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广海明月】第333讲 禅宗教授与需要佛经不相违

【广海明月】第332讲 禅宗教授与需要佛经不相违

  那好,这个问题答完了。问第二个问题:一开始在广论班研讨到这一段的时候,学习禅宗的居士——当时我也是学习禅宗的,很多人是自学的,没有老师指导——听到师父讲这一段的时候,就觉得师父是不是好像不赞成禅宗,或者好像有什么想法?大家就开始讨论。我先问大家吧!你们读了这一段之后,会觉得师父是对禅宗这个宗派有什么其他想法吗?你们是不敢说有其他想法吗?那师父说:“发展到后来的禅宗,他总觉得那个佛经好像没有用的,好像没有用的。”然后“祖师的一个‘瞬目扬眉’,他就是对”,这句话不是在说某个宗派不好吗?我们当时是讨论了这个,这句话你们要怎么解释呢?就是一定要成立师父是说禅宗不好吗?师父自己就是学过的,而且师父非常非常地尊重禅宗的大德们,对不对?那要怎么解释呢?这里边的“他总觉得那个佛经好像没有用的”,是不是学的人的过失?他没有学清楚。 [03′30″]

  好!那我们接著就要往下听师父讲解“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在听的过程中大家要专注!专注!再专注! [00′17″]

  第二个,“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在我们修学佛法过程当中,有这样的一个现象,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说他欢喜这个,就不接受那个;有的人偏向那一方,就不能利用这个。尤其这种情况最特殊的,在禅宗当中。这个禅宗现在有它的特殊的价值,可是发展到后来的禅宗,他总觉得那个佛经好像没有用的,好像没有用的。那就是祖师的那一句话,给你一个“瞬目扬眉”,这个就是对。它有它的特殊的意义,这个特殊的意义先说一下。就是说,本来这个佛法的目标,这个佛经的原意是干什么?如“标月指”,那就像指给你这个月亮,看那个手指一样,它的的确确不是月亮,但是你要认得这个月亮,还一定要根据他的手指,指给你看,这个佛经的功效。 [01′34″]

  现在考一下大家听闻的时候有没有认真,第一个问题:师父说:“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如果不看手抄,你们能答出来“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吗?说:“有人欢喜这个,就不接受那个”,这个、那个都是指佛教内部的学习方式,对吧?他执著一个,他就不喜欢那个,然后“偏向那一方,就不能利用这个”。 [02′03″]

  那好,这个问题答完了。问第二个问题:一开始在广论班研讨到这一段的时候,学习禅宗的居士——当时我也是学习禅宗的,很多人是自学的,没有老师指导——听到师父讲这一段的时候,就觉得师父是不是好像不赞成禅宗,或者好像有什么想法?大家就开始讨论。我先问大家吧!你们读了这一段之后,会觉得师父是对禅宗这个宗派有什么其他想法吗?你们是不敢说有其他想法吗?那师父说:“发展到后来的禅宗,他总觉得那个佛经好像没有用的,好像没有用的。”然后“祖师的一个‘瞬目扬眉’,他就是对”,这句话不是在说某个宗派不好吗?我们当时是讨论了这个,这句话你们要怎么解释呢?就是一定要成立师父是说禅宗不好吗?师父自己就是学过的,而且师父非常非常地尊重禅宗的大德们,对不对?那要怎么解释呢?这里边的“他总觉得那个佛经好像没有用的”,是不是学的人的过失?他没有学清楚。 [03′30″]

  我再问大家一个听闻的问题,认真听!“标月指”,这个标月指是指什么啊?指一个月亮的手是指什么?是佛经吗?指示我们心上的那个正确的方向——离苦得乐的正确的方向,指给我们看,说“标月指”。这也是一个。 [03′51″]

  这里边还有一个点,说:“禅宗是有它特殊的价值”,然后“本来这个佛法的目标,这个佛经的原意是在做什么”,要去探索这个问题。佛经的原意也就是探索我们心的本来面目,那心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充满痛苦的呢?还是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个本来面目的时候,苦就会息灭掉了?所以它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这个是值得探索的。 [04′23″]

