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463讲 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二)

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二)

所以这个见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把握住圆满的道体,理论上怎么能够做得到?一定要对教法沿著清净的传承教授去听闻、去思惟、去辩论。辩论是什么意思啊?对一个主题冥思苦想二十天,然后找各路人马来讨论,对吧?还要把过去祖师的观点,从《摄类学》的到《因类学》的、到《心类学》的、到《现观》的、到《中观》的,甚至到《俱舍》全部连起来,看看在各本经论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包括对业果的看法,那空性就讨论更多。01:18

师父解释说:“我们平常呀总有所偏执,因为没有把握得住这个圆满的这个道体”,其实师父已经解释了四方道的意思,“理论上面既不知道”,注意喔,重点了!“修持的验证更谈不到”,到这儿就麻烦了,有没有发现?没有把握住圆满的道体,理论上都没有听,就是听法没有听全,听得非常局部;甚至有的是听了局部就以为局部是全面的,听了差别就认为两者是矛盾的。没有去做更细部地研习,或者做更广大、深邃的这种听闻。那这一步要是没有的话,修持的证验更是谈不到。00:43

所以这个见地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把握住圆满的道体,理论上怎么能够做得到?一定要对教法沿著清净的传承教授去听闻、去思惟、去辩论。辩论是什么意思啊?对一个主题冥思苦想二十天,然后找各路人马来讨论,对吧?还要把过去祖师的观点,从《摄类学》的到《因类学》的、到《心类学》的、到《现观》的、到《中观》的,甚至到《俱舍》全部连起来,看看在各本经论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包括对业果的看法,那空性就讨论更多。01:18

所以他能够把所有各方各面的任何一点而能够把握起来,一点没有馀遗”,没有任何一个角是缺的,对教典要做这样的一个听闻。既然是做这样的听闻之后,那我们去证的时候,要证最圆满究竟的佛果,因为那所有的教典就通向佛果,成佛他的心要和所知一样大,所以缺了之后你是没法成佛的。01:49

所以我会觉得在这一点上,依然是:观察什么?你们可以自己总结,你们可以讨论。就是:要摄持一切圣教吗?我们修行的人会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吗?欸,我把我自己挪到轮回之外就可以了嘛!很多人就是这样,甚至是说:一个增上生就可以了,我来生比这一生更好。我们会想要摄持一切圣教吗?摄持一切圣教做什么?请问能成办有情最究竟的利益的是什么?圣教本身,对不对?那摄持圣教本身就等于能够成办有情的利益,对不对?02:23

所以去观察的话,“能知”是不容易的,因为他要花上多少年辛辛苦苦地听闻,甚至生生世世对于显密教法的这种听闻;听闻了之后摄持一切圣教。阿底峡尊者是各宗各派的顶严,对吧?他腰里挂了多少把钥匙了?一百零八把钥匙。所以能达到这么高的成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02:48

“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敦巴仁波切他赞美阿底峡尊者的时候,说他不远万里舍弃了那么多,来到藏地弘法,从这样的一个角度──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切圣教的传承如果没有传承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就是已经不是四方道了,它缺了。缺了的话,能成佛吗?这就可观察了!03:19

所以,这里边说既要了解是一切圣教,又要知道这一切圣教达到顶峰上前面的道次第,它要环环相扣,一个挨一个、一个挨一个,缺一环都不行。缺一环都不行,才能够一切都需要。一切都需要──就是从任何一个地方拉起来,都拉到一个全圆,这样的一个见地,在我们心中应该像光明一样吧!遍照这些经典。没有一部经典对你的解脱、对你的成就来说是没有用的!这样的话,一个学的人才会什么?恭敬一切教典,然后再恭敬所有道次第的法类;甚至各个修道上不同的次第的这些修行者,我们才能一并地顶戴恭敬。不然他就会发生:欸!局部的圣教可以,那些圣教就可以丢了。那么佛法传承到某一部分人,某一部分人就把某一部分丢了,他就要他喜欢的。他认为他现在用不上,他修不了那么高,他就觉得不需要,然后他就不传,那慢慢佛法就都被大家丢完了!04:18

