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云南山律者。唐道宣律师居终南山、后世因称其撰述曰南山律。南山以法华涅槃诸义、而释通四分律。贯摄两乘、囊包三藏、遗编杂集、攒聚成宗。其撰述最著者、为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略云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释南山所集含注戒本 略云戒疏四分律随机羯磨疏、释南山所集随机羯磨 略云业疏世称为南山三大部。
弘一大师著
第01-10卷 第11-20卷 第21-30卷 第31-40卷
第41-50卷 第51-60卷 第61-70卷 第71-80卷
06:02
诸位大德,诸位同道,我们今天在可以说末世,也是这么忙碌的环境之下,能够在这里一起共同研习佛法,是非常殊胜难能可贵,尤其是讲律。那么这个因缘我想在这里首先说一说,为什么这一次到这地方跟大家谈这个问题。首先我要说,“讲”─我不敢,万万不敢!所以我不是在这里跟诸位讲律,我是愿意在这里,跟共同研究、学习律。所以我把这个说跟大家研习这个律的因缘叙述一下。这个分三方面来说:第一点,就整个佛陀说教的宗旨来说,换句话说,这就是佛陀给我们的教导,教育的目标,这个立场讲;其次,特别以戒,所谓戒、定、慧的戒,持戒来说;第三点,是对我们目前时下最适应大众的净土法门─念佛来说。08:15
佛陀出世,简单地来说,他的目标─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不管从反面离苦来说,正面得乐来说,要究竟圆满的程度达到,所以说苦毫无馀遗地解决,乐究竟圆满地得到。那么在这个原则之下所说的三藏─经、律、论,而开出来的十二部,无非说明这个内涵。09:08
那么这个内涵当中,如果我们归纳起来说,不外乎两点。你可以用种种不同的角度、观点来说,在这里我们说哪两点呢?“见”,见解的见,看见的见;然后呢“行”,行持的行。见,这个见解的─我这个话不太准啊,所以我下面详细─这个看见就像眼睛一样,然后呢行就像两脚一样,所谓“目足并行”,就可以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因此佛的十号当中有一个尊号“二足尊”,明、行二足;明是彻底地见到、明白,行是如他所见到的,究竟圆满地达到。那么这两点,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正知见”、“精进行”,那就是我们要想达到这个究竟圆满的目标,因地当中应该做的是什么。整个的佛法说不外这个两样东西─怎么样从因到果,这个因果这是一个世间的根本定律,一切事相都是从这个上面开,佛法尤其是究竟圆满地说明这个道理。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把它分成功所谓见方面,所谓说以智慧来说,闻、思、修;行方面来说,戒、定、慧。这个我们这里不给它详细地分别来说明,不给它详细地分别说明。11:35
那么所以在这个地方主要的,这个两点是彼此相辅相成,我们往往不太理解这一点,或者偏重这个,或者偏重那个。本来以我们凡夫要想一步一步走上去,依个人根性不同,不但佛本来就是见到了这一点,开出八万四千法门,应个人的机。然后我们走上去的时候,自然由于个人所执、所病的不同,有所偏重是一定难免,而且是必然会如此,只是从这地方是渐次修改,慢慢增上。12:26
假定说我们把握不住这个重点的话,往往说不学佛法还好,学了反而更执著。就像一个小小的比喻一样,小孩子刚刚进了学校─幼稚园,玩得很开心,根本谈不到学什么,他就回来跟他的妈妈、哥哥、姐姐说:“欸,老师讲的、老师讲的。”他觉得这个是天经地义地了解了一切。那么对我们来说,我们虽然都是成人,世法上面了解了,可是对佛法上面来说,还是一片大无明当中,还是一片大无明当中,可以说一无所知。那么往往碰到了佛法以后,自觉得:哎呀!很欢喜。实际上真的吗?说欢喜是对的,若理解的话不一定,行持的话更是差得太远、太远!因此在这个地方啊,我们就应该自己认真地检点反省一下。13:47
在我自己个人修学佛法这一个过程当中,出家到现在二十六个、二十七个年头了应该算。是民国五十四年出家,没出家之前早已经接触若干年,那么也是摸了一大转,摸了一大转。那么最后,我自己觉得很幸运,遇见一本书─《菩提道次第广论》!当时我看见了……我想很多在座的这个同修们,都是因为这个因缘而来。我当时觉得:哎呀,我真欢喜啊!觉得以为了解了,实际上后来才发现,这里是大有问题在。就是别的先不必,就是以《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书来说,我想凡是接触过的人,大家都有这个感觉:啊!就把以前学的,或者是于宗派不同,或者于偏重不同,很多地方相矛盾抵触的,一一把它消解、融贯,得到应有的层次,觉得很清楚。实际上以理路上来说,它的确可以解决我们所有大小、性相、显密一切问题,但实际上问题真的解决了吗?对我个人来说,我发现没有,不但没解决,发现问题更多。为什么反而会更多呢?以前本来就无知当中,还自己觉得满好;了解了以后,刚了解更高兴,觉得懂了;等到进一步真正探索问题的时候啊,发现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些问题来了!16:03
那么谈到这个地方,我愿意举一个例子给大家说一说。那么今天我们讲律,那是南山道宣律祖的这个所谓《南山律》,那么这个曾经这个里边,道宣律祖本身就听了若干遍。这里边最有意思的,那一位大师叫僧休法师(编者按:即高僧慧休法师),他是什么时代人呢?是南北朝这个时候,南北朝的末年,三大部上引用这个故事。他听一个洪律师讲律,那个洪律师也是南北朝,就是宋、齐、梁、陈,陈、隋之间的非常了不起的,《高僧传》二集上面你们可以看到,那个倾动全国,当时行持、见解简直是可以说独步当时的一个人。那么这一位僧休法师,他在他门下座下听─他不是在他座下啊,那个律师,这个传上面说,不管任何人过去,一定会在那个地方被他的讲的内容,行持的神采所引动,一定停下来好好地听。他在那儿一听听了多少?三十遍!三十遍喔!17:44
这个平常我们现在讲《四分律》,好像律是很薄,真正讲起来,通常我们都说南山六大部,这个六大部堆起来堆这么厚,我们这里上面有,下面会讲到。一听三十遍!然后他给他的徒弟说─这个给他的徒弟意思,说并不是像我们刚刚初机,他已经相当成就的一个人,有很多徒弟跟著他。他怎么说呀?他说:“予听涉多矣。”他说:我呀去听讲,然后因此而跑的地方好多、好多;“至于经论,一遍入神”,听经也好、听论也好,听了一遍就能够得到里面的神髓。要我们现在听的话不一定,我不晓得你们如何,叫我去听,往往听了一遍迷迷糊糊,听了两遍还不一定懂,自己还认真去看了以后,那大概有一点印象。这位法师一遍就入神,下面呢,他说:“今听律部”,现在我跑得来听这个律啊,是“逾增逾暗”,听得越多越迷糊。说“岂非理可虚求,事难通会乎?”岂不是说,这个道理啊你可以虚通,真正要事相上头,那很难于把握得住。19:34
这个话我想听起来大家会了解,我这地方举一个好简单的比喻来说一下。以现在来说,科技的发达,人人都有车。讲起汽车,人人都知道说这个叫内燃机,或者老师学校里讲。我不妨也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吧!什么叫内燃机呢?说这样把那汽油放在汽缸里面燃烧,燃烧了它膨胀,膨胀了产生很大的力量,因此这个力量就推动,那么推动这个活塞。然后推动这个活塞,在活塞连上一个连杆,说那个 PISTON 就把它推出去,然后这个连杆就连到这个地方的一个什么?这个什么轮哪?或者叫飞轮吧!然后你总是推到这个上面去,然后经过这个传动,传到这个轮子,于是你前面用一个驾驶盘引导它的方向。就:“对!”想:“嗯,没错!”如果我在黑板上再把这个汽缸的形式画一下,然后整个这个活塞、连杆加一下,你们要不了一个小时,大家说:“啊,我了解了,我了解了!”21:08
所以这个地方可以说明什么?“理可虚通”,道理哦,懂了!现在问题是说:你懂得这个道理只是懂,还是说要把这个车子造出来,让那个车子载你到天南地北去?如果要载到天南地北去的话,这个懂没有用,这个懂没有用!你一定要拿这个道理摆在工厂里面造出来,差一点不行耶!这个活塞如果说差一点点,稍微不严密的话,这个里边烧了以后,从那个小的漏洞里面统统漏掉了,不但推不动,制造了满街废气。这个好简单的一个事实!如果慢慢地想,没错!因此现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太多这种状态,仔细想想,觉得这个不对!22:15
关于这个内涵,眼前我们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但是至少刚才说的这个比喻人人可以感受得到。那么下面如果我们按照著这个《在家备览》这么一步一步一步说下去,把那个戒相宣说出来。那个时候大家用来衡准自己的内心,我想在座诸位,极大部分会跟我一样的,你立刻看得出来:现在我们这个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到底是虚通这个道理,听懂了以后,不一定真正地使得我们能够了生脱死,能够从恶道当中慢慢地牵到善道,乃至于像增上生的究竟圆满无上佛果;还是说,对不起,讲讲是有,行持两回事情!23:25
因此我到后来仔细检查检查,才发现这个里面是大有问题。除了我自己以外,还有很多跟我一起共同研习的,大家都有这个感觉,都有这个感觉。因此我在这个地方啊,也把我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的,也可以说经验好听一点,否则的话,就是我跌筋斗、错误的地方啊,只是说在这地方提供给大家。
00:20
实际上并不是我在讲,我们是共同跟祖师学,佛、菩萨、祖师,那么这个祖师主要的是指南山道宣律祖。而南山道宣律祖所觉的内容,可以说深广相当程度,深、广两方面,我们不了解,所以后来又有人把它这个加以疏注。最后近代还经过弘一大师,把它里边最重点把它摘录出来,这个就在下面我们随后会讲。所以这个是可以说第一点在这个地方特别说明,我在这个地方讲这个律的主要的因缘。希望我们在这么末法的时候,这么忙碌的时候,有幸接触佛法,而且大家能够百忙当中拨出时间来,跑到这个地方修,正因为这样,所以更觉得拨出来的时间非常珍贵,这个时间不允许我们像刚才说的虚通一个道理,说:我懂了、懂了!结果懂了半天,使得我们仍旧留在这个地方毫无寸进,非常可惜!因此,前面已经花了这么多时间,我们后面再加上相对的一部分时间的话,这个理论就可以兑现,产生正确的功效。这个是第一个原因,对大部分来说。02:20
其次呢,其次呢,就是诸位当中容或有像我一样的,所谓出了家,或者可能将来出家的,那么这个就不仅仅是自己受用,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责任。什么责任呢?就是使佛法整个地流传下来。不管是经上面也好、律上面也好、论上面也好,三藏当中都很清楚明白地交代出来一件事情,说“毗尼住世,佛法住世”。那么究实说来,佛法通常我们说三宝、三宝,佛、法、僧这个三宝。平常我们讲三宝的话,所谓或者是三种三宝,或者四种三宝─所谓理体三宝、一体三宝、然后化相三宝、住持三宝。前面那个三样东西,理体、一体就理论上讲的,化相三宝是佛世的时候有的;那么真正对整个佛法的传持来说─住持三宝,就是安住世间维持这个正法的,始终把这个三宝能够安住在世间,继续地维护发扬光大延续的,这个就是世间上面一直延续下来的,这个叫住持三宝。那个住持三宝内容当然也一样的─佛、法、僧,可是这个三宝啊,“佛法二宝,并假僧弘”,都要借重那个僧,这个僧就是僧团─出家和合众,才能够把它安住、维持、弘扬、增广。04:47
那么这个僧团怎么样才能够产生功效呢?所以说“僧宝所存,非戒不立”,是以戒摄僧的,这个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团体,绝对不是,以这个戒法如理如法和合摄持的,这样。详细的内涵我们讲《备览》的时候,会一一交代清楚为什么这个这样地珍贵法。在这里只说明一件事情,经论上面,乃至于祖师都告诉我们,如果顺著这个戒的话,换句话说,这个僧团─这个僧团当中指组成的每一分子,如果这个组成的每一分子好,那么这个团体就好,那就是僧宝。如果顺著这个戒法如理如量去做的话,三宝住持,对!安住在世间,能够维护世间;反过来,“违之则覆灭正法”,你违背了,做错了以后,不但没有好处,佛法毁掉了。人家并不知道佛、法,他只是从传持佛法的人身上去看,你做对,好;做错,人家觉得原来这样的啊,当然毁!这个是更进一步、更重要的。因此在任何情况之下,信佛的人都了解,这句话大家都会说,但是真实的内涵同样地有待商榷。这是我说站在佛陀的教育的根本宗旨来说这个理由。07:09
那么其次呢,说特别地以持戒来说。本来佛说的法是三藏十二部─经、律、论,也可以说把它理路说明,说明了如法行持,这个见解、行持是相辅相成的。那么经、律所讲的主要的,有的一种说法,说经是诠说定的,什么论是诠说慧的,戒嘛当然说是这个戒的,是开合不同。主要的呢,经、律是引导我们正确的认识,启发正知见;因此有了正知见以后,要进一步如理行持,这个就谈到戒,所以这第二个,特别的一点来说讲戒。那么戒的功用来说,刚才已经简单地说过两点,关于这一部分,主要的讲的整个的《在家备览》是谈这个问题,所以这里不细说它,我们只要了解这个特征就好。08:39
那么第三步,这个地方也可以说适应现在大众来说,大众来说最广摄机,的确普又广又方便的是这个─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当中,大家说:“那我念佛就好。”是!如果说大家念得去的那是不谈,不必谈,见了阿弥陀佛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就这一点来说,那么印光大师的文钞上面说得很清楚,说得非常清楚,假定说真的做到这一点,那我们暂时可以不要。这一点除非出家的法师他有这个特别的责任,那还是非学戒不可,在家的大部分居士说,我去了再说。实际上是不是真的去了呢?那不一定。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不妨检点一下:怎么样使得我们走这条路走得最安稳?因为念佛法门它真正的殊胜的,说摄机广,那是对人家来说的;对我们个人行持来说,它最特别的地方、最特殊的地方,就是能够以最基本的方法,最浅近的眼前我们生活当中能够用得上的这个方法,得到最稳健而能够达到往生的目标。10:25
可是在这一点上面来说,那么我们不妨引净土的经论来说。净土经论怎么说啊?说持戒最稳!所以净土三经当中《十六观经.中品》它特别说,你持戒,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沙弥戒,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持得很完整,威仪无缺,以此功德是回向往生─中品中生。这样哦,一日一夜啊!我们现在很多念佛的朋友们,啊!想尽办法,从听见这个法门开始,往往念了几十年,走的时候不一定有什么把握,不一定!因此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见,说:喏!你不是要走这个吗?那只要走一日一夜。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人说:因此我去一日一夜八关斋戒,乃至于每个月的六斋、十斋我都这样,为什么没效呢?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它并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以为在这地方持戒了,实际上不是。12:06
在这里我引用弘一大师告诉我们的一段话来说一下。弘一大师晚年在闽南弘律的时候他曾经说过,那时他就讲那个《四分律含注戒本随讲别录》当中,他说得很清楚,他叫“我的弘律因缘”,他最后有一段叫“问答遣疑”,故设问答。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比较深细一点,很多听众不一定能够弄得清楚,所以从那个一问一答这个方式当中,让大家更清楚他说的内涵。实际上也就是时下很多人有这种似是而非的误解。13:09
那么他就说:“常人哪,常常说,戒,是,当然你要真正地行持稳当─戒,那么讲戒行持的,你就去做就对了,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呢?”他怎么回答?“解如目,行如足。”还是刚才这两句话:了解像眼睛,行像脚。说行持固然重要,你不用脚去跑没有用,所以行持是非常重要的。他下面接著一句话说:“而不知解义为尤要焉”,却我们并不了解:了解这个意义是更加重要。为什么?他下面说理由的,说:“若于律义未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见率尔行之”,说我们对这个律、戒的意义,没有正确明白了解之前,然后我们就很轻率地跑得去做的话,这个情况之下,我们往往犯一个什么毛病啊?“执非为是,谤是为非。”自己翻开律相说:欸,这个上面告诉我这样的!你就牢牢地执著著这个行相。于是你弄错了,错的你以为对,对的你反而说它不对,毁谤它。14:57
关于这两点,将来我们照著这个《在家备览》学下去,你们一一地会如理如量地了解。而且这个量不是我们自己,你看世间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误解。因为当年我就是这样误解,我听人家这么说,觉得:对呀!翻开书上看,对呀!结果一直到后来仔细学了像《菩提道次第广论》、南山三大部以后,发现:哎呀,压根儿错了!祖师不这样说,菩萨不这样说,佛不这样说,只是我们现在人以为如此。所以这个是经上另外一句话:“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我们大家会说,可是等到我们走的时候偏偏如此。15:47
因此弘一大师特别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说别人本来不晓得,现在看见你说如法行持、持戒,还有根有凭有据,走的时候走得威仪具足,喔,等一下衣服怎么穿,吃饭怎么弄!大家这样。于是人家看了“好!好!好!”大家来跟你,这个时候说“坏乱正法,其罪极大”,最麻烦就是这一个。旁的人他不了解啊,看见你这样,效你的样,仿效你的相,害了!所以古人所谓这个“恶紫乱朱”,那个紫的颜色,他很讨厌它,为什么?这个颜色会把那个“朱”鱼目混珠,会把正确的东西会伤害。16:45
反过来呢,你虽然行持本身并不一定做到,乃至于有相当的欠缺,而对这个律的精义、内涵十分了解,这样你照样可以给大家讲说,续佛慧命。因为这是正知正见,你虽然不一定能够如理如量地做到,听到的人照著你去做就对;就算不照著你的做,知见正确了,这个对自己来说,是一个绝端重要的因。所以经论上面告诉我们,当你得到了正知见以后,即使行持稍有差池,你将来不会堕落。《海龙王经》上面特别引这一段,这个《十善业道经》好像是也有:龙当中,等到将来弥勒佛出世的时候你出来,小乘的一定证果,大乘的那当然更好!这个主要的就是得正知见之益,这个一比的话,就立刻比较出来。所以他最后又说,举个例子,譬如说鸠摩罗什大师。所以从这个地方就特别说明了了一点,关于这个戒法,喏!有这样的一个功效。所以我只是很简明地用这个三点来说。18:44
那么这三点当中还有一个另外一层关系─总、别。平常我们在经论上面总说,总别一对、什么一对、什么一对,这样;或者总别叫通别一对,然后性相一对,什么一对。一般我们把那个总别一对,就看成功总与别对,相对的是两件事情,那是我们一种误解。至少我当初有这个误解,因此我也考虑诸位容或对这个概念不清楚,也解释一下。这个总别,它在说明过程当中啊,是,总的一边、别的一边。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说明呢?并不是说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而是说你要想把这件事情做好,必定应该了解这个总别之间什么关系。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总不能离别,别不能离总,所以别是总中之别,这样,反过来亦然。20:08
我现在举个好简单的比喻,譬如说我们造一栋大楼,说这栋大楼叫什么大楼啊?我们随便叫它什么大楼吧,这样,这个不一定。譬如说我们现在说这个地方叫佛法大厦,那么说这个佛法大厦这是个全名,这个是什么?那就是这个,这个叫作总。那么在这个总当中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它。从它的房子结构来说,你就说这是基础部分,然后下面一层、二层、三层。因此都在这个里边,它的基础一二三,对于这栋大楼来说,这个基础一二三是别,这个大楼是总。你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说这个佛法大厦,因此我这个地方有几样东西,说这个是讲堂部分,这个是修行部分,讲堂部分嘛然后还念佛堂部分、参禅部分,然后藏经楼、方丈室,那么凡是这些那就是总中之别。如果说没有这个个别个别的一个堆起来,请问你所谓的佛法大厦这不是空洞的名词吗?反过来说,你的地基一层、二层造起来造上去,正要造上这样的一个摩天大厦。21:55
而这个总别不仅仅如此,反过来,我们退一步再说。说那么好,这个基础一二三层,那是整个总体当中的别体,这个个别的别体,正是完成这个总体的内涵。现在我们说退一步什么,说它基础,说它基础的话,那个基础本身是一个总体,那个基础你怎么做的呢?然后说这样,这个基础当中有什么横的、竖的、梁什么。那么这个梁呢,这个梁就是建造过程当中它又一个总体,这个总体当中说这个钢筋、这个混凝土、这个模板、这个人工……。这个关键我们要了解。22:39
因此在前面说的这个整个的,第一个,说站在佛陀教育的宗旨来说这个总。那么这个总是什么?现在非常简单扼要地,也可以说最切题地来说,对我们怎么“离苦得乐”,就这么四个字,就这样。然后呢要想完成这个目标,以个人不同的立场,各个不同的观点,然后开出下面来,你愿意怎么走,于是下面的二、三两点这样来的,这样来的。23:28
那么这两点当中也有一个内涵,因为我们要想解决的整个的问题,有两样事情要做,这佛法里边的专门名词,这两样事情一个叫增上生,一个叫决定胜。
00:12
什么叫增上生?就是以我们现在作为基础,比如我们每一位在座的大家同道,身心两方面,以前不了解佛法,随无明烦恼而转,产生无比的困扰;现在了解了,觉得从此可以渐渐透脱、渐次增上,这样。那么这个后后比前前不断、不断地向上,身心两方面喔,这个叫作增上生。那么这个增上生呢,从现生的增上,到来生、到来生、到来生一直这样,这个叫作增上生。决定胜就是究竟圆满地成佛。当然决定胜当中,你也可以开出来是小乘的决定胜、大乘的决定胜,可是我们现在这里讲的真的决定胜的话,就是指佛果;小的你也可以说声闻、缘觉也是。01:20
那么这个里面有一个要说明,这个增上生跟三世怨,大家不要误解,大家不要误解。平常有人说:那你一生一生下去的话,下一世弄得不好就掉下去怎么办?这个叫作三世怨,三世怨不在佛法的内涵当中。那为什么它有三世怨呢?说假定说你如理地了解,了解的不管是质、量、次第─质是正确,量是圆满,次第一点没有错误,然后照你所了解的步步踏实,这样走上去,那你一定是渐次增上,它不会掉下来的。反过来,如果说你了解得不具足,或者随分随力碰到一点,自以为是,像前面说的说依文解义;或者听到了一点点,偏执一方面,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或者是偏重慧、或者偏重福都可能。偏重慧的,然后经教理论说了一大堆,下一世做一个什么,能说善道之人,佛法没有缘,往往会谤佛、谤法。还有呢修福的人,下一世来的时候很有钱,有了钱同样地,一样地会造种种的罪恶,他不一定能够接受佛法。于是这种情况叫作三世怨,那么这里我们要分得开。03:09
增上生跟这个决定胜之间,虽然两样东西,可是实际上也有因果关系。我们要想完成的是佛道,这个佛道绝对不是短期得到的,尤其是大乘,绝不可能一下子得到!尽管我们现在说密教是即身成就的,我们不要随便说它是、非,可是实际上这对密教是绝大的误解。在这一点上面很多人说,尤其以为我讲《菩提道次第广论》,都说我密教的,这个是个大误解、大误解,绝大的误解!不是,绝对不是!今天下午还有一位居士,他刚从印度来,他就跟我说:“唉,师父!我现在才晓得,原来我们谈到这个藏系,总觉得它是密教的,不是的,它一样的显密。”这样。而他所接触的那部分纯粹是显教,密教是一点点没有,所以你没有前面的这个基础根本谈不到。04:18
所以这里我们不必说这个问题,只是说要想一生圆这个佛果,虽然经论上面说善财童子一生是圆了,我们也绝对可以做得到,但实际上呢事实衡准起来的话,那做到的是凤毛麟角。因此在这过程当中我们真正祈求的─生生增上,包括念佛在里头。换句话说,到了极乐世界并不是真的成佛耶,但是呢你的苦没有了,这个乐,小的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来吧!这是我们要了解。所以增上生是决定胜的因,从远大地方来看,这样。所以整个的这个总,画出这个轮廓来走的这个路,然后了解了以后,你怎么走上去,这样。所以我说的这三个说法的这个讲……这里讲律也好,大家共同研习也好,这个是主要的原因。05:26
那么下面呢,我们紧跟著就谈一谈,大家来看一看这个《南山律在家备览》,所以说约略地了解一下《南山律在家备览》。我在这里呢,我们先把这个几个内涵先认识了解一下:南山、律、在家、备览。“南山”是终南山,为什么称它为南山的呢?因为这个律是经过道宣律祖他把它弘阐创立起来的,我们中国人习惯,尊重前辈,所以不称名,所以说这个讳,就假它那个地或者什么地方来做为尊号,因此所谓这个“南山”就是指什么?指我们道宣律祖所弘传的这个戒法,就是现在我们要真正地研究的。06:55
请大家翻开《在家备览》,前面这个例言,例言的第一页,这个例言的第一页,“《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例言”。这个例言当中啊,这个第二个小段,那个如果数的话,就是第四行,“所云《南山律》者。唐道宣律师居终南山,后世因称其撰述曰《南山律》。”后来的人称他著作遗留下来的。那为什么称它为《南山律》呢?“《南山》以《法华》《涅槃》诸义,而释通《四分律》”,这个《南山律》跟其他的律不同的地方,这样,它是以《法华》、《涅槃》这个大乘究竟圆满的经典,实际上这里边还有一样东西,是《唯识论》。像西方的祖师们,他都是有他所宗,下面我们会讲到。08:12
那么把这个《四分律》,就是印度佛、菩萨、祖师传过来的这个律,透过我们南山道宣律祖用佛经、论的意思,把它“贯摄两乘”。这个两乘是什么?大、小二乘。不但是把大小二乘能够贯摄起来,而且是“囊包三藏”,三藏十二部整个地包含在里面。“遗编杂集,攒聚成宗”,把“遗编杂集”是所谓其他的,除了三藏以外,历代的祖师等等各式各样的这个著作,他把它的精华拿出来,这样。然后相应的部分、用得上的部分,繁的把它去掉,需要的把它保留下来,使得我们有个行持的准则,这个叫作《南山律》。那么这个精华部分下面三样东西:是“《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我们通常说南山三大部,这个《行事钞》最主要的一部;下面呢,“《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再下面“《四分律随机羯磨疏》”,通常说“南山三大部”。09:44
下面有一句话我们看一下,“虽正被僧众学习,而亦兼明三归五戒八戒等。”这个三大部究实说来是整个的律藏,那么它最主要的目标是对出家的僧众来说的,但这个里边“兼明”,它也同样地说明了在家的这些三皈、五戒、八戒。究实说来,那个三皈、五戒、八戒就是进趣的方便。就像我们上高速公路这个交流道一样,我们现在叫交流道,在这个美国它这个名字叫 APPROACH,就是你渐渐地从这里走进去;换句话说,你要进入佛门,必须从这个三皈、五戒、这样的八戒进去,在家出家都通,第一个。10:53
其次下面呢,“又法体持犯等诸义章,亦多通于五八戒也。”下面这个很重要喔!就是说这个里边特别是讲戒体,以及持戒、犯戒,持戒就是得到戒的功德,犯戒不但得不到而且堕落。刚才说一日一夜它就能够有这么大的功效,为什么?他就得到了戒体,如法行持,一日一夜─中品中生。否则你尽管跑得去受,弄了半天,对不起,没有得到这个戒体的话,积一点善根种子,好!但是要想凭此说往生,没有!得到了以后保证吗?不!还要如法持;还是违理地犯?如法持一定去,百分之一百,否则就算你得到了,犯了以后同样地百分之一百堕落!这个关系这么大,这个是在家、出家完全一样。所以我觉得对诸位最用得上的部分,这个现在弘一大师就把它摘出来。所以这个《在家备览》的精要部分,整个的律藏的精要,真正说起来三藏十二部要说的中心,都在这个地方,不过这个比较深奥,所谓这个就是指南山三大部。12:38
后来到了宋朝,这是北宋的末年,有另外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师─元照律师,看下面,说“逮及北宋,元照律师居钱塘灵芝寺,中兴南山律宗。”他写了三本书,“撰《资持记》以释《事钞》”,《事钞》就是《行事钞》;然后下面是“撰《行宗记》以释《戒疏》”,《戒疏》那么就是《戒本疏》;“撰《济缘记》以释《业疏》”,《济缘记》就是解释那个《随机羯磨疏》。透过了这个三部解释,我们才能够如理如量依照次第地学,得到好处。所以通常我们或者说南山六大部,或者是南山三大部,正规地来说就这个内涵。刚才我说这么厚一大堆,那就是指我们的这个三大部来说。13:51
本来我这次讲的之前,我自己有两套都摆在台中,我说要来的话先准备了;上次一来一看,啊!真高兴,我们图书馆也有,我就马上搬一套放在我房里面,我最近经常翻的就是这个。那么弘一大师就把它里面的最精要的部分,花了他老人家一生的心血,到晚年一直做这个,一直做这个,现在我们所学的这个就是《南山律》,这个《南山律》。14:29
那么讲到这个律的话,也要仔细地说一下。“律”,换句话说“戒律”,经、律、论当中的这个,我们只是简单扼要地来说一下。这个分起来啊,说由于它很多特别的理由,佛涅槃圆寂了以后,那么第一年夏天,迦叶尊者结集大众,把佛说的三藏十二部聚集起来。刚开始聚集起来大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这个是正法时候,大家听见了─修行,个人找到了自己对症之药,所以听见了马上去行持。尽管机是不同,设的药是不同,找到了自己相应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都来不及。所以佛说的法,尽管有千差万别,每个人只忙他自己的,看好病要紧,没诤论。15:44
过了一些时候,慢慢、慢慢的,这个风格、行持的方式不像最原始这么纯正了─大家谈。我想我们现在是更容易了解,得到了佛法不一定马上就修,然后往往跟别人说:哎呀!我这个好,你这个不对。他自己弄了半天不一定行,反而去拿这个东西,或者像照妖镜一样看别人,或者要去拉别人,结果问题丛生。这个我想不必谈,我们都人人感受得到。就算最简单的念佛吧!以我来说,我当初听见了念佛那么好,如果真的像印光大师听见了,啊,赶快!现在什么都不要了,拼命念佛。实际上我当初并不是,我就告诉别人:喂,念佛!念佛!念佛!到处去劝人。我想了半天─真的好吗?我来不及念佛就要紧了,你何必去劝人家呀!就会犯这个毛病。结果他要欢喜参禅的,他就说:“欸,老兄啊!这个不行哪,愚夫愚妇的事情。你要参禅!”问题来了!当然佛世也慢慢、慢慢地形成这样。17:00
实际上也许说,欸,佛,我们总说:这个佛世说出来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有见解不一样?这是不懂道理。佛所以……如果说,说出来跟你完全一样,你也就是佛了,不用讲。你是个凡夫,凡夫就是无穷无尽地执著烦恼,对你来说用这个,对他来说这个;感冒是感冒,然后呢另外一个,譬如说拉肚子是这样,外伤是外伤,机能完全不一样,可能用同一个药吗?所以自然而然有千差万别的内涵,这我不细谈。总之一句话,到后来这个情况慢慢地变了,所以有个人不同的意见。17:48
那么从这个最原始的,下面的分裂的情况,它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平常我们现在根据的,譬如《异部宗轮论》,那是专门说佛世的时候怎么分。从最早的一味的,怎么分成功上座、大众二部,然后上座部又分成多少部来,大众部又分成多少部来,最后分成一十八部,加上根本两部,二十部,这是一种说法。这律藏里面不一样,只是开合不同喔,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就是现在我们也不必细谈这个内涵。18:27
那么根据律藏的说法,是这样(注1):它说佛一味的教法,到后来传下来,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然后呢,呃,我一下记不住了喔!就是商那和修尊者,末田地,然后呢第五祖是优婆毱多尊者。说优婆毱多尊者下面有五个弟子,这五个弟子个人的见解不太一样,实际上也跟他们相应,因此这个五个弟子下头就开出五部来,这个律上面。一部叫“昙无德部”,那个昙无德是梵文,翻成功我们中文叫法正或者法藏,那么传的律叫《四分律》,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下面叫“迦叶遗部”,迦叶遗部,这个它传的律叫《解脱律》;再下面叫作“萨婆多部”,这个次序没关系,“萨婆多部”翻成功我们中文叫说一切有部,他用的律是《十诵律》;再下面是“弥沙塞部”,用的律是《五分律》。还有一部,还有一部这个名字叫作“婆麤富罗部”,犊子系通常我们说,那么这个律本没传到我们这里来,这是在印度当年所传的主要的这个。另外有一部分这样说:有个《僧祇律》,《僧祇律》是总的,那么这个几部是别的。20:15
现在我们中国所弘的,目前我们的是弘的《四分律》。在中国的历史上传进来的时候,最早盛传的是《十诵律》,这样,《僧祇律》也传过。然后唐朝有个了不起的另外一个大师叫义净三藏,他曾经到印度,他比我们的玄奘大师稍微晚一点点,稍微晚一点点,很完整地把这个说一切有部的律都传过来。现在我们藏经当中有,从这个律的这个戒本,然后这个整个的律部,内涵要比《四分律》还要丰富,内涵还要多。弘一大师当年他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他要学律,后来看了以后,发现这个《四分律》─弘一大师说“新律”讲的内容最完整、最好,他一心要弘─一直到以后,后来看见这个祖师。指出来这个所谓戒体,那时候才发现最最好的是《四分律》。所以他后来晚年自己一直忏悔,说我以前弄错了,他誓愿尽未来际,学、弘《四分律》。21:41
那么为什么《四分律》这么好呢?我们继续地说下去,我们就会了解。那么现在我们这个地方说的不叫《四分律》,叫《南山律》,为什么?而我们《南山律》真正用的戒本就是《四分律》,那么这个《南山律》跟《四分律》差别又在哪里呢?这个也说一下。22:06
现在我们传的这个律,真正地传的现在世界上面存在的,实际上当年印度到后期的也是这几个,最主要的。就是说印度的我们弄不清楚,大概的情况,玄奘大师那个时候,义净三藏那个时候,说像印度的那烂陀寺他们,他们有主要的四部,主要地说四部─大众部、上座部、说一切有部、正量部,就这样。那么传到我们中国来这个律本当中,现在传下来真正弘传开的话,就是一切有部这个一部,这个通常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这个“实法宗”,“实法宗”;还有昙无德部叫作“假名宗”;最后南山道宣律祖开的这个叫“圆教宗”,“圆教宗”。那么用的律本呢,一个是一切有部律是《十诵律》,现在我们用的─《四分律》。所根据的论典,换句话说,你凭什么,佛怎么说的,你根据什么。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啊!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这最可怕的,这个一定出错。所以凡是这个菩萨祖师们,他的根据的都是清清楚楚,学有师承,一点都不能错,只是开合的深浅不同而已。23:43
所以,说一切有部律,它的根据也就是说《萨婆多毘婆沙论》。这个真正在印度当年来说,那一部是内容也可以说最严密,但是反过来也是最繁琐,就这样。
(注1) :请参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一解今题目.五十一页前,至六十二页后;福智版第一册,卷一,三百零五页至三百二十八页。
五部律之分:
佛灭后,大迦叶尊者集五百阿罗汉,结集三藏。自尊者至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多,五世传习,一时结合。至优婆多尊者有五弟子,以见地分歧,分成五部:
一、昙无德部─四分律
二、萨婆多部─十诵律
三、迦叶遗部─解脱律
四、弥沙塞部─五分律
五、婆麤富罗部─律本未来中国
又有一种传载,无婆麤富罗部,而系大众部《摩诃僧祇律》;又说《摩诃僧祇》为总,馀五为总中所分之别。
00:22
有它严密的那个特别的好处,也有它繁琐的这个累赘,这个我们现在不谈它。那么这个在中国曾经盛传过一个时候,一直到了唐道宣律祖起来了以后,他一家自然而然哪,这个讲“鹤立鸡群”。鹤立鸡群这个绝对不像我们现在大家互相吵吵闹闹,我毁谤你,没有!他就是把他那个自己的量说出来,他跑到哪里人家觉得好,人家觉得好。尽管道宣律祖当时也有人非常反对他,像东塔怀素─这个怀素律师是一个好了不起喔,他是专门弘那个说一切有部律的─说他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没关系!那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我照样出去。”结果经过多少年以后,大家抉择的最后结果,尤其是那个盛唐的时候了不起的那些人都在,眼睛大家是很明亮的,结果一看,啊!最后自然而然它这个四分一宗独盛,到现在其他都没有了,这样。01:26
所以实法宗是用的是说《萨婆多论》,那么《四分律》它所根据的是什么呢?《成实论》。在论典当中我们通常说叫一个……这个概念也比较,一个说一切三世都有,一个就深一步,深一步。将来论部派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晓得的,最基础的那一部分——有部,比它高明那一部分——经部。那么将来律下面说下去,我们也会晓得,因为这个后面会详细说,详细说。这对我们也同样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晓得这个来龙去脉。同样在我们行持过程当中,我们也自然很知道的那身口的行为跟心理状态,这个为什么这样开合,深远的内涵,真正说起来重点都在这个上头。那么最后道宣律祖,他是用《法华》、《涅槃》,再加《成唯识论》这个概念。这完全是大乘的经论,就把当初这个佛留下来的,经过菩萨祖师们弘广的内容,他能够彻底地,这个意义能够显发出来,这样。所以这个“南山一宗功在万世”,这个弘一大师特别说明这一点。03:00
除了这个以外,它这个三宗还有个特点,在这里也简单地说一下。前面不管是实法宗、假名宗,这个都限于小乘部分,这个南山道宣律祖的这个所谓南山宗,这个是大乘。这个大乘跟小乘不是对立的喔!这个大家千万不要误解,这个大乘、小乘只是基础、向上,所以这个大乘是必须经过小乘,然后把它扩展到究竟圆满的地步,这个才是大乘。像造房子一样,佛在这个经论上面说过很多次,基础、一楼、二楼、三楼,绝不可能不要基础、一楼、二楼,说单造三楼的,这一点我们要特别地认识,关于这个概念,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个意义是如此。04:13
那么现在我要说的这个三宗差别,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个小乘声闻不管是假名宗也好、实法宗也好,一个是说理,说得比较就是基础,固执一点;一个呢比较深广,能够推远一点,但他究竟的目标共同的,什么?解脱。而且凡是学戒的人,他有个基本认识─一定要求这一生了脱,如果说这个目标弄错了,那犯了戒了,已经犯了戒,就这样。大乘相反,这个大乘行者如果你要求这一生了脱,错了!为什么?大乘的真正意思,要究竟圆满佛果,如果要究竟圆满佛果的话,那不是说我自己了脱,要帮助一切众生解决一切问题,这一生行吗?不行!就这样。所以因此大小二乘在基本精神上面就有差别。05:29
所以这个《决定毘尼母经》上面就这样说,说这个二乘行者持戒,如果忘掉了这一生要成就的话,他这个戒根本就错了;反过来,如果菩萨如果说要这一生成就的话,这个戒也错了。但是戒是一个喔!所以小乘只要到别解脱戒,换句话说就够了;大乘在别解脱戒的这个基础上面,还要进一步菩萨戒,这个菩萨戒就是说有了基础,一楼、二楼、三层楼这个差别。因此南山一宗在我们今天专弘是有它的特别因缘的,这个我们应该了解这个基本精神。至于说下面的差别何在,自然我们看到这个,研阅它下面的内涵的时候,我们会清楚明白地了解,那时候我们就选取我们自己相应的部分,怎么走我们自己的增上生。所以这个三宗当中有这样的一个差别,这个地方呢说一说。06:40
那么最后,下面有一点哪,这个也是很有意思、非常有趣的一点。南山道宣律祖他一生的行持非常精严,因此他感得那个天神来护持。有一个小小的公案,我想这个公案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说他常常都是天人来送供的,他吃的东西或者什么啊,天人来送供。那么那个时候是初唐,初唐是中国佛法最鼎盛的时候,道宣律祖跟玄奘大师是差不多时代的人,差不多时代的人。他们两个走的年代也走得很有意思,不晓得是道宣律祖先走,还是玄奘大师先走,反正只差一年,前面一个走了,第二年另外那个也走了,这样,详细的我记不住。他们,道宣律祖的年代我记得的,是公元五百九十六年生,那个时候中国南北朝已经结束了,隋朝,南北朝结束了以后是隋朝,是隋朝第一代皇帝─隋文帝,那个年代生的;那么经过唐高祖、唐太宗、到唐高宗,唐高宗麟德二年死的。我现在想起来了,那么这么一来,玄奘大师就是比他早一年,玄奘大师麟德元年死的,就差一点点。08:29