  但是在这里边说,在探索心的本来面目的时候,有些人学著、学著就直接探索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不需要听一听佛陀的讲法:是怎么探讨这个心、这个心有什么特色、在没有开悟的时候有多少种状况、下脚处是什么……。佛陀就像一个善知识一样、像老师一样,从一年级开始一点点教我们。有些人就学著学著,认为他只要盘腿一坐,大概就可以像佛陀一下子悟到缘起性空了一样。学的人有的时候会忽略掉这个次第,以为一些祖师达到的目标——像六祖大师达到的目标,好像大家人人都可行似的。 [05′09″]

  像我们那时候学习的话,都拼命地念《金刚经》还有《六祖坛经》,对禅宗是非常非常热衷的。但是看不懂公案——《禅宗大全》有很多公案——到底是什么呢?参不透。有的人觉得自己参透了,其实可能是走歪了,因为看那个现行是不太对的,好像没有开窍,好像变得更严重了!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就要找老师指导,如果找不到老师,凭著自己那样胡乱地用功一通,可能会辜负这个暇身。师父讲到这一段的时候,可以想像那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05′49″]

  接下来,师父再会举到一个譬喻,请大家认真听!我还是会提问题。

  或者我们这么说,譬如说我们现在要到一个什么地方去,他给你看一个地图,这个地图的的确确不是那个地方,譬如说台中市哪一条路,当然地图是一张纸,怎么能代表那个路?但是你把那个地图认得了清楚以后,你就可以照著地图上面所告诉你的这个走法,跑到那个地方去,所以有它这样。等到你认得了那个地方,到了那个地方以后,是不要这张地图。那么有一些人他不了解这一点,或者由于他的习性,或者有这个特别的原因,他就死死地把住这张地图,说台中就是这个,就是那个地图。譬如说我现在手上面这个是台中的地图,说它现在本来这一张地图,是告诉他怎么到台中去走,他现在说这个就是台中。那碰见这种情况的话,你没有办法,只好把他那个地图拿出来,把它撕掉。“这个什么是个台中?这是告诉你那个地图。”万一说不通,他根本就拿它撕掉了,这是祖师的一番苦心方便。 [07′19″]

  这一段大家有没有听清楚?研讨这一段的时候,很多广论班的同学常常听了好几遍。比如说这一段师父讲了一个地图的事情,讲了一个地图的事情到底要讲什么呢?是要讲走路一定要照著地图走?还是要讲地图的作用是什么?还是要讲我们错误地使用了地图?这里边举了台中嘛,他认为台中就在那里,就那么一个小地方,那就是台中。在这种状态下,他的善知识没办法,就要把他的那张地图夺走。 [08′00″]

  师父接著说:“这是祖师的一番苦心方便。”要拿掉你的执著,不是说所有的人走路都不需要地图了,而是对于那个太执著地图、已经不去看真正的指月指——指内心的方向——的那个人,要把他执著的东西先拿开一下,他才能往深了看,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不需要地图了。这个地图很显然是指什么呀?佛经啊!经典啊! [08′32″]

  所以在这一小段,很显然把这个问题周遍了,说:“是颜色都是红色”——我们《摄类学》学的那道辩论题;有人就是特别特别执著经典上的一句话,不往内心去观察,功夫就卡在这个地方,进步不了。为了教他,他的善知识就用了这个方式。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佛经对所有的弟子们都是要用这样的方式,这就是犯了“是颜色都是红色”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09′06″]

  所以这一小段是解释前一段的,对不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善知识告诉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扬眉瞬目”,还有“指月指”这些教授——都是为了帮忙我们去了解佛经所指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旦有人特别执著了这个经典而忘记自心的时候,祖师就会用这种方式让他去看他的心。让他看他的心并不是说佛经是不需要的,佛经是必需的!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09′38″]

TBA


闻思题纲:​​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1. 廣海明月 –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2. BW Monastery 吉祥宝聚寺 — GLOBAL LAMRIM II 全球广论 II
Recent Posts:​

Loadi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