正因为出现这么伟大的祖师,他把一切的教典都摄持起来,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够学到清净圆满教法的传承,才有这个传承到今天,就是因为这个深恩!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的善知识能用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请问:大家都学眼前的,此生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后面的教法还需要吗?对有些人是不需要的。那后来修到那个部分你就没有了!就跟师父前面讲过的一样。所以越想越觉得:哇,这个是很稀有的!不想的话是不知道,越想越觉得这句话非常地有味道、有深邃的意义,可以好好地琢磨一下。04:57

比如说:在研究空性的问题的时候,“这我也听不懂,那我此生能证得空性吗?我能生起出离心就不错了!”“出离心生得起来吗?我亲近善知识都生不起来。”我以前就看过一个人,前面的道次第都不要,只要空性,他甚至把那个书就要一半,他说就带著“空性”就可以,前面的“菩提心”或前面的,他认为他不需要。05:18

有些人就非常喜欢钻研局部,师父说就是偏执。喜欢钻研局部是什么意思?这一生都在钻研局部,对于整个道次第的这个闻思、眼界的开阔,对于各大经典的闻思根本就不是重点,绝对不是重点,而是找到一个局部深下去,认为那才是修行。做这么多广大的听闻,说:“就是在讲道理,没修行!”05:40

清净的见地,需要透过很多很多听闻才能获得,听法的过程不算修行这样非常奇怪!不听佛说的法,怎么修呀?看到一点就赶快去修,好像很精进的样子,可是忽略了听闻;忽略了听闻的话,那思惟也差不多就没了,那请问修个什么呢?因为你思的一定是你听的,你修的一定是你思的。不是这样吗?06:02

所以你就会发现:哇!这句话再再地彰显了什么?要广大听闻圆满清净的这个道体的重要性!听完之后,还要能够什么?四方道摄持,要获得这样的见地。这样的见地获得了之后,才能在行持上走清净圆满的,甚至是快速的成佛之路。06:22

想想我们是多有福报!我们在这个浊世间能碰到宗大师教法,而且能建立五大论的学制,然后挨班地学、挨班地学!06:32

TBA


闻思题纲:​​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一)/如得法师

  1. 这一讲总体要立什么宗?立了这个宗,老师用什么理路来成立?
  2. 请探讨一下:当您听到老师说我们多有福报可以挨班地学、挨班地学!我真的觉得有福报吗?自己内心现行和这句话是否有距离?为什么?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二)/性向法师

  1. 师父说:“我们平常呀总有所偏执”观察一下我们平常有什么偏执?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三)/如英法师

  1. 要摄持一切圣教吗?我们修行人会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吗?
  2. 一切的圣教传承如果没有传承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四)/陈耀辉学长

一、本讲主题:“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

  1. 如果师父老师没有开示,我们会怎么观察?
  2. 师父老师是如何指导我们观察?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五)/卢克宙学长

  1. 为何引用敦巴仁波卿的话?他特别的代表性为何?
  2. 什么是四方道的内涵?我们具备吗?如果否,为什么会不具备?不具备的行相为何?
  3. 为什么要讨论“能知”?我们到底是“知”还是“不知”?如果是“不知”,要怎样才能变成“能知”?
  4. “一切圣教”的内涵为何?
  5. 什么是“摄持”的内涵?要怎么才能“摄持”一切圣教?
  6. “谓我师长”:尊者“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对教法传承的重要性为何?与我的关系为何?
  7. “极大可观察处”,我们为何要在此处观察?观察些什么?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六)/性向法师

  1. 我对某个法类很熟悉,难道不能获得修持的验证吗?
  2. 学到这一讲时,您会如何修信念恩?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七)/如伟法师

  1. 依据 463 讲,如何忆念阿底峡尊者、宗大师、师父及上师的恩德?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八)/缘护法师

  1. 善知识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者,谓我师长。”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请问师父是怎么解释这段话?
  2. 老师说“四方道”在《四家合注》及论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九)/性勋法师

  1. 老师看到宗大师引种敦巴尊者赞美阿底峡尊者的功德之后,为什么会得出宗大师希望我们要通达一切圣教无违的结论呢?依照道次第的哪一个法类可以成立这个结论?为什么老师会具备这样的功德?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63 讲 讨论题纲(十)/缘护法师

  1. 请问为何宗大师会在“通达ㄧ切圣教无违殊胜”这段最后,引用善知识敦巴尊者的这句话?是收摄这整段内容吗?还是要告诉我们什么?老师怎么说?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