玄奘大师有一个门下─窥基大师,窥基大师也很了不起的喔,现在奘大师所谓唯识法相一系留下来就靠窥基大师。那么这个,我们这个南山道宣律祖啊,因为他是持戒的,他向来对那个讲教的人,总觉得……他不会像我们这么排拒,这个不会喔,毁谤不会。他心里面总觉得:“这个、这个出了家,变成这个行持上面不怎么严密。”他所以心里面老是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有一次窥基大师到终南山去拜访他,结果那一次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一顿饭没吃成功,为什么?倒不是因为他拜访没饭吃,就是送饭的人没送来,谁送来的?天人!结果等到窥基大师走了以后,那个天人送来了。道宣律祖说:“你怎么今天送晚了!”“啊!今天有大菩萨降临,所以这个好多这个大的护法神哪,我简直进不来!一直等到他们走了以后,我才来。”这一下,这个道宣律祖大为惊讶,从此以后整个改观,“哎呀!我错了、错了,原来这样啊!”其实他研究这个律部当中,这个里边本身就说得很清楚。09:53
可是这不是我主要的讲故事,我主要的故事就是说,你任何一个人,你如果很严格地去持戒的话,感应一定有。在这里我觉得不大愿意多讲感应,可是偶然我多少可以告诉你,我一生就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不可思议的感应。你们可以问问,譬如说现在南普陀的老和尚,他一生的太多、太多了,在我们关起门来他常常跟我们说。可是我们一出去人家都是毁谤,所以我们不大讲,“现在这个时候还讲那个!”其实感应,你了解了这个教理以后,这个感应是最好的证明,对我们最好的策励;可是你不了解这个教理讲感应的话,那就乱了!于是那个牛鬼蛇神都讲感应,你分不清楚,是非上当不可,所以这个佛是一定不允许我们讲的。10:49
不过像道宣律祖这个,历史上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公案摆在这里,他这个感应就可以做为我们参考的。所以他道宣律祖写了一个叫《感通录》,《感通录》,平常我们流通的叫《律相感通传》。(编者按:请参阅《南山律在家备览》补充资料三)诸位如果愿意去看的话,《大正藏》五十二卷〈史传部〉当中,你们去看。这个里边哪,我告诉你们,念几句话,这个对我们有绝大的鼓励作用。他是说这个一个天人,那些天人那四天王天的哦,那个四天王天的寿命他是什么啊?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夜,是不是这样啊?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夜,五百年的话呢,十天;一千五百年,一个月。佛圆寂到现在多少了啊?假定是拿我们中国传,三千年,拿南传来传的话两千五百年。所以对他来说佛涅槃了多久啊?不到两个月;而四天王天的人的寿命是五百年,它不到两个月,所以四天王天的这个天人,都把佛世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可是通常啊四天王天那些人一上天,啊!这个欲乐好得不得了,大家迷住了。所以叫富贵学道难,富贵的人叫他学佛是不可能,何况生了天一点都没有苦,你告诉他:“这个苦啊!要离。”“我快乐得很耶!什么苦啊?”这样,他记不住。但是的确有另外那一些人,他宿生的愿力如果是非常强盛的话,有。12:48
那么这个《律相感通传》上面来了几个人,特别这里边说明了几个人。他就说:我弟子姓费,他什么时候来……好几个人喔!他说我是迦叶佛时候,迦叶佛就是释迦世尊的前一尊,人寿二万岁的时候,那时候他是修学佛法,所以他因为这愿力所在,生到了四天王天一点没有迷糊。而且在迦叶佛的时候,他是专门好律,所以迦叶世尊的时候讲的律他都清清楚楚,到释迦世尊亦复如是,这样。所以临佛涅槃的时候就特别教诫:你们要护持这个佛法。“所以我们现在都不敢忘记掉,来护持。”他就说了几句话,对道宣律祖说,告诉他说:你所作的那些,譬如说《续高僧传》(我们《高僧传》第二啊,初集是梁朝,就是南北朝当中南朝的梁,梁慧皎法师作的,那是《高僧传初集》;《高僧传二集》呢,第二,那就是我们的道宣律祖作的。)还有个什么?《广弘明集》等等,这种都是“裨助圣化,幽灵随喜”,对这个佛菩萨留下来这个教法,教化世间有绝大的─“裨”是帮助,有绝大的益处,因此啊这个天地的神灵大家都非常欢喜随喜,说无不赞叹。14:31
尤其是下面几句话,大家听一下:“至于律部”,特别是说律藏那一部分;“抄录疏仪”,譬如我们现在说《行事钞》,什么疏、什么《戒本疏》,这个“抄、录、疏、仪”,譬如说《释门章服仪》。这种东西哪,“无足与二”,在历史上面找不到第二个能够跟你相提并论的人,这个是天人亲自告诉他的。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人跟你相提并论,这第一个就是说明道宣律祖的这一个三大部的内涵。15:21
下面又有一句话,对我们来说我们可以做为准则的,说“但于断轻重物,少有疏失”,下面就出来,但是有一点点地方这里稍微有点疏忽;“疏”,换句话说不够那么严密,“失”的话,容或有错。可是这个错,错在哪里呀?不是理论,不是这个戒体,不是戒法,乃至于戒行,是戒相当中的断那个轻重部分有点错。就是“斯非仁过,抑推译者”,他说这个不是说你能够左右的,而是什么?翻译的人,这个古来这个翻译,道宣律祖他自己并没有翻译,何况他翻译的话他也不懂梵文。那古代的从这个东汉以后经过九个朝代到唐,经过陆陆续续好几百年的时间,好几百年的时间哪,就要前后维持了四、五百年的时间传下来的东西,难免这个里边有点那弄不清楚,所以他特别地举了两个例子。那么从这个地方虽然说这里还有稍微疏失,这个反显道宣律祖这个南山宗的真实的内涵,可以把佛陀的真实意趣,充分圆满地表达出来,所以我特别地引这个话。17:01
那么这个里边他还特别说,这个天人特别说,真正最重要的,说叫韦将军。这个韦将军到底是谁,我们也不知道,平常我们都说韦驮将军,这个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这个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总是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是一个菩萨,他是现天人身来护持佛法的。最后在这个《律相感通传》上面─将来我有很多东西要印喔,印了对我们有绝大帮助、绝大帮助!因为那些人都是亲自见佛,乃至于佛交代给他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很多的说法都是空口的,自己的所谓依文解义,那个对我们是有莫大的伤害。最后这个韦将军亲自来跑得来告诉他,他说:你现在要了解,说现在佛法慢慢地衰颓了,这个衰颓的过程中,“天竺诸国不及此方”。天竺就是指印度,不如这里,这里指什么啊?中国,当然那个时候指唐朝,那个唐朝道宣律祖那个时候。它那个《律相感通记》,那个天人来的时候在什么时候呢?麟德元年,换句话他死的前一年,那个时间非常清楚,是公元六百六十四年;现在我们是一千九百九十一年,离开我们现在一千三百二十七年,你可以清清楚楚算得出来。是那个时候来说,印度已经不如我们。18:43
下面说,“此虽犯戒”,虽仍旧犯戒,但是“大途惭愧”。要想持得绝对清净的话,已经没有了,所以这个叫像法了,持得绝对清净那是正法了。但是整个的整体来说,他都是能够有惭愧心,惭愧心这是善法的根本。所以“内虽陵犯,外犹慎护”,这两句话对我们是绝端重要!说里边虽然有一点侵犯,“陵”是超越,实际上这个“内”,这个指什么而言哪?指三毒而言。所以现在你戒相做好那已经很难得了,所以他说外面很谨慎保护的,走路有走路的样子。通常那个律师不会像我们这样眼睛到处望,一定是看著前面的三尺,绝对不可以东张西望,非常严密喔!走路的时候一定要什么样,吃饭的时候、坐的时候,每一个地方,这样。可是如果心里边他没有办法把贪瞋痴调伏,这个犯了,这个犯了,将来里边深细地说进去,我们都会一一告诉我们,这样!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欸,那虽然犯,但是他原则上面还懂得这个惭愧。所谓“犯”是指里边他没办法调伏贪瞋痴三毒,所谓“持”是外面还能够很谨慎,晓得惭愧心,说我不行!不会说现在说:哎呀!这个什么,那我这个懂道理,我这个大乘,根本不要戒!那这种是不知惭愧,非堕落不可!20:34
因此他下面两句话,“故使诸天,见其一善,忘其百非。”他看见他一个特别的好处,只要有一个好处在,他所有的泛百样的错误都忘掉了,就这样喔!前面有好些地方就告诉我们,说“若见造过,咸皆流涕,悉加守护,不令魔子所见侵恼。”他只要有一善可取,诸天都不会厌恶他,不会排斥他,大家都流著眼泪说:“哎呀,他其他的过错也就不管它了!”就不管它了,还要去保护他。关于这个问题,将来我们随便说到哪里,都可以。21:25
下面特别地有几个,这是我今天要讲的。说“此方僧胜”,这个地方的僧团有它的特别超胜的地方,超胜在哪里呢?下面两个,这个是印度所无的。当然实际上印度后期的大乘绝对有,远超过我们,不过整个的全国的形式来说,那是没有的。他说“于大小乘曾无二见,悉皆奉之”,在我们中国绝对没说你这个小乘排斥你,然后小排斥大、大毁谤小,我们中国整个的形式来说,没有。说“西土不尔”,那印度并不是如此的,怎么办呢?说小乘人,尤其是小乘人,“诸小乘人获大乘经则投火中”,拿到了大乘经典把它烧掉。人呢?妙咧!这个佛法僧喔,佛法僧三样东西,他自己本身就是如果小乘的话,大乘能够容纳他的,那么但是虽然容纳他,同样地有这种很多问题。这“小僧卖于北狄”,如果看见了,这个小乘看见那个大乘的行者,年纪轻的抓到了以后,把他卖到北方没有佛法的地方去。老者呢?“耆者夺其命根”,如果老的可欺的话,把他弄死。“不可言述”啊!这种情况简直是不忍说。尽管如此,他还要护持他喔!这一点将来我们说下去的时候要知道。22:57
所以《地藏十轮经》上面特别告诉我们,尤其是在家居士,我们往往说动不动轻视出家人,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个致命伤。你不信佛法你根本不谈,信了佛法最重要的,我净化自己,这个是重要的,至于说究竟什么内涵,以后再说。但是这个地方也不要说,如果出家同学,尤其对我来说,我觉得:“喔!佛告诉你的,你们要这样!”的话,那对不起,那我非下地狱不可。你轻视我不一定下地狱,如果出家人这样想,那非下地狱不可!出家人怎么想呢?我穿这件衣服要支撑佛法的,我单单修行,我宁愿还俗,脱了袈裟我念佛;如果要想出家,对不起我单单念佛不够,非持戒不可!这是真正重要的。人人这样想的话,佛法兴,自己受用。那么今天我想时间到,说到这地方。
00:03
今天我们继续下去,昨天已经谈到关于《南山律》这个内涵,那么黑板上的那个就是说这个传承的来源(编者按:请参阅第二卷A面卷末注)。这个传承来源有不同的说法,那么这个呢则是根据“律”那个传承,而律的传承当中也有两个不同的系,一个是新律,一个是旧律。所谓新律是特别讲义净三藏介绍进来的“说一切有部律”。为什么称它为新律呢?传到我们中国来说是旧律家、新律家,那个旧律家因为最早魏晋、晋那个时候就把它传进来了,比如说《十诵律》啊、《五分律》啊、《四分律》那都是,那么这个前后都差不了几年,差不了几年。01:14
新律家是义净三藏,义净三藏是什么时候呢?是唐朝有个女皇帝你们大家都知道哦!武则天时候进来,那个义净三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不过就这个内涵的丰富来说,那个一切有部律是最丰富,最丰富,所以又有这样丰富的内容,但是它……又有这么完整的东西,时间就差了一百多年,整整地比前面的,那实际是这样。因此这个时候中国所传的律,已经形成了一个主流,形成了主流,因此这个后面进来东西啊,我们后代称它为“新律家”。既然在我们国内并没有采用,因此这个新律家的传说,我们不讲,黑板上就是旧律家的,新律家的在义净三藏写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上面。关于这个问题只是说,如果说诸位要出家的或者什么,那这个值得去参考,在家居士就没有太多的必要,我这么简单地说一下。02:40
那么这个黑板上都写著每一部、每一部的名称,那么后面有个《僧祇律》,《僧祇律》呢这个旧律家有两种说法,有一个说《僧祇律》叫大众部,就是根本部。那么优婆毱多的五个弟子,就各从根本部当中,跟他相应的那一部分念诵出来,因此而分的,这是一种说法,这个都是旧律家的说法。另外一种,说最后那个,最后有一个叫作婆麤富罗部那一部没有,而只是《僧祇律》,这样。那么这个是两种说法。这个我们只要大概了解一下就行。03:32
因为黑板上写在上头了,所以嘛在这个地方说一下。这传承所谓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商那和修尊者、优婆毱多尊者,这五代的祖师。说当这个最后优婆毱多的弟子,这个五个弟子分的时候,年代相当于阿育王时代。这个阿育王时代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现在有这个中国人的传说、日本人传说、南传的。印度是不讲历史的国家,那个考证哪,这个传说纷纭,有的是说,这个经律论上面常常说一百多年,那么各家的考证有两百多年、三百多年、四百多年的。这个反正我们只要确定两件事情:第一个,这个事实是千真万确的;第二个,它遗留下来的法义,对我们真正地能够学习受用,那真正重要的!但是既然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我们也不妨在这地方随便提一下。04:43
今天我们就讲到《南山律》这个“律”,这个《南山律》就是我们现在学的主要的这个,详细的内容,整个地讲下去,都是说它。那么“律”是什么?这个律就是对三藏来说是经、律、论当中的律藏,那么它主要的就是法律,也可以说。这个是法律、轨则,是用来衡准是非、判定轻重的;所以整个的律藏所说明的内涵,就不外这个四件事情。这个四件事情再说一遍:第一个是、非,或者说你是持戒,还是犯戒,就这样;那么在这个犯戒当中,这个犯的罪是轻、是重。整个地拿这个标准去衡量,这个就是律藏整个的内涵,但这个内涵分出来是千差万别。实际上对我们真正修行来说,最重要的也就是在这里。06:09
那么这个简单地说明一下。我们为什么要修行?目标始终这么单纯:苦彻底地解除、乐究竟地圆满。苦、乐,你是中间分,从上面看叫作乐,下面去看苦,其实是一件事情。那么不管是苦是乐,什么原因?平常我们说这个是果报,这个果报世间来说都是苦的,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个苦的果报觉得不理想,要想把它解除改过来变成功乐的,我们一定要找到:原因何在呢?哦!说这个原因有它一定的因,这个原因通常说是业因,你造什么业,将来一定感得什么果报体。因此在这时候我们说,你要想得到的你的目标,你不是在眼前已经现起的这个果报上面讲,而是要注意从因地上面去改,改得好的话,眼前这个果报体多多少少可以改善,将来当然更好。07:49
那么前面我们整个说的经律论都是,经、论是说明这个道理让我们了解,所以说像眼睛一样。认识了以后,然后要认识去行持的话,昨天说的这个“目足并运”,那么走的时候实际上还必须根据前面所见的,见到了以后,那这个对的,那赶快走上去,不对的,避开来说。这个走这条道路只是个比喻,现在我们要走的什么道路呢?走的就是心里的这条道路,所以叫“心路历程”。所谓修行、修行,修的是什么?这个“行”就是我们心理的行相。那么为什么要去修它呢?因为这样的这种行相啊,你造的这个业是苦的,那说我们现在了解了不要它;这样的业是乐的,这是我们需要的,积极地努力,然后去修造它。因此在因地当中你能够真正地把握住了,那么这个果自然而然就可以呈现出来。09:10
所以这个律所衡断的,也就是说现在讲完了这个道理以后来衡断它,你这样做对你达到这个目标来说是对吗?叫作“是”,对的,那就是“是”,或者说这样叫“持”;不对的,不可以,因此禁戒告诉:“欸,你不能这样做喔!”所以这叫禁戒你,或者说“犯”,就是这样。那么下面就是犯当中轻、重。究实说来整个的就是讲这个业,那为什么这个地方不讲业而讲戒呢?这个下面就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所在,很重要、很重要的关键所在!10:06
诸位啊!在你们以前学的经论当中,我想多多少少会了解以及听说或者学习过。那么现在我在这里特别引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实际上这不是《广论》,《广论》是引用其他的所以啊经论上面,他把它摘录出来最主要的。那是怎么说呢?就是普通一个人的修行,以及具戒的人的修行,同样的修行,内涵完全一样,所得到的果─我们说功德,那是天壤之别!而这个差别也根据你的戒,具足一种戒、两种戒、三种戒,是这个戒越多那么得到这功德是越大。而这个彼此间简直不成比例,不是说一比 三,一比十,一比一百,一比一千,一比一百万,不是!这个比例那是个天文数字的比例。为什么这么大呢?后面我们要说下去的就是说这些,所以这里我不详细地说这个律跟业之间的差别,因为后面真正地一步一步告诉我们这个内涵,也是相当地深、广。这里我只是特别指出来“律”所代表的是什么,那我们只要大概晓得一个大致的情况。11:58
那下面说“在家备览”,现在这个说是“在家”,在家人学的,骤然听起来好像那这个在家人不是出家人的事情。在一开头曾经介绍过,这一本现在我们学的《在家备览》,是根据南山祖师所集的,元照律师加以注疏,六大部,所谓南山六大部;这个六大部的内涵“正被僧众”,它是为了出家众而说的,它这个原意是在这里。不过这个里边,比如说,我们一步一步进去的三皈、五戒、八戒等等的话,以及整个的戒里边所说的法、体、持、犯,那个都跟五戒、八戒、十戒、具戒一样。所以在这地方与其说在家、出家,倒不如说这个是律部的根本、是基础,不管是出家也好,是在家也好,你如果这个根本把握住了,然后你走上去,你要走多少你就能走多少。在家人只是走他的一步、两步,出家人还是从这个第一步、第二步上面更深、更广地走进去,所以差别是在这里;所以就它根本这一点来说,没有多大的差别。当然在后面讲说过程当中,有一些问题,这个出家律在家人不能听,所以特别的那一部分它避开。可是在我们现在讲的过程当中,并不相关,也可以说就是相关,影响不大。这地方我们了解一下说,哦,整个的这个《在家备览》的内涵是这样的。14:24
那么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现在我们看一下,翻开来看那个例言下面。本来弘一大师告诉我们,说这个例言我们也好好地认真看一下。不过在座的极大部分同修来说,一方面固然是时间不一定允许,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倒是,这个文字对我们来说不太习惯,这不太习惯。那么以弘一大师来说,那是民国初年,他已经有这个感觉,何况现在。当初我看这个已经二十多年以前,第一次看的时候一样也是天书,一样也是天书。后来我就放下来了,看是看得满欢喜,就是天书。结果一直过了近二十年,那时候我并没有再摸过这一本。我走的也就是,在座的大部分都知道,我在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一步一步地深入、深入,尤其是得到了自己的师长的指授,所以我始终感觉得不管学什么,善知识是绝端重要,没有善知识学不成。15:45
那么多多少少有一点体验以后,回过头来再一看:啊!那时发现这个《南山律》是这么美、这么好!而且唯有把这个《南山律》跟《菩提道次第论》相配合,那两个人哪,那配合得真是天衣无缝,目足并行,功效完全产生!用在在家人身上,那你像说袁了凡先生、《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那一定得到。用在出家人身上同样的,比如说念佛的话,那就是万修万人去,他实际上走上大乘这条路,目标在这个上头,这条路都是稳稳当当走上去,何况是等而下之!16:31
所以我又重新提起来学,是越学越欢喜、越学越高兴。现在我们台中这个南普陀佛学院,最主要的那个主力,全部摆在这个南山三大部上头,这是顺便一提。因此我鼓励诸位,就是将来有因缘真正深入,特别是出家同修的话,不要怕难!你前面稍微花一点时间去啃,将来这个回报的话,那绝对不是刚才说,绝对不是说你花了一百块钱,回来的时候这么三万、五万,那回来这是个天文数字。平常你的投资也许花很少,可是这个投资倒要大一点的,比平常一般的要下几倍,可是它回来的报酬,绝对不是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几千倍,不是!真正主要的就是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殊胜在哪里,以及你不这样走的欠缺何在。这两个一对比的话,你自然发现:啊!非走这个不可!这个我顺便一提。17:41
所以在这个例言当中,弘一大师除了说明他编排的特质,我们修学的原则以外,他有一点告诉我们。说这个南山祖师所用的文“古拙”─你们如果要看的话,看那个《在家备览》卷首例言的第三页,第三页第七行下面有个“南山之文古拙”。换句话说,它这个文本身就是比较古老一点,而这个文哪,是并不像现在这样讲究华丽,它很朴质的。文嘛又朴质,“而义赜隐”,那个里边的意义很深奥、很深奥,不是说你随便这么一看,文字就了解了、意义就得到了,不是的,你必须反复推敲思惟。所以说“后之学者,未可畏难,浅尝辄止”,后面学的人哪,不要怕难,碰、碰,碰一下就 停止了,这个非常可惜。应该怎么办呢?“宜应习览,自易贯通”,你如果说能够不断地、慢慢地多看、多看,久而成习,那个时候你自然有贯通的一天,那时候是美不可言!19:20
那么现在我们翻过来,翻过来这个目录,这个目录也应该看一看,看一看。至于说,如果说出家的同修,那么建议你们你自己做一个这样的目录表(编者按:请参看师父亲自作的科表,见〈《南山律在家备览》补充资料一〉),做了目录表将来你学下去的,对你有绝大帮助,你这个纲要一看,这个纲要整个你把握得住。至于说诸位在家同修,你们能做固然好,否则我下一次我会把那个我们做好的,我这次南普陀没带来,来了以后我请李居士拷贝一份,你们如果愿意的都发给你们。这么一来你就很有条理的,中间有些空档的地方,把你自己的心得,以及你自己体验加进去。这个不是拿来将来说作口头禅,作口头禅太可惜了,你得到了这个东西以后,就是你行持的准则,碰到哪里,问题在哪里,你去一找,那就晓得问题在什么地方。20:20
那么为什么要这个总纲呢?昨天说过了,总别这个两个不是对立的,正因为你要这个总,所以要这个别,你这个别正是圆满那个总。因此你看那个别的问题,你就可以看见大体,看见大体的时候,你立刻找到你该做的、该走的现在的位置。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走,跑到那里休息站上面,路有点不大清楚的时间,一看,它已经把整个的地图摆在这里,下面一个位置告诉你:你现在在这里。你始终有个感觉,什么?啊,对!千稳百当之感,只要你走上去,你的目的地一定到,然后呢走过去就是克服我们的重重障碍、困难。修行亦复如是,所以这份纲要的话,就相当于这一张地图的这个大纲,你脑筋里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概念。21:20
那么现在它这个《南山律在家备览》一共分四个部分,一个叫作〈宗体篇〉、〈持犯篇〉、〈忏悔篇〉、〈别行篇〉,一共四篇。这一个整个的内涵有四个大题目,这个大题目当中,“宗体”是把它的整个的大纲、重心立出来,说“戒整个的说些什么呢?”简单地来说,就是我们刚才前面介绍的,既然我们体会到了人生的真相,透过佛法的指导晓得原来是苦,而所以引滋苦的原因是集,所以苦、集二谛,这是我们并不了解的。那么你要想真正解决它的话,你必须怎么办呢?哪!走另外一条路,就是这样。那么这个〈宗体篇〉就把这个整个的内涵告诉我们,怎么样你从佛告诉我们言教当中认识、启发信心,然后决心去追寻。22:49
决心追寻,然后下面紧跟著的话,是依你所愿求的行持,行持过程当中那么就说对是不对、是是非;以及这个是非当中的轻、重,那就是第二个“持犯”。对的固然是可喜,犯了怎么办呢?它有一个补救的方法─所谓“忏悔”。所以这样三样东西,把它包含了整个我们要修学的律藏的内涵。经过了忏悔的话,于是犯的那一部分,也完全可以补救、挽回。最后“别行”,为什么叫别行呢?那就是前面说过了以后,接下来告诉我们:好!诸位在家居士下脚该如何走法,那就是它〈别行篇〉的用意。所以是把整个的要告诉我们的介绍清楚了以后,最后说,现在你从这个地方进去。这个 是它的大纲,一个简单说明。下面我们大家翻到正文第一页,正文的第一页,24:20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
这个是弘一大师辑的。弘一大师我想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所以在这里不必细细介绍。这么南山律祖跟元照律师我在这里也不介绍,这一本后面,它有两位这个祖师的年谱,在这个最后后面,这有个简单的介绍。一个是介绍南山道宣律祖的年谱,下面一个就是灵芝元照律师的这个年谱,诸位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弘一大师现代人,这个就是本律的这个传承的大概内容。25:23
〈宗体篇〉,第一篇〈宗体篇〉中分为四门:一戒法,二戒体,三戒行,四戒相。那么他这个地方为什么要立这个四门呢?这个道理首先来简单地说一下。第一个,要想说明这个整个的戒法的内涵,它必须有的内涵,就是这个大纲是这个四样。这个四样,这个法、体、行、相,把所要学的这个律的全部的内容能够总摄无遗。少了就缺了,缺了或者是不成,至少不圆满,不好;多了是累赘,累赘小事,反成戏论,把我们要求的目标,往往是引上错路。所以少,少不得;多,不可以。然后这四样东西,其次就是正式地把戒这个的整个的大纲,整个一下能够标明提持,所以说第二个呢,它正示全部的纲要。第三个,由于所说的这个内涵它次第相循,我们可以依著这个次第,一步一步地深入,然后得到我们所要学习所期望的结果。现在看文:27:33
《事钞》云:
这个地方所谓《事钞》,就是指三大部当中的《行事钞》。这个名字如果说你们想知道的话,就是翻开前面的那个例言,就是《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它后面简称《事钞》或者叫《行事钞》。那么通常下面有个《资持记》,那个《资持记》就是元照律师解释、疏注那个《行事钞》的。其他的所谓《戒疏》、《业疏》等等,都在前面那个例言当中说明,以后我就不再细说。
00:19
不过这个地方我想特别地先说一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这个题目在这里也简单地说一说。“四分律”我们已经了解了这是什么,那么“删繁、补阙”两个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律到中国来,经过了这么一个转折:佛留下来,第一次所谓大迦叶尊者集大众而结集;五传以后分为五部,继续下来到了汉那个时候,陆陆续续地传到中国来,晋、南北朝,到唐集其大成。这个过程当中,有各式各样的因素加进去,因此有太多的转折,或者是遗漏掉的,或者是多出来的,所以使后面学的人往往不学嘛,不行;学嘛,望洋兴叹,这浩如烟海,不知道怎么办?因此我们这位大祖师,就是道宣律祖,他把他一生这个心血经验告诉我们,这都是大菩萨。02:13
所以他特别地说明,说这个从传到中国到现在,经过九个朝代,哪九个朝代呢?汉,那是东汉,三国,然后三国当中或者只说一个魏,正统只有一个魏,三国是魏、蜀、吴,汉、魏、晋,然后南北朝是宋、齐、梁、陈,隋、唐,九代。这样长的这个朝代,好几百年的时间,中间所谓英贤辈出,那都是很了不起、很了不起的!如果我们有兴趣,你看看《高僧传》上面,那好多这种大德,那都是像我们现在目前根本不大可能找得到,都是难得出现的一两个。尽管如此,他有各式各样的注释,往往叫人是越看越迷糊。因此他就把觉得多的删叫“删繁”,不够的补叫“补阙”。至于说如何删、如何补,那么这个这里我暂时不说,关于这个在南山的六大部当中都有很明确的交代。03:51
关于这个,如果说如果在佛学院的话,那么这一部、一部分会交代得清清楚楚。虽然我不交代,可是昨天有一件事情已经很说明了,什么?就是那个《律相感通录》,特别地这个天人来告诉他:“现在你注解这个律部那一部分,前代的所有的人无出其右。”换句话说,你这是最可以做准的!对我们来说,我觉这一句话,够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了解一下,它那个“删繁补阙”的内涵。那么由于这个你可以准此“行事”,这个行事的话就是行持,这个都是事相上面讲的。理可以虚通,这个真正的行持,这个业本身的话,那一滴一滴都不能漏掉,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行事钞》是指这个。04:53
《事钞》云:“今略指宗体行相,令后进者兴建有托。”
这么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呢,下面这个《资持记》─那个《资持记》啊,也就是元照律师解释这个《行事钞》的。这位律师把道宣律祖留给我们的,前面说这个道宣律祖的文是古拙,义呢?这个内涵是“赜隐”,文字又难懂,是意义又深奥,所以这位大祖师又把它注解一下,因此这个《资持》的解释就是说明前面。他这种解释的方法也像古代这样,从训诂开始,先把个人特别难解释的字解释一下,词说明一下,然后把整个的意义再说明。那么我们试一下看看怎么个来学这个,我照著这个次第讲了几次,以后你们再去看这个《在家备览》,乃至于看南山的六大部,看起来觉得很轻松了。看那个释,06:22
《资持》释云:“兴谓发心,建即立行。识体进行,成因感果,故云有托。”
它前面那个《行事钞》当中不是说要“略指宗体行相”:我现在这个地方约略地,这个约略分两部分,纲略地,换句话说简单而又把它最重要的大纲,统统能够提出来告诉你,那么这样一来的话,使得后面想进来、进趣、进上面的人,他就兴建有托。这个“兴建有托”的意义就比较深奥一点,因此我们这位元照律师加以注解,说这个“兴”指的什么?发心。“建”呢?叫立行。那么平常我们常常讲的,说我们要做一件事情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个认识就如理地去努力,佛门当中说“见道然后修道”,昨天我们有说“目足并运”。所以它前面经过这个说明以后启发我们的认识,由于这个认识以后产生信心,有了这个信心以后所谓“信为欲依”,嘿,好乐!了解了这个以后,你对它这个道理说得很完整,了解了,于是启发你的信心─这个对你好、这个对你不好,于是我们自然愿意避开不好、得到这个好的。所以这个愿乐之心,通常所谓的“欲”,由于这个欲乐之心的话,“欲为勤依”,那你就勤勤恳恳去努力。这个努力指什么?指行持而言。08:31
所以这个里边告诉我们,喏!他现在所以要这样去做的原因,就是怎么样使得你启发信心,这样。然后根据你所启发的信心,信心就是你要达到这个你所要的目标,那么该做些什么呢?这个叫“立行”,立就是建立的意思。“识体进行,成因感果”,这样你才能够了解说他告诉你的内涵,这个真正的内涵,这个就是它的体相如何。了解了你才可以呀!于是照著它去做的话,于是你集的这个业因正确,那么感得正确的这个所期望的这个果,而这个果也就是他开始告诉你的。09:30
平常我们一般讲经说法的时候,他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分:譬如《华严》,他一定说是“信、解、行、证”。那么什么叫信呢?就启发你对这件事情的信心。由于这个信心,于是你追求它的时候,告诉你整个的内涵,从了解开始;就是根据这个了解去追寻的行持;那么最后的由行持而感得果报。有一些地方不用信解行证这个次第,叫“教、理、行、果”,一样的。“教”让你起信,“理”让你了解,“行、果”是一样。10:21
再不然,所谓“境、行、果”。这个“境界”就是说明这个内涵,那么这个境界平常我们说什么呢?是说佛陀的境界,这个佛陀的境界相对地也指出来我们凡夫的境界。我们是同样一个有情,他成了佛这么圆满,不但自己是究竟圆满,还帮助我们一切人。我们同样的,不但不能帮助别人,是自顾无暇而且是痛苦不堪。那么为什么他这么好、我这么坏呢?差别何在呢?喏,这个境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因此在这个境上面就分出来,你所期望的是人、天的,他所期望的声闻、缘觉的,那么另外呢要想究竟圆满的,所以这个五乘从这个地方分出来。由于个人目标不一样,那么为什么他这样,下面有他的原因,这个原因指出来你如何得到它,这是“行”。于是行了以后,最后的话得到这个“果”。所以最后得到的果,也就是刚开始标出来的这个目标,它有辗转的这样的一个因由在。11:46
因此在这个地方,略略地把这个宗体行相指出来了以后,令我们后面要想学的人晓得:啊!原来这个是这样的啊!策发我们的信心,使我们能够了解,这点来说,就是确立正知见,正确的知见。所以这个就是“兴”字的意思。12:15
有了正知见下面怎么办?就根据这个去进行、修持。这个正知见分成功两部分,这个地方叫“识体”,识体,这个体就是它的这个宗体、本体,那么在戒当中我们叫作戒体。大家就说去受戒、受戒,受了半天大家说得戒体,戒体是什么?不知道!不知道,那换句话说,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信心有了,了解不足;了解不足,得不到,没有用!所以不但要有信心,还要有正确的了解,有了正确的了解,才能够正确地照著了解去追寻、得到。得到了这个东西以后够不够?不够!就像我要到高雄去,说你要一部车,车子有了摆在这里没有用。所以啊,然后依体起行,在这地方说“进行”。这样的进行的话,好,这个跑一步就是一步的因,跑一步。一步的因,这个因放下去自然感果。所以说“兴建有托”那是这样的。这样的话,欸,对了!也可以说你的目标在这个地方,也可以说你的行持过程步步踏实,这个就是这样。13:44
假定我们将来正确地了解这个戒法以后,你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你觉得生活非常踏实,绝对不会像以往那样,啊!这个虚无缥缈地不知如何是好,乃至于睡觉,这个功德一直在增上。这是所以说这个念佛的人,他辛辛苦苦念了半天不一定保证边地(编者按:此指西方极乐世界之边地)耶!而持戒乃至于一日一夜,就能够达到中品中生的基本原因就在这里,至于是详细的后面再说。那么继续看,第二行:14:33
《事钞》又云:“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轶。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若任境彰名,乃有无量。 且据枢要,略标四种。一者戒法,二者戒体,三者戒行,四者戒相。”
下面《资持》解释,我们每次都是念完了以后,然后总说一下。15:03
《资持》释云:“初叙广。上二句据法明广,五八十具四位不同。次二句约心明广,即上四位各有三品。若下二句就境明广,情及非情不可数故。 且下示要。枢即门枢,亦取要义。”
在这里正说之前,我们先看那个两段的文。第一段前面那个,就是看了这个解释以后很清楚,现在我们看了那个解释以后,骤然一看你会发现,不看解释还好,看那个解释更是一片糊涂,不晓得他说些什么内涵。那么在这里因为我们对普通一般的人来说,所以我很多重要的地方都忽略掉了,总是以简单扼要的方式希望大家把握住这个特征。16:10
平常我们学科判,大家知道的,对吧!它科判分得非常仔细,所以他现在那个解释也就是整个地说总、别,然后总的当中纲要列几个,别的内涵是分几个。所以譬如广或者什么,广嘛,开又是如何;略,略又是如何;然后呢,最后的略的是枢要,它是纲要是如何。就是把那个整个的内涵分成功,经过这样的分析以后,归纳成为几个类,所以你一看就把握住重点。所以他这个下面的这个叙述是这样的叙述,这样的叙述。所以现在我不在这地方一步一步地细说,我只是把这个头上两个解释了几次,以后使得你们习惯于这个文字。17:06
我们前面这个《事钞》不是说“戒相多途,非唯一轶”吗?这个讲戒的话,它完全是在事相上讲的,那个事相的话那非常多、非常多。如果说我们把那个戒相归类起来的话,归类起来,那你根据你不同的方法可以分几种方法;如果就它整个的内涵来说是无量无边。那么什么是无量无边?什么是归类呢?这个地方简单地说一下。这地方讲的是戒,那么我们要想对它正确地了解,说用业来说明。至于说业与戒之间的差别到后面会解释,它这两样东西,是也可以说是同样的,也可以说不同的,是不一不异的东西,以后再说。18:15
在这个业,任何一个业它的形成,有几个根本的条件,现在我这地方采用的是以四个特征来说明一个业的内涵。哪四个条件呢?事、意乐、加行、究竟,这四样东西以后一直会用得上的,实际上,将来我们行持过程当中,整个的就是这个内涵。第一个“事”,就是事相,这个事相包括一切的事相,眼前所有的东西;那么“意乐”呢,就是我们内心当中的心理状态;“加行”就是行为;“究竟”就是你做到的程度,做究竟了。这个地方简单地说明一下。19:38
根本始终是苦乐一切问题。现在大家想想看苦乐这东西怎么来的?我之所以要这样说,有个特别的原因哦!今天我们学的是律,不是像经论当中这虚通,“啊!知道了。”这个律本身一定要真实地派上用场的。即便是今天没有办法如理地行持得千稳百当,至少你能够摸上去,一步一步靠近。摸得好的话,就是我们起心动念你完全把握得准,这一念这个是造的善因,而善因当中有漏、无漏,无漏的是净业,可以往生,可以了脱生死,可以成佛作祖,否则的话,虽然是善业,那么在人天当中;这个是恶业。20:24
我们这样地分析,所以要这样仔细地分析,这个讲律跟那个讲经论不太一样的地方,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如果我们像经论这样讲的话,我也对不起你们,如果你们这样学的话,你们也对不起你们自己,所以这个重要的地方我很细致地分析。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你都应该体会得到,哦,当下的心境是什么,这个才是,所以它不是个虚通的事情。所以说很多祖师听了多少遍觉得迷迷糊糊,当然大体像我们现在讲的不会迷糊的,它是要很细致的地方。21:01
现在我们讲那个黑板上的四样东西。说我们讲任何一个苦乐问题的话,那苦乐─什么?它不会天生来就是如此。譬如说,今天有人跑得来,带一个好消息给你,你心里很高兴,然后给你穿一件衣服,嗯,穿了这件衣满快乐;反之,痛苦。所以所有的苦乐,它一定有几个条件,当我们自己对这个境的时候,这个境称我们心意的是好的,不称我们心意的是不好的,苦乐是这个样分出来的。那么现在这地方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什么?因,由这个因感的果。所以不从眼前这个苦乐上讲,而是说这个是苦因、这个是乐因,这个是这个地方来认识,这样!22:09
那么这个苦乐的因,在这地方有一个另外的名字叫“业”。经论上面不是这么说吗?说你要想晓得前世的因,哪!现在你受的这个,换句话说你眼前受的那个果报,就是你前世造了什么因;你要晓得将来你的好坏,那看你现在造的什么因。这个因我们就是任何一个行为,这个动作这个叫业、这叫业力,这个力量留下来会影响我们将来的苦乐。22:48
我把同样的公式如果搬到前面去说,宿生我们做的一切的行为,这个行为留下的影响力量,形成功我们现在的苦乐。我们目前所有的活动,从家庭到社会,无非是希望生活将来过得好一点,无不在因地当中努力,学佛的人了解真正的因在这里。所以这个修学佛法在世间的人看起来觉得是迷信,你们走的另外一条路好像很奇怪;修学佛法的人看起来觉得世间人很奇怪:你不是要找苦乐吗?这个苦乐的整个的这条路摆在这地方你怎么不走,偏偏要走这个路!是不是这样呢?那同样的,世间的人赚了钱,他不是马上就用喔!摆在明天来,我们修学佛法岂不也是如此呢?所以这个事情哪,一定从因上面讲的。现在讲的这个业就是将来的,你现在造的任何一个行为,这个行为影响我们的。那么关于这个,所以我们讲说苦因、苦果,乐因、乐果,眼前一切的行为本身,那就是个因。所以从刚才的眼前感受的苦上面,我们就找到这个苦的因,我们希望的乐上面,要去找这个乐的因,那么这个就是眼前的起心动念之处,所以我们先讲这个业。24:35
随便一件事情,那为什么我们要造这个因呢?这还是因为以前那个造的业感得那个果报,那果报现起的时候,欸,现起了。现起了以后,自然而然你对眼前的那个境界,你内心当中有个反应。这个现起的果报这件事情来说叫什么?说我们自己所对的境界,然后呢这个境界自己的心对它的反应,这个两者当中,产生了互相这个交涉关系。这个人跑进来,我看见他,嗯!熟人、好朋友,欢喜;这人跑进来,不认识,说不上来,看他一眼;这个人跑进来,是个怨家,那心情恰恰相反。这是我们人人能够感受得到的。25:34
那么这个境部分呢,通常这个地方现在不用“境”叫“事”,为什么不用境而用事呢?这个境是就果报来说,这个事是对将来的种因来说。那这个果报与因有什么关系呢?在整个的过程当中,我们晓得这个因果是连续的,永远连续下去,宿生的因感得今生的果,当那个今生的果现起来,是不是停在这里就算了?不是的!就这个果现起的时候,你又种下来将来的因,就这样。于是继续不断地因感果,果现起的时候又造将来的因。所以对这个境界来说,向前面看,那是往因之果,同样那件事情向后去看,那是将来果的因。26:44
譬如说刚才这个例子当中,一个人进来,这个人是你好朋友,你所欢喜的。那么,为什么好朋友是欢喜的呢?说上一次我碰见这个人的时候人家介绍,或者不认识,在马路上面看见一个人跌筋斗,我就跑得去把他扶起来帮忙他。他觉得:欸!这个人怎么大家萍水相逢,他这个地方啊这样地尽心尽力地帮忙我。所以他就非常感谢,于是心里面存好,我也觉得很欢喜他,当时这件事情过去了。过去了以后,后来他为了表达他这个意思,固然我就觉得这个值得让我救的,变成功一个好朋友。这是不是以往的因啊?因为这个以往的关系,所以当这个境来的时候,你一看见:啊!这是好朋友。这一点来说,是往因感得现在的果。但是这个好朋友是不是看见了就算啦?当然不会!你马上起来:“哎呀!某人,我好久不见了,来来来,赶快坐、赶快坐!”所以第一次见了以后只是如此,第二次见了以后继续不断地,于是越做彼此间是越亲密、是越好,是不是这样?那个关系是什么?就辗转增上!
