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455讲 掌控心念,就掌握了未来

但是在这里边,师父说简单地告诉我们一下,就是当下这个所谓心念。他说:“什么是业啊?”可能可以解释很久,那当下的心念──其实我们都可以自己观察到当下的心念──师父说就是“思心所”,对吧!眼前我们就是这个。思心所想什么呢?就是“这个我要的,这个是我要的”,这样想了之后,注意!它带来的影响就是将来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趣向那个方面。04:03

那么我们说这个我们的状态呢?要晓得我们修学佛法的真正的业,中心在哪里?这下面会详细说明,我这里简单地告诉你们一下,就是我们当下这个所谓心念,就这个心念当中业的部分详细地分辨──刚才说后面,说过的。眼前我们就是,我们这个“思心所”,我们心里想想:“哎!这个是我要的,这个是我要的。”这样的话,你将来自然而然会趣向于那方面;现在如果说你这个排斥它的话,到那个时候这个力量就现起来了。其实这种状态也不必说等到下一世、下多少世,我们眼前马上可以体会得到。譬如说眼前有一件小小的事情发生了,我这么说了,比如说我跟毛居士两个人,有一点点小小的一个问题,那我心里想想:“这个家伙,我这、这、这个讨厌他。”然后你心里老是这样想。你这样想的话,等一下你见了面以后,老远看见了,你心里想:“能够避开就避开。”否则的话呢,瞪他一眼,再不然的话,那么暗暗里面伤他一下。是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你见了面你会这样?就是你前面那个思心所的作用,下面会很详细告诉我们,我们修行没有别的,就是这个!01:19

假使反过来的话呢,你看见:“哎呀,他刚才帮了我一个忙,他这个真好!”我怎么样想办法,就是一下没办法报答他嘛,应该说几句感激他的话,所以他老远看见他的时候,他正在忙,我连忙笑脸相迎:“哎呀,真是谢谢你啊!”为什么你同样的情况会有这样?就是你心里这个状态。那么你们了解了这个呢,平常的时候,你碰见一件事情一定有对这件事情的反应,请问这个事情的反应是突然而来的,还是以前先有的因种啊?“种子”,就是你的因地,我们大家都了解,大家都了解。平常我们因种都是在烦恼,然后进一步大幸而认得了烦恼,说“哎呀,不要去虚妄分别呀!”修学佛法,当你修学佛法的时候,毛病又来了,你学参禅的,其他都不要;你学教的,也同样地犯了这个毛病,对不对?02:20

所以这一点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你不能做就不管它。应该怎么办?应该说:“我所以目前这样努力地修行,就要爬上去。”所以什么时候我想办法能够爬上去,那个时候叫修了。就像我们念书的时候,现在虽然念了小学,我总心心念念:什么时候我可以念中学,什么时候可以念大学,乃至什么可以留学。这样,对了!于是你就一路地努力上升,然后呢把那个障碍净除,把我们现在集聚的集聚起来。02:59

大家可以看到由前面那“应作是思”,然后师父谈到了这个业。这个业,其实学佛的弟子们都会讲、也都会想到,但是这个“业”却是很甚深的一个佛法名词,我们要认识业是不容易的,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03:25

但是在这里边,师父说简单地告诉我们一下,就是当下这个所谓心念。他说:“什么是业啊?”可能可以解释很久,那当下的心念──其实我们都可以自己观察到当下的心念──师父说就是“思心所”,对吧!眼前我们就是这个。思心所想什么呢?就是“这个我要的,这个是我要的”,这样想了之后,注意!它带来的影响就是将来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趣向那个方面。04:03

注意这个“自然而然”这几个字,就是它不费吹灰之力地就朝著那个方向去了。为什么呢?因为之前我想要那个东西。那反过来,如果说:“我不想要它,我不想要它。”然后到时候面对到这件事的时候,那个力量就起来了。所以我们才要持戒嘛,比如说:“我要不杀生、我要护生。”面对那样的对境的时候,我就会现起这样的正念。04:30

师父在这里边说:“其实这种状态也不必等到下一世、下多少世”,然后又举一个例子,我们眼前可以体会得到的。下面就是两个例子,一个是开始心里想不高兴,然后想完不高兴,见到那个人,他就会有一系列的反应,可能还有瞋恨等等,就是很不愉快;如果之前想了要感恩这个人,然后见到他之后表情、动作、语气,所有的一切都会发生改变,这个大家都有体会过。05:04

