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佛陀又说:「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施他读诵,若转书写广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获福聚甚多于前。 」尽管是这样,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教化了十方一切诸有情类,都令他们安住四静虑、四无色定、四无量、五神通,还不如这个抄《般若经》,给别人这样读诵,然后再抄、再读诵,广令流布,不如这样的功德大。 这样的功德比之前我们上述的功德,要怎样? 甚多于前! 比那个功德多好多、好多,非常之多! [03′09″]
上述的一种譬喻讲完了之后已经够震撼的,我们已经说了很多种不可思议了。 然后佛陀又比喻了,佛陀说:「复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令安住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五神通,于意云何?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 天帝释言:甚多! 世尊! 甚多! 善逝! 」佛陀又说:「憍尸迦呀,如果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教赡部洲的有情,让他们住在哪呢? 四静虑喔! 修定。 然后四无量、四无色定喔! 而且获得了五神通。 五神通有什么通呀? 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就差了一个漏尽通了。 这五通一得到,一般都说仙人,像神仙一样了! [01′01″]
注意! 都得到这个五通喔! 而且是赡部洲的人都得了,你教了赡部洲人都会上天遁地,都会飞了,那是不可思议的,全成神仙了! 我们不用有交通工具了,飞哪儿都可以,也不用轮船了,就都可以了。 做了这么大的一个善行,够大了吧! 天帝释也赞叹说:「哇! 这太多、太多了! 哎呀,佛陀,这功德太大了! 」然后佛陀又说:「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书写了这个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施他、让他读,或者转书写广令流布,这样的福德喔,甚多于前。 」比刚才这个例子多很多! [01′39″]
接着又出现了,说先放着赡部洲的人不说,先说四大洲的,然后往上增──小千世界的、中千世界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十方各如殑伽沙等世界的;然后再放着不说,说十方一切世界的有情,都令安住四静虑、四无色定、四无量、五神通, 教所有的十方世界的一切有情,都得到了这样的功德。 说:「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样的善男子或善女人,「由此因缘得福多不? 」佛陀又问天帝释说:「如果办成了这么大的事情,一切世界的有情都飞天遁地,什么五神通全获得了,这所有的有情都获得了,那功德够大的吧! 」天帝释说:「甚多! 」那很多、很多、很多了,那太多了! [02′28″]
然后佛陀又说:「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施他读诵,若转书写广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获福聚甚多于前。 」尽管是这样,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教化了十方一切诸有情类,都令他们安住四静虑、四无色定、四无量、五神通,还不如这个抄《般若经》,给别人这样读诵,然后再抄、再读诵,广令流布,不如这样的功德大。 这样的功德比之前我们上述的功德,要怎样? 甚多于前! 比那个功德多好多、好多,非常之多! [03′09″]
这是佛陀在〈经文品〉中,对比了抄写《般若经》,然后把它送给别人读、再抄写、广令流布这样的功德,跟各种比。 大家可以想一想,也唯佛能作这样的譬喻,他能够彻底了知众生做何种业、何种善行、有多少善根、有多少功德,他可以用他遍智的心,清晰地计算、完全无有错谬地计算。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譬喻啊! 很难以想象这样的善根,居然是由于抄写《般若经》,再送给别人读,然后再抄写、广令流布,由这样的一个善根,大这么多、这么多,很难想象的! [03′52″]
别小看修那个四静虑呀! 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修个九住心都是很困难的。 因为我们的散乱,现在尤其是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大家迷惑于各种影像啊、声音啊,能把心向内观照、向内驻守,然后再安住于一个善所缘上产生轻安,到产生这种四静虑,他所费的苦心是很深的,要花很深的苦功夫喔! 而且再由于修定,得到了五神通,这不是一般用功的人啊! 这么用功的人这么多、这么多,他所获得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地多,居然还不比那个抄《般若经》、送给人读、广令流布的功德大! [04′39″]
然后说十方一切世界的有情,就是所有的有情,也可以想象都端坐在自己的安乐坐垫上,他们全部用七支坐的方式端坐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修定的时候,要去除散乱和昏沉,光是对治散乱和昏沉,很多人就要奋斗好久。 而且有些人在没有听闻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教授的时候,还不知道如何修定,还不知道找善所缘,就坐在那里空坐,或者说享受一点身体的愉悦感,享受一点没有胡思乱想就算了。 但真正的修定,它是有非常详尽、清晰、精确的解释。 比如说住分是多少,当你生起了住分的时候你的明分是多少,如果明分不清楚的话是不能算得定的。 得定一定要轻安,轻安的话,明分一定要算进去。 所以要详尽地学习奢摩他、毗钵舍那的教授,才能够得到上面所说的这些。 [05′40″]
而且还生起了五神通,所有的有情都会飞天遁地,那个世界简直是,应该比科幻还科幻的世界,所有的十方一切有情都变这样了。 居然还不如抄经,然后送给他读,然后再抄、再送给他读,广令流布《般若经》。 至于为什么? 佛陀已经在这里边解释了。 [06′02″]
当然上述对于〈经文品〉的这个对比,我只介绍了一少部分,只是就抄《般若经》然后送给他读,然后再抄、广令流布这样的功德。 后面这个〈经文品〉里边还有,说:「于此般若波罗蜜多,至心听闻、受持、读诵、精勤修学、如理思惟……」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所获得的功德福聚又再比。 还有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以无量门广为他说,宣示开演显了解释,分别义趣,令其易解,所获福聚……」又是怎样怎样的,后面有辗转增上这样很多很多的譬喻,大家可以在《般若经》中自己去阅读。 我只是抽取其中的部分、一点点,让大家感受一下,抄《般若经》,把它送给别人、让他读,然后再抄、广令流布,就这一件他所做的功德是多大的。 更不要说后面的! [07′12″]
TBA
闻思题纲:
- 到 [01′39″],这一段佛陀讲的《般若经》,对我的帮助是什么?
- [01′39″]~[03′09″],这一段的内容,跟上一段的内容,老师讲的是一样还是不一样?如果一样,老师为什么要再讲这一段?如果不一样,不一样在哪边?不一样的话,是不是只要放第二段就好了?
- 佛陀在宣讲《般若经》时说:“读诵书写《般若经》,并广令流布,得福甚多。甚至大过于‘教瞻部洲诸有情类,皆令安住四静虑、四无量……’所获得的福。”
请问,您相信吗?佛陀如是宣说的用意是什么? - 承上题: 读诵《般若经》获福的功德,和安住四静虑、五神通的功德,您内心比较想要哪一种?
- 承上题:我们要怎样调伏自己,让自己能深信佛陀引领我们的方向?
- 在法人事业净罪集资、修习道次第、上研讨班、读诵《般若经》,获福甚多。如果听闻有人透过某种修行,获得神通、可以飞天遁地。我是否还是想要跟着师父,走道次第、生生增上这条路?仍然相信经典所说,我得福甚多?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