00:07
这个辗转增上过程当中,现在我们就停在这里看,说第一次的这个因现起现在这个状态,这是一重因果,所以这个可以说是前面业因所感之果。但是所感之果停在这里,绝对不会到此为止的,你一定紧跟著又马上有现在的反应;现在的反应,于是就演变成功是将来之果,所以这个因果有它的这样的千变万化的不同。就这一重因果当中的向前看来说,我们称它为“境”,现在清楚不清楚?就是这个境界嘛现起了。然后呢,说那以前你救了这个人,跟这个人结交,所以他跑得来来找你,这个叫境。就我将来,说一看见了以后,觉得很欢喜,马上来:某人,某人,好极了!我好久不看见你,如何、如何……。这个关系又留下来将来更亲密、更好的这个种子或者这个因,对不对?那么这一点来说,这个不叫境叫“事”,清楚不清楚?如果你们如果学过十二因缘,那个完全当下都运用了,前面叫作受,受了以后下面叫作爱,爱了以后取、有等等,你会怎么用,用上去。01:40
那么现在这个地方讲戒的时候,完全讲实地的:就是是非,然后呢轻重、好坏,你可以很明确地判断。所以第一个“事”是这样。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了解了,我们不要谈那个因果吧!就是这个境界现起的时候说你所对的,做这件事情:如果帮一个人忙,那么被帮的人忙叫作事;如果害一个人,你被害的那个人叫事;如果我放生救那条鱼,那么那条鱼就是事;如果杀一个生,那么这条鱼就是个事;偷东西的话,那么这个偷的钱以及那个本来这个他有的东西这个就是事。02:26
相对它的,说谁在做?我在做!于是我在做的那一部分,用什么一个另外一样东西来代表,第二个叫“意乐”。这个意乐是什么?就是你的意念,你那个意念的好乐。也这样说,平常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我们心里,“哎,我很欢喜这个东西”,那么这个地方的一个特别名词叫作“意乐”。那为什么用意乐呢?业本身分成三部分:身、口、意三业。这三业当中分出十部分来:身嘛所谓杀、盗、淫;口嘛妄言、绮语,然后呢两舌、恶口;然后意业的话,杀、盗、淫,这平常我们说十恶业。可是真正的造这个业的主要的这个主宰是什么?主要的主宰是意业─心理、心理动机,后面会详细说明。经论上面告诉我们,说你真正能够造的是什么?是这个意,身口只是种工具,身口只是个工具。03:48
其实这一点哪,我们世间的常识也可以判断。譬如说任何一个家庭当中,那个父母对那个子女呵斥、打骂,但是这个子女不会对父母瞋恨,因为这个父母的意乐是什么?只有一个字─爱护,就是“爱”字。如果是你这个意乐是这样的话,那打骂也对。反过来,世间人长大了以后,我们往往说笑著面孔:“喔,我是对你好啊!”“你是对我好?我晓得你到底是什么?”我们常常对人家谈话这样的话,对吧!“我可是对你好啊!”大家都是……可是心里面呢真正想吃他一口,就是这样。然后商场当中乃至于大家笑著个面孔,握握手,心里面大家想:“我怎么把……吃你!”这样。所以真正重要的这个重点在内心的意念上头。所以这个意乐主要的是这里。04:54
那么这个意乐当中又分成功几样东西,分成几样东西。那么最主要的,就是你现在这个意乐是什么心情去造的。世间的来说,不外乎贪、瞋、痴,佛法呢,不一样─正知见!正知见这种正确的认识之下,所引发你那个情绪是无贪、无瞋、无痴。无贪的正面的功效帮忙别人─布施,无瞋的正面帮忙别人是慈悲,无痴的正面的功效是智慧,就这样。所以这个无贪、无瞋、无痴三样东西是基础,然后布施,然后呢慈悲帮忙别人,以及智慧,那是积极的,透过这个心去做那都是好的;反之,贪、瞋、痴,坏的。下面呢,由于你的贪、瞋、痴,或者是无贪、无瞋、无痴,而这个动机引发你的种种的行为,就这样。平常我们说─什么动机,就是这个,佛法当中有个专门名词叫“等起心”。所以这个意乐包括这三样东西,这个三样东西。总之一句话,就是我们心里面由于烦恼还是正知见?烦恼相应的这种动机,以及正知见相应这个动机下面的策发的行为,这是意乐部分。06:41
那么有了这个情况,对著这个境界,你内心对著它,下面开始行为了,这个开始的行为叫作“加行”。你要帮助别人,手就向自己袋里面掏出钱来,拿什么东西给他;伤害别人,你同样地想办法去伤害,那么这一部分叫作加行。最后这个“究竟”呢?就是你做这个行为做到什么程度。你要帮他,你想帮了他,忙半天,结果力量不够,没有究竟圆满,还有一个呢,你究竟圆满了;伤害亦然!现在整个地这样说起来,我们了解了说业是这样的。07:27
那么现在讲戒,戒是什么呢?就是同样讲的业,不过现在我们晓得了,说平常这个业本身哪,它永远在生死轮回当中转。现在告诉我们:欸,这个不可以!你不是要快乐吗?那这个恶因一定要拿掉,那这个苦果才不来;你不是要快乐吗?这个善因你要种下去,那个快乐才来,所以这样内心当中告诉你。还有一个特别的东西哦!并不是说那我了解了自己去做好,这个叫作善,不叫戒,这个功德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至于说正做的时候,那个心理状态倒是同样的,那么这个说一下。08:09
戒就是说,这个不可以做的,这个我该做的。那么做的时候不外还是如此:当我们对这个境界的时候,于是那个时候内心当中,一定跟这个境界相应的,一定有这个心理反应出来的,这是我们想人人感受得到。好的贪,坏的瞋,还有一类呢,说不上来,说不上来什么?痴嘛!就是这个。而且还有一点:痴永远在转,从来没停止。所以当贪在起的时候─贪、痴俱,瞋在的时候─瞋、痴俱,而单单痴在的时候,前面可能没有。譬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也说不上来,痴痴呆呆,看见一个人,望了一眼,好了,就这样,那么这个就痴心相。现在呢,戒不是,告诉我们:好的,不要贪;坏的,不要瞋;平常没有这种,不要痴。09:08
所以不管讲戒也好,讲业也好,一定是这个境跟我们的心相应的时候,或者我们自己,那现在讲是心或者意乐,对境的时候产生那个状态。那么不同的状态你就有不同的对治,说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这一部分叫作什么─戒相!你这样看起来,这个戒相有没有范围呀?没有范围,无穷无尽的。对时间来说二十四小时;对空间来说,一张开眼睛来,啊!三百六十五度的空间没有一个不是;所对的项目来说,不要说人,人就有这么多,然后呢,每一样东西没有一个不是。所以这个下面刚说,最后那一句话,“任境彰名,乃有无量。”有没有看见?那就是说,从那个境上面来说明的话,啊!那是无量无边。随便看见哪一个,哪一个嘛当然以前就是遇见任何一个境,随业流转;现在对于任何一个境的话,以戒行持,所以这个戒相是无量无边的。10:22
那怎么办呢?欸,好,它归纳起来。怎么归纳法呢?说那不是你现在要做多少呢?说我现在三皈,三皈有皈无戒;然后要五戒,那你分了五项;说再不然,我加上去,要一次的八关斋戒,那么这个叫八关斋戒;再不然呢,我说慢慢地进一步八关斋戒满好,我觉得在家不需要,出家,那就是十戒;最后呢,圆满具足戒。所以以这个分类来说,在这里呀这个戒从这个分析、这种状态说的,有四个位次,有四位。所以说,下面《资持》解释:“初叙广。上二句据法明广。”有没有看见哪?下面那个。上二句“据法”就是以戒法来说明,那是什么?“五、八、十、具四位不同。”这样地归纳起来的话,那就是或者是五戒,或者八戒,或者十戒、具戒这四位。11:42
其次,“次二句”,次二句前面说“心有分限,取之不同”,也就是《事钞》当中,那就是南山道宣律祖的说明。这个“心有分限,取之不同”,那两句是“次二句”。“约心明广”,我们不是说任何一个戒,或者任何一个业,一定什么?境来说、心来说嘛,主要的就是心跟境,有了这个心跟境,然后你再行为、然后呢究竟。所以这个加行跟究竟那是次要的,你只要把心跟境认识清楚的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现在这里说:我们现在来归纳的时候,一个约境来归纳,一个约心来归纳。约境来归纳,或者是五戒、八戒,这个是在家的;或者十戒是沙弥戒,具戒就是或者是比丘尼戒,或者是比丘戒,男女二众的这个都叫具足戒,都分为四位。那么约心,心里面状态,他又怎么说呢?说“即上四位各有三品。”换句话说,前面这个五、八、十、具都有三品,哪三品呢?上品、中品、下品。13:04
这个上、中、下怎么分法呢?后面告诉我,我在这里简单地跟你们说一说。前面我们曾经几次提起过《菩提道次第论》,主要的原因我晓得在座的极大部分都听过、看过这本书。它不是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吗?那这个下、中、上也就是这样的。而且在《广论》当中特别地引,这个不是属于《广论》喔,这个在什么地方?在《瑜伽师地论》上面。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说这个分三士道的时候一个分法是这样,另外《瑜伽师地论》上分三士道的时候,说非律仪非非律仪,这是律仪,然后最后这个什么?别解脱的律仪、菩萨律仪。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就是这个,就是这样。所以它这个分类的方法也是这样,一个就是约世间的,啊,我这个人天乘;一个就是进一步地要想自己解脱;一个要帮一切众生究竟圆满,它这个三位的分,也是这样分法。虽然《广论》上面引的好像是两个不同,那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实际上内涵是完全一模一样。14:27
什么叫不同的角度呢?就是以经论的立场上来说,它分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那个下、中、上,所谓共下、共中,上就不共了。然后,有了这个理论以后,有了这个见解以后,你要行持的话,那么开始的时候,依照这个《瑜伽师地论》上面说,非律仪非非律仪这个。我倒是觉得下一次如果你们来的时候,可以把《菩提道次第广论》带来,再不然呢我们讲堂里面准备著,需要我随时翻给你们看。你们这样一学的话,是真正目足都能够并行,至少这个理论基础完全很正确了,要去走的话,那自己自然会感觉到千稳百当,所以这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在这个地方,我们了解了,哦,它为什么要约这个境,要约这个心哪!这个是这样地分这个二品。15:37
“若下二句就境明广,情及非情不可数故。”就是这样。这么说第一句是据法,第二句是据心,第三个讲境;境的话就是一盘散沙,他不讲什么任何道理,那就是实际上的状态告诉你。然后呢这个状态当中,从佛法的立场上来看,你要讲戒的话,分成这个四类;然后所谓戒的话,对你的心来说分成上、中、下三个位次。16:10
在这个地方,下面“且下示要”,现在他不用这个方法,而是把整个的戒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因为讲戒的话一定又是包括境、又包括心,而这个心境所对的,正是世间来说的万事万物。所以这个三个东西,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是原来同样一个。现在是同一个什么?讲戒。所以讲戒来说,以戒的这个真正的大纲来说,那么又分成功什么?就是分成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也就是取它的重要的意思。清楚不清楚这一段文字?16:54
那么这段文字现在了解了,下面有一点特别地说一下。在这个前面的分析当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事实?那个祖师三两句话,以及后面的祖师注解这个内涵哪,它把整个我们要说的内涵,圆满无遗地把它完全告诉你,再多了累赘,少了不够,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喏!它有一个这样的特点哦!所以你将来慢慢地、好好地看。这个不够这个条件,尽管写的书,文字也很容易了解,天花乱坠,完了以后,你要从这个里边把握住特质、整理这个纲要─一无是处!那么这个现在那个祖师他这个告诉我们这种著作,文字是难懂、意义是深奥,可是一经过你认真地修习、探索的话,整个的全貌完全呈现,少了不可以,多了是累赘,有没有发现这个?就是这样嘛!像走路一样,那个到高雄去─多了一个弯弯扭扭,车子、汽油、人,都在那儿受罪;少了跑不到。这是所以你们要注意啊,虽然它那个文是古拙,但是值得我们去学的。18:25
我也记得,我刚出家的时候,遇见一个善知识就告诉我:“古人之书不可不读,今人之书不可读!”那个今人、古人怎么分?并不是说这个人三千岁叫古人,眼前的三十岁叫今人,不是!他征古,依照著这个传承,能够教量、证量具足地这样去做的,这个叫古人;否则的话,如果他自己别出心裁、依文解义,这个叫作今人。懂不懂这个意思?现在我们前面只看了一点点,就立刻看得出来两者之间的差别。前面所以这样认真一说,那首先很多地方、重要的地方,我会提出来让我们了解判别这个差别。
现在我们继续看下去,它有一个小注说:19:39
三品者,见后〈归戒仪轨.五戒〉中,〈依境发心〉文。
他后面会告诉我们的,我们这里只是大概了解一下。现在看那个文:19:53
《资持》云:“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 有云:未受名法,受已名体。今谓不然。法之为义贯彻始终,安有受已不得名法。须知下三从初得号,是故一一皆得称戒,或可并以法字贯之,方显体及行相非馀泛善。”
那么这个说一说。前面说首先标示出来,戒用不同的角度,大概了解一下它的内涵。一个从它戒的实际所戒的内涵来说,所以说“戒相多途”,哦!这么多;以及以佛法来分类,或者约这个法来说,或者约心来说,但是只是说明了这个名相的状态。现在他告诉我们,我们要想正确地了解─说“欲达”,要想正确地去通达这四样东西,这个四样东西包括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所以这个通达是指这个。21:30
那么通达有两种,这个我们要了解的。前面的通达─教;后面的通达─行,我不说“证”,你行对,自然证得;前面叫作教量,后面叫作证量。这个彼此间是因果关系,你要想得到这个果,一定要去证,要证一定要行,要行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一定要凭这个教。所以我们现在学习进去通达的第一个是所说的文字懂,文字所指的内涵懂,然后根据这个内涵去行持的时候,你那个时候内心当中就来了。22:20
从前面的文字懂,到内涵懂,这个是在这里学的,如果说在修学佛法过程当中,我们讲闻、思、修的话,那是属于闻、思阶段。所以这个闻不是我们平常讲自己看书、自己阅读,他不讲阅读,讲闻,这有个特别的原因,“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小乘经、大乘经都这么说,而这两句话,特别是《华严》当中。那么前面我们学的过程当中,我想大家多多少少有一个概念,前面不讲,那些事情就是莫名其妙,讲完了回过头来一看的话,觉得:“啊,美不可言!”你们如何我不能肯定,但是原则我想应该如此,因为我当年跟我的老师也就是这样。23:18
我不是刚才说嘛,我刚出家的时候,民国五十四年就得到这一本书。因为我是久已仰望印光、弘一两位大师,啊!我心目当中非常仰望。所以一看,哦!这个弘一大师辑的,非常欢喜,一本古装书,最好的,现在都没有了这种书哦!看了半天,心里面觉得非常欢喜、非常虔诚,可是看了半天哪,一窍不通,刚才已经说过了。以后摸了多少年以后,而摸的还不是它耶,最主要的还是得到了这个老师的指授。老师的指授以后,他也并没有给我讲这个哦,可是别的地方讲清楚了,我回过头来一看的话:啊!妙意统统出来了。这个我晓得,这个佛法没有骗我们。修学佛法必须要的四个条件─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法随法行就是修行,果自然一定出来的!所以现在我们这里讲“欲达四科”,你马马虎虎听听也就算了,你要想认真通达这四样东西,那么一定要什么?这个通达─教量、证量,就是这个,这第一点。24:38
其次,我们想像当中这个证量的话:“哎哟,我要证得佛果,那不是远得很吗?或者证得罗汉果很远。”不!要晓得这个闻、思、修过程当中,它各有它对治的内涵,假定你真的闻,闻对的话,眼前我们就可以受用;思,那更不谈!这样!眼前什么受用呢?你那个内心当中就会得到安乐、安宁,这样。因为我们现在要对治的是什么?业!业的引导者是惑,就是烦恼。
25:18 平常我们真正最重要的就是烦恼,一天到晚在烦烦恼恼当中。强力的贪固然不一定现起,强力的瞋可以,很少现起─不要说可以,很少现起。但是痴相啊,二十四小时,每一小时六十分钟,每一分钟是六十秒钟,从来没有岔掉过一点点,大家想想看是与不是?只是我们不大晓得就是了,除非你修行将来才会体会得到这一点,就这样哦!糊里糊涂这样地过来,当你真正地通达的时候你就认识了这一个。认识了这一个以后,你内心当中就有什么?忽然之间哪,就黑暗当中,“啪!”电光起来的时候,你见到了!这种味道 26:10
然后见到了,如果你在使用的时候,那个贪的境界来起的时候,你感觉到:“哎呀,好家伙!这个大怨家!以前我从来不认识的,它骗得我死死的,我还觉得很好,原来增长我的贪。眼前好像一点小小的快乐,将来害我,原来这是糖衣毒药。”你的心情就不为它骗。瞋的境界来的时候,以前你一定是暴跳如雷,到那时候觉得:“唉,这个没关系,原来是往业所感。它不但是如此,而且在这地方成就我的忍辱啊!”以前你一定要跟他发脾气,跟他讲道理,现在觉得这个人不惜下地狱这样的大代价,成就我的忍辱,还我的业。26:51
前面我们讲的是从理路上面讲,现在讲行持上面讲的,这个什么?都在闻思阶段。所以说你真正通达了闻思部分哪,当下心里面就清凉。妙的是眼前清凉,引发你的业就完全不一样,将来的果报一定好!你想眼前好、将来好,谁不愿意去做啊!现在做生意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做生意快乐不快乐啊?凭良心说一点都不快乐。将来快乐不快乐?天知道!但是我们就莫名其妙去走耶!所以这叫无明、叫愚痴啊!27:35
所以这个“通达”这两个字我们要了解,不要看,哦!“欲达四科”,文字懂了。如果文字懂得,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也对不起你们自己!文字懂了以后对你们不但没有帮助,往往有害。不懂得佛法还满好,懂得了佛法然后照妖镜拿在手上,看看天下所有的人都是妖怪,自己看不见,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现在我们往往到佛门当中,往往就看到:哎呀,到处都是诤论。原因就是在这一点上没有把握准,你把握准了没诤论,你是非还是分得很清楚,关键就在这里─达与未达呀,不是文字懂了就算的!
00:09
所以说这个地方要简单地告诉我们一下。那么现在说,第一个叫“圣人制教名法”。那个圣人哪,就是大圣,经、论通五种人说─佛、菩萨、化人等等;戒只有佛讲,没有第二个人能讲,这个后面我们要了解的。其实不但戒喔!对我们中国来说,这个礼法呀,典章礼法非天侯不制,不能制的,就这样,古代是这样。现在的宪法来说,地方的行政可以你小地方说,这个宪法绝对不能动,戒本身就是个宪法。01:00
所以孔老夫子说:如果这个典章礼乐出于诸侯的话,可以传之万代,万一─哦,不!出之于王室的话,换句话那个时候的中央政府,孔老夫子周朝人啦,说如果说出之于周朝那么这个王室,那可以传之万代;万一这个落到诸侯那个地方来的话,那就衰了,它最多只能传几代。你们看《论语》上有这段公案。这个《论语》我是几十年以前只是看过,后来虽然偶然有机会去读读的话,只是翻翻。这个诸侯现在我们知道的就是所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到后来诸侯这个衰了,那么士、大夫,就是大夫手上,那更糟糕。所以我的印象当中,好像如果这个典章制度全操纵在诸侯手上的话,传五代,再等而下之,如果传在大夫,大夫换句话说,这个,这个诸侯是五代,大夫的只有三代,传不过三代,结果下面很多史实上的验证也是如此。02:16
那么在这一点上,佛法也是如此,所以经、论可以随便讲,戒律是非佛莫制。这是简单地说一下,后面还有很多理由,自然你们都会了解。这个圣人哪,是讲到化教是通于五类,讲到制教,换句话说这个特别是讲戒哦,这个制教就是讲戒。那么根据得前面所说的道理,现在行持的时候,这个典章、法律的规则,这个说明这个内涵的叫作“法”。我们现在修学第一个,哦!了解这个。02:55
下面呢,“纳法成业”。你根据这个法,为什么加一个“纳”字呢?纳─领纳。本来那个法本身在两个地方,一个在藏经里边,一个在老师那里,这是他的。透过你自己仔细地看、去听,慢慢地认识这个,于是你领纳在心当中。先领纳的是文字的领纳,换句话说前面讲的通达,到后来呢意趣的领纳。现在这个地方要我们怎么呢?叫“纳法”,把圣人所说的这个法,真正如理如量地领纳在你的心当中。要到什么程度呢?成业!成业这个就是你的体,我们的戒体要这样。那么请问这个业是什么呢?所以为什么我先讲这个业,所以讲,如果诸位前面学过《广论》的,大概还有印象记得,我在讲的过程当中,始终告诉大家:不要学后面这什么高高的大法,你把这个《广论》部分,最共下士的业弄清楚的话,你一生受用不尽,而且生生世世永远受用不尽。所有的眼前的一切问题都在这个上面,大的成佛作祖,小的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在这里!04:25
那么在这里我简单地先说一下。这个业从它的因来说,就是推动你将来结果的,同样地这个现在果你又将来继续地,都是这个业力在推动。譬如我们刚才这个比喻,始终用同一个比喻,因为我们不是要新鲜,是要了解这个事实,所以前面这个比喻一直引下来的话,一下就说清楚了。刚才说的这个比喻说,哦,一个人进来,一个好朋友或者是怨家,那么为什么这个人前面好的,你觉得是好朋友?为什么这个人坏的,你觉得怨家呢?就是以前你跟他有过这么一段的交往,这个交往的过程当中,我们称它为什么啊?业!马路上看见一个人,你就帮他,他也感谢你;也许你帮了他,他觉得:“欸,你来干什么?滚滚滚!”你觉得一番好心,你就不会觉得这个好朋友了,对不对?是嘛!就是前面这件事情,就是说现在领纳在你的心当中。那么领纳在心当中啊,这个只要你领纳进去的,一定有一个影响力量在,那么这个影响力量,通常我们叫留下来这个影响力量叫作业。05:42
这个业分三部分,当然业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去看,譬如引业、满业;现在我说的三部分,哪三部分?叫善业、恶业、无记业。什么是善业呢?就是引发好的后果的;反之,引发恶的后果的,一个善、一个恶;还有什么叫无记呢?说不上好坏来。所以说一个人你帮他忙,他帮了你忙,后面看见欢喜,于是再看见,你接待他,很热烈地产生这个眼前使你很快乐、舒服的这样的一个结果,这个是善业;反之恶业。还有一类人,看见了像没看见一样,不是第一次看见,前面看见过的,就是你看见了,看见了也就过去了,这个叫无记业。现在这个地方讲的业是什么?有记别的,一定有记别的,就是说一定在你内心当中产生一个强烈的反应。现在把什么东西领纳在你内心,产生这个强烈的反应呢?把圣人就是佛陀制的戒法摆在心目当中,成为你内心当中策励你的一种力量,这个叫作业。那么现在把戒法领纳在我们的心当中,变成功一个强力的策励我的力量,这个叫作戒体。文字是这么解释,下面实际上的内涵,我在这儿说一下。07:30
平常说我们修学了佛法,说为什么有苦啊?因为烦恼,或者是说贪、瞋、痴,由烦恼所使嘛,造了贪瞋痴相应的恶业,现在只要去掉贪瞋痴嘛就可以。怎么去法呢?说戒定慧。喔!懂了、懂了,好、好、好!大家懂了。结果啊,懂是懂了,跑到境界上面,欢喜的照贪不误,不欢喜的是照瞋不误,当然痴亦复如是!于是就说:“法师啊!某人哪!我懂是懂了,就是做不到!”我一直犯这个毛病,你们有没有?我想极大部分人都有,为什么?平常我们一句话:不知道!然后翻开经上面去找,找老师去找,找了半天,大家都是如此。现在给我们答案了,一开头就给我们答案了:他圣人制那个法,你是不是如法─如法是如理如量地领纳于心,成业!08:45
前面我们说过了,成了业以后,你内心当中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影响。刚才说这个人,以前进来的时候不关痛痒,现在一进来的时候,你立刻就:喔唷!马上来。假定你学的这个,不是刚才这个朋友,学的是佛法,圣人制定的法,没有前面强烈的影响,那个时候过来的时候,内心当中无关痛痒,是不是这样?是!于是你还随著自己的老习惯走。譬如说一个无关痛痒的人进来了,我忙我的─不忙,我坐在这里也不会去招呼他;忙,更不会管他,是不是这样呢?就这样!现在呢,如果是你有了这个特别的善因缘的话,不要说不忙,就是你忙,你放下事情来,也一定去招呼他,是不是这样呢?是!所以说,如果说你把前面圣人所制的法,如理如量地领纳在心当中,成为你的业体的时候,境界现起的时候,哎!这个别的就放下来了,以这个为主。10:01
因此如果你学了佛法以后,照著他告诉你:这个不要贪、不要瞋、不要痴─有它一定次序哦,这个次序后面都讲。所以境界现起的时候,你会了解到:哦!这下、这下不来了。自然而然它任何情况之下现起,这个境界一现起,这个以前所纳的这个业体,这个叫作戒体,所以叫“依体起行”啊!懂了没有?所以没有这个法,你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个体,得到了体以后,下面“依体起护名行”,对啦!这个体有了以后,自然而然你就保护它。就像说你认识了这个朋友以后,来了以后,你自然而然跟他交接。得到了这个体,一对境界来的时候,你认识了:哎哟!现在我可不上你当─不贪,现在我可不上你当─不瞋,当你不贪、不瞋的时候,一定也是不痴的时候,这个是它的真正内涵哪!所以叫“依体起护名行”。11:07
那么,“为行有仪”,这个跟这个行相应的时候,这个仪就是仪相,这个仪相跟前面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才是戒相!平常我们讲持戒是,都是这个衣服嘛要怎么穿,喏、喏、喏,我是持午的,钵要怎么拿……。心里面怎么样?有没有业?也是有的业。业不在防止贪瞋痴上面来说,这个真正的目标就弄错了。错在哪里?后面会告诉我们,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特征在此。所以这一个段的文字主要的就是什么?四句话。11:48
那么下面这个他自设问答,“有云”就是有人说,那是解释一下,以便大家有问题的时候弄得清楚。说有人说:未受叫作“法”,受了以后叫“体”,好像那个法跟体两件事情。那么现在这个祖师告诉我们,换句话说元照律师告诉我们:并不是如此,法这个东西是贯彻始终,戒这个东西贯彻始终。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戒法、戒体、戒行、戒相,那么法就是戒的法,体就是戒的体,行就是戒的行,相就是戒的相。眼前这一句话没有什么多大的、好像特别的意义,实际上将来讲到后头的,这句话是大有意思。既然在后面才显出大有意思来,我这里只简单地提醒大家一下。所以说“须知下三”─它下面那个体、行、相,是什么体啊?戒的体耶、戒的行耶、戒的相耶!所以说“故一一皆得称戒”。所以显出这个体,特别的内涵是这个,并不是其他的泛善,这是说明这个。请翻过来,13:15
《资持》云:
那么《资持记》上面问了,这个问答有它的特别意义。有很多深奥的意思,就是平铺直白讲过去的话,我们以为懂了,或者不讲的话,一看以为懂了。刚才前面说譬如说“达”,“欲达四科”,达嘛谁不知道;“纳”,纳嘛谁不知道,实际上那个达跟纳当中是大有文章在里头哦!如果说你不经过这个步骤的话,那个达字你写上一千遍都没有用哦!这个纳字亦复如是哦!那么怎么办呢?所以这个祖师们要用种种方便善巧。有一个方便善巧,他故设问答,经过一问一答,让你了解得很清楚。14:04
究实说来,这个问答,我是觉得好可惜!我们现在也只能从祖师的文字上面来问答来告诉我们,正式学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在真正的问答当中。你看佛世的很多经典当中,佛常常用问答,《楞严经》大家听说过的,对不对?它前面说“七番显见”,这个佛就问他:“欸,阿难,你为什么要学佛啊?你看见了什么学佛啊?”最后一问一答,结果问答了半天以后,这个阿难尊者什么啊?大彻大悟了!实际上我们要真正解决问题的要针对著问题,说你的问题在哪里,一步一步地追踪下去。还有我们看那个禅宗祖师的公案,那个学生跑得去问老师,那个老师往往用一个特别的方法,或者打他、或者喝他,或者反过来说:“欸,你问我!”那个老师问他,他不知道,学生回过头来问他的,一回答,解决了!你们有没有看见过这类事情啊?这一类。反过来,譬如说我们的子弟等等有疑问的时候,你经过针对著他的问题,经过了这样的几次的问答,他解决了。15:20
那么,我为什么要说明这个呢?现在有一点道理跟大家讲一下。我想我们在座的大概都是如此吧!念书,念了很辛苦,念了几十年。以前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人家给我们取个雅号叫“老考兵”,考试啊!大概现在还是如此吧!幼稚园大概不要考,我听说幼稚园也要考,以前我记得哪几个幼稚园好,去幼稚园居然还要考!小学考、中学考─现在可以省掉几关─然后大学要考,研究所要考,留学要考,然后就业还要考。啊,我的天哪!为了要应付那个考试怎么办呢?就去补习,那个补习的方式是填鸭,在学校念书也好、补习也好,那个实在是件痛苦的事情。就算这个老师讲得好,瞪大了眼睛,一堂好的听下来,讲完了以后,脑筋里面留下印象不深。16:19
说另外一方面,大家有没有这种经验?如果今天两个人在一起抬杠子,一次杠子抬下来,往往使你终身难忘,就是这样,而且当你杠子抬得起劲的时候,欲罢实在是不能。如果说今天我们抬杠子的内容是谈那个佛法的话,那这一次不是就终身难忘吗?平常我们学的时候是苦苦地学,学不到,现在它偏偏在那个地方就是欲罢不能。所以这个教育,这个谈到教育的方式了哦!我们现在中国目前我们使用的,给它一个特别的名词叫作“填鸭”,这是教育当中也是最糟糕的一样,这莫可奈何!西方人说是比较好一点叫启发,这启发当中最好的一种是什么?论辩!论辩哪!所以我们看那个印度当年的大祖师啊,他不一定称他为菩萨,不一定称他为什么祖师,说律师等等,叫他“论师”。以前我看的时候,我以为是经律的论师,现在了解了,他不是─辩论出来的这个论师。那么这个方法藏系保留著,在座的有好几位去看过,在我的感受当中,如果说你了解了以后,你去一看的话,你第一个会终身难忘;第二个,一看了以后,你恨不得也能够投身进去!就这样。17:52
在我自己学习过程当中,老师讲的课,是讲完了以后,讲得最好,唉,回过头来实在是疲累不堪!我看见他们那里这个教学的方式很有意思,一天真正上课主要的上两堂,上午一堂、下午一堂,每堂一个半小时,加起来一天才上三小时的课。要我们上三小时的课,那剩下来的一天到晚整个都是玩的,对不对?有的是玩的时间。结果他们那个三小时的课,很少人有玩的,根本不可能!早晨起来了以后,那我是讲寺院哦,早晨起来以后然后就上早殿,上完了早殿以后吃早饭,吃过了早饭以后剩下来的时间是温习。要我们给你温习的话,能够玩一定玩,否则的话,关在房里面几个人在鬼打架。你去看,他们每一个人“遮儿……”温习,然后温习他要背的哟!这个地方又非常地小,不像我们现在这里好,一个好小的房间住两个人,多则三个人。这个背一定要出声哪!大家念。要我现在这两个人同样念的话,我就不灵光了,但是他们居然每一个人念不影响,就是环境逼著他如此。“哈啊……”念!然后一直念念念念,念到这么背了,背了以后然后去上课。19:14
上完了课以后,下课了马上吃饭,吃过饭休息一下。他们往往啊,我以前说过,休息完了以后下午再上课,上完了课以后,下午开始就辩论。辩论呢,辩论完了以后吃晚饭,吃过晚饭作晚课,作完了会再辩论。这个辩论辩些什么?就把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内容是提纲挈领地告诉你,告诉你了以后,他告诉你种种论辩的方法。拿我们现在来说,这一下干什么?就抬杠子,他抬的是佛法的杠子。19:46
我们平常有一句话,“真理是越辩越明”,千真万确的。不过我们这个越辩越明啊,因为你没有正确的方法,所以辩到后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吵得面红耳赤,一无结果。实际上不是,你真正把握准原则的话,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在座的,我想有好几位同修、同学,跟我一起过的,大家都有这个经验。以前我也是这样,你怎么说你总有你的道理,现在你把握住这个原则的话,永远只有一个道理,绝不可能又是可以这样,又是可以那样。20:29
那么在这一点,我也不妨举一个实际上的例子,你们可以马上体会一下。譬如说:现在我们随便在座的,说我跟你,或者你跟他,任何一个。假定我随便说,我跟你两个一样不一样?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有人说一样,有人说不一样。为什么一样?我们都是人,是不是一样啊?所以你不能说不一样。但是有人反对,欸,他怎么反对啊?你是法师,我是在家人,是不是?所以我跟你的确不一样;或者是你是男性、她是女性,是不是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有没有结果可言?的确,又可以说是,又可以说不是。21:28
现在问题很简单,我假如问你:我跟你是同、是不同?先不要回答,说:你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的?假定我问这个,我说我依这个什么标准啊?我依“中国人”来标准,那一定是,不管你是女的、我是男的,我们就是中国人,对不对?不管你是出家人、我是在家人,就是是,不能说不同,这样。如果我们标准也不一样,我们是说“动物”来说,对不起,那如果你是猫、是狗,我们也同,绝对不能说我跟猫狗异,因为我们都是动物啊!所以你那个标准如果一旦确定了以后,是非就是一定,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不是这样?22:17
现在讲佛法,绝对是有一个严密的标准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道理呢,佛法里面固然说,特别说明这个道理,西方叫作理则,我们东方人─因明,这个美不可言。所以他们透过这个方法,运用这个来做学问,理则也是这样吧!这是论理的方法。于是使得他们用这套方法,采取一个最好的启发的教育,所以每一个人在这地方的话,都是欲罢不能。22:56
我刚开始的常常去,在那个地方吃吃饭,吃吃饭两个人随便聊聊天,大家就啊,我觉得他们吵起来了,原来他们已经辩起来了,就这样!然后到了晚上,要我们如果今天晚上晚课,是一定大家打瞌睡,他不是。本来晚上,晚上是我想看看,上晚课是六点半开始,到七点半或者是八点,记不住了。然后下面应该有一个半小时的辩论,如果八点半开始辩论的话,到九点,应该到十点钟,实际上不是,九点半。结果虽然这个课是到九点半或者到十点结束,很少人说十一点半之前肯离开那个地方的,这样,一辩就三个钟头!23:44
平常辩的时候,它那个地方很宽敞,非常宽敞,说那个前面的寺院的前面哪、小山头啊,大家反正你找一个地方,捉对儿地在那个地方,大家辩起来啦!有的时候碰见下雨天,那怎么办呢?就跑到佛堂里边。那时候我就住在那个佛堂的旁边,一下雨这一下我就麻烦了,一夜睡不著。他们在那儿辩、辩、辩、辩!在我的感觉当中,不晓得他们做什么,觉得他们在那儿吵。往往弄到十一点钟,本来只说到了九点钟,本来到了九点半或者十点休息,他们绝不会停止的,十一点钟。到了十一点半,那么负责的那个人说时间到了,就告诉他:“你时间到了!时间到了!”你说你的,没人来理你,这样。到最后要关门了,也不管!最后把一个一个把他拉出来,把门关上,他只好出去,就这样。如果我们真的学习有这种精神的话,没有一样学不成的!24:37
所以这个又牵涉到任何一方面,这我们现在不必深谈。顺便这里告诉它那个问答真正的用意,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善巧的条件,所以祖师把这个问答立在这里。那么眼前在座诸位有很多修学的同修当中,有很多人愿意把这个学的当中,回去你们再继续研习的话,我建议你们用这种讨论的方式,一问一答,把这个精义一步一步地深入把握得住。现在我们看看这个问什么?25:17
“问:所以唯四,不多少者?