我们会发现:业是一个前进著的心态,是会给我们带来行为和结果的一件事情。所谓心念并不是想想就完了,它是有结果的,就是我眼前的心念会导致将来的一个结果。其实业是有因果的,但是我们通常不会从因果的角度去看自己当前的心念,我们更多地会注重苦和乐的感受,对吧?当前我的心念──我很苦、我很快乐,或者我幸福、或者我不幸,或者我沮丧。我们更重视感受上的东西,但这里边完全有一个你当前的心念会引生接下来的结果。05:54

注意喔!当你注视自己当下一念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能遥望到那个结果吗?因为这个结果是要评估的。而且这个因下去了之后,我们很少从当前的一念去推结果,我们都著重在感受上,被感受完全地障住,或者被眼前的这些事情障住。因为果报是好像有点跨空间的,对吧?跨时间的。好像根据当前的因的时候,我们无法一下子因种下去了就能想像那个果。但是可不可以训练呢?可以训练。可能要经过相当长久的训练,我们才对这个因感到害怕,或者感到特别欢喜。06:38

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滚动著的、前行著的、变化著的,会走到某一个目的地的当前的心念。这个心念是有力量、是有行动力的,会引导我们的生命趣向某个方向。所以当前那个心念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就是我们未来,就是未来!甚至几个小时之后,你就会沿著现在的心念去走。07:04

所以到底未来可不可以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其实把控当前的一念是可以把控住的,师父是在讲这个,对不对?如果未来我们要那个东西,那我现在就不要讨厌它;如果未来那个走到我面前的东西我不想要,我现在就不能喜欢它。因为喜欢它,它就会来;你讨厌它,它就会走。是不是这个问题?所以会发现:我们当前这个心念,好像有一种力量、有一种吸引力一样,会把未来吸引到我的眼前、会拉到我的眼前。07:36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啊!当前这个心念好像轻飘飘的,不注意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可是它却是自己创造的未来,或者自己召唤未来的一个强大的作用。这一点如果不常常听师父讲课,不去认真地观察自己的行为,乃至这种行为会引生的结果,我们常常就会被自己的结果吓到。因为那结果肯定是从一个因、一个因过去的,你没有留心、你没有停下来,就走到了一个你最不想要的结果。08:14

所以师父举了这么通俗的例子,告诉我们什么?那些不能修的都是我们想要的快乐,你现在弃舍了,未来就不能有了,就没了!所以不能因为现在没有能力修,没有因缘去成办就不要了,不要了就等于未来的很多快乐都没有了,因为现在会导致未来。说:“我放弃”,放弃的是此时、也是未来。所以用这个业的角度告诉我们,当前我们对于应行的善法或者应断的恶行,没有能力修、断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放弃,因为放弃了之后另一个未来就出现了。你会出现修善法越来越没有能力,你不希望的恶法就会越来越多,因为你一直在放弃善法。我们放弃的是善所缘!对不对?09:07

这是很深的一段对于这个“应作是思”的论述,很深的!这段文字要反复地读,它的例子是人人都都知道的,反正这就是一个人之常情的问题,但是人之常情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反映了在这个浮面之下深刻的真理,就是因和果,就是心念,心念就会招致结果。09:36

所以“应作是思”会招致一种结果,如果弃舍了也会招致一种结果。09:45

TBA


闻思题纲:​​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55 讲 讨论题纲(一)/性依法师

  1. 从师父和老师的开示中,对于“自然而然”和“不费吹灰之力就朝著那个方向去了。”这个引导,您有被吸引吗?为什么被吸引?这跟我们修行的关系是什么?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55 讲 讨论题纲(二)/卢克宙学长

  1. “应作是思”中,师父及老师的教导:
    (1) 什么是“思”?
    (2) 要思什么?
    (3) 会产生什么效果?
  2. 对“业”的理解,师父及老师的教导,对您有没有什么新的启发?
  3. 老师说:对境的时候,“通常”我们不会从“因果”,而会从“感受”的角度去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请自省:
    (1) 我是属于“通常”那一族的吗?
    (2) 我当下的心是怎么想的?
    (3) 为什么会这样?
    (4) 能改善吗?怎么改善?

【全广题纲】广海明月第 455 讲 复习题纲/陈耀辉学长

  1. 从老师的开示中,您领悟到“业”有哪几种功能和作用? 对您来说,真的是不容易认识的吗?
  2. 对上面各别业的功能作用,老师教我们怎么“修”、怎么“对治”?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