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458讲 依止法是圆满佛道的起始点

【广海明月】第458讲 依止法是圆满佛道的起始点

接著师父提出了一个观点:真正说修行难不难呢?不难。那么最难的是什么呢?最难的是:“正确的知见最难得!”那师父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引用了哪部经啊?《华严经疏》,说:“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譬喻来形容初心和究竟两个没有差别?用“水”。水的质量是没有差别,但圆满就是那个究竟。02:47

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于彼一切悉能修学。

最后,因为这样做的话,然后呢?哈!好了!智慧也增长了,是能力也增长了,于是你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能修学,所以──行,完全对;果,当然得,果当然得!所以真正说起修行不难,就难的是什么?正确的引导,正确的知见最难得!所以《华严经疏》上面说:“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发大菩提心,到证得究竟的佛果,两样东西内涵的实质上来说一样的,因为这本质就这个东西。前面呢,就是说质是完全对了,可是这个没有圆满,差就是差这一点;譬如说同样的水,那水绝对是完全是一个,只是后面那个水的话圆满了,就这样,或者需要的量是完全达到了,这个水的质没有差别。01:20

问大家一个问题。师父说:“最后,因为这样做的话”,那是哪样做呢?是不是要复习一下原文:“应作是思:愿于何时于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然后是“遂于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然后就是“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于彼一切悉能修学。”接著就到了,说:“智慧增长了、能力增强了”,注意下面那一句──“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能修学”。对我们修行来说,我们最渴望的,就是所有自己不会的佛法都想要学,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所有这些东西都能学呢?就用前面那个思路。02:14

接著师父提出了一个观点:真正说修行难不难呢?不难。那么最难的是什么呢?最难的是:“正确的知见最难得!”那师父为什么这样说呢?就引用了哪部经啊?《华严经疏》,说:“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譬喻来形容初心和究竟两个没有差别?用“水”。水的质量是没有差别,但圆满就是那个究竟。02:47

那么举了《华严经疏》的那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呢?大家可以看下一段。02:57

这个里边的两样东西当中,真正难的还不是究竟圆满成佛,而是初心。那么对我们现在来说,这个发菩提心还满遥远,所以对我们目前来说,最上的希望──佛,可是我们现在要走到的第一步,就是这个发大菩提心,所以对我们现在的“近”果,我们期望的是大菩提心。那么请问你达到这个果的因是什么?这个才是我们现在重要的!你假定在这个地方能够把握得住,走进去行持的话,你就对了!现在真正难的就是这个──正知见。要想得到正知见,要找到善知识,要想找到善知识,主要的还要看自己,下面会很详细地说明,所以这个概念我在这个地方说一下、说一下。所以说最后的话呢──“行果圆满”,清楚不清楚?虽然两三句话,你牢牢记住这个纲要,一生受用不尽。后面详细说的那些内容,就是把这个纲要怎么样地如其次第,那个应该修学的内容一一放将进去。04:18

师父在这里边提出了:真正难的是不是究竟圆满成佛呢?可能我们平常思考会认为:成佛是一件最难的事情,初发心嘛好像比较容易!但是师父说:“真正难的还不是究竟圆满成佛,而是初心。”那怎么理解这个初心呢?就提到了菩提心。菩提心──“期望的是大菩提心”,请问:“这个果的因是什么”呢?在这里边又提到了那几个字:“现在真正难的就是这个──正知见。”怎样才能得到正知见呢?说:“要想得到正知见”的话,要找谁呢?找善知识。那找善知识要怎么找呢?“主要的还要看自己”──具不具足弟子相、有没有希求心等等。05:15

在这一小段提出的概念,如果我们以前对佛法熏习得不多的话,其实是很颠覆自我概念的。比如说:真的所有的一切都能学吗?用什么方法学呢?就是前面那个“应作是思”那一段,就可以学了。05:33

那么初心和究竟,谁更困难呢?佛果和初心来说,居然是初心更困难!修行难不难呢?真正说起来修行那当然是有点难,因为天天要调伏烦恼、要向内调伏,有一些东西要逆著自己,所以是很困难的。但是说:真正说起来修行是不难的,最难的是什么呢?是正确的引导,就是正知见最难得!这个都很颠覆我们原来对修行的总体看法,正知见最难得!那么正知见──这个最难的正知见,要从哪里得到呢?一定要从善知识得到。这样推过来会不会可以推成得到一个善知识摄受是最难的?那么你如何才能够得到一个善知识的摄受?就是要看你自己的条件。所以这样推起来,就和整个道次第它的那个次第是吻合的,就是一样的。06:25

师父在一小段里阐述了这个观点,也就是这个正知见,如果没有遇到善知识的话,会得到正知见吗?不会!如果得不到正知见的话,怎么可能所有的东西都能修学呢?那所有的东西都能修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正遍知的因都能学,对不对?都能够积聚。要想积聚成佛的因的话,那一定要发心。初发心和究竟的成佛,哪个更困难呢?又回到那个,就初心是难的!因为初心要靠正知见;正知见要靠善知识;善知识非常非常地难遇──这涉及到一个修行者如何能遇到一个清净圆满的善知识──那如果再具足信心,这条路就赢在起始点,就是那个初心你差不多就可以拥有了。07:14

这一小段仔细阅读的话,其实我们平常修行的一些问题在这里边都可以找到。比如说我们会在很多缘起点上会发现:奇怪!我想要超越的这个点怎么就是超越不了呢?超越不了,我们会事先说:“是我的次第不对、能力不够,是什么、什么、什么……”或者说:“我就干脆超越不了!”但实际上是前面那个正知见没有,就“应作是思”那个地方要解决。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有没有善知识摄受,善知识有没有告诉我们转心的那个教授。一旦得到转心的教授之后,超越原来的起始点就是用飞跃的,这是不可思议的善知识对整个道次第、一个行者心中生起证量的稀有加持。这个稀有的加持,应该在《华严经》、在很多经典里都有讲。08:03