他问:为什么你这个立这个四科,又不多又不少呢?这一开头我们前面说过的,能够总摄这个全体,不遗漏,现在说出来了。25:33
答:摄修始终,无阙賸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后。”
这个回答就是这样。说包含,“摄”是包含,包含你所要修行的从头到尾,全部!既没有阙,也没有賸。阙了或者不圆满,或者根本不成功;賸了是多馀的、浪费,乃至于反成戏论、累赘,就这样,第一个大要。其次,现在讲整个的行持,随便你做哪一样事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这一句话非常重要噢!平常我们讲持戒的时候,一定要任何一个戒法当中,任何一戒当中,一定包括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所以平常我们如果讲持戒,只著重戒相的话,他前面三样没得到,根本不行!这只一点种种善根可以,不具足。26:47
但是下面有两句话,说:“言有次第,行不前后。”言是什么?言教,换句话说这个内涵用文字来表达,要告诉你的时候的确有它的次第;等到你认识了、了解了,真正去做的时候,它就没有次第可说。我们随便一样事情,就是我们仍旧是个老譬喻,说譬喻说我们讲那个汽缸。然后讲的时候:“哦,这个汽缸,什么叫内燃机,这个部分……。”每一部分、每一部分介绍,从最主要地方依照次第一步一步说明,所以说这个言教一定是有次第的。然后照著这个言教的次第,如果你行持得到了戒体,然后去修行的时候,是不是并没有次第的啊?对嘛!所以你在车子那么一发动的时候,你不能说先让那个机器烧,推动了半天,然后你这个驾驶盘动,推动了半天驾驶盘不动的话,一下撞到人行道上,把人撞坏了,对不对?所以你一定全部在那儿动,那个汽缸动的时候,这个前面的整个的东西都在动;你的脑筋也动,眼睛也动。“咔啦、咔啦”这个车子,到底哪一个先、哪一个后啊?所以行的时候─行不前后。今天就到这地方。
00:03
今天开始之前,有两个问题先简单地说明一下。第一个问题是说,昨天讲那个整个的《南山律在家备览》分四篇,说这个〈别行篇〉大概了解,就是我们进入的下脚第一步。这个不仅仅是在家居士,其实我们很多出家同修,对我来说,我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说我们基础需要的很多准备都没准备好,所以下脚第一步基础做好对我们很有帮助,那这个我们不谈。关于前面那个〈宗体〉、〈持犯〉、〈忏悔〉,这个忏悔部分有不太清楚的,这里我简单地说一说。01:19
在平常我们讲的戒律当中很少说那一点,但是真正完整的要想学戒的话,那个经、律、论都要通,第一天已经说过了。经、论是学得启发信解,然后呢,启发我们的这个信解,立正确的认识,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以后,那么照所认识的行持;一个像眼睛,一个像脚,目足并运能够到我们想去的地方,能够离开我们不想待的地方。不想待的是娑婆痛苦之处,想去的地方─眼前极乐世界,将来究竟圆满的佛土,这两者之中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经、律、论必须配合。02:38
那么现在我们单讲律的时候,应该是前面知见已经有相当认识,这样的状态。目前也的确可以说,这个教法渐渐衰颓,乃至于陷入没有完整的,所以我们不认识。一般我们修学的时候很少了解这一点,那么这里我就特别提出《瑜伽师地论》上面告诉我们的,来引证我们昨天说的宗体、持犯、忏悔三者的关系。说戒的自性四个功德:从他正受,善净意乐,犯已还净,深敬专念无有违犯。这个叫作戒性─戒的特征在哪里。03:48
不过平常我们不深讲它,真正深讲的话,它有非常严密的次第、非常严密的组织,你从这个地方进去的话,几乎丝毫无错。绝对不像我们平常讲的讲经说法,啊,大概有个概念,就是这样。所以说理可虚通,虚通是虚通啊,但是派用场往往不成。上根利智的人他宿生本来有,一点─透,透了就行;其次一等人,见是见到了,可是行不够。那么这一类人,譬如禅宗的祖师,虽然见了道,他但是下面还要“生生若得不退,佛阶必定可期”。为什么要这样?根据他所见的,然后所消融无始的习气。这个习气这个,我们昨天讲的业,大家还记得吧?这个非拿戒来衡量不可,拿戒做为衡准的标准,否则讲得是头头是道,造的业是照样的一片无明当中所产生的这个业,依旧轮回!这个是中上等的人,如果中下等的人,那就─好啰,听完了以后一点用场都没有!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两样东西配合─见跟行,因此要想了解这个的话,说我们要学了经、论以后,一定要学律;反过来,要想学律的话,一定要经、论配合。05:41
刚才这另外一个题目,他也是这样问,说:“研读《在家备览》,要不要其他的论籍来配合?”要!如果种一点善根,大家听一听就可以,如果真正行持,非要配合不可!那么现在我这个地方,黑板上已经写好了,给大家说一下。菩萨戒的叫自性,它的特征在什么地方?他告诉我们就四个特点:第一个叫“从他正受”,这个戒一定“从他”,就是这是善知识。“从他”里边还有它特别的条件在噢!今天、明天我们就说下去,这个是为什么戒有这么殊胜的功德,为什么说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沙弥戒能够往生的根本理由,都从这个地方开出来的。第二个叫“善净意乐”,意乐就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昨天已经简单地介绍过,造业的根本的主宰者,那是个人的意乐。06:52
第三叫“犯已还净”,万一有所违犯的话,怎么透过这个方法能够恢复清净的戒体。因为这个戒正是我们初机的人走上去,既然初机的走上去,不可能一下做得好。我们往往说:“嗯!这个应该可以做得好。”这个话是错误的。举一个好简单的比喻,你能希望这个小学生,告诉他这个字怎么写,就一笔写出来的是龙飞凤舞吗?这不是颠倒吗?我们修学佛法亦是如此,远比世俗的学问难,居然讲一点道理告诉你,老师写告诉你怎么横、怎么竖,你就写出来跟老师一样,有这样道理吗?那这个就是平常我们对戒并没有认真探索,往往产生这种误解。所以正受以后,是常常有违犯,违犯了怎么办呢?它有它还净的方法,这样。而且我们也不能疏忽哦!最后,“深敬专念无有违犯”。08:13
那这个每一个有它的原因,每一个有它的原因。因为你这个是必定要从他这个善知识那里,正式如理如量、毫无错误地接受,不是说“唉呀,受戒了!”那跑得去嘛,是应一下场面,没有用!现在也许大家说:这个受戒,一定要这个授戒的这个戒师戒体清净。不一定行,你自己了解了认真去做,都有问题,何况每一个地方都不太清楚!所以“正”这个字有它的特别的意义,正确无误的。包括授给我们的这个“师”,以及我们去接受的“资”─就是弟子,对于这个法每一部分了解得清楚;师已经得了体,受的人了解这个法,如理如量地做到,那个时候才可以得到。这里不讲细讲这个。09:27
第二个呢,“善净意乐”,你为什么要去受?这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往往说:“欸,受戒了,好嘛!”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我们照样地不知道,这个我们将来都会说。因为你是从别人的地方受,因此如果做得不对的话,你会看见那些人的话就惭愧:欸……。就这样。好像我们做一件事情,大家都晓得了以后,如果你这个行为跟你所说的不一样的话,我们心里面觉得不好意思,这个就是惭愧。惭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惭跟愧细说起来不一样的,细说起来有它的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唯识法相上面告诉我们,就是说做了不好的怕人家笑,这个叫愧;自己内心上面希望做到这样的,做不到叫惭。那么第二个叫善净意乐,这是我一心一意晓得这个法,并不是人家强迫我的,而是我体会到有这样的殊胜的好处─自他的利益,所以我去追求的,这是我的目标。因此做不到的时候,自己觉得:唉呀,我怎么做不到!这个心情叫作惭。所以一个愧、一个惭。10:54
那么第三个,万一到那时候你刚刚做的时候,由于宿生的习气非常重,往往到那个时候你虽然想努力去做,做不到,有所违犯,那怎么办呢?它有还净的方法。而最主要的,平常我们受了戒以后要一心“深敬专念”,那么你保持这样,这个戒体才能够确定只有增长不会损害。关于这个道理在后面继续讲下去,他每一个地方会说得很正确的。11:36
因此这个宗体、持犯两样东西说明什么?喏,就告诉我们戒是什么,它有什么殊胜的利益,不受有什么大的损害,以及如何受法,它的特征等等。从说明了解那个叫作“法”;了解了以后你如法地去受,说领纳在心,得到的一个“体”;得到了这个体以后,如何去护持它,以及护持产生的功效,这个叫“行”;那么下面有个“相”,这个都是在宗体当中。至于说行持保护使它不出毛病,而只有增长功德,那在持犯当中。所以整个的这两点就说明了,这样做对、这样做不对,那么不对的话,这个不对的程度重、轻,前两者;万一犯了怎么恢复原来的戒体,继续增上,那第三个,所以忏悔。那么今天就把这个原来没有说明的交代清楚,关于这个是出在《瑜伽师地论》上头,《瑜伽师地论》上头。13:01
第二个问题,他说《南山律在家备览》配……。要配的!刚才已经说过。本来在这个介绍,前面那这个介绍的序言当中要多说一些,可是既然是说,我前面说的只是我们很简略、扼要的解释,所以没有说清楚。律一共有五部或者六部,传到我们中国来的那个律本一共有四部传过来的,有一部没有传过来,这个前两天已经简单介绍过的。那么同样呢,还有传过来除了律以外还有论,这个论都是解释那个律的。譬如说我们现在,我们这个中文系的《大藏经》当中,所保留的关于律的论是哪几部呢?我这个地方也说一说。《善见论》、《毗尼母论》这两部论是专门解释四分的,《四分律》;另外《萨婆多毘尼毗婆沙论》、《萨婆多摩得勒伽》、《五百问论》那是解释《十诵律》的;还有一个叫《明了论》,那是解释正量部的。真正地对学律来说,如果今天在座的主要的是出家的同修的话,那我也要告诉大家,说“四律”是哪四部,“六论”是哪一个。14:30
那么至于说《在家备览》上面是另外开出来,它分成三宗:第一个实法宗,所用的论是《萨婆多论》、《俱舍论》。第二个是假名宗,就是《四分律》,那用的论是《成实论》。第三个圆教宗,依据《法华》、《涅槃》开权显实的道理,把戒的根本意趣说全部地圆满地交代出来,而不是前面的权巧方便说不清楚的;那么论呢,《成唯识论》,这两样配合才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在在这里我讲的时候,引用的论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昨天多多少少介绍,今天继续地讲下去,你们会发现,你学了论以后再学这个《南山在家备览》的话,你如虎添翼;反过来,那个戒律如果有了这个论的解释的话,一样的。你要用这个,用到哪里,哪里就对,你要得到人天果报一定得,要求往生一定生,求佛果都可以得到啊,何况是求往生跟人天果报!16:05
不过对诸位来说,我也了解,这个百忙当中,任何我们前面介绍的那种书,任何一本你去翻开来去看的话,都是天书,这个是比较对我们来说眼前的困扰。因此诸位听了《在家备览》,如果觉得有兴趣,愿意,那么我建议你们:能看得懂,你们自己去看;看不懂,我们这里这个教育基金委员会,多多少少提供了诸位很多的方便,你可以借这里。这里我们这里有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在借的,你可以好好地借来听一下。特别是业的部分,以及共中士的这四谛、十二因缘部分,那个你如果了解了以后,回过头来你一看那个戒的话,那一目了然,如虎添翼。这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简单地说一下。还有其他的问题,万一有人问出来跟戒不相关的,我这里不回答,我也说一说。17:13
现在请翻开《南山在家备览》,这个翻到第二页第一行,昨天已经说到《资持》云:“问: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摄修始终,无阙賸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后。”那这个昨天最后已经简单地说了一说,这里还要解释,他为什么说要问答,那个已经说过了。“摄修始终,无阙賸故”,这个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果今天我们在这里讲经、讲论,也许可以不需要,讲律非要不可!原因:律是讲行持的,我举一个比喻,还是前天那个老比喻,我讲一个机械原理,随便黑板上面画一个图,说这个叫汽缸,然后这个叫活塞,大也好、小也好、方也好、圆也好,反正你懂了就可以。今天我告诉你我画一个蓝图,你拿这个照这个蓝图要去造这部汽车来的,不要说方圆不可以,错了这个车身错一点点,你拿这个车身去做,你能做得出来吗?做不出来!浪费时间事情小,精力等等白花下去没有收获。律本身它的特别的功效我们也应该了解的,你必定要照著去认真去做的,这不是空口说白话,所以他交代任何一件事情的话不能少,少了就欠缺,不圆满还勉强可以,如果错了,那绝对不可以,所以它一定不能缺。19:17
还有呢,不要“賸”!我们这个在三界之内唯一可以修行的就是人身,得到了人身要忙碌这么多事情,如果你还在枝末上面乱转,不能把握住根本的话,短短的几十年一刻一下光阴就过去掉了。所以真正讲修行的时候,不但是要集中火力,这个是为什么佛陀一再告诉我们说:“火烧头燃,尚可暂置,无常盛火,应速除灭!”头上著了火了可以暂时停一下,因为还有更要紧的事情,什么是更要紧的事情?无常盛火!这样啊!这个戒是站在这个基础上看的,哪允许我们:唉呀!随便马马虎虎,反正十九不离八啦!这样,差一点也好,差两点也好了,差得十万八千里也没关系。在戒里边不允许,所以它不能多。20:24
立了这样四样东西的话,对于你要修的法门来说,换句话说,从凡夫一直到成佛这个法门来说,说从始到终下脚第一步就是这些,到最后还是这些啊!这是说明的内容,既没有阙、也不会賸,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真正的严密的这个经、论、律,它都有这样的完整的体系在里头,一字都不能多,一字不可以少。我说这个字的字义噢!也许文字上面的话稍微错一点点。同时我们在昨天谈过分析过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反而无关紧要的一个事情,这个它组织得非常严密,我们平常写的文章当中就是看起文字差不多,内涵来说差得十万八千里。十万八千里还可以比耶,它根本不能比耶!21:27
所以下面告诉我们“随成一行”,你真正行的时候,那任何一个行为当中都具足这四个─法、体、行、相。那么这个“行”讲什么?就是我们的:狭的来说戒行,可以说专门持戒,广义的来说,就是了解了佛法以后,有了眼睛以后,你怎么去走到─这个行!这是两个一而二,二而一。22:02
下面有两句话叫“言有次第,行不前后”,在说的时候它有次第的,做的时候无前无后。这不仅仅是这么解释一下哦!这里还有特别的一个关键在,“言”是言教,“行”是行证,言教是因,启发我们的信解,我们可以说“信、解、行、证”这四个来判它,那没关系。总之,在我们不认识的时候,求认识要通过这个言教,然后领会内涵,领会了以后,如我们所领会的去思惟,确定得到胜解,按照这个胜解行持,于是成因感果,彼此间有它的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言教一定有次第,作为因,行持本身没有先后。有了前面这个因,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晓得从何下手。然后到下手正式进去的时候、开始行的时候,那没有前后,同时“随成一行,四义整足”。所以平常我们讲的那些道理,从这地方一一都是很具体地告诉我们有些什么内涵在,否则的话,我们谈经说教说了半天那是戏论。23:53
不过我们不要轻易地排斥人家,真的修行都是管自己不管人家的,告诉自己不要戏论,对人家来说不管他,这是善知识告诉我们这样,我们应该自己了解。对人家应该怎么态度呢?说:哎!他在那儿种一点种子,我随喜他。你随喜他,这个随喜功德对你来说。这个是个闲话但是也随便一提,在这种状态当中不会你是我非,而自己时刻增长善净之法,这是对我们绝端重要的一件事情!下面第二行:24:37
《资持》云:“问:法之与体,同异云何?
那么又另设一个问答,要辨别法、体,那内涵说到底是同是不同呢?24:55
答:《业疏》云:体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则法为能依,体是所依,不可云同。又云:戒体者,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据此不可云异。应知言法未必是体,言体其必是法。不即不离,非同非异。”
那么首先这个文字解释一下。《资持记》本来就是解释《行事钞》的,说这个问题他还是举《业疏》,《业疏》就是《随机羯磨疏》。这个地方又显出来凡是古代的祖师,真正有成就的人,他绝对不会别出心裁想一套,如果说佛、菩萨、祖师已经说的,他一定引证他的,万一说了以后很深奥,他再加以解释。那么现在呢,说这个南山道宣律祖已经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在《随机羯磨疏》上面说过了,所以引证一下。26:09
他说“体”是什么?这个体是戒法所依的根本,所以两者当中有个关系,一个是能依,一个是所依,法是能依,体是所依。这个“能、所”也许有的人不太清楚,那么我这里很简单地说一下。大家看看我手上有个东西,一个盘,盘里面盛一样什么?毛巾!那么这个地方呢,这个盘叫作“能盛”,能够承担、能够容纳这个毛巾的;这个毛巾是“所”,是吧?就是盛放进去,这两样是两个东西,是两个东西。所以法体之间这样的关系,由于有这个法体所以才讲那个道理嘛!譬如说有这个汽车实在的东西,所以就告诉你这个汽车的功效是什么,汽车的结构是如何,告诉你这个汽车的原则,这个就是说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一定是根据这个实体而讲的,所以说这个体是所依的根本,那么所以这个法是能依,因此彼此间有个能所关系,它不可以说它同。27:33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点我们要了解,佛说的这个法门,它有个特质叫作“从禅出教”,告诉我们。换句话说,这佛说的所有法门都是他内证的经验,证些什么?解决了一切苦,圆满了一切的功德,然后这个就是他的体呀!你现在不是要这个吗?对嘛!我要解决一切苦,我要圆满的功德;那我是这样过来的,把这个道理说出来。所以这个道理叫法,这个法一定有它的根据,这个根据正是我们希望的目标。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这个,所以这不是、不能说它一样。28:17
但是你说它不一样吗?嘿!又不对!说“戒体者,所谓纳圣法于心胸”,戒体是什么呀?就是你把听懂的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圣法噢,这个道理不是讲汽车那个车法,而是要成就圣人的这个方法,你把听懂的道理,如他所说的,把它安住在你自己的身心上面。所以这个体,就是这个法具体事实的一个表现,因此也不能说它是异,说明这个。所以实际上也可以说不即不离、非同非异。29:05
平常我们对这个不即不离、非同非异,往往说像这个诡辩一样,越弄越糊涂,我这里不想深讲。如果诸位对这个佛法的中心思想─空缘起,有了了解的话,那这个都不是问题。佛法的中心思想讲空,并不是空无所有的空,空故缘起,缘起故空!那么这个龙树菩萨在《中论》上面特别说,所谓:“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00:03
依两个立场,这两个是都真实的。“谛”的话谛实的,一个是第一义谛,一个胜义谛。下面又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了真实义。”假定你对佛说的这个二谛的法门,你没有办法分别得很清楚的话,那佛说的真正的意义,你永远弄不清楚。00:32
关于这些问题也同样地说,真正要学戒,如果这个前面这个论上面的根本意趣弄不清楚的话,这个戒就学不好。那么在这里我也随便地给大家点醒一下,你们可以用不同的,不管是小乘、大乘,究实说来,他对这个概念都有很正确的介绍。这个是文字的认识,然后呢下面有一点,文字上面并没有说,可是我这里顺便告诉大家一下。01:11
他说戒体是什么?就是纳圣法于心胸,就把那个我们前面听见的,圣人告诉我们所以成圣、所以了凡─了脱凡夫成就圣人的这个方法,能够领纳在我们的身心当中。请问:没有领纳之前什么状态?文字好像没有说,实际上对我们这是真正重要的。没领纳这个圣法之前是什么?无明,跟无明相应的行,跟无明相应的无明、行、识,这都是流转生死的根本,它所以流转就是这个,所以痛苦就是这个。因此这个地方,这个问答除了说明、解答这个疑难以外,还告诉:你不是要离苦得乐吗?对!那么你必须把圣人之法,领纳在你的心当中,取代你原有的无明相应之行。这样才起心动念,所谓“依体起用”,根据这个现在领纳的这个圣法,这是你的戒体,起跟这个相应的这种行为,这个行为就是你的因,这个就是非善即净。如果这个没有的话,那么所有的都是染业,就算是善的也在轮回三界之内,这是我们一开头一定应该认识的。03:01
因此诸位如果有意愿意研究这个南山三大部的话,你看三大部《行事钞》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说:“出家之士,禀戒为体,聚法居身。”三句话已经完全点出来了,这个出家不一定是说受具足戒的和尚;决心要跳出三界之外的所有的人,因此你受五戒也是、八关斋戒也是,后面会说这个差别,当然出家更是!反过来,就算你头剃得光光的像我一样,身上穿的这个衣服,算是出家的清净幢相,不是出家之士。出家之士一定要“禀戒为体”,绝对不是以前的无明相应的这种行,来这个地方主宰你的身心,没有用!在没有得到之前是什么呢?聚什么?聚世间的这个有漏之法,所以叫漏,现在呢聚正法成身。04:16
下面有几句话,所以“行必据体而修,故因名随行”,你的行为呀,不是以前无明、行所留下来这个轮回生死的识,你现在的行都是什么?善净的行,这个善净的行将来就是达到不可思议的功德的,如果是念佛,往生,参禅,大彻大悟将来,不管是你走哪一个。不过这种都是特别法门,戒是正规的通途常规,一步一步来,次第非常严密,这个才是!04:55
所以他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之间,有他的法度,这个叫聚法成身,这个叫随行。随行是因,所以“身必称法而动,故果号法身”。那个很简单,所以因为你这样,所以这个因是圆满的,将来果是什么?法身嘛!因果之间的关系这么清楚。所以言教是告诉我们作为这个因,你得到了这个体以后这样,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啊!这一个啊!所以平常我们说:“啊!去受戒,戒很有功德、很好啊!”怎么受?不知道!戒是什么?不知道!种一点善根非常好。现在我们有幸地了解了以后,这地方怎么能不把全部精神投注进去!下面《济缘》,《济缘》是解释《业疏》的。06:00
《济缘》云:“问:即法是体,法体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体是无情。若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功乃名为体。
来了!那么又说不即不离,又说非同非异,那既然是这样,那么怎么个分法呢?他就说了:在没有受的之前叫作“法”。说我听见了、我懂得了,这个叫作法,所以平常我们听经论得到的都是法。“啊,很懂!啊,好!”这个没有多大的功效。体呢?不是!这个时候的法是无情,换句话说不在身心上讲的,这个体是法─书本上头的东西,对你没关系。要怎么办呢?要加“期誓”!这个期跟誓是两个东西、是两样东西噢!戒的真正重要的全部内涵都在这里,下面会解释,所以我这里不先说它。07:12
有了这个东西以后要种种的缘,于是呢这个因缘聚合起来,你把这个圣法领纳在身心当中,于是成就这个业,这个业所依之处─心!不过这个心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名词,通常我们用的名词叫八识,就是依在这个八识田当中。平常我们八识田当中是无明,都是起心动念就是这个,叫随眠。现在呢,有了这个戒体下去了以后,起心动念自然而然以这个带头,你的行为都是戒法相应的,哪怕睡觉、哪怕吃饭。这是为什么你受了戒以后,只要不毁坏它,一天一夜,回向可以中品中生的基本原因。看见没有?这样!所以大家如果真正有心的话,我是建议你们还是走这条路,最稳当!不管你是哪一个,念佛是保证往生,而且中品中生,那么其他的要想增上的话,更是千稳百当!继续下去。这个依心成了业,“此法有功”,那叫作体啦!下面举个比喻,08:26
如药丸喻,药味各别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戒体也。丸非他物,即药成丸。虽异而同,虽同而别。如是知之。”
那么我不一个字、一个字解释,就像药跟丸,药的话就是譬如说,现在西药我不知道怎么弄啦,譬如中药吧!那个是甘草、那是黄连,一样一样东西的话,每一个有它的每一个的味道,每一个、每一个的功效,兜在一块儿,分开来没什么多大效果。你现在把它全部放在一起煎出来,那个时候啊,也不是黄连味、也不是甘草味,咦,喝起来不晓得什么味,吃下去的话病就好了。所以这个法本身就是一样、一样的,然后呢兜在一块儿产生了这个功效,这个叫作体。所以说它一样吧?好像不一样,说它不一样吧?好像一样。因为黄连、甘草味道不一样,兜在一块儿,欸!不一样了。你说它不一样嘛,就是黄连、甘草兜起来的。这个不一、不异说明这个,我们要了解它的特征。再下面:09:43
《资持》云:“问:行相何异?答:三业分之。”
他又问,法、体问了一下,又要问行、相;于是这个回答很简单─这么三业来分它。这个一句话大有内涵在!因为这个内涵后面会详细地说,所以他并没有明白地这里一一交代,在这里我简单说一说。10:13
通常我们受了以后叫作愿体,叫作戒体,换句话说我受了戒了,内心当中有这个。下面呢,你的行为一定要根据你所受的继续地,叫随行;随行做到哪里,那么功德就产生多大,就这样。好像说,我今天跟你签了一个约,这个约成立了以后,将来这个约的功效是什么,然后你去兑现。喔!你去造房子我给你钱,房子造到哪里,钱就收多少,就是这样,所以彼此间要这样地配合。10:55
那么“行”跟“相”,差别呢?这里说“三业分之”。三业是什么?身、口、意。“行”是指心来说的,“相”指身、口来说的,这个身、口不仅仅是看看这嘴巴、看看那身体,不是!就是我身体的行为。譬如我坐在这里,坐得端端正正,身上穿著几件衣服;如果在家人的话,那歪歪扭扭随便披一件衣服。那么这个就是说,喔!这个叫戒相。可是真正重要的不是在这件衣服上头,是不离衣服,是内心当中在这个说:我今天受了戒了,啊!自己深敬专念戒的功德,自己要这样认真持,还要撑出来代表佛法,作为人天师范。于是这个心情之下,你坐在这儿非常庄严,一点点不可以马虎,由于这个心里的状态所以产生外面的形相,这样,这是我们要分清楚的。所以真正的持,重心在意,身、口是具,具就是工具,那么这个后面等到讲戒行那一部分,是会详细地说明它。12:19
那么到这地方为止呢,就是前面关于宗体那一部分总纲的、大略地说明一下,总略这个宣说这个宗体的内涵。下面就要详细地、广泛地来叙说这个四门的内涵。12:44
第一门 戒法
这个四门第一门“戒法”,戒法当中分为两章,一个是“通叙戒法”,一个是“归戒仪轨”。“通叙”就是原则性地把这戒法说明一下,说明了戒法以后,然后呢,原则说完了以后,这个戒法的内涵。既然现在我们讲的是《在家备览》,因此这个《在家备览》部分当中的“归”─归依是所有的佛法共同的,这个“戒”,则有五戒跟八戒,如果说整个的《南山律》的话,五、八、十、具统统在里头。13:35
第一章 通叙戒法
然后呢,这个两章当中,第一章叫“通叙戒法”,我们看!通叙戒法当中又分成三节,第一个叫“示相彰名”,第二个是“略辨教体”,第三个“显知由径”。那么现在我们这个通叙戒法,是原则性、原则性地叙说这个戒法。那么戒法是什么内涵呢?说第一点哪,他说示相彰名,就把这个名词来说明一下,让你了解这个名词的内涵,这个相就是相状,这个内涵。譬如说,说汽车吧!那这个汽车拿得来,那说一下,所以这个汽车的相状,就是说明这个汽车的内涵。这个大概认识清楚,于是呢,再辨别它的整个的特征,以及深一步地说明、了解它的全部,这个就是它的“体”。不过这个地方现在说的“略辨”,他为什么说略辨呢?那是因为在戒法当中,如果我们分开来说戒法、戒体、戒行、戒相,那么戒体才是详细地说明这个体,在戒法当中先把这个戒体简单地来认识一下。认识了以后下面紧跟著告诉你:啊,你怎么进去,所谓“显知由径”,明显地开显这个内涵,让你了解从哪一个地方下手进入。这个三部分。15:28
第一节 示相彰名
第一部分,现在看第一节“示相彰名”,又分两项,一个“正示”、二“杂简”。正示的,就是先把它那个内涵能够说清楚。其次呢,简是简别,简别有误解的地方、有混淆的地方把它辨别、辨别清楚。通常我们在论当中说立、破,“立”是你立的正义,“破”的是破人家似是而非的这种概念,这个两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在这里简单地说一下。16:06
我们常常提出自己的一个概念,自己说、换句话说立论,这个立论听起来言之成理,虽然言之成理,往往里边有很多错误,或者是不圆满的地方,就这样。我们先不要说错误吧!这样,说就算不错可能有漏洞,可能有漏洞因此不圆满。那么现在呢,再经过这个立了以后还要破,因为你立的不圆满,人家要会来攻击你说你不圆满。对呀!然后经过这样地正反两个方向,一深细地辨别以后,那么产生一个什么功效呢?天衣无缝!所以在理则学上面有一个概念,说这个─我不要说理则,我说一个实际的比喻在这个地方,让大家马上了解。17:12
譬如我们今天这里开一个会,大家有不同的意见;那么现在我们说现在有两类意见:甲,赞成这个请举手─那些人举手;乙,赞成这个请举手。结果甲乙当中,说多数,那么当然行得通嘛,少数你必须服从它。正式去行的时候,有人在那儿闹别扭。欸?决定了你为什么还要闹别扭?他就说:“我既没有同意甲,也没有同意乙。”你怎么办哪?傻啦!是不是这样啊?我们往往碰见这个问题,你怎么办?你跟他讲道理,他也跟你讲道理呀!要是做事情做不通。18:01
现在不是这样,我把这个问题这样:现在这里有两个方式,如果说你赞成举手,如果你反对不举手;反过来说,不举手就是反对的,就是这样。然后呢,只要举一次手,看举手的多就听举手的,不举手的多就听不举手的,只要你服从这个原则说少数服从多数。举了一次手再有问题的话,他要嘛不跟你讲道理,本来这个是讲道理,是不讲道理本来不在此例;讲道理的话,这个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对不对?如果他那个时候还有问题的话,很简单嘛!你刚才举、不举:举,那么那就是属于这一类;不举,属于那一类。好了!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你没办法!大家懂不懂?18:58
所以说这两个矛盾的概念,你必须把它分类分成这样,然后最后采取这个原则。所以他们正式地这个在论当中,为什么要经过这么严密的论辩呢?就是把经上面说的这种概念,各个不同的部派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解释,然后呢经过这么严密地论证以后,产生一个确定无法动摇的结果。现在修行这个是绝端重要的!所以这个两科有它的殊胜的意义,不是说,啊!随便说一下就行。现在看“正示”说些什么?19:46
第一项 正示
《事钞》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
那么,这个是《行事钞》上头的话,下面呢《资持记》,《资持记》就是元照律师解释《行事钞》的,这样。因为这个《行事钞》的内涵文字就古拙、意义呀又深奥,好像我们刚才看了一下懂了,实际上差得天差地远。我想昨天大家已经有了一点经验了,所以头上那个两三天我多多少少会介绍一下,以后就不介绍了。现在看那个解释:20:37
《资持》释云:“示相中,初标示。直下正明。法虽两通,不能委辩,但从圣论,故云直也。轨成者示法义也。出离道者圣所证也。要下出从圣所以。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学者思而得之。”
昨天我讲完了,后来有个人就跟我说……我昨天怎么说的呢?我说,我们觉得这个弘一大师告诉我们,说南山的文很古拙,然后呢的确要经过元照律师的解释;结果我们去看的时候,好像《行事钞》南山祖师的文虽然古拙还懂,看了下面那个《资持记》的时候,看得莫名其妙,越看越糊涂!他就说:“一点都没错,我觉得满好嘛!你看得是越看越糊涂。”现在我们来把它,正因为他说了这个话,所以我不像昨天那样解释,我完全是─想就很古板地、很科班地这样。我没有真正地学过这个科班,我试著这样去一步一步解释,你们听一下看。22:02
《行事钞》那个里边哪,说起来很简单,“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这是一个小段。说谈戒法嘛,如果我们谈,就法来说,这很……不说,不局凡圣,圣也叫戒法,凡也是戒法,这很容易懂嘛!“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这是一句,两句一个段落,直截、直下了当地说这个法,那是指什么?指这是一个轨则,这是一个轨道,从这个地方让我们能够跳出生死轮回痛苦的这个道,也就是轨。下面“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要使得受的人信得过,了解有这样的一个东西。这个文字好像很容易懂,下面的解释啊,那真是很糊涂。那么现在呢,我把它用《资持记》的那个解释,一段一段地来细说。23:11
《资持》释云:“示相中”,示相中就是说现在要正式、正确地告诉你戒法的内涵。这个内涵就是用那个,说法相、法体,在体、相一对的时候,体是体、相是相;解释的真正内容这个体离不开这个相。譬如说汽车,就是这个汽车的行相上面说明汽车的特质,所以这个示相啊,就是正确地指示这个戒法的内涵。这个当中啊,它来了!“初标示”,分三个段落,第一个就是“初”,“标”是标出来、标明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个标明总共三句,就是“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这样三句话。那么这里从这个地方,我们再看一下这个三句的意思。现在我们不是要说戒法吗?是的!仅仅就那个戒法来说的话,是,凡也是、圣也是,譬如说现在我们谈,喔!戒法嘛分哪几位呀?分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依法来分的话─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然后呢以心来分的话上、中、下品;任境而彰的话是无量无边等等。凡夫也用这个,圣人还是用这个,证了预流果了、菩萨了、佛了,他还是现一个比丘相,他还是依法来说,所以很广泛。那么这个是第一段,就是整个的来说。25:13
这一段也有个功效,有它的特别的。平常我们谈一般问题的时候,往往自己有执著,偏在自己的见解当中谈这个问题。而菩萨祖师们,他谈问题的时候都是究竟圆满的,所以要谈“法”,你一定要把法整个地说清楚;然后呢在这个法当中,你谈的那一部分再把它说,或者是分析、归纳、演绎了以后,“局”在那一部分去谈。第一天曾经说总、别,在说明的时候是相对的,在运用的时候是互相配合的。这个“别”正是要满足这个“总”在谈,所以你永远不能,当谈别的时候永远不能忘掉总,当总的时候永远不可以忽视这个别。同样地,讲“圆融”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行布”,讲行布的时候不要忘记圆融,否则圆融也错、行布也错(注1)。所以第一句就说出来这个“法”。26:22
现在呢,第二个“直明此法”,所以“直下”,“直”以下,换句话说,这个就是“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这个两句。这个两句是干什么?“正明”,现在呢正确的,正要说明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所说的戒法。所以他说:法虽然两通,也可以通圣、也可以通凡,现在这里我们没有办法,不能跟你啊,“委”就是细,细细地来说明。为什么不细细地来说?这里没有讲,但是在经论当中,已经告诉我们很明白,“火烧头燃,尚可舍置”哪!你不要戏论哪!跟你不相关的事情不要管哪!现在你最重要的,你用得上的那一部分哪!因此你用得上那一部分,那个凡的部分我们就不谈它了,所以这个道理。27:30
所以说,你们看了论以后的话这种问题都解决,不看论他只能说“不能委辩”。为什么不辩呢?不问可以,反正我们老师怎么说我也跟著他怎么听;但是要细细地来说的话,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真正的原因在,我们还是应该了解它。所以说,哦!是不能委辩,那么现在呢,说“但从圣论”,所以说“直也”。那么所以对我们现在用得上的,直截了当的、真正有关的,一定“从圣”,那一方面来说的。这个圣是什么一个内容呢?所以说“轨成出离之道”,“轨成”两个字就是示法的意义:哪!现在这个法它的意义、它的目标是什么。那用了这个做为一种轨则、做为一个规范,这个圈子当中这是一个法则,这是一个轨道,让你在这个上面去走。走到哪里去呀?走到出离生死之苦,暂时的、究竟的,都从这个地方走。所以这个是“圣所证”的,就是怎么样导你从凡出圣。28:47
也许大家问:“欸?既然从凡出圣的话还是包括凡圣啊,你为什么又从圣而说呢?”欸!这个里边又有问题,再看下去。“要下”,要下总共只有两句,“要下出从圣所以”,来了!告诉你从圣的原因─“要令受者,信知有此”啊!要令受的人信得过。信得过这句话有个定义噢!就是你以前不认识,或者不相信的,说明了以后你了解了,信得过:噢,这样的啊!嗯,是、是、是!因此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信得过了,跟你原来不一样,你信得过它了,你想要去追求它;要去追求它有这个心,你才能勤勤恳恳努力去做,这就对了!
(注1):圆融、行布乃华严宗之教义。行布门全名为“次第行布门”,指凡夫透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位,由此顺序渐进至佛果位。圆融门全名为“圆融相摄门”,指一位中同时具足一切位,一切皆悉圆满具足。由华严圆教之角度看,圆融、行布互为一体,全无矛盾。请参《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一○八页下栏。
00:13
所以这个地方他并没有详细说它的内涵,而是干什么?“但示法之功力”,就是它的这个法的功德。什么功德呢?得到佛果哦、得到罗汉果哦、保证往生哦,那个人天的果报你要的一定求得到哦!这个就是它的力用,就是它的效用,这个说明这一个。“文不明指何者是法”,这个文字并没有明确的,为什么?“意令学者思而得之”,要让我们努力地思惟然后得到它。单单解释文字就是这样,里边还有内涵。他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告诉我们,还要我们要想一想啊?我们一定是这样觉得:“唉!这个麻烦,你告诉我就行了嘛!”你们会不会这样想啊?我也一直这样想。到现在发现,错了!别人告诉你,就是别人的。你们有没有这个经验啊?01:20
所以凡是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例外,都经过了一番磨折,如果是你没有这个折磨的话,这个成功不可能。世间也许看见侥幸部分;了解了佛法,一切都是业,这一生是看到他很省力,他宿生已经努力下去了才得到的,绝没有不需要努力的结果。不过这种地方的都是什么?好像以偏重福德来说;智慧,同样的。有很多天生脑筋很聪明,为什么聪明呢?他前面都有它的必要的条件在,这个条件最主要的两样东西。实际上,在三界之内为什么人是最珍贵,人有一个特别的东西,其他东西说起来不一定比得过动物。爪子,不如动物;牙齿,不如动物;手脚,不如动物;翅膀等等。我们,这个你看,别看小小的苍蝇哦,一拍它就飞掉了,我们在这里是没办法飞,对吧?诸如此类的很多事情。人最珍贵的─思惟的能力。这个论上面特别告诉我们,升沉的枢纽在这里,尤其是出三界,没有这个不可能!这样。02:44
所以现在叫你去“思”,这个里边提供我们两样东西。第一个,让你单单思,就是思而不得,这个时候训练我们的脑筋,不会僵僵地停在那个地方。你老是动脑筋去,你这个思惟的功力、思惟的能力增强,像一把刀一样去磨,磨快了,然后再去用,善巧地用这个“思”,这样。关于这部分在论上面是特别强调,特别强调这一点,你认识了以后才可以。同样地,我们说戒,前面不是说“三业分之”,意是造业的根本,身、口是具,而这个意业当中又分受、想、思,到底哪一个呢?是“思”才是,这个思就是在这个地方。然后思又分三种:审虑思、然后决定思、动发思,这个才是推动我们的根本的原因。03:56
平常我们说:“你告诉我就行了,懂了!”好,碰到你用不上!除了前面已经说的,世间来一般说,成功的人需要一番努力。现在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是我想我们人人都经验到的。老师在黑板上面写一个是字,进学校告诉你怎么写的呀,乃至于把著你的手,他手一放,他黑板拿下来,叫你自己写的话,一笔狗扒。像我扒了十年,那个字还拿不出来,有很多人扒、扒、扒就不扒了,弄到后来龙飞凤舞。这是我想你们大家都有的经验,学文的人写文章,学理工的人同样地,不管是理、工。他说完了以后,他每一个地方告诉你,完了,永远是他的。然后你自己动脑筋不断地去弄,最后,文章写出来─美,然后数理各方面─行,这是它重要的原则。05:07
实际上这个“ 思而得之”后头还有大有文章,回头我会补充。凡是补充的东西都是论上的东西,所以下次你们来的时候《广论》把它带来。你们会发现一配合,啊!《广论》上的东西都生了翅膀,戒上的东西都有了眼睛,你去做保证做得到。否则的话,我们同样地听过了以后,啊,听得很好,对不起!用不上。你就算用不上,每一个地方也不会是含含糊糊,晓得在哪里,这个因种得是绝对正确!好,继续下去。05:49
《事钞》续云:“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
那么,这段继续又说,这个文字很容易懂。看《资持记》的解释:06:05
《资持》释云:“彰名中,初二句蹑前。
这个,哪两句呢?“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什么是“蹑”?就是把前面的重新提一下,要解释,详细地解释,是专门把这两句拿出来就是这样。我现在举个简单的比喻,比如说,这里是佛陀教育基金委员会,我们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这里的组织章程什么什么,完了坐下来了,现在我们讨论了─什么叫“教育”、什么是“佛陀教育”,然后呢,这个“基金会”。所以一讨论的时候是不是我们把原来这个题目当中那些重新提一下头,所以“蹑前”意思就是这样。你现在不是说“凡圣通有此法”吗?那么现在这两句就是指这个。07:00
今下正示。已成者初果已上所修三学名圣道故。
“今下”什么?三句,说“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已成”就是照著你所受的法,领纳在心成体,依体起行,行而得果。最起码的果,所谓“已成者”,最起码的初果,或者初果以上,这个所学的三学都是圣道。这个初果以上还要修哦!所以见道以后还要,见道然后去修道哦!那时候他也是修的,还是要根据这个呀!那么,07:46
今虽在凡亦名圣法,因中果号也。”
你不是前面说修的圣法吗?对,那么这样的话,到圣人才可以了!我们现在却是凡夫哦!凡夫为什么叫它圣法呢?是“因中果号”,那是我们希望得到这个圣人之果所下的因,所以在因中把这个果举出来。平常如果我们解释的话到这里为止,到这里就解释为止。懂,懂了;用,不一定用得上。所以昨天说“达”,通达,这个通达有不同的层次,文字也是个通达,内涵也是个通达。文字的通达单单那个字的解释、义的解释;内涵的通达是闻相应、思相应、修相应各各不同。如果停在这里,那就是文字的通达。现在我要解释的都是根据论上头的,这个内涵我们同样要了解它。09:23
有很多重要的概念,我都会引这个《广论》上面的。当然实际上那个论上的─不是论上的啊,这个不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大部分都是引《瑜伽师地论》上头的,我可以告诉你们。但是它很广泛,在哪里?《集论》、《俱舍》啊,这个这样,都可以引,所以它提纲挈领,最用得上的部分放在这个地方。如果你们有书的话,请你们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一百七十四页,没有书的可以合看一看。这个一百七十四页讲什么呢?“集业之理”。这个话也就是说,我们讲四谛,这一部分讲四谛,苦、集、灭、道,先说这苦的真相。它们为什么要苦呢?就是苦有它的苦的原因,这个苦的原因这个正确的道理叫作集谛,这样。那么“集业”,这个所集的业,业是什么呢?怎么集呢?在这个地方说明这一个。10:32
现在平常我们所有的行为,你只要跟无明相应的爱,而这个爱,通常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三有爱”,什么叫“三有爱”呢?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拿这个果来说,“有”就是业,拿果来说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平常我们所对的境界不外三种,“欲界”就是我们眼睛看得见的这些五欲之乐,我们看得满欢喜的、听得很来劲、坐在那个地方舒舒服服;反过来,就是另外一个。有一个叫不离爱,启发我们的贪;乖离爱增长我们的瞋;还有呢,无所谓这个贪、瞋,增长我们的痴,都在这种状态当中,都在这种状态当中。因此造这个业也不外乎欲界的业、色界的业、无色界的三种业,这样。11:52
那么现在我们修圣法,修圣法怎么修呢?请看《广论》一百七十四页第八行,从第八行的最后,“若尔于三有中一切盛事,见为过患,希求解脱欲乐,发起修众善业,”这是一种状态。前面那个都是说,都是对三界的这种爱著,这个爱著的反面就是瞋,不管境界什么现起,对我们的内心当中的反应不外乎贪瞋痴,贪瞋痴相应的业一定是流转生死。这一部分我们就很清楚明白的,眼前你就观察一下,我们马上可以体验得出来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或者说这个是什么因呀,你就了解了这是流转生死的因,还是超脱生死的因;流转生死是堕落的、是上升的。譬如说念佛,为什么念佛的真正一定要欣厌具足,换句话说,这个念头当中一定是厌恶这个娑婆、欣仰极乐,那么你这句佛号一定有用,都从这地方说的。否则的话你嘴巴上面尽管念,念珠拨得很勤,这句佛号派不上用场。这个地方都很清楚、很明白地一一指点出来。参禅亦然、学教亦然。13:40
所以现在这里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对三有当中,不管三界当中任何好事,你都看见它对我们毫无意思,无非引发的是贪、瞋、痴,只有这样。所以你只想什么?解脱。这种好乐之心、这个希望之心,不再是像“哎呀,我想房子大一点!”“我想汽车”、“我想什么……”这些都不要,厌离它。于是由于这个状态的这种好乐,于是去修这个善法,对!这个发起的众善。14:29
“又于无我义如理观察慧相应思诸善净业,是否集谛生死因耶?”那么下面再紧跟著说流转三界生死的根本是什么?我执。现在呢,相反地就是“无我”,这个道理以智慧观察,认真思惟,这个都是善业、净业。请问:“这个善业、净业是不是集谛呢?是不是生死的因呢?”15:00
他下面的回答说:“总资粮道,加行道者,虽集庸常能引之业,然由如斯意乐所起,及于无我观慧相应诸善净业,是后有爱能对治品,”这个要解释一下。在我们正见道之前,前面那个所有做的都是叫资粮位、加行位。平常我们念佛这个也是在资粮位上当中的事情,也可以说资粮、加行。这个资粮、加行,不管你做任何事情,都是生死轮回当中的事情。既然是生死轮回当中的事情,一定还是什么?集谛所摄,所以同样是集谛所摄。不过这里有个不同的地方,他说虽然是集谛所摄,但是这个是什么?后有爱的对治品噢!换句话说,虽然你还在病当中,你继续地吃下去,那个病一天一天减轻、一天一天减轻,减轻到最后没有病了。因此,虽然现在在集谛当中,却是跳出生死轮回的唯一的方法。16:19
为什么?“与生死本我执行相,相违而转,”这个话我不能详细解释,在《广论》当中说得非常清楚,说业的能不能抵销,必须是什么?行相相背,互相完全相反的。我这里说一个简单的比喻:我欠人家债,然后我别的地方又放一部分债,这样看起来好像帐面上面我并没有欠债,并没有什么。实际上呢,对不起,你偏偏碰见他,“欸!老兄,你欠我的钱呢?”他是我的债主,对不对?好像没有办法还。实际上有─我欠你的债,我把这个钱还了你;帐面上固然是没有债,然后你碰见我了,任何人碰见我,有没有债主了?没有了,这个业就抵销掉了。凡是这种,这个论上面都每个地方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17:17
所以,以前我讲业的时候,就有人问我:“欸,论上面不是说,经、论都说,说‘假令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合会时,果报还自受。’造了业以后,就算是百千万劫永远不会亡的,因缘合会的时候,你还是要自受。那么既然如此,你忏悔有什么用啊?”很多人问这个问题。当年我也想:对呀!你忏悔有什么用啊?后来了解了,唉!真是个颠倒。你了解了这个正对治品了以后,正因为它不亡失,所以非忏悔不可,但是忏悔一定要忏对,这个行相一定要相反。大家清楚不清楚?如果这个不清楚的话,我想今天晚上在这里我不能讲,因为这不是讲忏悔的时候,这是我们讲戒法的时候。18:26
所以这个说明告诉我们什么?说明虽然现在我们这样的作法还是“凡”,是凡,但是这个凡,正是唯一的而且必须的,引导我们从凡出圣的这条道路,这样懂不懂?所以它前面说虽然是集谛所摄,但是它却是后有爱的能对治品,因为跟“生死的根本我执的行相,相违而转”,恰恰相反,所以唯一的方法─抵销掉了。因此这个因中的果号,你要这样认识的话,啊!对、对、对!这个了达就不仅仅是文字解释得通,而是说你行持,走的时候确有所据,而且这个所据的话步步踏实。这个清楚不清楚?关于这一点容或大家还有点迷惑,我们继续地学下去,慢慢地讲到那个地方的话,你会很清楚明白地一一开朗。再下面“《业疏》云”,《业疏》就是《随机羯磨疏》。19:42
《业疏》云:“问:人皆知受,所受是何?
