你说让你听起来很悦耳的话,或者说礼尚往来,你送了他、他忘了送给你了等等,这些心里边常常起起伏伏的事情,能不能觉察到它是朝着抱怨的方向,甚至在思想那一步是朝着抱怨的方向去思考的? 能不能自己先观察到? 观察到了,就直接给它下定义:这样抱怨的想法只会增长憍慢,而且造恶业,对我的生命没有任何好处,对他人的生命也没有好处。 那么为什么我不停止这种方式呢? [01′42″]

Loading

【广海明月】第129讲 改掉抱怨的老毛病

  讲了很多道理,这些道理到底有没有去除自他的痛苦呢? 有没有让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也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呢? 看起来都没有,只是做什么了呢? 增长了自己的憍慢。 因为所学的道理拿来说别人,成为抱怨的一个理由,所以增长了自己的憍慢。 憍慢是苦因啊! 师父接着说:「然后还要造很多恶业。 」师父说:「这也叫相应」,相应什么呢? 「增长烦恼! 」 [01′55″]

Loading

【广海明月】第128讲 面对逆境体验无常

  师父在这里重复车祸那个同学他的话,说:「这是我的业。 」然后师父说他不再抱怨,不但不抱怨,还讲了他对无常的一种觉受。 在讲到无常相的时候有两个对比,还记得吧? 第一个对比是什么呀? 「《广论》上面说无常、无常,好像很有道理。 」听的时候应该是觉得很有道理,「可是对这个无常两个字感觉得总满轻松的。 我今天碰见了这个事情,才晓得无常是这么个无常相! 」师父接着用了几个字,说:「心里真是胆颤心惊,谁都不知道我这个性命能不能保持到下面一分钟。 」 [02′56″]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