然后师父在这一小段,有没有发现?前面那个“应作是思”,到这里边师父把它总摄为:为什么你会知道应作是思、不能学的都能学了?完全源于正知见!正知见是谁教我们的?善知识!那么这个善知识怎么会你会到他的面前,或者他会到你的面前?就是看你自己。所以师父说:“牢牢记住这个纲要”,后面那几个字──“一生受用不尽”!08:31

其实在跟师父学习的时候,师父也常常用这个,尤其是跟善知识学习之后向内调伏的那个点,他就说他老师教的东西让他一生受用不尽。这一生受用不尽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这个善知识教给他的东西之后,然后这个弟子他要怎么样?他要一直忆念,忆念它令增长,然后再精进、再增长!他一生受用不尽,就是这一个纲要性的正知见得到之后,他一直沿著它去修行,他没有停止,所以才会受用不尽。09:04

为什么有的人讲了一段话,然后过了两天就又不灵了,他又觉得又没办法了?就好像他从这一个法语或者一个教诫上,他得到修持的力量的时间非常短、摄心的力量非常短。那么你们会看到在《广论》里,师父常常会讲说:“啊!我的老师给我讲的哪两句、哪两句,我这一生受用无穷!”师父常常有这样的话,就是他一生都在用功。09:28

这一小段讲的,就是值得我们一生用功,或者说生生世世用功。记住什么?初心是很难,而这个这么难得的初心,一定要善知识手把手地教我们,才会得到正知见;得到了正知见,我们就赢在了起始点,一定会获得那个难得的初心!难得的初心获得了之后,究竟圆满的佛果就能获得,因为善知识还会教我们。09:53

所以在这一段中,有没有发现师父帮我们收摄为什么?就是:一个修学者最难的是值遇善知识,值遇了善知识一定会有正知见。是这样吧!要看自己嘛!所以最难的,你说最难的是值遇善知识,那么最难的是不是自己要具备的那个条件,它是最难的!就是弟子相,能够得到善知识摄受的那个因变得是最难的!10:19

而这个摄受的因,我们可以去圆满它,透过学习教典去了解,把这个因越种越圆满,最后我们就会生生都会不离大善知识的摄受。如果生生不离大善知识的摄受的话,那怎么可能远离正知见呢?如果有正知见的话,怎么可能不发心呢?如果发心令增长等等不间断地修学,生生受用不尽这样去修学的话,比如生生世世都不会离开宗大师教法这个三主要道显密的道次第,那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路成佛呢?所以这所有的光明、所有的清净之道,都是善知识帮我们开启的。10:59

那为什么我有这样的福报,能够值遇这样的善知识,给我这样的正知见呢?就是要集聚资粮!就是前面说的“遂于其因,广发正愿”,然后“集聚资粮”就这些。你们认为呢?11:13

其实在这一小段里,师父把依止法提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就是没有依止法这样的一个条件,你是很难去得到初心的,没有初心就不可能有佛果,你也不可能有正知见,所以依止法是整个清净道的起始点;就是一个行者他能够启发信心,启发他对整个佛道的所有的精进力,必须靠上师相应;给予上师相应崇高的位置!就跟宗大师讲的一样,没有这样,一个行者是没办法的。你有没有发现?11:46

这个“初心”,你觉得是理解为菩提心,还是理解为亲近善知识的初心?一般都指菩提心是吧?讲菩提心会比较合理的,因为《菩提道次第》的师长的要求就是要导入佛乘的,他的师长一定是大乘的善知识,才能够教你道次第。教你道次第的时候,一定是以发菩提心为核心,因为发菩提心才是能够究竟成佛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这个老师从一开始教你的时候,就教你发心。12:13

师父这特色是非常明显的,每一篇、每一篇他都要讲发心,所以你就这样跟著他听、听、听、听,发心就已经种下了种子。修信念恩它就是一切道次第的养料,修信念恩如果修不起来,后面全都没有!其实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上师的加持力?为什么我们行者一定要作师所喜,然后证德才会在内心中生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就是法尔如是的道理。你自己不能生起来吗?就是不行!一定要他加持。12:47

所以第一个叫“铁门槛”,铁门槛的意思就是:最难的还是正知见嘛!有一些行者可能还是不会认识到依止法对我们修行这么重要,还把功夫撒到别处去。可是这个起不来的话,其实是很难深进,入处就没有见解,就很难、一塌糊涂!13:05

可能也是突显了一种缘起法,应该是合乎于空性的。断一分过失、增长一分功德,没有一个不是上师的加持,它是周遍喔!周遍!所以依止法周遍于所有的道次第,哪个力都是由它深沉有力的那个脚步、上师欢喜力的加持。所以如果能够在第一个道次第善巧的话、善巧事师法的话,那趣入成佛如探囊取物,这是很多大成就者说的。13:35

TBA


闻思题纲:​​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58 讲 讨论题纲(一)/如英法师

  1. 《华严经疏》说:“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我们认为成佛才是难,请问为何是初心难?
  2. 师父举水的譬喻是要说明什么?
  3. 既然正知见这么重要,请问要如何获得正知见?
  4. [08′31″]~[09′53″] 师父说他的老师教他的东西,他一生受用不尽。请问师父是如何做到一生受用不尽呢?反观我们自己,又是怎样的相状?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58 讲 复习题纲/性向法师

  1. 我平常哪些时候会把功夫撒到别处?
  2. 把功夫撒到别处是由于什么原因?
  3. 作业:本讲当中,成立依止法对修行很重要的理路有哪些?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