问得妙,好得不得了!大家说是要受戒、受戒,受些什么呀?15:52
答:相传解云:受名圣法。由此法故,奉敬守护,净如明珠,能为圣道作基址故。”
《济缘》解释,《济缘记》就是解释《随机羯磨疏》的,说:20:12
《济缘》释云:“受者虽多,而不自知所受之体。欲警学者,故发是问。
这个问答本身都是祖师自己立的,他为什么要立这个问答呢?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很多人大家受,受完了以后就是糊里糊涂,所以祖师告诉我们的特别这个地方立一个问答。看看很多人就去受了,受完了以后不晓得受些什么,不要说得不到,得到了也不晓得是什么。所以这个地方特别地提一个问题警醒我们哪!所以提这个问题来策励我们一下。20:52
答中。云相传者承古所解。举果目因,以其能通圣道故,复令受者不自轻故。”
那么,答,“答中”,所谓“相传”,这个相传不是传说哦!不是传说,哦,相传这样说的,不是!表示这个有传承,历代相承的,说“承古所解”,如理如量的哟!“举果目因”,这个“因中果号”已经说过了。“以其能通圣道故”,因为这个能够通达圣道的,这个是第一个让我们了解。下面呢?“复令受者不自轻故”,有这两个。哦,你不要自轻哦!现在你得到这个东西是这样哦!哦,这个是万古难遇哦!这样。就像我们现在生了病,必死之症,居然找到了可以解决的方法,那时候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你会全部的精神放在这个上头,用这个药来对治自己的病。关于这一段内涵,清楚不清楚?20:02
实际上,没有正式说明之前,他告诉我们它有很特别的意义在里头。平常我们就是这样大家说:“哎哟!这个戒很好,很有功德耶!”为什么有功德?戒是什么?如何受法?你们如何我不知道,我告诉你,我当年像你们这样的,完全不知道,乃至于出了家了,还是不知道!出了家了以后,学了将近二十年,那个时候回过头来再去看,了解:啊!原来这么一件事情。那还是经过老师这样地头上面敲了多少下,才敲出来的。当然我说这个敲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哦,换句话说,喝斥、磨折,那才慢慢地才了解有它这样的深厚的内涵。22:55
所以我们平常往往人家都说:欸,你做好事嘛就好了,你何必去皈依、何必去受戒?我们根本不了解这个佛法的特征何在啊!说起来这是非常可笑、也非常遗憾的事情。对在家,应该如此。做为一个出家对我来说,我自己常常感觉得这个责任异常重大,如果我没办法回答,说不清楚,那我不够、绝不能穿这件衣服。所以我一直鼓励大家:你一旦要穿了以后,你就应该把这个事情概念很清楚。这样一则自己修持有托,一则圣法真正地可以维持世间,大家碰到你都可以解决他的问题,世间里有救,我们也有救,佛法也就能够兴盛!23:46
第二项 杂简
那么“正示”有了,就是第一个就是“立”,哦!原来这个戒法是大概的是指什么,这个真实的内涵还没说哦,真实的内涵还没有说,这个地方只是告诉我们圣法,照这个法嘛可以让你从凡夫解决你的苦恼,得到你要的圣果的,只是如此而已。只是启发我们这个好乐之心,愿意去追求它。“杂简”,那么“杂简”,避免很多错误的,这样。所以“杂”是不单单是从一个角度,不同的各个角度来简别,分三部分─化制、戒善、遮性。第一个“化、制”,这个小字我们先不去看它,翻过来第四页。24:26
第一支 化制
《业疏》云:“自古详教,咸分两途。化教则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行教则局据出家,唯明修奉之务。”
这是《业疏》上头的,下面解释。在解释之前我先说一下,所以这个古人著述、立疏等等哪,那真是简单明了,每一个字铿然有声,绝对不会说了半天的话不晓得说些什么。一个字─化,一个字─制,就整个地代表了两样东西:经论─化,戒律─制,经论所明─见,戒律所明─行,就这样。这两个配合相辅相成,目足并运能够超凡入圣。他要辨别一下这两者有什么不同。所以自古以来,这个自古以来,换句话就是一向就是如此的,没有一个例外,要详细地说明这个教、说明佛的这个圣教的时候,分成两条路。那么哪两条路?一条是化,一条是制。26:09
所以说这个教法当中的“化”,什么叫化教呢?这个是个专门名词噢,这个化教是“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实际上是经论所明,通常来说。实际上经论当中也讲戒的,也讲戒的,戒当中也有经论的。不过特别是说,凡是讲道理可以虚通的这些,主要的目标启发你的信心,让你了解晓得有这么一回事情,这个叫作化教。化教所对的对象的话─道、俗,在家、出家都是。也许我们说:“欸,在家是因,真正要修学佛法─出家。”出家出是出了,他还要学呀!所以化教这个道理还继续地要学,一直要学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啊?成佛啊!这样。所以化教是通被道俗。而它的内涵呢?特别重视专开信解之门,换句话说立见的,知见上头的。27:24
不过这里也许有人有疑问噢:“见,我们说见,不是要禅宗开悟了以后,那么这是见道的见吗?”对!要晓得禅宗是佛的整个的法门当中一门,正通途常规,这个见,换句话说慧解,有三个次第─闻、思、修。从善知识那里闻、思,那个阶段这是立见的时候;思得到了以后,根据思去下面修证的时候。那么这个闻、思就是开信解之门,这个前两天已经说过。28:03
那么“行教”呢?是“局据出家”,这个局限的,只限在那部分当中。注意哦!这个出家是要出三界之家的这个圈子里边说的。你了解是了解了,你想不想出去?想!想,那你就要照走这个路;不想,那停在那里。所以这个出家不是指形式的,是真正的内涵的。因此这个里边“唯”,唯还是专,专门说明“修”,“奉”是依照著它,所谓依教奉行,谈这件事情。下面这个《济缘》解释,以后我就通常只是把那个文字解释,下面解释过程当中,不像前面这样,好、好,科判那样地一步一步来。下面有重要的地方,那么在解释的时候,我再提一下。29:01
《济缘》释云:“就文二教对明两别。道俗出家被机异也。信解修奉立法异也。
那么现在前面这个文,这个“二教”是哪两教?化教跟制教,这两个相对地来辨明,这两个当中不同的,不同的。说前面道俗这个是化教,专开信解之门;出家是制教,所以所对的机不同。信解跟修奉呢?对著上面不同根机的人,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00:03
对信解的那些人那用化教,对要修持要想得到内涵的人,那么要修奉,所以立的法也不一样,这是说明这个道理。00:17
在我们要进一层地认识,自己问一下:我现在在什么阶段?如果还不了解,不必忙修奉。因此不要说:喔唷!这个戒好,我马上去求个戒,这样。乃至于皈依可以暂时不必皈依,信解、了解了,了解为什么要皈依,如何皈依,皈依了以后该作些什么;戒也是如此。已经了解了,不要停在那个地方,自己觉得:唉!我懂了。懂是懂了,你现在还在凡夫当中,一旦这个身体一失去,对不起,三涂业报无间,再出头来不知何年何月!吃尽千辛万苦,毫无结果。所以懂了以后,欸,那要依教奉行。这是每一个人要衡准自己的内心,就这样。如果现在还在疑疑惑惑,不必去,不要说受戒不要受,三皈都可以暂时不必。01:24
所以随便讲到哪里,我们停下来,自己检查一下内涵。万一我们跟前面所说的不太相应─“唉呀,师父啊!(或者法师啊!)那我糊里糊涂受了怎么办?”那没关系啊,你现在赶快回过头来,把它认识,前面种了个因,也好的。万一到那时候觉得……万一不对、做不到,宁愿舍戒;或者觉得了解了以后,再去受,重受增上戒,这样。这个叫作“骑在马上找马”,我常常跟大家说的这个话就是这个,要注意到这点。不可以自暴自弃,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下面,02:11
《戒疏》云:何名化教?开演化导,令识邪正,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
那么,下面根据《戒疏》来解释。什么叫化教?它是“开演化导”,所以佛出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就是那个化教,打开来详细地演绎这个东西,来应化、诱导我们,使得我们晓得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这个教原来就是化导我们,让我们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打开我们正确的认识,“慧解”就是正确如理的认识,它本来不是针对著对治这个过失而说的,这个叫化教。那么下面呢?03:20
言行教者,
行教又另外一个名字叫制教,这个制教 03:25
起必因过,随过制约,
但是一定因为了过失。你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你结果还是犯、处处错,那不可以。所以,讲完这个道理以后,你开始行为的时候,又错了,告诉你:“欸,你听懂了,既然要这样,这样做不可以!”所以所有的戒啊,这个立的这个戒,都是有人犯了以后才立的,所以叫“因过”。什么,随犯了过然后制定,就像一个契约一样,告诉你从此以后不可以哦!这样的因缘。04:02
说到这里,关于这个制戒的因缘,也说一说。佛告诉我们,说这个贤劫当中嘛有几尊佛,当然说的内容很多啦,最早说初七佛,它广说的话,前面过去的什么劫、现在的什么劫、将来是什么劫,那么通常说的时候,说从七佛开始,毘婆尸佛等等,到前面的所谓拘留孙佛这一世的,那么迦叶佛前一世的,就这样。那么,他就说每一个佛的教法大概的内涵。世尊又告诉我们,有的佛涅槃了以后,教法遗留很久,有的佛一走,教法也就没有了。04:53
舍利弗尊者一听,在这里想:欸,为什么?这为什么有的世尊涅槃了以后教法留下来,有的世尊没有呢?他就跑得去问世尊。那就世尊告诉他:“如果那个佛制了戒,”这个戒是广戒哦,广、略两种戒。什么是略戒啊?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简单的四句话,“啊,那照这个,所有的坏事都不要做哦,所有的好事都要做。然后,这个不是在形式上面,还要净你的内心哦!”那就是佛─不但是一个佛,所有的佛都是这样的,那你这个去做,这个叫略戒,这个略戒每一个佛都说的。广戒呢,就像我们的世尊,一条、一条,每一条当中有深厚的内涵。05:53
所以世尊就告诉舍利弗尊者:以前哪一个佛制广戒,哪一个佛制广戒,哪些佛只有略戒没有广戒。凡是有广戒的,那么佛走了以后这个法还在,所以它继续地延了很久;凡是没有制广戒的,佛走了,好啰,就这么一句话,大家都会说,没有修持的标准,所以很快地隐没掉了。舍利弗尊者就请世尊说:“哎呀,世尊哪!那我也祈求你,希望把那个教法留下来,请你制戒吧!”佛就说:“好、好、好,你停下来,我晓得什么时候该制。”他不说,一直等到后来有人犯了,那么才说。为什么要等到后来有人犯了,这个有它的原因,这里不细讲,这样。所以说这个地方讲的“起必因过”,佛法一定是因缘、缘起之法。06:51
这地方我们要了解哦!这个真正的广戒有它的殊胜的内涵,现在很不幸,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我们一方面嘛说末法,大声地弘法,一方面叫不要戒的。不要戒你弘些什么法?弘的佛法,错了!弘你自己的法,那对,反正你怎么弘就行,照你的,依文解义嘛,个人可以想出一套来!如果你要真正地把佛的圆满的教法弘出来,对不起,那不能错,非要照著这个次第不可!所以佛一再说:“毗尼住世,佛法住世”,因为这是衡准的标准,否则你说这个、他说这个。我们不是讲吗?要论辩的话永远没结果的,吵得个天翻地覆。但是标准一放的话,是就是是、错就是错,绝对不可以说又可以是、又可以非,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昨天在这个地方说明了这件事情。那么这个标准什么呢?戒。07:55
即便是戒,由于根性的不同,有看见不同,所以又分出多少部来─大众部、上座部,然后上座部又分多少部,大众部又分多少部,一分分二十部。佛有悬记,说二十部,部部都对。都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应不同的根性,不管根性如何差别,戒始终是根本。等到戒慢慢地、慢慢地衰了,那个佛法也就衰了。衰到理论还完整,但是修证不大相应的叫像法。现在呢?连它懂得理论的没几个,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样!08:38
所以我出了家,整整二十六年,民国五十四年算起,是不是整整二十六年哪?二十七个年头。一开头的时候我因为弘一大师、印光大师的关系,我已经跟大家说,第一本我认真捧的书就是这个(编者按:指《南山律在家备览》)。不懂!后来还经过了各式各样的老师以后,才多少有一点了解。那时候发现:啊!这个戒这个东西这么严密啊!怪不得古人,那天说像僧休法师听了三十遍,他说“逾增逾暗”,道理在这个地方。所以我这次跟大家讲戒的是最浅近的话,你们也了解,每一个字我分析得清清楚楚,不这样的话,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不好好听,你们对不起你们自己,再说一遍。所以,下面顺便说“因过而制”的,那么这个时候说:09:37
言唯持犯
现在这个地方谈的时候不是一些道理了,就是你这样做,对,就叫持。你只要持的话,哪怕你坐在这里、哪怕你睡觉、哪怕你吃饭,就有功德。你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就是你这样认真地去做,一天一夜要求往生─中品,就这样。如果你这个功德说我要生天,就生天,要什么就什么,戒的威力实在不可思议!所以以后如果有因缘,我多多少少告诉你们感应,现在不能讲,一讲的话你们忙感应去了,那一定错,一定错、一定错!你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如果说没有感应的话这也一定错,你这个道理是空话,这是我要真实地跟你们说的,这样。所以平常一般来说不能讲感应,实际上呢有没有?当然有啊!你看印光大师哪有个不有,可是他平常不讲。为什么印光大师不讲?印光大师很了解现在这是末法的时候,道理既然没有,跟你们一讲感应的话,那完了!那扶乩、土地、城隍都是菩萨、都是什么,这样。所以信佛的都是信土地菩萨、信城隍菩萨,那这个佛教还有什么戏好唱!那说一个轻松一点的笑话。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内涵。11:05
所以说,现在这个制教当中或者行教当中,它告诉我们的都是什么?这个准则,这样作是持、这样作犯。然后这个持犯当中 11:21
事通止作,
这个真正说起来,持犯有四个,叫止犯、止作,这个持也有止持、作持,一共分四样。这个四样因为后面有详细解释,所以这里我只把那个名词告诉你们。11:45
戒律一宗局斯教矣。”
关于戒那一部分哪,就这样,整个地讲这个,所以局于这个出家的。继续下去。12:02
《济缘》云:“十善五停四弘六度一切观行,并化教业。毗尼所诠开遮轻重一切律藏,并制教业。化据理性,理有顺违。制就教法,教有持犯。”
那么这个《济缘》就是解释《业疏》的。十善我们晓得、五停晓得,我也简单地说一下。十善嘛就是身三─杀、盗、淫,口四,以及意三,大家很清楚。五停就是五停心观,因为我们凡夫刚开始修学的时候这个心很粗猛,没办法深细,观察的这个。因此你必须把粗猛的烦恼先把它对治,把它慢慢地凝聚下来,这个时候才净心净意地可以学。举个简单的比喻,一天到晚在玩,忽然之间跑到这个佛堂里叫你打坐,坐不住,要先收收心啊,换句话说。我想我们也是这样,真的要动脑筋,你全部精神贯注在这里面,如果那地方还吵,这个电视机开在那里,这个喇叭在那里哇啦哇啦叫,你一定修不成功,何况我们现在修学深细的佛法。13:23
因此有很多人跑得来说:“哎呀,法师啊!我这个心很乱哪,我去学学定。”错了,根本错了!你真的要学的─学戒,这个才真正重要的。先把那个心收,收了以后然后进一步,这个时候它有特别的法门。这五停心观是专门对治我们平常最粗猛的几种现行,在这种现行当中,修学佛法根本没有用。贪心重的修不净观、瞋心重的修慈悲观,这样。然后心里面思惟散乱的修数息观,这个就是这个平常我们说的五停心观,这样。愚痴重的修因缘观,乃至于界差别。所以对这个方面,这个地方说一说。14:22
同样地,这个细别的时候,又有它特别的内涵在噢!我也可以顺便告诉大家,随便其中的一个,它深细的又有特别的内涵。譬如说贪心重的,人家说不净观。对不起,这个不净有各式各样的哦,有大不净、有白骨、有什么,对治的所贪也不一样。有很多是贪男女、有很多贪饮食、有很多贪什么、对自己的身见的执著,那修的不净观的内容就不一样,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真正修行的时候,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他没办法鉴别你自己的内涵的话,那是很麻烦!所以这个五停心观当中有一个业障重的─念佛观,加上前面说的这个。从一般来说来,的确这个念佛有它的殊胜法门,不过这个念佛,不限在我们当中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或者六个字,它有它的广泛的内容在;那么这个持名念佛是念佛当中的一个法门。广可以包含狭,狭不一定能代表广,这个概念大家应该清楚,这个就是五停心观。15:32
“四弘”呢?四弘誓愿。大乘菩萨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等等,平常我们早晚课天天念的。“六度”,大家也了解,布施乃至于智慧。“一切观行”,这些道理不但是理论,而且你行持这个内涵,这个都是什么?化教之业。16:04
那么“毗尼”就是戒,毗尼里边所说明的,那这个里边只有两样东西─“开”还是“遮”,开就是对的,遮是不可以的。反正遮的东西你去做了就是犯了,开的东西做了就是持,换句话说,对、不对。对的你去做了,那么善业、净业都在这个里头。如果说该做的不做,犯了那怎么办呢?那你就堕落。至于说深、浅的程度,那是“轻”跟“重”。一切的这个律说明的无非是这个,这个都是制教所说明的内涵。16:51
所以说化是据理性, 是说明这个道理的, 那么这个“理”到底是对的呢, 是“顺”;不对的呢,是“违”,关于这方面就见解上面来说的。那么然后呢,制就是“就教法”;这个地方,教有持、有犯,有分别,分别,这个不能错一点点。我们了解了这个,不要说:哎呀,我们做好事就好啦!不一样,这个做好事是化教之业;制教内涵有它的很大差别。乃至于到后面,为什么我们必定要循戒、定、慧这个次第等等,这以后到时候再说。17:41
《资持》云:“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开其信解,用舍任缘,故名化教。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名为行教。”
那么这个都是解释,总解释前面这些。“一代时教”,那个就整个我们释迦世尊告诉我们的这个应时之教法,通常我们说一代时教、一代时教,也就是说三藏十二部教典,不外乎这两样东西。我们用不同的开合,不同的开合,你可以三分,说经、律、论;大、中、小;现在这个地方,行教跟化教,所以它化、行两个。那么这两个什么差别呢?说“开信解”,让你起信、了解,然后“用舍任缘”,看你的因缘,你愿意用也好,愿意舍也好,这个部分叫作化教。用固然是有功德,不用的话,不因为你不用而有大害。就是本来如此还是如此,本来你下地狱的还是下地狱,本来人道还是人道,就是这样;不用不会影响你,这个叫“用舍任缘”。没有什么关系,任你的缘,你的缘具足你就努力一点,缘不具足你不管它。所以这个化教讲的道理呀,听懂了以后,哎,你觉得我照著去做固然好,不照著去做的话,最多什么?得不到它的好处,如此而已,它并没有反效果。但是得到它的好处,好处也不如那个制教,这个有一点不同。19:40
下面呢,“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制教是什么?就告诉你哦,你必要恭恭敬敬地去修,说依教奉行的哦!要嘛不制,制了以后你必须要做的,你违反的话有过失。所以你做的时候有无比的大功德,这个远超过一切,可是你不做的话,对不起,这个祸害也是非常严重,这个叫作行教。20:12
这个我也可以举个非常简单的比喻来说,比如我们随便讲一个道理,啊,说这个汽车,这个交通工具对我们非常好,这样。讲讲道理没关系啊!这样。然后你真的有一部汽车以后,那个你非得照著规矩来,汽车嘛就要开到马路上面,如果你不开在马路上面的话,车毁人亡小事,还有把人家也撞坏,就是这样。任何一样东西,这个“制”一定有它的法度轨则。我们随便说,讲一样东西,哦!这个讲讲可以,真正这个东西实在去派上运用的时候,它的好处也在这里;然后呢,你用得不对的话,这个缺点也就显出来啦!20:58
下面他列一个表,这个列一个表是我们自己把它看一下,前面的所有这个解释等等,他为得使我们很明白清楚,所以列出来。那么那一页的最后那一段,这一段对我们非常有用,这一段是正被我们现在的。21:22
《资持》云:“问:五八二戒既是戒制,应是行摄。答:化教所摄。”
很有趣!它特别有一个问答。说:五戒、八戒,戒嘛,应该是说戒所制的应该是行教或者制戒啦!那回答怎么说?“化教所摄”。对不起,他说这个不是制教,这个叫作化教。化是“用舍任缘”的呀!实际上呢,如果是“用舍任缘”的话,那我们说我们求了戒,犯了戒应该没毛病,然后呢持了戒没有大功德,实际上并不是如此。那应该是制教,它又是化教所摄,这为什么原因?22:47
这地方特别说明这一点。这个用小字,所以用小字的话,这个小字就是弘一大师对这个法的非常尊重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那是古人哪,他绝对不是凭自己的依文解义、臆测,他一定要有根有据,而且这个根据一定是经过严密的鉴别,如果这个祖师用得不妥当,他绝不引用它,就这样;或者用得不应机,他也不用它。23:47
譬如他前面说,他先开始学律,后来看见新律,新律是一切有部律,啊!说得这么完整,他然后决心去学。后来对这个戒体有了认识了以后,才发现:啊!这个南山一宗是了不起啊,功在万世。所以他从此以后忏悔,说这个新律尽管是完整的,我不学,这样。所以即便是说对了,不应机他还是不学,这么严峻!所以下面这个解释,实际上那个小字的解释,对我们是最正确的引导。为什么用小字?表示古人慎重。所以我们真正要学律,这个地方非要学的不可,否则的话,我也是鼓两片如簧之舌,说得个天花乱坠,乃至于扰乱教法,那异常可怕!这个是所以用小字的特别原因,但是这个小字的意义是完全正确。我们看一下,24:16
《南山律》中,以十戒具戒属制教,五戒八戒属化教。
什么是制教呢?“十戒”就是沙弥戒,“具戒”就是比丘;四众─应该说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然后比丘、比丘尼,这个五众的戒法才叫作制教。五戒跟八戒这个是化教,这个是在家人的。24:16
今案,
说现在说,24:17
五戒八戒与常途之化教异。
五戒八戒与通途的、常规的化教异,它虽然是通途的化教,但是─哦,虽然是化教,但是跟普通一般的化教的常规不一样,首先说明。下面呢,首先地指出来这个特点,下面说:24:38
正属化教,义当制教。
就它的归属来说,那是没错,属于化教,可是就它的内涵的意义来说,应该属于制教。24:50
义虽通制,而教终局化。犹如四分律宗,正属小乘,义当大乘。义虽通大,而教终局小也。
反过来说,意义虽然属于制教,但是就这个分类来说,它还是局于化教。举一个比喻:说四分律宗,《四分律》正规地说起来属于小乘的,但是意义,意义却是大乘的。25:07
说到这里也顺便一说,为什么我们的道宣律祖(编者按:揣师意,疑应是弘一律师)放弃了新律而学旧律,新律就是一切有部律,旧律就是《四分律》,因为这个《四分律》虽然归属是同样归属于小乘,可是它说的意义内涵却是通于大乘的。说我们中国是盛行大乘之处,而且大乘才是佛要究竟圆满告诉我们的道理;小乘只是前面引的基础,我们没有条件也只能学学这个小学;够了条件老停在小学,这个非常可惜。所以他这个说明,顺便举这个例子。“义当大乘”,说义虽然通大呀,这个“教”,教就是圣人制的那个意义说来,终是局于小的,这个在〈宗体篇〉当中会明白地说明。下面:26:08
所以谓五戒等义当制教者。
喏,他就说明这个道理哦!说虽然正属化教,可是意义来说这是制教哦!他是有根据的哦,什么根据呢?26:22
如《业疏》云(他说啦!说:)“如来设教类同空界,随立一相摄修皆尽,五戒被俗之法,五体通道之规,持犯相扶,难遮齐则。”
这几句话。这个都是祖师,而且都是有根有据,下面实际上还引经论来证成这件事情,换句话说他这个话,绝对不是弘一大师凭自己个人的意见臆造的。那么这个文我在这儿解释一下。说引《业疏》上面的,《业疏》就是《随机羯磨疏》,这个上面说“如来”,我们的世尊哪,世尊所以设立的那个教法,“类同空界”。这个“空界”有两个意义:空界第一个是无穷无尽的,哦,这个教法是无穷无尽的;还有一个,空界是包含一切的,这样。所以一方面这个内涵是广博无涯,另一方面是包含了一切,深、浅等等。还有呢,空这个东西,随相而现,这个是空的,你有什么就现什么,就这样。所以平常说,没有什么,你拿一个这个镜子,黄的就变黄的,红的就变红的,就是随你设的因,而显它相应的这个缘给你看,这个是空的特别的意义。27:57
所以这个如来随便立一个相,随便从哪一个立,常常来说“摄修皆尽”,都能够包含了全部要修行的内涵,只是针对著不同的机用不同的方法,如此而已。就像那个虚空一样,它本来没有什么,跟你什么相应,就还你个什么,这样,如此而已。所以如来的法本身也是空,空故缘起,缘起的,什么因缘就什么样显示现出来。28:34
那么现在呢,从这个原则上面,现在这地方运用这个原则。说五戒,五戒本身“被俗”,五戒本身只是说专门针对著在家人而用的,这是接引在家人是用这个,因为接引在家人,所以它是化教,这个原因。但是这个五戒的体呀,真正的内涵是什么?通道之规。这个叫道,这个道就是苦集灭道;这个道就是出离凡夫进入圣域的这个道路,这个五戒之体却是这样的。而且“持犯相扶”,那个不管持、犯,这个“难”的是不可以,“开”的是可以,这些东西都跟出家的制戒所说的具戒,完全一模一样的,这两句话就说明这个。好,那么今天时间到了,下次这一段再还要引经论上面再简单地说一说。
00:05
今天我们继续下去。上一次有一位同学问一个问题说:“世尊制戒为什么有广制与略制的差别?又什么因缘不广制?有的世尊是制广戒,有的世尊是制略戒,而广戒能令正法久住,那么每个世尊都是大慈大悲,为什么他不广制?换句话说,不广制不是使得正法提早结束吗?”关于这个,在我们的概念当中的确不了解。佛法都是讲因缘,佛,如果说没有去求的人,这一佛不会出世,出世也没有用。其实以我们眼前来说,你没有这个好乐心,告诉我们不一定用得上,这个道理也不是三言两句说得清楚的。那么在这里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一下今天要讲的文,及上一次讲的文,正好一方面重新温习一下,一方面回答这个问题。01:51
请大家翻到第三页,《南山律在家备览》的第三页,第三页就是在讲“戒法”当中,通叙戒法的这个示相彰名。那么示相彰名当中分正示、杂简,那么这已经说过了。正示就是立正确的内涵,那么实际上立了以后,也许大家还有不清楚之处,所以还要来一个辨别。通常在教法当中说一个圆满的道理啊,它一定有两个层面说同样的事情─正面的,以及反面的。那么通常我们正面的叫“立正”,把正确无误的建立起来;反面呢,要“摧邪”,把错误的把它斥破、摧毁。那么这个地方呢叫正示跟杂简,简就是简别,把它分别出来,哪一些似是而非的。那么这个杂简当中,平常我们就是辨别它的几样事情:邪、正─似是而非、认不清楚的;大、小;偏、圆─是偏向局部的,还是圆满的、究竟的;以及混淆杂乱而弄不清楚的。这里呢主要的要破邪显正为主,那么这个里边顺便也说明了不太清楚的这个内涵,因此这个杂简当中还分出化制、戒善、遮性。04:12
那么上一次我们把这个杂简当中的第一支化制,已经有了简单的说明,因此请翻到第四页。呃,简单的概念我们已经了解,化就是化教,换句话说,经论主要说明的内涵。那么这个呢是专开信解之门,让我们起信,说这个,喔!原来这样地好,然后呢于是我们愿意去听从他而追寻我们要的,于是进一步要确实了解它─那信解。这个实际上呢,在这地方好像是分开,“化、制”两个不同的,实际上这是因跟后面的果,当了解了这个道理做为因,说进一步我们希望达到它,有它的行持以及最后的验证。这个后面的如理的行持,由行持而得到证得内涵的话,这是由于前面讲那个教理,换句话说那个化教的果。因此我们反过来说,前面这个化教就是因,彼此间有这样的一个因果,互相相辅相成的必然关系。没有前面这个化教那么你弄不清楚,以及没有这个说明,你既不会起信,更不会了解。既无信解就算你有宿生的善根,或者听见人家说好、好、好,你来了以后,不晓得什么才是真的好,得不到正确结果;反之,你虽然了解了,起了信解之门,可是不如实行持也没有结果。06:34
这个我想我们通常都有这个经验,听完了法师讲经说法,乃至于自己看完了以后,自己会觉得真好!往往觉得,哎呀!法喜充满。实际上这个法喜有几种差别:第一个呢,他讲的内涵跟我们世间不太一样─新鲜。其次,这个佛法的确提供了我们一个解决问题的实际的一条路子,痛苦怎么解除,功德如何圆成,因此启发一线希望,这是第二个很欢喜的理由。那么再加上如果讲的时候,也是针对著自己的问题,文字能够很好,于是这个情况之下,你觉得法喜充满。07:42
但是佛法的特征不在这个地方。佛法的特征是解决我们的烦恼,烦恼是生死痛苦的根本,因此解决了这个生死痛苦的根本因以后,你下面的所有的痛苦如实能够净除、彻底去掉。以我们诸位来说,听了佛法、看了佛法,乃至于花了相当长的时间、精力,是不是把我们痛苦的问题解决了?是不是让我们得到了我们希望的、需要的这个功德?不一定!因此这个法喜充满,在程度上面来说,启发因缘是对,对真实的意义来说还有一个距离。我们往往觉得就是这个样,那么这个情况之下,对不起,很可惜!它本来作为因,有了这个因可以让你结果的,偏偏你听了以后,以为就是这个,结果呢听完了半天,种下了善根却没有正确的结果。所以下面要告诉我们制教。09:06
制教是什么呢?是局于出家,这个出家─跳出三界之家,我们不妨简易地直截了当说,跳出这个痛苦牢笼之家。那么正面的显示的话,就能够得到真实的圆满的功德,这个才是!可是这个地方,要想得到这个,却不是前面那个教量告诉我们信解、欢喜,这个得不到。要照著制教所列的条文,一条一条,所以叫……这个行教是“局据出家,唯明修奉”,是专业的、特别的,告诉我们如何地依教奉行。这个行就是修行,照著它开出来的,这么很刻板的也可以说,一条一条去做,那么你就能够得到真实的好处。10:22
为什么今天要这里重讲呢?这个也说起来有一个很有趣的因缘。今天对世间来说,是一个很新鲜的日子─中东战争。像我们关在山里的人,我们一直糊里糊涂也不知道,偶然下来,大家都在谈这个问题,谈得很热门,我们莫名其妙。最近因为我到台北来跟大家结这个缘,所以偶然也听听,喔!发现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结果今天凌晨打起来了,那么内容先不谈,这有人说它打的是什么呀?譬如说那个伊拉克方面,坚持把巴勒斯坦那个问题连在一块儿。也因此有人说,那回教是兄弟之邦,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土地让给他安顿下来?乃至于有种种的说法,有人说这个伊朗他不是占了一个地方,那正好让给他。说起来啊,我们感觉得头头是道,他们回教也是兄弟之邦,你占来的地方让给他,那不就解决了吗?好像是这个样。11:46
其实我们也不必谈他那回教兄弟之邦如何,我们自己回过头来,在我们自己身上去找,从比较普遍的步步深入。普遍的,譬如说我们目前每个人遇见的国内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交通的杂乱、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坐在那里谈都很容易─这个不是、那个不是,如果这样,不问题解决了吗?如果那样,不问题解决了吗?讲起来好轻松。那么我们谈佛法啦!更进一步谈到我们说,哎呀,这个生死的根本就在贪瞋痴,这个拿掉贪瞋痴就对;听起来说,哎呀,真好啊!是!好像懂了,乃至于觉得懂了,好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样,实际上呢?不一定!如果说认真去检查的话,我们会发现哪怕很小的一点东西,今天彼此之间一块钱的事情、一口水的事情,吃了一点亏,心里面就会在那儿嘀咕,为什么?为什么?这是很大的大问题。所以,“行、知”之间有绝大的差别。13:11
或者我用另外一个比喻。平常两个人,大家说:哎呀,这个小事情何必啰嗦,何必斤斤计较?但是真正说起来,小事情上不斤斤计较吗?从内心的深处去看的话,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那个心眼睁得圆圆的、瞪得大大的,就这个样!假定说我们从这个观点,这个实际上的内涵把它引申开来说的话,譬如国家,说大家是反正是随随便便,那任何一样东西你乱一点点的,天下大乱!譬如我们现在世间上用钱来衡准,那个标准就是这么楷定的,一点都不能变。商场当中,今天风吹草动,哎哟,说这个美钞或者台币又升值一分、贬值一分。那个一分根本是,不要说一分,一分的十倍这个一角;一角的十倍─一分是一百倍─一块;乃至于一千倍,十块,对我们来说真的用得上吗?派不上用场。但是如果是你没有这个标准摆在这里的话,天下的事情行得通吗?行得通吗?没有一个地方行得通的。这个地方就处处说明了什么?欸,理论信解是容易,真正行持,这有问题。14:44
所以说,我们反过来说,人家告诉我怎么怎么做的时候,我们不一定呢真正地很容易相应,佛陀对我们设教、立这个制度的时候,也看我们的根性,根性不相应,你设了以后不一定成。譬如说我们现在同住的很多,有很多人对戒有兴趣,有很多人对禅有兴趣,有很多人对净有兴趣。禅有兴趣的人,他就是我只要明心见性,那就行,你何必这么这个弄得这么繁琐的一条一条约束别人,自己心里面就是不一定能够接受它。所以说真正在行持过程上头,一定要有它适应的机,这个是佛出世一定的道理,并不是他想该怎么办,所以《法华》上面是最清楚明白交代这件事情。所以现在在这个地方大家要想学戒的话,我首先提出来,喏!随便一个小地方大家要辨别得清楚,这个,所以这一科“杂简”有它很重要的内涵在。16:09
那么,解答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今天继续讲的,就是第四页最后那三行小字。小字前面已经说过,说这个五戒跟那个八戒啊,就它正属来说,属于化教,可是就它的内涵来说,是属于制教。那么他为什么这样说的呢?后面有一个例子,换句话说引证、证明,那个证明在哪里呢?请你们翻到第十三页,第十三页,十三页“归戒仪轨”,就是正式讲归戒的时候,这个有根据的。它归戒仪轨当中啊,17:10
《业疏》云:“古来集法,多削在家。《便制疏》云:律制内众,不被外部。
说古代祖师们聚集这个戒法的时候,都把在家人拿掉。他这个是说出古代的作法,引《便制疏》就是古人所集的那个注疏上面,说这个律只制内众的,那么外部呢,就是说在家人是不管的、不管的。那么这个有它的根据吗?有!所谓根据我们不细说,但是呢,现在我们南山祖师把它怎么说呢?他下面说:18:04
今据律文,通收清信。
现在呢我们道宣律祖说,他还是有根据的,根据还是根据律文。上面也是根据律文喔!那个就是大小、偏圆的不同了。关于大小、偏圆,以后遇见的时候我会说,特别是讲那个三宗开合。那么他下面说:18:29
禁束三业,为道阶梯。理须明练是非通塞成败。
那个“通收清信”,清信的话就是清信士,就在家人,这个、这个不局限于出家,而是共通的也包含那个在家的清信士。他的目标呢,是“禁束三业”,收束、禁制我们的身口意,整个的戒都在这个上面讲的。这个作为什么?为道的阶梯,一步一步走上来。所以前面这个五、八,正是走到后面去的前面两步。有的人停在那里,是,算!有的人呢继续上去,那就“通”,这样。所以呀你必定要了解这个“通塞、成败”的关键。下面证明,19:34
何以知耶?
你怎么晓得呢?所以他说:19:37
如来设教,类同空界。随立一相,摄修皆尽。
要晓得世尊设立那个教法的话,就像那个空界,空有两个意义:一个呢,无边,这是无限的,没有限制的;还有一个呢,含摄一切,它有这样的一个特征。他随便设任何一法,就它的广义来说,是包含了一切。因此这个里边,“五戒”呢虽然是“被俗之法”,这个五戒就正显来说,这个是专以在家为主。但是“五体通道之规”,这五戒的体呀、本质啊,那个是通达到这个道,这个道是局于出家的,一定是出三界之道。所以下面说“持犯相扶,难遮齐则”,它那个或者是持─对的,或者是犯了,那个完完全全跟出家一样。以及这个难遮,同样地,是不对的、要遮止的,这个准则啊,这个准则一定有它的一个分齐,这个五戒跟出家是完全一模一样的。21:09
所以他后面还有一个引证,它那个引证出在什么?《善生经》上面。那个《善生经》上面怎么说呢?说“五戒甚难”,你别小看哦!很难喏!“能为大比丘菩萨戒而作根本”,它作为什么?大比丘,这个是小乘的最究竟的戒;还有呢菩萨,菩萨戒,这是根本在这个地方呀!所以前面说“通道之规”,说,下面是“故知四戒皆导五乘”,所以晓得不管是五戒也好、八戒也好,乃至于后面的沙弥十戒跟具足戒,一样的,只是次第不同。22:08
所以我们看第五页上面这个小字说:“文据甚明,盖无可疑。”而弘一大师特别这地方圈很多小圈,他这个有个特别的意义。说古人的立法,他一定有完完整整的根据,绝对不是凭自己的妄揣、揣摩,这个根据佛的经、菩萨的论、祖师的注疏,而不是我们现在的依文解义,绝对不是!那么这第一支,化教跟制教的不同。22:49
第二支 戒善
这一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在正说之前我们不妨说一说。世间很多人常常说:“欸,你心好嘛你就好啰,你何必皈依?”这样。皈依完了以后:“那么你心好嘛就好啰,何必去受戒?”就这样,常常有这种说法。所以以前我最早也这样想,有人就跟我说:“某人,我打你一个耳光,然后说:‘我心是好的呀!’想想,如果说你是被打的?”嗯,我当时还要跟人家强辩,后来想想:这个“心好”两个字,真的心好了,情况就不一样。实际上,真的这样吗?不,完全另外一回事,就算刚才这个打一下,心好,不是!这个戒跟善里边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在里头:善,你无论如何这个善是有限;戒,你证得了以后这个戒是个无限的。无限跟有限永远不能比、永远不能比!那么这个差别呢?正确的差别在后头,这个地方只是简单明了地说明。为什么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能够保证我们往生,我们花了这么大的气力,做了种种的功德,对不起,边地都不能去,这个地方首先把内涵作为很简单的说明,现在看文。24:47
《业疏》云:“问:一切善作尽是戒否?答:律仪所摄善作名戒。自馀十业,但单称善,不名为戒。”
那么这是一个问答,它这个地方,凡是比较幽深、难了解的,祖师一定自设问答,把这个深奥、比较不容易了解的,用这样的对答、问答来说明它。所以说,“一切”的─不是单单一个喔─所有的善作,做的好事,那么是不是都算戒呢?现在回答了:说这个戒只有“律仪所摄”。这个律仪是专指,专指什么?专指出家戒而言,在家的五戒,你严格说起来不在这个律仪当中。不过呢,这个所谓严格的说是指什么?指实法宗来说的,后面这个戒体当中说得清楚。26:13
说,现在我们讲那个戒的时候分三宗:一个叫实法宗,一个叫假名宗,一个叫圆教宗。实法宗是一切有部的,这个是最基本,说一切都是实法,执一切法三世都是有,这个纯粹是小乘。四分叫假名宗,那么通常称为叫过分的小乘教,这个意义啊已经超越了这个小乘的,但是只是超越一点点,把这个小乘的引发:欸,你不要以为佛说的法限在这个小乘喔!这个小乘是大乘的前面的基础喔!就像我们念书一样,你别以为小学,那这个念书就是念的小学;究实说来,小学是引导到大学的起步而已。所以四分一宗它是叫过分的,把你从小乘的这个范围之内引上来的,这样,叫假名宗。所以叫假名宗,就是一切法都是假名,并不真实。那么,最后圆教宗就是开权显实。27:39
所以这个律仪啊,如果说以实法宗来说,纯粹是限于出家。以假名宗、圆教宗的内涵,前面说,它的意义来说呢,通于制教,那个时候它也可以说是五戒也是律仪。那么普通的世间的,不经过这个戒这个行为的那个情况,不是属于律仪所摄。所以现在我们这里“律仪所摄”包括五戒以及八戒,这八戒就是在家的受的出家戒,叫八关斋戒,不过在家人呢金钱要持,这个沙弥的十戒就多了一个“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不过这里要加个注解哦,现在的出家人也持,那么什么情况之下可以持,这个里边都有开遮的原则在这个里头,并不违犯。28:58
下面说,“自馀十业,但单称善,不名为戒”,其他的十业,那就是我们通常的十善业道,不杀、不盗、不淫,这个是身三,口四以及意三不犯,这叫十善,那这些只是称为善,不算戒。下面的解释,这个解释就告诉我们戒、善两个的最重要的差别。29:26
《济缘》释云:“戒有二义:
戒有两个意义,它有两个特点喔:29:31
一有本期誓,二遍该生境。馀善反之,故不名戒。”
其他的所有的,不管任何好事情,都并没有上面这个条件的,所以不叫戒。
00:11
那么这个两个条件,我在这里把它纲略说一下。后面出戒体的整个的就把这两点来说,而现在《南山在家备览》,最重要的就说明这两点,你们也可以晓得何等地重要。而佛法能不能住世,我们修行了以后能不能一定得到果报,问题都在这个关键上头。我自己说来惭愧,出了家二十多年,接触佛法三十几年,那最近几年之内,才对它有一个最浮浅的认识而已。这个也谈不到认识啦,就是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那才晓得,啊!原来这么珍贵法,无与伦比的。所以得到了以后,哪怕是五戒,保证中品中生,你要生天等等更不在话下。00:14
下面说一下:“有本”,就是根本,以什么本呢?那么这里也没明说,这样。不过前面大家还记得吧?说这个戒啊,如果说以境来说的是无量无边,无量无边,但是你可以用不同的这个角度把它归纳;第一个可以说约心来归纳,其次,约法来归纳。约心所谓上品、中品、下品,每个人接受了佛法,了解的程度的不一样,以及他自己的内心,或者是广大、狭小,强悍或者比较软弱,这样分大、中、小。约法呢?说现在那个戒本身是五戒、八戒、具戒,当然具戒之前还有一个十戒,那就是沙弥,实际上具戒下面还有喔─菩萨戒。所以,欸,你所本何在?02:40
那么由于这个所本不同,因此它的“期誓”也有别。“期”是时期、时间,这样。譬如说,约法来说,五戒是终身戒,八戒是一日一夜,十戒跟那个两百五十条那个是沙弥跟大比丘众,大比丘众的话包括两种哦:比丘、比丘尼;沙弥是包括沙弥、沙弥尼,还有式叉摩那也列入沙弥一类,就这样。那么这个三类那是终身戒,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实际上呢下面还有,从这个上面建立的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所以这个时间有不同。再加上心的分限不同,所以根据你所本,确立时间的长短,然后呢你立誓说:“我如是,我这个样。”这一点,凡是皈依过的同修们大家都知道,说“我弟子某某,尽形寿”,要尽形、尽寿的;如果是八关斋戒的话呢,说“我弟子某某,一日一夜如诸佛不杀生,弟子某某也一日一夜不杀生”,就这样。乃至于后面的原因,同样地,有的人是求人天五乘,有的人求自己解脱,有的人要为了成佛道,解决法界一切有情,那个就是上、中、下品不同,这是戒的第一条。04:44
“誓”是誓愿,换句话说,我这个话不是说了算的,我要去做的,不但要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到它的。因此这个化教跟行教的差别出来了,化教听了以后:嗯,不错,满好!愿意、想,忘记掉也就算;就是愿意,在对了境的时候想想做不到,也不管它。行教完全不一样!05:11
其次,什么叫“遍该生境”呢?欸,这就问题来了。“遍”是普遍、周遍,没有一点遗漏;“该”是该罗、包含;“生”就是说众生,平常我们说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所缘的对象;那么“境”呢,就是所对的境。对有情来说我们称他为生,对无情来说,不妨广义地说境,譬如杀生,那对一个众生来说,这样。那么当然还有不同的哦!所谓“生境”两个字,就是换句话说,你受戒所对的对象在这个上面。佛经上面告诉我们,以慈心来不要影响旁人种种的行为,或者是伤害他的生命,或者剥夺他生活的资具这两点,一个是杀,一个是盗等等,这样。06:15
那么平常在我们来说的话,就是说这个人对我好,我要帮忙他;对我不好,我不但不帮忙他,还要损害他。持戒不是,我不杀,是遍一切众生。我不能说:嗯,这个猪,这个大;或者牛有功,这个不杀,那个猪这个该杀,这个不可以!不要说这个大,可以;乃至于不要说这个固然不杀,可是这个蟑螂是害虫那不行,我看见这个讨厌,这不可以。遍该生境的这个特点哪,我今天做这个行为,不是对所对的对象而来,这是我从我内心上面启发了这个,所以我普遍,遍法界,所对的一切没有一个遗漏的,这个叫“遍该生境”。这个戒的特征喔!这个详细的我下面告诉你。07:17
当然单单我自己说:“啊,我对遍法界一切不杀。”不行!它还要有个特别的、外面的佛菩萨指授,这个所谓叫强缘。佛法是因缘之法,那个时候你透过了这个外面的善知识,这个强缘的助成,然后你说我遍法界,戒杀、戒盗、戒淫;而在一定的期限之内,这样,或者一日一夜,或者终生,或者尽未来际;心或者是小、中、大,这个是戒的特征。不过戒的特征当中一定有一个遍该生境,小的─你你看见这个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个是通常小乘教当中所看的对象,这个小宗,还有呢就是说,我只是不杀他;大的呢?不,法界,那遍法界,不但不杀我还要救他,这个就是大、小内容不同。08:29
那么在这里我们不妨停一下,用一个实际上来说明,根据这个说明我们可以衡量得出戒的功德、威力,为什么它无与伦比!平常我们所谓培福、培福,要有福田。那么福有福田,慧有慧田,加起来叫功德田。我们种东西吧,一定要到田里去种,花、草、果、木等等,或者是花圃,或者是农田,这个是在物质世界里边的田;现在我们种这个田是精神世界的心田,就是我们的内心上面种这个功德田。那么要想收获多少,跟什么有关?跟田的大小有关,跟你种下去份量有关,所以这个地方说大、小等等,心─上、中、下,以及法的几品不同。09:52
不过,其他的我们现在暂时不谈,有一点不妨说一说,就是这个田的大小是成直接比例的。如果我这地方说,啊,前面一坪这么大,然后呢,一甲这么大,然后呢说一百甲、一万甲、一千甲,全台湾、全中国、全世界,量愈大那么当然这个收成愈大。现在戒,所戒的对象,也就是它那个心种功德这个田有多大呢?“遍该生境”,法界无所不包,没有一点遗漏。大家想想看,你世间做任何善法,你能不能把你的行为能够遍这个法界?有没有啊?没有,绝无可能!今天我们帮忙人家、布施人家,哎哟!说平常的时候五块钱,今天我丢了十块钱、一百块钱。如果今天一个乞丐,你给他到一千块钱的话,喔唷,那个心里面人家听了:“什么!你给乞丐给一千块钱哪?”我们总觉得好了不起一件大事情。今天要造一个大庙,有人说:喔唷,这个人好了不起喔!一口气捐了个几千万,这样。譬如说对我们寺里来说啦,喔唷!说个某居士你看一口气……。谁听了以后,啊!心里面觉得,表示这件事情太殊胜了、太难得了!11:24
但是戒,很有意思,随便哪一个戒,你要嘛不守,守的它那个田─法界为量,你说这个法界你怎么比!我说我全世界,在法界当中你根本找不到!银河系,你法界当中整个找不到!所以《楞严》上面告诉我们哪:“空生大觉海,如海一沤发。”那空喔!不是讲我们,现在那个银河系在那个空当中,只一点点,对不对?然后呢包含无量无边银河系在这空,空在这个觉海当中啊,就像大海当中一个小泡泡。所以这个戒的真正的功效─遍该生境,现在大家都不了解。说起来我最惭愧,因为你们当然不了解─在家人,我出了家摸了二十年,我一直不懂。一直到最近这个几年来,我回过头来才慢慢地发现,发现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12:27
在桌上面你们每一位都有《广论》在旁边, 请你们翻到这个《广论》的一百三十三页。一百三十三页讲业,讲业的大小。说这个业啊,你同样造一个业,所依门不同,就是你在这个情况之下,呃,它同样一个业,力量的大小、强弱是差得天差地远。那在一百三十三页第三行,“由所依门故力大者”,这地方讲的业─善业、恶业,因为你所依的不同,那么这个力量也有强弱;现在我们这地方讲的戒。看哪!先引那个经证,一百三十三页倒数第五行、倒数第五行,第五行呢第三句下面,“《宝蕴经》亦说”,如果你们有兴趣,回头全文看一遍,现在呢首先说经上的说明,还有论上的说明,现在戒上面去运用。13:42
《宝蕴经》怎么说?说“三千所有一切有情”,那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平常我们总觉得我们是大乘,我们并不了解呀!真正你了解了法相,这“大乘”两个是难之又难。你们如何我不知道,我今天出了家说学大乘的,我也受了菩萨戒,我晓得,不要说大乘,小乘都不一定真正地认得,不要说摸进门。这个大乘太了不起了!所以关于这一点,你们非看《华严经》不可!《华严经》上面一发菩提心,哎呀!这个、这个功德已经是大得我们无法想像,都是一个法界相应的无量无边的量。现在呢,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统统进入大乘,而且进入大乘以后“具轮王位”,就这样。然后呢“各以灯烛器等大海”,它这个灯烛每一个人像大海这么多,“炷如须弥”,啊!这样大。“供养佛塔,其福”他所得到的福啊,“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就小得很少的一点点,然后呢涂一点点那个油脂,来这个佛塔面前一供,不如他。比出来结果呢,“所得福德百分之一”。15:15
说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都得到,具了大乘,就是菩萨,然后呢这么多的财富,用这么大的供养,不如一个出家的菩萨供一个小灯烛。而这个不如到什么程度?那么多,不如他一个出家菩萨百分之一。下面有个解释,“此中意乐,谓菩提心”,换句话说,他的动机 菩提心一样的,那个前面也是大乘,后面那个出家也是菩萨,所以那个意乐是一样的。“及其福田俱无差别”,还有呢福田,同样地是供那个佛塔。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就是对面的境,你的意乐,以及中间,你舍心、以及舍的物,这个没有差别。但是为什么有这样的功德上头的绝大、绝大的不同呢?“是所依力极为明显”,啊!只是依不同,依在哪里啊?那就是有没有律仪,有没有戒换句话说。16:25
它下面又说,“同是有中”,就是同样的,说你完全一样,有戒的,“具一具二具三之身,修行道时,显然后后较于前前,进趣优胜”,就这样。戒还有不一样喔!或者是只有一个,或者是两个,或者三个。那么一、二、三在哪里,怎么说的呢?我们不妨这么说,别解脱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再不然的话呢,根据像这个律仪当中,《瑜伽师地论》上面摄律仪当中也分三类:一个呢,就是指在家的五戒、八戒这一类;一个呢,指这个求二乘解脱的;一个呢,是指菩萨的。这个三种是具一、具二、具三,那么愈是后面愈是超胜,而且后面一定包括前面。17:29
我呀这个接触那个《菩提道次第广论》,二十几年以前就接触了,但是认真的话是最近没有几年。就看,欸,这个戒有这么大的威力啊!那么这个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我始终不懂。所以我就想:真正要想了解,对不起,还不在文字上面,这个因不能在化教上面去找呀!我就回过头来去制教上面去找,再回过头来再看。当初看的时候这个还是不懂,不晓得这两句话什么意思,但是我咬紧了牙关慢慢地看下去,到后面的正说戒体的时候,啊,恍然大悟!所以这个南山三大部,南山三大部对你们来说比较陌生,那没关系!这我现在的确感觉到世尊留下来宝贝东西,我们唯一的世界上面保持最完整的好东西,就在这个了!实在了不起,实在了不起!我们非要了解了这个才晓得,哪!为什么我们平常说的,大家都说:哎呀!我也受了戒,为什么得不到?你为什么得到?它每个地方这个关键都告诉我们清清楚楚。18:43
所以讲经说法,开信解之门是“理可虚通”,可以虚通;但是呢真正行持的时候,对不起,那差一点点就没办法真正地去解释它。所以南山那个道宣律祖啊,他解释那个文字的时候,这个元照律师就给他下了四句断语。啊!我看了实在觉得……。“繁而不费”,这样,然后呢它下面的有几句话。虽然他在什么情况之下,譬如说内涵你不清楚的时候,尤其是行事、止事,讲那个事相的时候,简单的说明不了解;于是他那个时候啊,要认认真真地把它说清楚,说的虽然繁哪,但是一点都不会浪费,一点都不会这个你感觉得多馀,当然你不想去行就算了。19:50
第二句呢,叫“略而不阙”,有很多地方啊他把它简略了,但是简略了,简略了不阙。如果说行事、止事的话,你一简略了,对不起,你道理可通,照著去做的时候,你不晓得怎么办哪!所以啊,遇见这个道理上的是以类可通之处,他只是把它归类,那这个是怎么样。这么一来的话,虽然简略啊,但是一点都不缺乏。所以“繁而不费”,然后呢第二句是“略而不阙”。第三句呢,“参而不乱”,要把这个世尊所传下来的分裂为十八部、二十部的每一部分精要,你都要拿出来参考。这么一参考,平常我们去看就乱了,欸!但是不乱,不乱!关它意义相关的部分他都能够归并起来,按照著次第告诉你,没有一点点让你觉得无从下手,所以“参而不乱”。最后呢,“幽而不隐”,这个很幽深的道理,很深远的道理,但是呢并不隐藏在里边,不让你不了解。所以凡是遇见难懂的地方,他以种种的问难、征询来说明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是元照律师,特别这个推崇南山祖师的四句话。21:38
因此像这个《行事钞》,他说你正式地要去做的时候,你自己要想从律藏当中去找的话,啊,那的确─现在我们动不动说天书,实际上你们真正,真正大部分人来说的话,根本没有见过什么叫作天书。如果有一天你们出家了,去翻翻律藏的话,你简直一点都不懂,就是一点都不懂!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说他启发我们初机的人来说啊,帮我们太大、太大了!22:15
他说了两点: 初机的人,“昧教妄行”, 如果你对这个教法昧而不明的话,“昧”就是并不明白。不明白的话,你忙了半天哪,叫“费行功”,你做了半天做了虚功,修行了半天没结果。再不然的话呢,你就去找,再去找的话呢,找了这个,啊!你翻了个半天哪,找了半天一大堆东西摆在这里,也许你看的时候看得很来劲,等到看完了以后,本子一合,刚才看些什么?不知道!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乃至于你听,听的时候听得非常欢喜,觉得今天法喜充满;完了以后,这个听的东西你怎么在生活当中运用?怎么样得到那个功德?欸,这下麻烦了!是不是有这个感觉啊?这样。所以你真正要去学的话,对不起!是“文散难求,则费学功。”23:18
现在经过这个祖师,这样地把所有的那个内涵归纳起来,所以他前面说过“囊包三藏”,把整个的三藏、大小等等归纳起来,不但理路上面说得清清楚楚,而且我们进去行持的时候啊,准则摆在这地方的话,可以完全征之百世而无误。因此这个《律相感通录》,这个天人亲自跑得来说:“自从佛世以来你是第一人。”到那个时候为止,到我们中国来说。当然,实际上后代还是,譬如说像阿底峡尊者等等,乃至于像藏系的宗喀巴大师等等,他们都有无比的成就,这个时间都比道宣律祖来得后,这样。那也许说:难道世亲菩萨不如吗?是,世亲菩萨是印度,然后呢道宣律祖是中国,这是两个有根本不一样之处。24:26
这我刚才说前面那个,“有本期誓”、是“遍该生境”哪,其他的善不是啊!因此诸位,如果说没求戒的话,我倒觉得,欸,这个值得;求了戒以后,对戒不一定了解的话,好好地把它听。然后呢,哪里不对的,弄清楚了,到那时候你再去重受一下,也可以说是增上,那个内涵是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这个地方特别告诉,这个还是简略的,至于说详细的,那是在戒体当中会告诉我们真实内涵。下面这个解释比较容易。25:09
《事钞》云:“宜作四句。
那个四句通常是辨别,哪四句呢?25:14
一者善而非戒,
这个四句就是:善而非戒、戒而非善,然后呢亦善亦戒、是非善非戒。现在我们看看这四句怎么分:第一个是善,但是不是戒,那是指什么呢?25:31
谓十中后三是也。
十个,就是十业道当中的贪、瞋、痴,以及无贪、无瞋、无痴。那么为什么前面说这个十业,这个十业也是?就是平常我们如果受戒的话,一定是有它的一个特例的,下面解释:25:56
律不制单心犯也。
这个律上面制定那个条文,单单起心动念不算。因此这个十善业当中─贪、瞋、痴,反过来说无贪、无瞋、无痴,或者是前面的说犯或者是不犯,那个单单心里,善,是已经分出来了,前面是恶,后面是善。律,对不起,那个时候你没有行动表示出来,所以这个律不算犯。26:33
不过这个上面的不算犯哪,下面有个解释哦!那个是什么?实法宗,换句话说,讲戒的最低一级;到《四分律》的时候就不是,它后面有解释的;到菩萨的话更不行,心一动就差!那么为什么说同样佛制的,它有这个实法宗、假名宗,乃至于圆教宗呢?这就是程度不同,小学、中学、大学,同样的加减乘除,这个加减乘除的符号跟法则一样,可是运用的内容差得很大、很大,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后面解释的时候我再说。第二句呢,27:28
二戒而不善,即恶律仪。
是戒却不是善。我们想:戒还有不善的吗?叫恶律仪,这个很有意思!这个恶律仪对我们来说,我们国内没有,印度有。这个旃陀罗啊,旃陀罗就是这个叫贱民、贱种。他专门什么?他有特别的,譬如说杀猪、宰羊的。那印度人哪,如果旃陀罗的话,他这个“严炽”─他就要身上扛了一个标,说表示他这个职业是如此。通常平常那个上等社会的地方他不能去,然后万一路上跑得人家看见了,赶快避开。他这个职业,以及他的规定是专门要做坏事的,就是这样。所以这个对他来说是一种规定,是一种制定的东西,这个叫作恶律仪─也所谓戒,这个戒通善戒跟恶戒─不是善。28:19
那其实你说我们这里没有吗?我们也有啊!比如说那个有一种帮会什么等等,它专门、它那个帮会里面专门要杀人的,这样。好像据我所了解的印度,乃至于美国曾经有过一次,也这么很实行过。这个印度到现在还有,那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它那个教规就是这样的,觉得去杀人,在什么情况之下杀人是应该的,你不杀,不杀你犯了!这样。这你想像无法想像的!就是这种情况的,这个地方属于说恶律仪,叫作戒─律仪就是戒的另外一个名词哦,但是恶戒它是不是善。第三呢,29:04
三亦善亦戒,十善之中前七支也。
那个戒也算,这个善也是。不同的呢?29:16
以不要期直尔修行故名善也,反此策励故名戒也。
同样的七支,假定说你普通说,啊!这个好事我要去做的,那么这个是善;假定你经过了仪轨,要期誓受等等,那叫作戒,所以这个叫“亦善亦戒”。29:41
四俱非者,身口无记。
俱非的话,就是“身口无记”,无记是分别不出来是好、是坏。
00:08
不过这个无记当中,到后面还要详细说明,是有覆无记、是无覆无记,这两个我们也要分别,到以后会讲。看解释: 00:23
《资持》释云:“初句。后三者即贪瞋邪见。
“初句”就是前面说的“宜作四句”当中“善而非戒”,那么“十中后三”就是十善业当中或者十恶业当中贪瞋痴。00:39
化教所禁故名善,律所不制故非戒。
因为这是化教所禁制的,所以叫作善,律不会单独制。下面这出说明哦!说,我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实法宗是不制,但是到《四分律》的话,它就开始了。00:54
《四分》重缘相同十业可入戒收,
什么叫“《四分》重缘”呢?这个要说一下。在实法宗,换句话说,一切有部制戒当中,制戒的时候一定要你身口违犯了,起心动念不算,这样。到《四分律》呢?不一样,起心动念,它也要犯,叫“重缘”。就是初念起来的这个叫独头意识,不犯;完后第二念你继续地又去缘念想,想刚才那个事情,这个叫重缘。01:41
那么第二念起来的时候,跟前面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个也说一说。唯识上面,第一念起来的时候,我们通常叫作“独头意识”。为什么叫独头啊?有这个地方的独头是对著五俱意识来说。为什么叫“五俱意识”呢?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个五根每一个都有识,眼是眼识,耳、鼻、舌、身。不过这个它只是什么?只是缘念,它不会在这地方分别、造作等等。要去分别、造作,一定要跟意识相应,所以当这个意识跟著五根相应的时候,那个时候这个意识叫作五俱意识。前面你单是意识当中起来一个念头,那时候没有发诸行为的时候,叫作独头意识,这样。那么这个这是根据唯识法相的解释。02:49
如果事实,我们也不妨去想一下。一个念头起来了,起来了也就过去掉了,这样。但是另外一个念头想:“嗯!不错,我要怎么去做。”于是这个时候你的注意力就会起来了。或者你看见东西,前面看见了,一个念头,脑筋当中就泛尔这样现起一个影子,如此。回头你看见了,欸!注意一下,眼睛瞪一下,耳朵侧起来听一下,那个时候是什么?已经是重缘。如果你所缘的是跟贪瞋痴相应的话,那个四分已经受,犯了, 这个叫前方便;菩萨的话,根本犯。这个就是刚才说的心有分齐─ 大、中、小。03:32
所以真正讲戒律的,这个行相都非常细,在我们唯识法相当中讲的这个独头啊、 五俱,讲过了,大家不晓得独头到底是什么,以及五俱到底是什么,反正都书本上面翻开来,你记到脑筋里,写一篇文章。戒上面不是!心念一动你晓得:欸!这是什么。善的就有善果,恶的就有恶果,你马上觉得不可以!所以这两个就是化教跟制教的根本差别。因此你警惕了,随时注意它,那马上显出功效。如果你这个功效在戒上遍该生境的话,同样的一念的至心,它产生的功德无量无边,这就是我们应该分得很清的。04:19
所以你们要学戒的话,就从这个地方,要每一步、每一步非常确定。所以不可以 说,又是这个样、又是那样,就是讲圆融。戒这个东西一点都不圆融!实际上你真正地了解才可以谈得到圆融啊,否则这个圆融都是─唉,那是文字上面圆融、圆融。 反正说得很好听,然后我那儿睡觉很高兴,这个叫作圆融,实际上不是如此!现在我们继续下去。那么,所以它“四分重缘相同十业可入戒收”,就像十业当中的其他一样, 都收到那戒当中。最后,05:01
若约菩萨十善俱戒,
对不起,“若约菩萨”的话─ 俱戒,那不但是重缘,独头意识一念动就不行,刚才已经说过。05:11
如是知之。
你要这样去了解它哟!这是第一句。05:17
第三句中,初示相。以下双释。
那么第三句是讲什么呢?就是“亦善亦戒”,那么这个就讲的“不要期者”,不要期;换句话说,不照著上面的“要期誓受、遍该生境”,这样的话呢,“显示世善”,就世间的所谓善,这不是戒。下面有两个字,注意喔!“无愿体也。”这个“愿体”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戒体,这个我们整个行持过程当中的中心就在这里。刚才不是说,我们要种这个福田,现在这个福田的这个田在哪里啊?就是我们的心田。这个心田这个地方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愿体,说你得到了戒体以后,就有没有得到这个。所以平常的时候我们说,你得到了这个,一切时处,睡觉,睡觉它还在增长;吃饭,吃饭还在增长,就这样;办公,办公还在增长。然后犯了呢,对不起,这就麻烦来了!所以这个愿体本身哪,我们应该了解,它的真实内涵,在后面正讲戒体的时候告诉我们。06:36
反此者谓有要期受体,然后如体而修。”
这说世善没有愿体的,反过来,“有要期”,要有受体,然后依体起修。平常我们说依体起修、依体起修,这个大乘经典都会这样讲的,其实小乘经典一样。可是前面的讲,讲完了就是讲完了,这个叫化教;真正的依体起修,在制教当中。至少道理现在懂得了,这样。这个体,法界为量,大家注意!而且这个体非受莫得,这个受的话一定要师师相授,一定要师师相授。所以说在家人,这个不能列入三宝。他真正宝,宝在哪里?有体、无体而分。他虽然是一个凡夫,但是经过如法羯磨以后,他保持的这个体,却是诸佛法界之量,因此他称“三宝”,而且唯有这个才能够把佛跟法维持在世间。但是这个三宝不是个形相喔!形相不算,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都是心相。那这个地方先把这两样东西,它的名词的内涵说明。再下面,遮、性,第三支。08:32
第三支 遮性
《戒疏》云:“明遮性者。由恶缘境,不可随说。以义收之,大分为二。”
遮,主要的就是讲制的戒;性,那么后面会解释。因为我们所对的、造恶所缘的境 界,啊!那无量无边,你根本没办法一一说出来,现在我们归纳起来大别地从两点来说明它─包含了一切。哪两点呢?一个叫遮,一个叫性。下面就解释性跟遮的差别。09:15
《戒疏》续云:“言性恶者。如十不善,体是违理,无论大圣制与不制,若作违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恶。 是故如来制戒防约。若不制者,业结三涂,不在人道,何能修善。 故因过制,从本恶以标名,禁性恶故名为性戒。”
那么这个性、遮,就是有一种叫性戒、有一种叫遮戒,把整个的就分成两类。什么是性戒呢?性是恶的就是说十不善,反过来就是十善。它这个本体,这个性就是本质,它的本身、本质来说,非理的,所以不管佛制、不制,你做了以后一定感得苦果,因为这是苦业啊!所以这个是本性就是坏的。佛法当中,这个恶有一个定义,恶有一个定义: 这个做了以后,结果一定是苦的,感得的坏的,这个叫作恶。善的呢?就是你现在这样 做了以后,将来感得的果究竟是好的、乐的,这个叫善。所以这个性恶是这一个而言。10:57
所以说在这个情况之下,如来才说明、制戒,来预防、来约束我们。假定说不制 这个戒,你不如道理、不如圣人所制戒地去做的话,将来你造了恶业一定感得三涂果报。在这种情况之下,堕落下去了根本不可能修行,还谈什么呢?所以他非制不可。佛出世的本怀要一切众生圆成无上佛道,这个要多生多劫修行,现在你做得不好堕落了,好啰!你还谈什么修行啊?所以这是个根本。因此除了它本来是恶的以外,佛还要特别地说明,就这样。所以它又是性罪、又是遮罪,又是性戒、又是遮戒,这第一个。所以他说,现在从制定了以后,制虽然制,可是由于它的本来就是,所以“从本恶以标名,禁性恶故”,叫作性戒。那么下面呢《行宗》解释,这个解释比较容易。12:31
《行宗》释云:“初释性义。性即是体。违理之恶从心而起,不由制有,故云无论等。是下合戒义,初叙须制。
这个从心里面就起来,不是因为佛制了以后才有的,所以说无论制与不制。“是下”,是下那就是前面“是故如来”这一段话。“合戒义,初叙须制”,为什么要制呢?因为造了业堕落三恶道了,你根本不可能,所以佛制的意思在这里。12:59
故下明立制。于本业上复增制罪,
喏,现在就说清楚了。为什么叫作性戒?性本来是罪,加上佛制了以后,还要罪加一等,“故云因制”。所以说,“应知性戒之言即业制双举也。”这个性戒两个字,有两个内涵:第一个,它本性这个业;还有一个呢,因为制了以后罪加一等,两个都说在里头。那么详细我们看那个遮戒以后,一对比的话,性遮两个就很清楚地分得出来了。再看,13:39
《戒疏》续云:“言遮恶者。
什么叫遮恶呢?遮就是遮戒。13:45
圣未制前,造作无罪。由非正业,无妨福善。自制已后,尘染更深,妨乱修道招世讥谤,故名遮也。”
下面这个《行宗》的解释,也念完了再一起解释。“《行宗》释云:‘初示反前性恶。”就说现在讲的遮戒,跟前面的性戒相反的。“自下”,自下就是前面的说“自制已后”等等。那么“明因制成犯”,前面是说不制不犯,这个上面制了以后就犯,为什么呢?“尘染更深”,这更糟糕!说“更深者多违犯故”。而且“妨道招讥亦即自他两失”,“妨道”是对自己来说,“招讥”是对别人来说。本来出家清净幢相,教人家看见了以后,哇!油然生敬,由于生敬而启发种种的好处;现在不但得不到这个,人家还要讥嫌。自己妨道,对别人的话也引起他的讥谤。人家尊敬你,人家有功德;人家有功德,你就有功德,因为你撑了这个清净幢相。现在人家讥笑、毁谤你,人家固然堕落,可是因为你而引发的话,对不起,你同样的有损失,这个是表面上我们最起码的应该了解。现在文全部再解释一下。15:56
说,什么是遮呢?这个“圣”,这个一定是佛,一定是佛。道理,菩萨乃至其他的……所以经论除了佛以外,菩萨、化人等等,弟子说了,可以,佛只证成;戒,没有第二个人能动,因为这是个法界之量,后面会详细说。只有跟法界完全相应的人,他才能够制法界相应之量,这是我们平常不了解的。所以现在普普通通的人,都也撑起来这个,那完全不了解它的本质。16:40
为什么说戒唯佛制呢?我们信佛的人总是:“这个佛讲的!”但是佛讲的你要讲个道理啊!尤其是佛经的真正了不起的地方,他说:“那佛制的,你要讲出道理来。”那这个道理慢慢地后面会告诉我们。遍该生境,法界之量,请问:哪一个人跟法界相应的?佛。因此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个人能够真正制的根本原因。我今天在这地方先简单地说明一下,这个在论典上面才有,在论典上面,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戒,还非通论不可的原因。17:25
同时这地方也说明,我们说:“欸,这个遮罪嘛,应该跟那个性罪好像就次要的了。”殊不知遮罪跟性罪是一样,因为这个是法界之量。倒是这个遮罪,反而比普通的善还要来得严重。普通的善,尽管是你说杀了一条牛;对不起!只一条牛;你违背了戒的话,这是法界之量欸,这两个就完全不一样啊!这是我们平常根本不了解的。所以很多小地方,我们要把它辨别得很清楚。所以这个大圣没有制定之前,没有什么罪过,因为并不是真实的这个业主,因为它本性不是,并不妨害我们的福跟善─这个地方特别说明哦,福跟善,不叫德。18:17
那么,有一件事情我们不妨简单说一下。那个“制”以世法来说,眼前我们处处看得见,我们这个马路上面说要靠右走。本来无所谓靠右走、靠左走,可是法律既然制定了靠右走的话,那你就得靠右走;要靠左走,天下大乱。如果说你偏要靠左走的话,车毁人亡,你得吃官司,人家也倒楣。现在这地方是红灯不能走,绿灯可以走,如果它反过来的话,那就是这样。所以平常除了这个以外,还有民间的习惯,以我们中国人来说,我看见的,譬如西方人,美国人也是这样,对的点点头,不对的摇摇头。我跑到印度去,印度不是,赞许你这件事情,摇摇头,他说:“哎,好,赞许。”你如果跑得去跟他摇一摇头,它完全相反。这是什么?制。换句话说,因为我们大家共同认识当中约定的。不过像世间的风俗,只是你这个风俗、你这个习惯,或者是一个家族、或者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佛制的,法界之量,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制戒的特别的意义在此。19:38
所以说“自制已后,尘染更深”,你可以不来受,既然你受了以后,那你非遵不可。你可以不在这个国家,在这个国家以后,你说你要向右转,我偏偏要向左转,行得通吗?行不通!这个道理,我们应该了解的,这样。所以说,又“妨乱修道”,还要“招世讥谤”,要遮止,道理在此,道理在此。所以真正讲戒的话,它开遮持犯并不是说,欸!告诉你这个样,它一定要开,在什么情况之下,凡是这个内容它都有它的特别的说明;质、量没有一个地方不交代得清清楚楚。关于交代那件事情,那将来就在持犯当中去说。那个持犯,也可以说非常繁,教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很头痛,好在诸位是在家,所以头痛,出家的话那是应该的。随便一提,我们继续再看下去。20:57
《戒疏》又云‥“性罪三过,一违理恶行,二违佛广制,三能妨道业。遮罪具二,体非违理,故名为遮。”
“《戒疏》又云:性罪三过”,如果是当“性”─这个是讲性罪的话就是性戒哦,性戒如果你犯了,有三个过失:一个是“违理恶行”第一个,这是违背这个理的;第二呢,“违佛广制”,这个佛制就是单单指“遮”;第三个,“能妨道业”。遮罪呢,只具两个,哪两个?“体非违理”,所以第一个前面说的“违理恶行”这个不具足,下面这两个它有的,这“违佛广制”以及“能妨道业”,所以要遮止。那么这个就是性、遮两者的不同。下面有个小注,说:21:50
上明遮性二意,若约五八戒言,前四属性,酒等为遮。性恶可知。遮恶如《业疏》引《俱舍》文略明,今录于下。
这个是弘一大师特别注的,因为这一本《备览》是对在家人为主的,因此他这个地方特别告诉大家一下。我们五戒来说,那么五戒的话─杀、盗、淫、妄(这个淫是邪淫)、酒。前面那个不杀,然后呢,不盗、不邪淫、不妄语,这个叫性戒;不饮酒那是遮戒。八戒呢,除了这个不饮酒以外,还有所谓“酒等为遮”,这个是遮戒。所以你如果持的话,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违犯了以后,当然同样的有很大的损害。现在看一下这个文。22:56
《业疏》云:
《业疏》是引《俱舍论》。23:01
“《俱舍论》云:由饮酒故,即便忘失是事非事念也。离庄严者,谓非旧庄严也。若常所用庄严,不生极醉乱心也。若用高胜卧处及歌舞音乐,随行一事,破戒不远也。若依时食,离先所习非时食也。忆持八戒,即起厌离随助之心。若无第八,此二不生也。”
那么这个文字,下面先看一下解释,解释看完了《济缘》解释以后,然后再说一说。23:50
《济缘》释云:“酒能乱性,不辨是非,容犯诸戒故。
那么这个就是解释前面《俱舍论》云:“由饮酒故,即便忘失是事非事念也。”这个酒能够骚乱、弄乱我们这个理智的本性,一弄乱了以后,是非莫辨,因此就会让我们去犯各式各样的戒。所以前面说,饮了酒以后,这个判断事情“是、否”的这个正念就失去掉了,所以前面说“忘失是事非事念”,这个是念正念,那么这个是解释第一句。那么《济缘》下面说,24:49
非旧庄严,谓华璎等俗中常习是旧庄严,
什么叫“非旧庄严”呢?那个就是前面说“离庄严者,谓非旧庄严也。”这个庄严就是装饰,严就是把它这个做得很像样、庄严。平常我们说打扮打扮啦、修饰修饰啦,这个就是普通所谓的庄严。那么“旧庄严”呢?就是我们一向在家人所做的事情,不管是男也好、是女也好,平常我们说,除了这个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下面还要涂一点香水、雪花膏一大堆。佛法里面不需要,所以叫“非旧庄严”。因为这个东西真正的功效是什么?使得我们醉乱,增长这个。世间是要这个;佛法告诉我们,这个就是引发贪瞋痴的最坏的东西,要去掉它!这个我们要了解,这个是虚假的,我们要真实的。26:18
那么刚开始不可能深入,从眼前一步一步地来,这个就是它八关斋戒意趣。所以八关斋戒制定一天也在这里,一方面你试试看,一方面一天说什么也容易受,这样,这个是有它的种种条件在,所以这个“离旧庄严”,就是指这些。26:47
今并离之但存常所服用故云非也。
那现在这些都不要了,就是你经常,就是衣服还是要穿的,只是如此而已,所有的那些东西啊,就不要了。那么不要的里边,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什么?它这个戒当中,这个八关斋戒当中叫“不卧高广大床,以及不歌舞倡伎,及不故往观听”。八关斋戒我想在座很多曾经守过,最后一个叫“不非时食”。这五戒下面再加上三样东西,第一个,不坐高广大床。为什么讲高广大床呢?就是同样一个椅子、一个板凳嘛就好了,它那个床是包括坐、卧的,那个床又大又广、弹簧,那么舒舒服服地这样来,就这样。这个都是平常增长我们这个醉乱之心的,所以在真正戒当中,不要。不过这里有特别的说明,假定说你今天受八关斋戒,然后你跑到别的地方去,他说那个招待你就这样这张床,你说你不睡,他另外给你买一个小床,不对!这个我们应该了解哦!28:13
这里呀,各个宗派的不同哦!如果说他这个实法宗的话,欸,不行!他宁愿买一个小床来,那个大床不可以!就会执著得非常厉害。如果四分一宗,乃至于圆教宗的话,不是!欸,没问题、没问题!你可以到了晚上睡在地上,两个都兼顾;可是如果你心里面,并没有这醉傲之心的话,你心里面觉得:唉,这个……。存著对它没有一点的享受之心睡上去,不犯!所以这个开遮持犯当中,它每一个不同的这个宗,它有它的界限。可是这个界限不是说文字上面的说说哦,就是你一定要从你的意乐,内心当中相应到什么程度而说的。29:01
就是以小乘来说,他也说这个重点摆在离“极醉乱心”。醉乱心的反面并不是悠悠散散哦,摄持、提持正念。在这个正念护持之下,如果这个地方不允许你有这样,你在这地方去坐高广大床,不算犯!这个后面要讲到的时候,不要说:“啊!这个法师说过的,那我还是这样去做。”你单单凭这个心,你已经就犯了,这是我们要了解。所以戒相细微、难懂,就在这里。那么所以像这一些东西“随行一事”,你,对不起,那就差不多了。
00:03
那为什么原因呢?叫作“高床长慢”,啊!觉得、觉得这样;平常的时候很谦下。然后又放逸自纵,又增长高慢;音乐是动情。这两样东西呀,“皆近破戒”,所以要防止,它是慢慢地防止。00:25
依时食者即不过中。
时,就是太阳过中一线之前这个叫“时”,一过就非时,真正的出家,不可以,非时不可以。现在人家叫“非时浆”,“浆”那就是流体,这个已经过了时候了,但是在特别的情况之下可以开许、准许我们吃的,这个叫作非时浆。00:57
但是大家对这个非时浆,大家也不了解,说:“啊!非时浆,那么我今天持八关斋戒,晚上吃牛奶。”错了!持八关斋戒,下午你只有吃水,平常吃习惯的茶,可以。还有吃这个东西,譬如说,今天有一点肚子痛,胡椒粉这么吃下去,对不舒服的,那个可以!吃牛奶等等有个条件的,今天你生病正好碰到这个情况,或者你有胃病,然后医生说你这个需要什么,跑到一个出家人前面作个羯磨。这一定要如法去作哦,说:今天我因为什么病的因缘,所以受非时浆,今天在你前面受。它一定要有规定的,如法说三遍。那么然后这个师父说:“善!”可以。你说:“好。”回去泡了一杯喝,才不犯,这个叫“非时浆”。不是说我们说:“啊!没关系,你下午这样子吃点牛奶好了。”完全错!你们不一定自己去受,但是如果说你们是在家居士,这个法师是一个出家人,很严格地持戒,你不要跑得去给他劝他:“没关系呀,你下午吃一杯牛奶。”你好心,然后弄一杯西瓜汁给他吃吃。你不要犯这个,对他没有好处,对你也没好处。02:26
以前我刚开始的时候,我总觉得随顺人家一下,后来我认真学了这个律以后,千万不可以,但是我又不便把这个律,板起面孔来跟他说,这样。好的,因为我有一个好处,我一个胃也不好,就告诉他:“你帮忙我,结果你害了我。”所以下一次他不敢害我了。实际上它害我这个胃的话,我最多一世的生命哦,破了这个戒是无量劫的慧命哦!所以你们可以自己不受八关斋戒,但是不要帮助人家破佛的戒,这一点大家注意!不过传统现在来说大家不大重视,那个你不要要求他,真正的佛法只要求自己,这个千万注意哦!这个千万注意!每个人都在这个上面。也许他是个大菩萨,跑得来救世间,所谓和光同俗,哦!就为了你,我们还要感谢他咧!这个我们现在这里不去深谈它。03:30
他下面说,“依时食者”就是“不过中。”那么然后忆什么呢?“忆八戒者”,所以它那个叫“八关斋戒”,这是一个关口哦!那要脑筋当中忆持“无他念故即灭恶也”。你想说:“欸,今天我是持八关斋戒哦!”所以你战战兢兢、认认真真的,这个时候是“灭恶”。这个持有它的一个特别意义哦!所以真正持戒的时候,并不是说:“哦,我今天受过了!”到那时候好像忘记掉了,有也好、没有也好,只做了个仪式,不行!04:08
真正持戒的话,它有个特点─“常尔一心,念除诸盖”。受戒那天你心目当中要提持,经常提说:“欸!我是今天受了戒了。”完了以后,你可以不整个的念头摆在这里,可是这个念头如果很强烈的话,回头碰见了,你随时觉得:哎呀,今天不可以!就这样。否则的话,你如果这个不提起来的话,对不起,今天的忆戒不但没有功德,而且还有害。关于这个,到后面讲到这个戒体,跟那个戒相的持犯那个地方,他会有详细说明,什么叫持,什么叫犯。所以这个地方的,只讲那个“忆”,我们一定要提正念,这样一来是“灭恶”。05:00
起厌离者不乐世缘即生善也。
所以前面不说五戒而说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在家人学的出家戒。为什么要持呢?觉得世间是,啊!不是我们要的,厌离这个世间,所以这个厌离之念生善。05:21
若不节食饱腹嗜味故二心不生也。”
平常我们世间的话就说:哎,今天享受真好!但是持八关斋戒你就想到:今天这样做!那个灭恶、生善这两个就生起来了,这个才是出生死的根本。哪怕有一念,何况是一天!而这个一天是跟法界相应之量,因此就是这一天的功德的话,产生这么大的效果。你想,极乐世界都中品中生,世间要求的,哪有求不到的道理!这样。那么这个就是关于遮、性两个的不同。06:12
第二节 略辨教体
下面再下去第二节,第二节。那么这个第一节就是告诉我们的所谓“示相彰名”,告诉我们这个戒法这个名词有一些什么样的内容,现在第二节就告诉我们这个教体来辨别它。由于前面这个彰名,然后让我们了解了它的内涵;由于辨体的话,依法深入的话才能够真正把握住这个内涵,行持的话得到它的戒体,这样,这是我们真实的归趣之处。现在看,辨那个教体。07:09
《资持》云:“夫教者以诠表为功,随机为用。虽广开户牖而轨度无差,虽克定楷模而摄生斯尽。圆音随应,情虑难求。且依《业疏》三宗,以示一家处判。然教由体立,体即教源。故须约体用分教相。(这个统统把它念完了以后,再来一个个解释。) 一者实法宗,即萨婆多部,彼宗明体则同归色聚,随行则但防七支,形身口色成远方便,此即当分小乘教也。二者假名宗,即今所承昙无德部,此宗论体则强号二非,随戒则相同十业,重缘思觉即入犯科,此名过分小乘教也。三者圆教宗,即用《涅槃》开会之意决了权乘同归实道,故考受体乃是识藏熏种,随行即同三聚圆修,微纵妄心即成业行,此名终穷大乘教也。 然今《四分》正当假宗,深有兼浅之能故旁收有部,教蕴分通之义故终会圆乘。是则大小通塞假实浅深,一代雄诠历然可见。”
下面有些小字,这个小字因为不讲,所以我先说一遍。小字就是弘一大师特别注明的,特别说明南山一宗的精华尽在于此,最枢要、最了不起的地方!弘一大师就因为看见了这个以后,才从新律家转为旧律家。新律家这个律的内涵之丰富,然后精详、周到,所有的律藏当中那无出其右。可是我们弘一大师看了这个地方以后,把原来学的新律放掉,而且誓愿生生世世要弘南山一宗,就在这地方。然后这个《南山律在家备览》的精要也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只是略辨,把它简单以及略略地来说一说。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资持》的解释。10:25
“教”是什么?说“诠表”─来说明、来表彰。那这个佛的内涵,透过了这样的言教的说明,让你了解它的内涵,这个就是他所要的目的。然后这个一定跟不同众生的根性有关,深就讲深,浅就讲浅,所以叫“随机为用”。它这个内涵是“广开户牖而轨度无差”,这个机来说,那大、小、广、狭,无量无边。我们平常动不动说八万四千、八万四千,八万四千还是个归类,广的归类叫八万四千,真正的八万四千所包含的是法界无量无边的。所以“广开户牖”,户就是门,牖就是窗,换句话说这个通道;虽然这个通道是无量无边,欸,但是叫“轨度无差”,说拿这个尺寸、拿这个轨则去衡准的话,丝毫不差,这样!这个就是教的功效。还有呢,“虽克定楷模而摄生斯尽”,以这个轨则、以这个法度来确立,确立什么?楷模,像模子一样,这个典型,说这个是这样、这个样。它能够把法界一切众生、一切有情都含摄在里边,没有一点遗漏,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12:22
所以说“圆音随应,情虑难求”,这个方面来说的话,那不是我们凡夫作得到的。我们凡夫用的什么?“情虑”,你用这个方面去说,你怎么弄也弄不到。这是什么?佛─佛的圆满的言教之音,随个人根机不同,所以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他现在谈到这个教的时候,他也是一样,“广开户牖”而却是“轨度无差”。反过来说,“克定楷模”好像有这个制定的法度摆在那里,死板的,但是却能够运用在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没有一个遗漏。这个佛陀了不起的地方,所以才唯有我们佛陀,所以圆音才能够随众生之类来应个人之机,关于这个地方,不是我们平常凡夫所能够了解的。13:32
因此佛圆满的,还经过菩萨祖师的注解,现在这个地方“且依”,我们目前就是依照著祖师菩萨开给我们的,是“业疏三宗,以示一家处判”。那个就是各家各家有不同的说明,现在我们看南山一宗把整个的佛的教法,怎么分析然后演绎而归纳成功这个三宗。把世尊所说的整个的言教,从小到大,性相、显密统统包含在里头。所以说,“教”是什么,怎么来的?“由体立”,一定有它的实质本体,所以体就是教的根源。因此这个地方谈的话─“约体”,就是从它的体上来说明;换句话说,现在讲的言教就是讲它的那个本体是什么。因此这个地方本体开,照著南山分的三宗:那么这个三宗一个叫实法宗,一个叫假名宗,一个叫圆教宗。14:53
第一个,初指出这个实法宗的根源,那就是萨婆多部。我们不一开头的时候说律分五部吗?那个也就是一切有部。那个从佛灭了三、四百年─这个三、四百年也是我们不能肯定,印度是没有历史的国家。通常说阿育王,阿育王考证的结果,有的人说一百多年,有的两百多年,有的三百多年、四百多年,这么差呀!说起来总是百,总是加上一个百就好了,他好在没有说九百多年,这个我们先不去管它。15:31
那是一个事实,萨婆多部在印度的话非常盛,现在那个迦湿弥罗那一带,而且历久不衰,因为它非常地严密。但是严密有它一个缺点,弄到后来变成繁琐。所以当这个教鼎盛的时候,它因为非常严密,所以你一点都不能乱;因为不能乱,所以学进去固然难哪,学好了以后它绝对不会动。平常我们现在讲起来是“啊,那好的,反正圆融。”这样讲起来很动听,但是你要想进去的话,它并没有那么仔细,并没有那么详细而实在地分析。因此平常讲的时候、行的时候,对不起!这个不一定能够恰到好处的,所以它上根很好,对一般中下之机容易乱。所以在印度当年萨婆多部的盛,是盛在这里;后来慢慢、慢慢地,学的人也不好好地学,就算学了以后,名相是非常地繁复,使用方面反而僵化。这是我们大概了解一下,不是本文范围之内。那么所以他说萨婆多部是这样,这个是指出它的第一个,它那一宗的名字,以及它的来源这个传承。16:56
下面呢,那一家讲那个教体,换句话说戒体的话,“彼宗明体则同归色聚”,他讲那个戒体属于一种色法。因为后面会详细讲什么叫“色”,什么叫“非色非心”,什么叫圆教的“同归识藏”,所以我这里只提个名字。而这个整个的就是《南山律在家备览》的中心,大家记得住固然好,记不住到后面还有。不过前面先点了以后,如果你们认真去看一下,模模糊糊有个概念,然后后面说到那个地方就会很清楚,对于真正想学佛,那是最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他前面这个略辨教体,有它的这个特别的功效在。17:47
那么随行呢?什么叫随行?这个这地方要说一下,我们在上头讲这个戒善的时候,不是谈到一个愿体吗?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受戒的时候,因为有“要期誓受”,所以发愿,得到这个戒体。得到戒体叫作愿体,然后依体起修,这个依体起修后面这个叫修行,这个修行在戒当中叫作“随行”。现在这地方出来啦,说体嘛是色聚,随行呢就是依体跟著而来的这个修行。它这个修行要修改我们的行为,这个行为指什么?七支,身口七支,所以这个意不算。这个是小乘─当分小乘教,所以四分叫过分小乘教,那就是实法宗的特征。说“形身口色成远方便”,这是当分小乘教,这是说解释这个随行的,解释那个随行的。关于那个随行的内涵,后面整个的〈持犯篇〉就是讲那个随行,所以这里也把那个名词解释一下。它这指什么?指身口七支。那么“形身口色”的是,就是反正我们作任何一件事情,这个身口已经有行为表现出来了,那个是叫作远方便。那么这个方便对什么而言呢?方便对究竟而言的,究竟而言的。19:41
在我们的《广论》上面,曾经谈到过业,一个业的成就需要四个条件,那么现在《广论》在手边,所以你们可以翻开来看一看。那个在什么地方呢?一百二十二页,这个是“抉择业果”。这个抉择就是说我们很认真地看看,造了什么业、有什么果;业就是因,由于这个因,将来一定会感得什么果,来认真地不是含含糊糊地,这样,所以叫抉择。那么先谈那个黑业,黑的反过来就是白业,第一个叫杀生。“云何杀生?〈摄分〉于此说为事、想、欲乐、烦恼、究竟五相。”这个〈摄分〉就是《瑜伽师地论》上面,《瑜伽师地论》上面分什么?〈本地分〉,这样,然后下面什么?〈摄决择分〉,这个〈摄分〉就是〈摄决择分〉。什么叫〈摄决择分〉呢?就是〈本地分〉只把它平铺直白地说出来,可是里边深奥的意义,有一点地方不太清楚的,于是重新把这个义理分析得清清楚楚,那么简称〈摄分〉。21:14
所以这地方处处地方告诉我们,菩萨祖师的任何的著作,它这个来源,什么经、什么论,交代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能含糊。所以他现在那个〈摄分〉上面说怎么办?要造一个业的话,事、想、欲乐、烦恼、究竟五相。现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又把它“将中三摄入意乐”,哪中三呢?“想、欲乐、烦恼”这三样东西,因为这个都是心理行为,所以这个心理行为摄入意,这个意所好乐,这个叫“意乐”。再加上个“加行”,于是变成功四样东西。结果呢这个四样东西是什么?“事、意乐、加行、究竟”,上一次我们介绍这个业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个,说过这个。22:09
所以“事”,那换句话说,比如说杀,那就是杀的这个对象,杀一个小虫,然后杀一条什么;反过来救,你救那个事。“意乐”呢?就是你以什么心情去,这个里边有想、欲乐、烦恼三相。22:36
“加行”呢,由于你这个念头,对了这个境,动了,于是开始行为。这个行为就是现在我们《南山律在家备览》上面叫“形身口色成远方便”。就是说,你还没有正式地把那个杀完成之前,那么这个时候叫作方便;开始了,那个是远方便。远方便跟近方便:我说准备去,欸,看见一个,譬如说一个小虫,你要杀它或者你要去救它,现在我们不妨就是救它吧!看见一个小虫,你看见也就算了,想要救它,“哎哟!在这个通道上面不对,怕被人家踩死。”于是你跑得去,一看那小虫很软,你拿一个扫把。于是这个情况之下,你拿一个扫把等等叫“远方便”,拿了个扫把去把那条小虫扫的时候叫“近方便”;扫出来搬到别的地方叫“究竟”,你那个善业完成。反过来杀业呢,也是这样,我去拿一个苍蝇拍,你拿苍蝇拍的是远方便;然后试、试、试,就跑到那地方的话,叫作近方便;“啪!”下去,打死,究竟。所以真正讲业的时候,它每一个地方都分得清清楚楚。23:52
不过我们在讲业的时候只讲四相,然后讲持犯的时候,他就说:远方便你结的罪是结些什么,近方便结的罪是什么,然后究竟的时候结的罪是什么。如果是大戒,什么是可以忏悔,什么是不可以忏悔。然后这个方便罪,堕落地狱嘛是不是要堕落;堕落的时候要受多少长的罪,它都分得清清楚楚。就像我们现在世间的法律一样,或者判他什么这个刑事、或者民事。民事嘛要赔多少钱,刑事嘛或者要关牢监,或者要罚,罚嘛多长、多短,这个都每一个地方分得清清楚楚。反过来,你如果有好的话,那同样的有多少功德,也一模一样。所以现在这地方的说,“形身口色成远方便”,这个叫当分小乘教,那就是最基础的。24:48
第二呢,假名宗,那就是现在我们这里“今所承”,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传承,通常我们说传承、传承,或者师承,那就是“昙无德部”。“昙无德”是印度话,翻成我们中国叫法正、法藏等等,名字不同。“此宗论体”,这个地方的论体就是戒体,它不是……二非,什么叫“二非”呀?我们平常分类的时候,或者是分为心法,或者分为色法。那么这个实法宗说这个戒体是色法;现在进一步说,这个不是色法。它后面分得非常清楚,为什么说色,有一个原因;然后更深远一点看,他说你这个判错了,但是你又不能说它心呀!所以叫作“非色非心”。但是这个非色非心你又说不上来,所以叫“强号”,它每一个地方有它的特别的意义,这意义到后面再解释。25:55
“随戒”呢, 就是得了这个愿体以后, 然后呢随行, 这个随行这个地方叫“戒”,跟行一样,这“相同十业”。前面实法宗防七支,现在这个假名宗不是单单七支,身口以外,还要一个意,意就是贪瞋痴,就是这样。这个贪瞋痴也有一个差别,重缘才算,所以它叫“重缘思觉”;一念的独头意识起来不算,没有犯。说重缘─脑筋当中又起来一念,这个重缘一定要“思、觉”,这两个字。26:44
那么在正解释这两个字之前,我们也看看,真正的够量的这个论、律等等哪,不能动一个字,少了一个字错,多了一个字错。不像我们现在作文章,摇头摆尾、之乎者也,说了一大堆,八股文说了半天没有内容,以及现在解释了半天,你很动听没内容。这个地方每一个字有它的特别的意义,“思”是什么?因为现在这是讲心理行为,心理行为我们现在晓得,平常我们五蕴分的话─色、受、想、行、识。色那就是外面的色法,心理分成四项:受、想、行、识四蕴。最后这个识蕴是心王,前面这个受、想是心所,真正那个心的功效掺在这个里边。27:43
那么现在说受的行相是什么、想的行相是什么、思的行相是什么,我们弄大不清楚。“受”是领纳位:哦,看见了,那你感受到了,于是心里面觉得欢喜、不欢喜。“想”呢,它又有不一样,想是什么?它有不一样的,想就是对这个所对的境界,你识别它长、短、方、圆,然后安立种种的名言种子。“思”呢,不是,令心造作,能够策你的心在事情上面开始进行行动。所以真正开始行动是思,而当这个思开始,你自己很清楚地明白:“嗯!”所以“思、觉”,那个到了“犯科”。28:41
所以细分起来的话,我们真正要了解,我们这个行为对、错,你必定在这个法相上面去认识。而这个法相绝对不是唯识法相,唯识法相你可以说得很清楚,说完了课本一合没有了,脑筋当中:“嗯,不错!”再不然的话,“唉呀,这么繁琐!”现在在这地方的话,说清楚了以后,你脑筋一动,晓得:“哎,对!”“嗯,错!”你晓得对、错,然后这个地方才谈得到持犯,谈得到功德,就这样。29:14
所以我这个地方说重缘─再去缘它,然后呢,跟思心所相应,那个时候你感觉到了,那个犯了,这个叫“过分小乘教”。对小乘来说是过分,实际上呢,这个已经开始真正能够把握得住这个重点了。就像我们现在世间一样,小学里边去,对不起,学了半天,字是认识了,用不上;到了中学比小学是高,虽然还没有到大学,你已经能够如理地派上一点用场了。现在时间到了,我想这个圆教宗在这里就不说。
00:03
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这里有几个问题,这个问题下面都会一一解答,所以这里就不说了。到时候自然说到那里就……这个问题下面讲下去都可以解答。那昨天已经讲到“略辨教体”当中前面两个─实法宗、假名宗,那么这个我没有详细讲,已经说过了,因为到后面在“戒体”一章当中,他会很认真地把它一一解释得清楚。这个地方只是约略地了解这个几个宗派,那么每一个宗派大概所提出来的见解,以及在这种见解之下它行持的准则,这样。这是三方面,所以只要约略了解。现在我们看第六页最后一行:01:52
三者圆教宗,即用《涅槃》开会之意决了权乘同归实道,故考受体乃是识藏熏种,随行即同三聚圆修,微纵妄心即成业行,此名终穷大乘教也。
这个第三个说明圆教宗。这个圆教又顾名思义─圆满的言教,这是从下面一步一步上来。那么它根据什么呢?说“用《涅槃》”,实际上叫《法华》、《涅槃》。而这个地方特别提《涅槃》也有意思,《法华》是开会的真正的理路,佛的意趣;《涅槃》是行持,所以《涅槃》是说“扶律谈常”,最后了解了,你要正式去行持的话,那还从这个地方著手。因此《涅槃》到最后,把《法华》的意义究竟说明了以后,讲达到这个究竟圆满的目标,还离不开下脚第一步─律,这样。这个很明白,不是说,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行的时候也反正是圆融自在。那实际上不是,正因为要达到最高深圆满的,所以行持还这么一步不差。因此这个“开权会实”不是随便的空话,而是有实际内涵,才能够把大小一下贯彻。所以说,用这个来开权会实,那么能够究竟地,把前面佛所树立的权宜方便的这个,所谓二乘,《法华》上面所谓 羊车、鹿车,最后都归到那个佛出世的真正目标,所谓实道─大白牛车。那这是圆教宗所禀承的根本意趣,这个是深符佛出世根本宗旨的。04:05
因此在这个原则之下,现在来考校我们所受的戒体是什么?那不像前面所说的色法,或者是非色非心,所谓强号二非的,既不是色、又不是心,所以两个非,所以叫强号二非。那么这是什么呢?这是“识藏”。这个“藏识”这个名字,那个在小乘当中不太多说,因此《楞伽》当中尤其是说,它说这个东西是非常深,“阿陀那识甚细微,我于凡愚不开演”。佛就说,这个八识很深细的一样东西,对于普通凡夫固然不说,对于不究竟了解的这个二乘行者他也不说这个,一直等到究竟大乘再说。05:59
欸,也许到这里我们说:“哎呀!那我们都听见,很了解了,我们都应该究竟大乘啊!”这个大家要了解一下,正法的时候、像法的时候、末法的时候,同样讲大小三乘,内涵千差万别。所谓正法的时候是什么特征呢?讲证果的,因此这个时候所谓讲大乘者,他不一定能够证得佛果,也一定要发大菩提心,乃至于见道、证无生法忍等等,那个才是真正大乘根性,不是听懂了个名词就算。小乘亦复如是,不是说“苦集灭道”听见了就算,他了解了能够依次证得圣果,这个才是!如果说随便讲了以后听懂就算的话,那这佛法太不稀奇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07:05
那现在我们算什么呢?我们在末法的时候种这个圆满的种子,所以对种种来说,这还是非常殊胜、非常特别的一点。比如说现在世界上面,真正戒法能够很完整执持的不在我们中国,是泰国,可是泰国确实的,他“阿赖耶识”这个名词他没有。这个就说明什么?说末法当中还是我们大乘根性的,虽然种种子,有它殊胜意趣。从前面那一点来看,我们不会狂;从后面那一点来看,我们不会妄自菲薄,各自晓得自己的分寸─我现在在哪里!这个是我顺便一提。07:58
这个“识藏”大家了解,这个就是八识的别名所谓“藏识”,那么这个地方的熏的种子─这个受体,换句话说,戒体就是这个。“随行”呢?就是受了这个戒,得了这个愿体以后,随著而来的行为,或者说依体起行。这个前面实法宗是只讲七支;那么中间的假名宗呢,它除了身口七支以外,意也讲,不过要“重缘思觉”这个时候才算犯;现在进到圆教宗的话,不!叫“三聚圆修”。那个三聚啊,平常戒当中的,说摄善法戒,这是中间那个;前面那个就是所谓别解脱戒,那么别解脱戒摄律仪戒。那个别解脱当中摄律仪戒、摄善法戒、这个是饶益有情戒,这个就是三聚。那个三聚戒本来说起来是最基本的,可是这个三聚戒,也就是圆满的圆教的这个修行的法则,说三聚圆修,这个后面仍旧会仔细讲。在这种情况之下,“微纵妄心”是就已经造了业了,不是说要重 缘思觉才算,这个叫作“终穷的大乘教”─到最后了,穷也就是再没有馀遗了。09:47
那么上面把这个三宗名字、根据、所提出来的主张,以及行持的准则,简单地说一说。现在呢,这个地方就抉择我们现在用的是哪一部分,下面请看文:10:10
然今《四分》正当假宗。深有兼浅之能故旁收有部,教蕴分通之义故终会圆乘。是则大小通塞假实浅深,一代雄诠历然可见。”
现在就从这个上面三宗当中,正式指出来,正式指出来我们《四分律》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前面的三宗说完了以后,才指出《四分律》呢?这个有它的大的原则在。什么原则?充分说明现在我们所传的是究竟圆满之教,所以他把这个整个的大纲轮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放在这里。说我们要做些什么?要做这些!那么现在你从哪里下手,这样。不是说碰到哪里算到哪里,比如说我们今天要到高雄去,你怎么走,说你坐火车、坐汽车,你决定了,譬如说我们现在,喔!那么自己开车去走高速公路。换句话说,这个是从我下脚第一步到最后的目的地,现在这是究竟圆满了,应该经过哪一些步骤、哪一些次第、可以采用的什么方法、现在你在何处、为什么这样……,他每个地方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所以不是说反正我们碰到了,碰到了什么都去学。虽然是个小地方,大家要注意!12:06
在座的很多同修们都听过《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广论》当中特别强调一点─挖马路的这个公案。那么在这里讲戒,第一次也简单地说一下,这个公案随时随地对我们非常用得上。所谓挖马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我想我们住在台北市的人,人人都遇见过,这非常头痛,非常头痛!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情况呢?原因就是当这个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应该先有一个圆满的计画,所谓都市计画。这个都市计画在没有建立之前,他已经想,说将来在我这个整个的规划当中,这个地方是什么,乡村?都市?哦!是都市。那么这个都市是什么条件之下形成的,这样。还是一个商业为主的,比如说港口,然后呢航空站,或者是交通中心,或者商业中心、工业中心,各有它的特征。因此形成这个都市的特征的不一样,它将来发展的这个内涵也有差别。再根据这个才来统计,算算人口的多少,以及适应它需要的将来的大概的情况,然后规划。刚开始,好,说那刚开始只是做个基础,发展那一部分,渐次扩大再一步一步地分开来。14:07
在这种状态当中,他不会说:哦,我想到哪里做到哪里。所以尽管很小的区域,他已经想到将来很远大的地方。所以马路─说如果这个城市将来小的,那不会开得很宽;如果是这个城市很大的,他不会弄得很窄。所以尽管刚开始的时候很小,可是渐渐跟这个实际上的情况相应的发展的时候,它局部地开发,次第井然,越开发那越得显出它原来这个计画慢慢地对了,稍有不对的地方去改善。因此如果一开始,你有一个完整的这样的一个计画内容,到后来那么就不会产生不知所措、不能适应,或者是下面我们要说的这种流弊。15:05
那么下面要说的就是,如果没有这个事先的计画,碰到了说,唉呀!现在有这个需要,马上弄,这个地方造一栋房子;等一下那个地方又需要了,那个地方又要造一栋房子。造完了发现还要一个马路,然后这个地方,刚开始大家很密集,也许到后来觉得不对,那么拓宽。弄好了以后,这地下水又不行、再挖,然后电线又来了,又不行,又挖。我们一天到晚这样!等到已经发展了以后,你没办法等,你不可能再停在那地方慢慢地规划、计算,所以急急忙忙地弄。弄完了以后又发展了,那怎么办呢?再挖呀!挖完了再来,再来、再挖,再挖、再来。好!就是这样。15:50
那么我们修道也是如此,修行也是如此,这是我们必须应该了解的一个事实。所以往往我们讨一个巧,说便宜一点、省力一点─“啊!现在这样的啊,何必这么麻烦。”结果产生这样的一个后果。其实这个道理,凡是现在稍微接触一点社会上新科技的人、新知识的人都了解。不管你做任何东西,你在办公室、研究室,这个计画作得越完整,那么将来做出来的结果,越会美妙而且省时、省力,这样。那么我在前面曾经说挖马路,或者造房子,说了种种比喻;佛经一样地告诉我们。所以这个地方他说用三宗列出来,它也有这个特点,告诉我们整个的佛法的内涵说些什么,然后你了解了以后,找到你相应的地方去下脚。这是简单说明。17:00
现在就告诉我们下脚之处,我们下脚之处这个《四分》。那个《四分》是什么?“正当假宗”,就是前面三宗当中,中间那个假的那一宗,叫作假名宗;至于说为什么叫作假名,以后我想如果有机会再来细述它。这个假名宗对前面来说,它是比较深,所以“深有兼浅之能”。这是一定的,高一定从低的地方上去的,像造房子一样,二层楼,实际二层楼一定具足一层楼跟基础的。所以“深有兼浅之能故旁收有部”,所以同样地把有部的内涵,它一定都包含在里头。“教蕴分通之义”,同样地说那个教,它本身一定是又慢慢地,它那个成分,慢慢地就通达深的地方去。换句话说,我们造了二层楼,那二层楼还准备三层楼,这二层楼正是准备要造三层的这个基础;现在中间那个,就准备通达究竟圆满这个,所以“教蕴分通之义故终会圆乘”,最后一定能够汇归到圆满那一乘去。18:27
因此这么一来的话,“大小通塞假实浅深”,这个情况就产生了什么呢?别的地方大、小各别之间互不相容。我们在第一天讲的时候,曾经引证了一个《律相感通录》上的一句话,说印度当年大小二乘形同水火。大乘尽管容纳小乘,但是不一定重视它乃至于,究竟怎么我们不敢说,不过它毕竟能容纳它的。小乘的话,对大乘完全排斥,说小乘的行者看见大乘的经典把它烧掉;然后看见大乘那些行者,譬如出家人,年轻的人把他拐得来,然后卖到外国去做奴隶。大家还记得吧?这么个严重法!那么这是《律相感通录》。另外同时在一个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他也说明这个道理,那是何等糟糕!19:45
就算是大乘容纳小乘的也是一样,啊!这个是小乘的,好像我们不屑一顾的一样。真的这样吗?不是!大为什么大?如何大?这我们一定要问一下。小是所以成大,这样!这我们要了解的,你必定要从小的地方,才通达到大的地方。因此呢,这个小是通达大的一个准备,大是由小到的必然的结果,它彼此间有这样的一个内涵在。如果不了解,大小互相对立;了解了以后是互相辅助。20:39
所以这么一来的话,对这个大小之间到底是互相辅助的“通”呢?还是彼此对立的“塞”呢?你了解得很清楚了。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那么小说的“实”,乃至于经过中间的是“假”,实就是最起码的一个实法宗,假就是中间的假名宗,用这个来通到圆教宗,这是“通”。否则你不了解的话,大家塞住互相打架,再你损害我、我损害你。由浅到深,次第井然,所以“一代雄诠历然可见”,这个大雄世尊告诉我们那个诠─言教,通常我们说一代时教、一代时教,很明白地、井然有序,完全了解,不会像平常我们这样互相障碍。所以在很多经论上面特别说明,你没有智慧看起来处处地方互不相容的,有智慧的看起来,正因为是要成其事,所以现出来的行相往往若有矛盾之处。那么这个地方是略辨教体,简单地说明了。22:15
下面弘一大师特别把这个用小字列出来,这个有一个原因,看一看。那个表五行我不讲,这个是自己仔细看一下那么就晓得了。说假、实两宗那就是印度当年的,那么到了中国来了以后,经过南山道宣律祖,以《法华》、《涅槃》开权显实以后,又成立圆教宗,是这两个表的不同。那么下面我们看这个小字的第六行。23:03
《业疏》三宗,为南山律中之枢要。《资持》所举三宗之受体与随行,文简义广,初学难解。今撮录诸文,略释如下。
这个《业疏》告诉我们的三宗,这个《业疏》就是那个《随机羯磨疏》,《随机羯磨疏》。那么,这个三宗是从《随机羯磨疏》当中说出来的,这个就是南山道宣律祖当中的中心,最主要的,这样。所以受戒不得戒体,你受些什么?那行些什么?整个的佛法就变成功空中楼阁,所以说这个这么地重要法!那么现在南山道宣律祖把它能够融会贯通,而究竟决了佛出世的这个深义,所以说这是律宗的枢要。那么它下面的《资持》,《资持》那就是《删繁补阙行事钞》的《资持记》,有特别的详细说明,说这个愿体─“受体”就是愿体;随行呢就是下面的,这个“随行”特别是在持犯,就是讲行。不过现在这个地方的受体跟随行,对立来讲的话都是在戒体当中。这个文字很简单,可是意义非常深广,刚开始对我们初机来说不大容易懂,因此弘一大师又把后面那些文,提纲挈领地告诉我们一下。那么下面我也简单地解释一下,先有个概念,以后正学戒体的时候大家容易了解。现在继续看文:25:14
受体者,受戒时所发之业体。
什么叫受体?就是说受戒的时候、受戒的时候。那受戒的时候有两个内容:有一个传戒或者我们叫“授”,提手旁那个授,他授给你;我们来接受它,这一定要有这样的。而这个传授给你的人,跟接受的人,真正主要的是用心为主,身口是具。我们现在不了解,只是仪轨是弄好了,内心不相应,这是我们一个最大的损失,后面慢慢地、慢慢地会告诉我们。乃至于三皈,为什么三皈的时候,一定这个受归依的这个佛弟子,要跟著师长后面念;实际上这个前面的师长念一遍,那就是把那个东西递给你,你把它重复一遍,那就是受下来,这个里边都有它很特殊的意义的。26:16
所以授戒的时候,那么然后你接受了,接受了以后就得到那个戒体,这个戒体叫作所发的业体。今天在这里,关于这个业体,简单地说一下。然后这个授受的是戒的话,那么这个业体就叫作戒体,平常的时候有没有?也有!平常的时候这个业体叫什么?就叫业,或者业种子、业习气,这样!那么,我举一个最通常的一件事情来说,平常我们的业习气是什么?跟贪瞋痴相应的、流转生死的。现在那个戒呢?戒是对治贪瞋痴的、还出生死的。只是方向不同,对这个所受的业体来说,同样一样东西。方向不同完全不一样,像汽车一样,一个是向那边开,一个向这边开;一个是向三恶道或者是轮回六道开,一个是向三善道或者是离开这个轮回开,就是这样,那么这个体就是个心体。27:29
我要说的这个比喻,是人人可以体会得到,不是比喻而是一个事实。说今天我们大家在这儿有一个什么会,讲经法会也好,使得我们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不妨说我们一个同乐晚会吧!然后呢大家期盼已久的,说大除夕,我们辛苦了一年,这一次大家要好好地快乐一下。大家心里面老在想:对啊!想像当中先告诉你这个一年当中积得辛苦的,现在做些什么,然后你该如何准备什么、作准备喔!那么家里边已经准备得好好的,乃至于洗洗澡,整理整理、修饰修饰、妆扮妆扮,然后你要是带些什么东西来什么准备,然后跑到这个地方来。所以每一样东西登场的时候,我们会全神贯注在这个地方,对不对?会!28:26
然后呢,回去了以后啊,你心里面常常会,碰见这种因缘你就会惦念著:“哎呀!对了,就是那一次。”内心当中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事情过去了,当时你脑筋当中并没有再现起这个事情。可是当你随便,譬如说一个纪念品,或者那一天一起在这个朋友或者是什么,碰到,哎,你就想起来了:啊!那次真痛快,那次真好!遇见跟它相应的缘的话,你立刻那一天那个印象,脑筋当中现起来了,对不对?对!29:00
然后,假定正在这个开那个盛况的时候,忽然之间有一个意外发生,来了一批强盗,嗯!冲进来,对不起,拿了一个枪:“对不起,你们统统不要动,手举起来!”然后把你身上的东西统统抢走。这一下的话,那个绝端的快乐变成功绝端的那个什么,然后说不定你有种种的抱怨,你说抱怨那个警察又不行,那个治安又不行,那个又什么不行、那个不行!至少这个强盗你会终生不忘,哪里一看见,啊!就是这个人!就这样。事前你忘得干干净净,完全忘记掉了,可是你什么地方一碰到的时候,你心里一想,立刻想起来,或者对他很害怕,或者想起来要抓到他,会不会?会!
00:14
为什么事过了以后,你这个事情会还记得?而这个记得不是无缘无故记得,只要境界一现起的话,你马上整个的印象现起来了,对不对?平常这个情况我们称它为什么?随眠,叫作“习”,业习的种子,这个有个力量推动我们的。假如这个事情好的话,你过去了一定老想:哎,这个真有意思啊!你下次到那个时候,你就想:嗯!要来一个同乐晚会。然后呢,下次同乐晚会,反面的话,你想这一下要防备,千万不要被这个家伙抓到,或者什么情况之下。是不是前面这件事情发生了以后,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深刻的印象,这个深刻的印象一遇缘,这个深刻的印象就现起来了,一遇到缘,这个深刻的印象就现起来了。这个叫作什么?业体。这个体就是业的特征,这个业的特征就这样。01:15
那么这种业的特征,前面说的业的特征是轮回当中经常遇得见,贪相应的、瞋相应的,反正贪相应的、瞋相应的,痴一定在。现在呢?不!现在我们跳出轮回的,说:欸,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我们要远离痛苦,要得到圆满的功德,必定这样来。那么同样地有一个殊胜的一个法会,这心想:啊!我无始以来沦落在生死当中,现在这个东西能够使我们跳出来,所以我们心里应该有什么准备。所以忏悔啊,求戒啊,忙这些。然后呢,到了这个戒坛上面,于是这个地方啊,他会告诉我们经过三羯磨,那个三羯磨是一个很特殊的一样东西,到下面会讲。所以证得到了戒体,内心当中同样地有一个很深刻的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以后一直会影响你,遇缘你就:哎哟,现在不再做以前这些事情了。嗯,好的不贪、坏的不瞋,你心心念念警觉得不贪、不瞋,那个时候痴也远离。所以这个内心产生这样的功效,这个才是叫作什么?“息灭贪瞋痴”,戒的真正的功效在这里呀!所以这个叫作所发的业体,这我是简单地说一下。02:46
那么随行呢?有了这个以后,以后随后的行为,你看见那个境界觉得:喔!这下我不上你当了─不贪;这下不上你当了─不瞋;你能够警觉自己不上它当─不贪、不瞋、不痴,整个的善法就是无贪、无瞋、无痴嘛!我们人人会说“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说了半天,怎么做?喏,现在这里告诉你了。这个还只是粗粗地说明一个大概,后面它每一个地方的细则会告诉得清清楚楚。你照著这个细则如理去行持,你积的业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善净之业,然后你善净之业要去回向的话,当然你要什么就得到什么,这个就是戒的真正功效。03:40
下面他说“同归色聚”,那就是这个业体。业体,他为什么要讲下面这些话呢?那么我这简单地说一下。平常它所以分这个实法宗也好、假名宗也好,乃至于圆教宗也好,就是我们通常说宗派、宗派。在我们的概念当中,总觉得这个宗派是不好的东西,实际上不一定、不一定。如果你善巧地利用的话,宗派是个好东西,不善巧用的话,宗派是个坏东西。我现在不要说宗派吧!我另外一个名词,大家就了解了。学校就是这样─小学、中学、大学,所以小乘的那就是这些,然后中乘的到这个程度,大乘的如此。小学的这个是,哦!说这里叫中正国小,那里叫大安国小;这个是市立的,这个是什么省立的,那个是私立的,是不是这样呢?对呀!这是你上去的必然有的这个次第。因此它每一个宗派当中,跟它相应的,跟它程度相应的,它一定要把它所提供给我们的教授的内涵。换句话说,佛是圆满的,但是到我们身上来说,我们本身却没有办法一口气接受这个圆满的教法。05:17
这里顺便说一下,有人问说:“佛圆满的教法,为什么我们要分大小、显密这样等等呢?”佛是圆满的,你圆满不圆满哪?我不圆满,我是个凡夫;我是个凡夫,圆满的东西你根本不懂也无法接受。所以这个经论上面早就说得清楚了,跟你相应的部分,因此有这个次第。正因为它圆满的,所以非分次第不可,如果不圆满的,就没次第好说,对不对?反正大家乱七八糟乱来一通嘛!假使圆满的,它每一个地方要差别分得清清楚楚,然后所有的差别兜在一块,行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06:00
我随便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栋房子。如果你随便造一个,反正是临时的耽搁之处,也就不管它。通常我们方言常常说,“像个狗窝一样”,那不一定是狗住的啦,反正你可以住就算了。那好了,搭起棚帐来也好什么,然后里面吃、住的、用的,样样在里头。我现在不是啊!我造一个什么?造一个摩天大楼。然后这个造摩天大楼的话,你每一个部分应该分得清清楚楚─哦!这个地方嘛是客厅,那个地方是卧室,那个地方是会议厅,这个地方是什么……它每一个地方各各不同。餐厅绝对不能像会议厅那样的,卧室绝对不能像厨房那样的,这不是很明白吗?正因为这是个大楼,所以必定有它的千差万别,兜在一块儿的话,圆满究竟。现在我们要造的是什么大楼啊?你的报土的圆满大楼,对不对?或者你学阿弥陀佛那样,或者我们像我们毗卢世尊的华藏世界一样,要这么究竟圆满的一个报土。那根据我现在相应的部分,我这么走下去。07:18
因此,现在我要另外一个比喻─念书。我所要究竟圆满地念到什么,不管理工医农哪一样东西,这研究所是究竟目标。好,那你小学这个,这个小学是偏重理的,那你就进这个小学啊!那个小学是偏重文的,你进这个小学。小学还是小学,但是这个小学还有差别啊!对是不对呢?中学,也是亦复如是啊!所以你了解了这一点,这个宗派并不害。麻烦在这里啰!宗派……没有这个整个圆满的这个轮廓的印象,于是跑到哪里执到哪里;本来这个宗派是帮助你一步一步上去的,于是你觉得:我这个就是全部。这就害了!进了幼稚园说,我这个就是全部;进了小学,我这个就是全部。你说我们这个还成天下吗?现在这毛病在这里。08:13
所以它每一部分的宗派,既然是这样的,所以他一定说,我小学,我教到哪里为止,从哪里到哪里;我中学,从哪里到哪里;大学,是何处到什么地方。所以在他那一部分,一定要把整个的内涵说得清清楚楚。所以宗体那么一定在你那地方安立了什么,然后呢,这个受的体这个,受了体以后,跟你相应的随行应该安立在什么地方,你得到的果也应该如何。08:46
我这个地方随便说一个,从这个三宗当中,拿出一个来说一下,大家了解了。譬如说实法宗,那个相当于最初机的,他虽然有善根,然后呢追求,要想了解究竟圆满是不可能!这样。种种不可能的原因,这里不讲它。因此,它要想把那个佛的最究竟意义的一口气说完,行吗?不行!那好了,那至少就跟你说,我这个戒体是这样的,你就可以了。在《四阿含》当中,是哪一个我就记不住了,有一个经叫《箭喻经》,一个《箭喻经》,说他这个《箭喻经》说得很有意思。有个人身上中了一个毒箭,然后医生赶快要把它拿掉,这个病人说:欸!不要,你先告诉我一下,这个发毒箭的人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害我?我要找出原因来。其次呢,先研究、研究这是什么毒?就是这样。然后呢再想一想看,这个箭是什么东西做的。结果医生告诉他,不要等你说研究,你还没研究通,一样东西都没通,你命就送掉了。是不是这样啊?我们该怎么办哪?赶快把那个箭拿出来,把那个药敷上去,这样才行啊!这个就是小乘的特征在这里。他要积极地解决生死问题,所以忙得不得了:你赶快这样!10:29
以我们现在来说,譬如末法了,说:“哎呀!现在没机会了,我赶快念佛!”是!你什么都不要管,然后你拼命念,到了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事实上自然解决,那同样的道理。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他那一宗所安立的,就是跟他相应用得上的,他要说得有一个体系,让你遵照这个体系,能够达到你要的内涵的就是。所以他判那个色法,换句话说,它那个戒体到底色法不色法,那没关系呀,你反正有这么一个东西,就这样。或者我们举一个比喻啦─这个汽车,汽车究竟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弄、怎么弄,弄不清楚;对这个小孩子来说,这个汽车反正可以开你到那里去。他一定要问,那就告诉他─就是什么。他想:欸,对啦!真的对不对啊?天知道!那没关系吧,那个小孩子相信了,坐在汽车里,把他送到那里,不就对了嘛!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我是举个比喻。11:31
那么随行呢也是一样。为什么随行明明这个真正的一个业本身,一定要心为主的,他判的时候却只判那个身口七支,而不判那个心呢?那这个就是说明,他的小之所以为小。正因为他刚才初机,然后教给他你讲心,讲了心了以后往往会这样─心好就好了,没关系啦!所以你这个行为就不注意。我举一个好简单的比喻,今天我们大家想说心要想静一下,结果啊,那些人在那儿唱歌、那些人在那儿跳舞、那些人看电视,你的心静得下静不下啊?你们怎么样,不知道,我晓得百分之一百地静不下,这就是这样嘛一件道理。怎么办呢?好,告诉你,不讲心,告诉你这个话这样不能说,这个行为这样不能做;换句话说,把你关在这个屋子里面,然后呢锁上了,你暴跳如雷跳了半天,只好坐在那里,坐累了,好!就是这样。12:37
这是我们要了解它的特征,你不肯进来则已,肯进来就告诉你,就这个样做!然后你心心念念就把那个。如果你真的心全部贯注在身口七支上面的话,你的心也静了,对不对?这个一定要了解它的特征。后面他有很多地方就告诉我们:我们刚才修剪那个树枝的时候,有一种说从根铲除;有一种说不是,不可能一下的,你先把那个枝叶把它拿掉一点。那么各有他相应的这个程度的内涵,这我们应该了解的。13:12
这是我随意举一个实际上的例子,那我们就晓得了,为什么他要讲那个戒体的时候,为什么要这样讲,乃至于这个随行的时候,为什么这样讲,这个有他的一个原因的,所以这里呢简单地告诉我们这个内涵。至于说下面一样一样东西,其他的那我就不细说了,所以不细说,因为后面会详细解释。那么我们现在脑筋当中,只要了解这个概念。其实这个小字当中,有一些我昨天已经说明过了,所以你们看一下,懂─很好,不懂后面再来补满它。现在继续看正文第七页,倒数第二行。14:04
《芝苑》云:“一代圣教不过大小,人理教行一一不同。然须略识浅深之相。且就一家,约本受体则分三位。一者《十诵》多宗,名当分小乘教也。二者《四分》《成实》,正小兼大,名过分小乘教。三者圆教,全是大乘。今正依《成实》,旁用多宗,终归圆教。盖取《涅槃》显性谈常重扶之意。
到这里,下面的说一说。“一代圣教”就是我们的大圣给我们的教化,通常我们说一代时教、一代时教。换句话说,应这样的一个缘,应这样的机,整个说的这个教法。如果用大小来分类的话,可以把大小整个包含在里头。不过这个大是什么?大是由小而成,所以这个这样大,大是由小而成;反过来,小呢?小是小因大设。大一定是由小的基础上来,才能够成立、圆满,同样呢这个小是因为要达到大,所以从这个地方开始。就像我们造房子一样,整个的圣教不外乎此。16:05
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因为个人的根性不同。我们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哪两个角度?一个,就个人来说,这个个人来说,是从时间的前后来说;一个,从广度,不从个人,从以当下这个时间当中,我们看得见的一切众生来说。佛制的一代时教,是从广度一切众生来说。说这些人,那么适合于小乘的,给他说声闻;然后呢缘觉,本来不应该是佛出世说的,不过包含在声闻里面;这些人大乘,那么给他说大乘法,各个跟他相应。结果呢,佛把那些人相应的、那些人相应兜起来,就是佛圆满的教法,这是就广面来说。所以不同的人身上,运用不同的法,把那些不同的法兜起来,那是佛的圆满教法的一个纲要。我说纲要,不是说内涵哪!内涵的话,佛说得很清楚,说:“我没讲的法如大地土,我讲的法只是爪上土,但是纲要都说清楚了!”17:23
其次,我们从一个人身上,纵面前后看。这个话怎么讲呢?就是任何一个人,从最十足的十恶不赦之徒,也可以说完全错误的,到究竟圆满的这条走的路,绝不可能一口气成佛,一步一步地来。因此刚开始做的是这个,进一步做的是这个,进一步做那个;实际上这个过程当中,也就是最先的小,然后呢再大。如果我们把这个小再分开来一点的话,先是人、天、声、缘,最后进到大乘菩萨跟佛,这样。所以你在不同的角度去看起来,好像又是这样、又是那样,如果你比较深远地去看起来的话,可以完全会通,不管你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都对!所以他说那个大小的话,这样的,你可以从广去看,可以深去看。18:32
因此下面说“人理教行一一不同”,也是这样。从广,那么那个时候的人,因为每一个人,这个人的根机,换句话说机不一样;因此适应这种机,讲的道理不同,这样;适应这样的机,运用的道理不同,所以讲的言教有别;言教有别,修行的法则当然也不一样。这个小孩,这个“人”,现在这个小孩子应该相应的什么呢?不是跟他讲什么道理,想办法把他家里面骗出来,骗到学校里,这就对了!否则他一天到晚是抱著这个妈妈。现在让他到学校里面去,觉得很好玩,于是给他办家家酒。他会觉得:欸,家里面没有,这个地方好。结果这个幼稚园的教学成功了。如果你到了小学,到了中学里面,还跟你办家家酒,这算教育吗?当然不行!但是反过来,你把大学、中学的教育,送到幼稚园去,行吗?我们要了解这个。那么晓得这个,所谓人、理、教、行,以及宗派不同,自然都没问题。所以说,这样不同的人,不同的机,相契的理,要用这样的教法,然后呢这个教法如何去行持,各各不同。20:00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从纵的来看这样,竖的来看,就是说我们刚刚第一步是幼稚园,到后来小学、中学、大学,也各各不同。在这里稍微停一下。现在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往往产生一个什么毛病:说我是学教的,然后呢你是学宗的,教、宗对立;我是学大的,你是学小的,大、小对立;我是学性的,你是学相的,性、相对立;我是念佛的,你是参禅的,大家彼此又对立。这就是我们不了解这个内涵,了解了以后就完全不一样。我是要究竟圆满佛果的,这个里面究竟应该走多少路,了解了,现在相应的如何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必定各各不一,各人各人都不一样。因此在走的过程当中,我就很欢喜:欸,对!你走这个、我走这个、他走这个,最后我们一一都要走到。今天我们虽然不同的走法,可是最后每一个人都同样地共同走,这是对个人来说。21:09
同样地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集资净罪。而罪最严重的是谤法;然后呢集资最好的就是什么?供养佛法,使佛法留在世间。我们一个人做不到,我们所有的人加起来,欸,我持戒、你念佛、他参禅、他学教、他学大、他学小,他学性、相、显、密,把那些人兜出来,结果把佛的圆满的教法兜在这里。如果这样一来的话,绝对不会说,我学大,排斥你小;你学小的,排斥我大。正因为我只学小的,我没有力量把大的地方撑起来,你撑了,我非常赞叹,反过来你对我也是如此。是与不是?结果一来,我也欢喜,然后呢资粮也集聚、教法也圆满。这是我们不了解的毛病,现在往往都是这样的,大家互相你说我非、我说你非,这是我们非常遗憾的!22:13
所以我们要多看经典哪,最近我看那个地藏三经,尤其《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十轮经》。这个地藏菩萨专门救末劫的,他就特别地说了。所谓最严重的罪过是莫过谤法,这个话到处都说,可是《地藏十轮经》上特别把谤法的内涵说得最清楚。它怎么说?它说:这个是大乘、这个小乘;大乘好、小乘好;这个好、这个不好─谤法!这样。然后性、相,这个好、那个不对,这个谤法。这是真正的原因。假定固然不好的话,佛还要说它干什么?没有一个例外的,所有的佛法,佛都是─不但一个佛,诸佛世尊无量阿僧祇劫舍头目脑髓得来的东西,要解救众生。我跑得这里,不了解,轻轻松松地说它:你这个不行!等于说人家的祖宗,花了无比的精力积累的东西,你把它一下丢到湖里,丢到水里,这不是一样吗?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23:23
所以我特别把为什么大小教理行果虽然不同,却我们能够整个地用得上;就算现在不照著去做,我内心当中就随喜赞叹。大家清楚不清楚这一点?对我们绝端有帮助!我们摸不进去的根本原因,就是障未除、资未集,资粮是没有,障碍有。结果你能够这样去做的话,自然而然那个障碍渐渐地消除。你赞叹随喜本来就是个最大的功德,反过来呢,害了!你得不到,原因是因为障碍未除,结果你这么一来的话,不善巧的话,更增障碍。你得不到是因为资粮未具,结果你忙了半天,所有的剩下来的资粮损掉,没有新集。我们差一点点哪,就把那是非整个地弄坏掉了。24:22
所以说,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然须略识浅深之相”啊!那我们应该略略地了解一下啊!他并没有告诉我们详细认真,这是说得很清楚。换句话说,我们要走那个高速公路了,刚才说,不是叫你每一个地方都:“喔唷!这是什么马路、这个什么地方……。”不是要这个。告诉你这样的:欸,你从这里过去,那么你应该走哪里呀?从台北出去,经过板桥,到桃园、中坜、新竹。你晓得就行了,跑过去了看见:欸,这对!如果说进入市区,那个时候再去忙市区那个细则,你就不会走错。我们不会像刚才前面说的犯毛病那一部分,而相反的,能够正趁这个机会增长我们的功德,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特别的理由。25:17
说完了这个,下面说,“且就一家,约本受体则分三位”。好!现在你走在我们这一部分对吧?对!换句话说,小学也好、中学也好。那么现在就我们南山一宗分个所谓“三位”,把佛世尊整个的一代的时教,根据我们这一宗怎么分法,这样。下面,“一者《十诵》多宗,名当分小乘教。”就是萨婆多部,通常我们又称它为叫作“有宗”,有宗是就它所立的法义来说的;“多宗”是由于它用的这个论,基本的论叫《萨婆多论》而说的。那么《十诵》呢?就是它的律本是《十诵律》。关于这一部分,出家的同修大概应该要一个多了解一点,那么在家有一个常识就可以。这个叫当分小乘教,换句话说那小学就是该如此的。26:20
下面呢,“《四分》《成实》”,那个《成实》是使用的论─《成实论》。平常我们叫成宗,或者叫假名宗;假名宗是依它所用的法,这个法的特征上面安立的,那么用的律本是《四分律》。这个叫“正小兼大”,我们不妨这么说吧!如果小学那是高小─现在没有初小、高小哦,三十年以前那有的;头上四年叫初小,后来两年叫高小。乃至前面还有什么预备学校,现在这些名字大概你们都听不见了,以前还有一个叫预科,进大学之前有一个叫预科,这样。不过现在这个预科只有医学院,医学院刚进去的时候叫预科。譬如我们在念大学一年级叫共同必修科,这个就是大学的预科。那么这个也就是分出来,虽然小,是兼大,是准备已经要到上面去了,所以叫“过分的小乘教”。上面“圆教,全是大乘”,那完全是大乘了!27:25
“今正依《成实》,旁用多宗,终归圆教。”说我现在这里呢,正式的主要的依据,是中间那个成实,或者叫成宗,或者叫假名宗,而用的律本就是我们的《四分律》。实际上是《四分律》吗?它又不是。所以他把那个《四分律》又“旁用多宗”,把其他的宗派,实际上虽然说但是萨婆多,实际上他《十诵律》、《五分律》乃至《解脱律》,只要相关部分他都用了,所以叫作圆教,所以圆满不遗漏嘛!28:04
这个关于这部分呢,尤其是诸位出家的同修们,将来你们真的有缘,我很乐意至少提供你们这个资料,换句话说,这个南山三大部我们该怎么学进去。啊,实在是美不可言!至于说在家同学,那倒的确也无此需要,除非你将来准备做出家人。那么在家,也许你学的是人天五乘,这样地渐次增上;也许你就念佛,那就好好地把自己本分上面做好就行!28:36
那么所以他“旁用多宗,终归圆教”,这个对了!“盖取《涅槃》显性谈常重扶之意”,刚才已经说过啦!显出它的根本意趣来,于是这个时候“谈常”,前面是无常、苦、空,现在《涅槃》上面就常、乐、我、净,这个是究竟的佛性。虽然讲是讲的最圆满了─常乐我净,可是行呢,却又重新回到最基础的地方,所以要重扶戒律。那为什么叫“重扶”呢?佛先出世的时候,就是先对这个声闻众─如果说以圆满的来说的话,先就是“先照高山”,那个就是大根性的人说《华严》(注1);后来呢再回过头来说《阿含》,那个《阿含》就最基础的,这完全是从戒上面一步一步地来。
(注1) :“先照高山”乃天台、华严教义。天台宗“五时八教”中的“第一华严时”,又称“日照高山时”,指佛陀成道先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如日出先照高山。请参《法华玄义》卷一、《六十华严卷三十四.宝王如来性起品》。
00:06 于是到后面所谓通教、什么别教、圆教,或者是下面是小、始教、终教、顿教、圆教,所以讲后面那些东西的话,他渐次深入。渐次深入,它这个律已经有了,他停在那里不讲,一直等到讲到最后究竟圆满,又重新回过头来讲小的,所以叫作“重扶”,这个里面有很深远的意义在。00:35
讲理论的时候,是,告诉你一步一步慢慢地渐次上去,于是让我们认识究竟圆满的这个构架。认识了以后下面该如何呢?行持。所以前面是立见,后面的起行。立见的时候,从小一步一步上去,所以小的那部分戒讲了,只讲这个;然后这个内涵是越来越深广、越来越深广,讲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了回过头来,对那些想走究竟圆满的路子的那些人,要讲他的“行”了,那个行还跟小乘一样,所以叫作“重扶”,这个就是《涅槃》的真正意趣。如果你了解了这个,然后你回过头来看,我们就不会说:哎,我是大乘行人,那个小乘的戒不要管。错了!小乘只管自己尚且这么严密地认真,像大乘,你要管法界一切众生,你这么小的地方都做不到,你还谈什么大呀!不过,这个道理,这里现在暂时不提,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下。继续看文:01:45
学者临文,无宜混滥。良由以小望大则大小悬殊,以大摄小则小无不大。故《事钞》引《胜鬘经》《智度论》并以声闻毗尼即大乘学,又《戒疏》所引《大集经》中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槃,又引《无量义经》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异耳。今宗准此诸意,并以圆意用通律乘。
这地方停一下,说现在我们学的人,真正的“临文”,在开始学了以后,注意喔!不要“混、滥”,不要把它混杂,一混杂就弄乱掉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要了解一下。我们往往觉得:那就是混乱了,多了以后混杂了,那好啦,就是简单!这是一个办法,是一个办法。但是这个简单的结果,往往容易造成将来挖马路的这个后遗症。大家清楚不清楚?反过来呢,那么你说:好了、好了,我多。多了以后呢,混又滥、杂,无下手之处,变成空谈戏论,于是戏论纷然亦毫无意义,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弄得清楚、弄得清楚。03:25
所以昨天曾经说过了,我们这个道宣律祖是功在万世,繁而不费。还记得不记得四句?虽然繁,不费,就这样,乃至于是参而不乱,幽而不隐。这个我们就牵涉到善知识对我们太重要,我们学任何东西,你必须要有很正确的认识,那要靠圆满的这个传承、师承。因此这么一来的话,我们能够,欸,能够一开头的时候把握住全部。所以他警告我们说,现在不是说碰到哪里就是哪里,你要圆满地认识,那个时候注意:不要混、混杂,不要滥。04:17
于是在这个地方特别指的,就是刚才整个的内涵当中大小。说“良由”,喏,你从小的那一方面去看的话,对不起,那这个“大小悬殊”,所以印度当年小乘会对这个大乘这么排斥的原因。但是反过来,你从大的地方去看的话呢,“以大摄小则小无不大”,从大地方去来看的话,没有一个小不是大。比如说我们现在造这个摩天大楼,造那摩天大楼从哪里盖起?最小的基础盖起。盖完了以后这个基础是什么?摩天大楼的基础,哪有一个地方是不大的!我们住在那个顶楼,实际上,妙咧!你那个顶楼可以不要,基础不能不要耶,对不对!你住在那个顶楼是不是你也住在基础上面?是不是你这个大,缺不了一点点的小的,对不对?所以他说从大地方去看,则小无不大,这不是个空话啊!我们任何地方都是如此,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前面所以把那个深浅等等,简单告诉我们的根本原因在这里。05:24
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最苦的就是莫过于此,尤其是大乘佛法,啊!讲是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对前面这个很多基本概念把握不准。所以说小嘛,又不甘心,结果弄了大,大了以后呢,又混、又滥,不知如何下手,不吵架算是好的。说我要修行,关起茅篷来修,修了半天没有方法,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损失。这也是我自己最痛苦的,也可以说代我自己保护说:哎哟,一番好心。结果对不起,那个好心虽然是好心,那个好心虽然是好心,你没有正确的方法─这个“人”可以原谅你,“因果”、因果上面这个好心,对不起,你好心没有正确的方法,你没有办法。不能因果说,你好心,好、好,还让你成佛,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在这地方特别像……虽然像这种事情,平常我们常常说的,可是现在同样的一句话,它有它的真实的内涵哪!以后大家注意:大小彼此之间只有相辅相成,而且必须如此的理由,绝对并没有大家个别互相你争我夺的这样的关系在。除了大小以外,彼此宗派其他的一切一切,无非都是如此!06:57
下面呢引证,特别引证说《事钞》,就是《行事钞》引那个《胜鬘经》跟《大智度论》。他所以引这两个,这地方我随便……事情虽然小,我也随便点醒一下。那个祖师引的时候都很清楚─经、论,他不会说要引一大堆都是论,要引一大堆都是经,除非有必要,否则次第很明白,大乘是大乘的,小乘是小乘的。《胜鬘经》是大乘经当中的这个比较圆满的说法,《智度论》亦复如是。所以他说“并以声闻毗尼即大乘学”,你明明不是大乘的经、大乘的论吗?他就说得很清楚啊!哪,就是这个声闻毗尼,这是小乘的这个戒律,就是大乘我们该学的呀!07:53
除了这个以外,所谓《行事钞》以外,后面又有一个《戒疏》。《戒疏》啊,就是《戒本疏》,《戒本疏》当中又引《大集经》。《大集经》上面也说佛悬记说:“最后我(佛)走了以后,涅槃了以后,这个戒法会分五部,虽然分五部但是都是戒。”所以那个时候佛已经悬记了。最后“不妨诸佛法界涅槃”,你只要照著这个路一步步走上去,你还是走到最究竟圆满的,说佛的法界涅槃。平常的涅槃境界小,法界是究竟圆满的涅槃,它是名字不同。也相当于说小学、小学─欸,这个是说中正国小,那个是松山国小,那个是私立小学。制服容或稍有差别,但是念的内容本身一样,你只要念过去,到最后究竟一样的,这是我们应该了解。09:02
然后又特别引《无量义经》,《无量义经》就是佛说《法华》之前的先入无量义处三昧,这个有他的一个特别的道理。佛说无量义,但是总一个空,这个地方出一切。说法水是一也─同样的法水,只是不同的地方,江就江水,河就河水,井、池。那所以差别是你的容器的分耶,不是法的不一样耶!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以后,说“今宗”,我们这个圆教宗,“准”这个上面的种种经论告诉我们的内涵,然后用圆教圆满的意思来会通这个律乘。会通那个律乘,于是变成功我们今天的圆教宗。最后下面呢,这段话叫是破邪,平常我们都是立正、摧邪。10:07
如昔光师直以《四分》判属大乘,太为浮漫。近世相承以为至说,此全不晓大小分齐。或有不许分通,专判为小,此又不了假实两宗教之优劣。过犹不及,此之谓也。”
那么他最后呢就是正立,所以立正以后,他下面简杂破邪,错误的这个概念就指出来。“昔光”,那后面注解,“光”就是北齐的慧光律师。真正说起来,这个慧光律师是道宣律祖的这个传承的师长喔!换句话说,谈到法的时候,哪怕是师门,你不圆满的地方,他照样一一要指出来,说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同样地,实际上我们四分一宗,四分一宗的不圆满的地方,经过我们道宣律祖也指出来了。所以我们要了解,从这个地方看那个祖师的心意,他绝对是这样,绝对不是祖师不懂,后面会说得很清楚。不是祖师不懂,只是条件不够,说了没有用,所以跟我们相应的那一部分说到这里为止;后面的人够条件了,然后一步一步告诉你,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11:33
比如我们现在世界来说,我们总觉得:哎呀,现在这个开发得不得了,前人所不懂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假定说前人没有这个努力摆在这里,凭我们这一代短短的几十年,我们有可能把我们认识的领域推展到这个范围吗?不会!对不对?假定说我们的老祖宗没有造字,那都文字都不懂耶!假定我们老祖宗没有制定那个法令,我们不是一样野蛮民族一样吗?尽管你脑筋好,有什么用啊!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一点。所以我们看见那个破邪,以为是觉得前面的不对,错了!所以一开头的时候,我们很多小地方都应该注意。那么所以这个慧光律师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四分律》是从他那地方开始的。12:23
实际上,慧光律师另外有一个,我们中国以前有一个“地论宗”,现在大家不了解了。摄论宗、地论宗,那就是华严最早的一个开宗创派的祖师。后来他那个地论的真正究竟的意趣,都被华严摄受,发扬光大,所以它就消失掉了,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祖师。那么那时候他怎么说呢?他说这个“《四分》判属大乘”。这样一来太浮漫了、浮漫了!《四分》是什么?欸,是过分的小乘教,它能够引导这个小乘过渡时期,就这样。像我们上高速公路那个引导一样,那时候还没有正进入高速公路,可是已经靠近高速公路,透过这个上去必不可少的,你把直接看成高速公路,那不对!所以在没有到的时候,你不妨说,是;究竟意趣来说,那差一点,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13:29
所以他说“近世相承”,道宣律祖那个时候,大家说:哎呀,就是这样了!那个并不正确地了解大小的完整的这个齐限。那另外有一类呢,他又固执得很,“不许分通”,于是“专判为小”,那又不了解这个真实的内涵。“过犹不及,此之谓也。”那么这个话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孔老夫子说的:“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到底孔老夫子说的什么,我也不敢肯定,反正是这个是儒家告诉我们的一句话。14:07
第三节 显知由径
显知由径中分为五项
- 一圣道本基
- 二戒有大用
- 三略解名义
- 四优劣有异
- 五重受通塞
第三节“显知由径”。那么前面第一个是名字说出来,“示相彰名”;第二个呢,“略辨教体”,约略;第三,现在呢,好,怎么进去、怎么进去,以及它这个有一些真实的什么内涵。分五项:圣道本基,戒有大用,略解名义,优劣有异,重受通塞。我们一个一个看一下。14:43
第一项 圣道本基
说这个是作为圣道的根本。实际上这也是道,道当中的基础,道谛当中的,这是通达那个,从凡夫通达到圣人境界的这条道路当中的根本,本就是基。15:05
《戒疏》云:“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这个文字容易懂,下面看一看,念完了一起解释。15:23
《行宗》释云:“为道者通而为语即指三乘。推佛本意,下至翻邪,终为一实而作前引。况经开会,殊途同归。《涅槃》重扶,无非显性。今明为道,专指佛乘,止息化城终非本意。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立斯戒。”
这个说明,先看那个《行宗》的解释。“为道者”,这个道就是苦集灭道这个道,那么现在整个就是佛道的这个道,整个的佛道。那么佛道通指三乘,三乘都包括在里头,小乘、然后中乘、大乘统统。不管是哪一道,无非是摄化的方便。就究竟意义来说,所以说“推佛”,我们推测佛的根本意趣,那不要说三乘,乃至于翻邪三皈。这个翻邪三皈就是有别于……这个三皈,有五戒也是三皈,八关斋戒也是三皈,然后呢十戒就是沙弥、沙弥尼戒也是三皈,后面这个具戒不是三皈噢;说最起码的,换句话说。这个最起码的目的何在?“为一实而作前引”,无非是为了最究竟圆满的这个道路而作方便。17:13
“况经开会,殊途同归”,它本来就是这样,何况又复明显地说开权显实,他告诉我们所有的各种方法,目标都在这里,所以不同的殊途同归一实。那个就是《法华》上面说:或者是一合掌、小低头,无非最后究竟圆成佛道。大家还记得《法华.方便品》上面那个偈颂吗?“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他先是告诉你,说这个、这个、这个……是一大堆,乃至最后,最后这样、这样,乃至于一合掌、小低头,乃至于散乱心跑到庙里说:“哎呀,阿弥陀佛。”你就这么一下,究竟也圆成佛道。这个就是开权显实,不管用任何方法,适应不同的根性使用的方便,最后都引导他究竟圆成佛道,佛出世的目的在这里。释迦世尊在《法华》上面说得很清楚─不但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过去诸佛已说这样,现在正说,将来还是说这个。那么最后“《涅槃》重扶,无非显性”,最后显出根本意趣来。18:49
所以“今明为道”,现在我在这里讲的道,是“专指佛乘”,这也就是圆教宗的特别意趣。于是说,“止息化城终非本意”,这个化城就是《法华经》的〈化城喻品〉上面讲的,中间三百由旬的这个化城,指声闻乘来说。知声闻尚且不是本意啊!所以“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立斯戒。”它前面这个有道理的。所谓二乘已经出世啰,尚且不是根本意趣哦!那当然等而下之的为世间,难道还会做这个吗?世间所以开五戒、八戒,目标还是一样的,引导你到究竟圆满这条道路上面去,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是圣道本基。19:44
他为什么这个地方特别强调呢?因为这个“本”,我们现在学的是《在家备览》,也可以说是为在家人说,也可以说我们真正进门的下脚第一步,这个第一步,就是要准备通到最究竟圆满的地方去的。所以“由大望小则小无不大”,那么现在把这个内涵正确地告诉我们。告诉了我们以后,我们内心当中随时随地─因、因!注意啊,一切无非都是因!你要圆满的果吗?因在哪里?起心动念。20:28
因此,我的老师也告诉我,我现在常常这样说。以前我常常说,总客气:“哎 呀,我是不行啊!”我老师告诉:“你谦虚要的,但是我建议你不要说这个话。”怎么说呢?我告诉:“我不行谁行哪!”但是不要说出来,说出来不是一个疯子嘛,就是个狂夫。自己告诉自己:“我不行,谁行!”所以你看印光大师,尽管他是告诉我们:“欸,是末法了,念佛。”但是他处处地方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印光大师用儒家的,儒家嘛就是三代的。现在我们学佛,我们怎么说?“释迦世尊如是,阿弥陀佛如是,有为者我亦如是!”说我念佛,为什么念佛?我要学阿弥陀佛。我们应该有这种心理呀!不是说我现在学到他,现在是不是应该下因啊?对!你还没做,已经下了个焦芽败种的因,请问你将来结什么果啊?道理不是很简单吗?对不对?清楚不清楚?所以说,正因为你下圆满的因,所以你走的时候你就不狂了。如果说走的时候:“啊,我就是阿弥陀佛!”那你是一个不是疯子就是狂夫,谈不到学佛。这我们必定应该分得很清楚,所以前面一再地方告诉我们哪,不要混、不要滥,都从这个地方说。21:58
所以平常我的老师,以前我也这么谦虚说:“哎呀,我是不行的啊!”说:“你不行,不要开口;不行,好好努力学!”当时我听了,哎,吃了一个闷棍,现在慢慢地了解了。对嘛,正因为如此,所以你跟著老师学,这样。他常常告诉我:“我不行,谁行?”可是他不要讲。以后慢慢、慢慢地清楚,慢慢、慢慢地越来越清楚。当你有了这个心情了以后,你自然而然不会被挫折所败。22:28
我想我们很多修学佛法的同修都有这个经验:佛法好啊,啊!实在好,美不可言!然后进来了。一进来了,第一件事情,一头雾水;再下去的话,心灰意懒,唉!什么叫一头雾水呢?看看三藏十二部,我们跟人家比,说天主教,“你说了半天─一本《圣经》,你看我们佛教三藏十二部!”跟他两个人诤论好像很光荣、很有面子;关起门来自己一看的话,我的天,不晓得如何下手!这就是一头雾水。来了!做了,然后看见里边是,啊!一片混乱。23:14
现在,我的心情不一样!是不是这个状态改了?没有,完全一样!我现在了解,什么?业。既然是业,业是哪来的?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业是你自己造的。我以前没有造这个好的业,所以现在这个情况,了解了,正是我下手之处啊!我不会跟天主教、基督教说:“你看,你只有一本《圣经》,我有这么多!”不说!“欸,不错,你还有一本《圣经》;我,还要更多。”《圣经》我还可以马虎一点,这个三藏十二部我不跟你马虎,与其跟你两个人说是非,关起门来我好好地摸,第一个心情就不一样。23:57
摸进去摸得不对,摸得不对,我把我的失败的经验告诉他,欸,为什么摸不对,就是没经验;摸错的这个经验,就是我以后真正成功的本钱,第二次不会再错啦!所以摸错一次,我觉得我又获得一个经验;摸错一次,我又获得一个经验,我就可以改善了!别人做那个事情,一开始做,想得很好,做了不行;我做了几次以后,我晓得错误在哪里,我就不会再犯错啦!这心境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越挫越勇,在表面上看起来一无是处,我内心上面很清楚。哪里来的?哪!就是这个,两样事情,你们记住─“见”是师长给的,借他的眼睛,“行”是要靠我们两条腿;你去跑、跑、跑、跑的,你的眼睛也开了,就这样!24:56
所以我们现在继续地看这个,尽管我们在家,尽管现在翻邪三皈,尽管是五戒、八戒,哦,说最小的,它目的是这样。那么,继续下去。25:15
《戒疏》续云:“然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故《成论》云: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须摄济。 故初行者务先学戒,检策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那么这个《戒疏》上面继续告诉我们:哦!这个圣道的本基,为什么本基这样呢?下面解释,《行宗》,《行宗》就是解释那个《戒本疏》的。25:56
《行宗》释云:“欲明三学开设之致,此略叙之,则文无所壅。
这一段比较难懂,所以我一段一段念,一面一面解释。前面的“三学”就是戒、定、慧。他为什么把圣道开为三项,而这样地设立这个戒、定、慧呢?那原因这样,这样地分开来,简单地说明,使得我们学的过程当中,不会弄不通,“壅”就是不通。换句话说,他这样的次第的说明,大家还记得吧?前面说“言有次第,行不先后”,言就是言教,那么这个言教要告诉我们有它的必然的次第,于是在学的过程当中,这个文才不会弄不清楚。下面:26:58
夫一切众生,本来皆具真精妙性。性之为体,唯寂唯照。
这个说它的……平常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听过经论,我们晓得我们本具的真性叫作“真精妙性”,这个我就这里不细细解释了,大家很清楚。而这个性的本体是什么呢?“唯寂唯照”。它的体是寂,它的用是照。因为寂,所以没有一样东西能够乱它;因为照,所以没有一样东西不明白。但是问题在哪里呢?“一迷此性,乃昏乃散。”佛叫作觉者,就是觉这个;我们迷,就迷这个。一迷,对不起,不了解的话,又昏又散,又不寂又不照。于是把这个觉是“翻号无明”,本来叫明嘛,现在叫无明,就是这个样!27:53
积成烦惑,计有人我,随境发毒。鼓身口意,造生死业。流转诸趣,亿劫无穷。
这么无明这么一来的话,于是积累成“烦惑”。这个就是我们的惑,或者是从根本无明,所以是《起信论》上面三细、六粗等等,不同的开合,如此而已,这个也不细说。于是又“计有人我”,有了我就有人,这样。有了执,开始“随境发毒”,那个东西遇见境了以后就发,毒就是指贪瞋痴。这个毒再“鼓身口意”,说这个由于这个意念当中,受贪瞋痴的影响,然后呢,于是我们一一身口意都造生死业。这个文字比较容易懂。
00:03 这一段大家如果正确想了解的话,那么特别是在《广论》当中,在中士道部分。这地方我要顺便跟大家提一下,你们如果真的想了解的话,那个有它很重要、很重要的内涵在。那么,这个在哪里呢?这个在中士道思惟集谛,一百六十九页最后一行,说“由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苦就是指的那个整个的现在的状态─我们六道众生。那么他为什么有苦呢?这个苦的因就是集谛,这我们了解。他在讲那个集谛,集谛流转生死的因,他分成功三部分。我们翻开来看,第一个他特别地说这一段,成办生死的因是什么。01:13
这里我不是讲《广论》,我简单扼要地告诉,就是解释刚才《南山在家备览》上面最好的一段,简单扼要的一段文字。在这个《广论》上面,一百七十页上面说“成办生死之因”。我们现在不是要了生死吗?换句话说,要解决生死之病。你要解决这个病的话,是不是要把那个病因找出来?对呀!那么现在请问生死这个大病的病因何在呢?他归纳起来告诉我们,说有两样东西─“惑”、“业”两样东西;惑就是烦恼,业就是我们平常造的业。但这个里头有两样东西你怎么办呢?说“然以烦恼而为上首”,这个惑跟业当中,最主要的还是这个烦恼、还是惑,两样东西最后又找到一样。换句话说我们要捉贼,一定把那个贼头先要捉到,要不然你打草这个惊蛇,完了以后,它已经有了警觉了。你虽然外面的剪除一点,对不起,那个老根在这里的话,你永远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下面那一段文字,他特别说明这个。我文字不念,我一起简单地说一下。02:39
它不是生死的因有个惑跟业吗?他就说,假定你有业,而且这个有无量无边的业,本来这个业是什么?直接感得生死的直接的因是业。虽然是直接的业,但是没有惑的话,它不可能感生死。举一个比喻:说随便一个种子─稻、苹果,那个种子直接长出那个稻,长出那个苹果树来,是那个种子,没有错!可是你把那个种子老摆在那地方晒太阳,它会长出来吗?长不出来。摆在田里面,加水、太阳,欸,起来了!所以外面这些东西,是助成它生长的必要的条件,而且跟它同时俱起的。所以这个种子的成长还要一个因,这个因有个专门名词叫俱有因,懂不懂?下面说的俱有因。03:50
比如说我们织布,说那个布是经线跟纬线,通常看起来好像架在那个经线─不晓得你们看过那个织布厂没有?那个经线架在那里,然后那个纬线横加穿进去,是吧?好像这布还没织前是个经线,但是没有这个纬线,这个经线能不能成布啊?不成。所以这个纬线叫作这个使得经线成布的俱有缘也好、俱有因也好。因此虽然你有无量无边的业摆在那里,没有这个惑这个俱有因或者俱有缘,它不长。因此这两样东西假如你要选一样东西的话,单单业不感生死;我们反过头来看,那么单单惑怎么样呢?单单惑没有业,他说:虽然你没有业,单单有惑的话,它无间─不停地,它自然一定造业,造了业的话,惑业碰在一块儿,一定行。所以这两者当中,我们最后又一步一步地观察推论下去,虽然成生死的因是两者,但是最后找到了真正的那个贼头,不是直接感生死的这个业,而是策发业的惑。05:09
为什么论上面要说这一段话?如果说我们马马虎虎,平常讲经说法不一定讲,现在要想讲戒,真正要对治的话,你一点都不能错。说我们这个火力是有限的,今天你不要东打一枪、西打一枪,那没有用。你这一个子弹打出去,就把敌人要打死一个,好的话整个地把它要解决,那才行。所以修行这样,我们就有希望。所以像这样的这种严密的论,它很严密、很严密。生死当中最后说,喔!到最后你真正要对治的,不,无量所要对治的这个客观的环境,兜起来兜到只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我们就有力量对治它了。所以他说,既然如此,那现在下面我们也应该了解烦恼。烦恼是什么?如何对治?05:58
于是他下面告诉我们正讲烦恼,说“正明烦恼”,不是前面理论上面晓得说,真正的一切的根本的问题在烦恼吗?那么烦恼是什么,你要了解它呀,否则都是文字呀!所以下面一步正明;然后呢,“如何生起”,那个次第很明白;以及烦恼生起的原因;以及烦恼有什么害处,再下面才告诉你对治的方法。你每一个地方都很清楚了,到那时候你下手,容易了嘛!06:32
所以像前面在《南山在家备览》,尽管我们经常看得见这个文,看完了以后,你有一个感觉:啊!这个道理好,文字也很美,我也懂。可是要我们真正去修行的时候,不一定派得上用场。要好一点,我参禅,这参禅看一个“念佛是谁?”“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跟这个文完全没有关系。要我们念佛,一句阿弥陀佛,跟这个文毫无关系,这样。就算学戒,到后来告诉你,什么持、什么犯,跟这个文又毫无关系。实际上真的没关系吗?喏,所以这个论上面真正的好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一看,像《菩提道次第广论》,它就告诉你清清楚楚,理论上面生死的因归纳起来找到这个;然后说到那个烦恼的时候,那么晓得现在这个烦恼─正明烦恼,所以第一个说,什么叫烦恼。下面就告诉我们,有法生起使得你内心成不寂静相。这不是文字,我们坐在那里一想,当你心里面念头一动的话,觉得这里坐立不安了,强一点;再不然的话,本来宁静的心情,有这个现象生起来,你说:“哦,就是它!”07:50
有时平常我们坐在那里,眼睛一看见这东西:“咦,这个满好。”你心跟著它去了,我们了解这个叫烦恼。再不然一看见:“讨厌,这个家伙!”欸,你就晓得前者是贪,后者是瞋。坐在这里觉得满好嘛,我觉得这个也是这样,这是什么?我们往往觉得:欸,这个不错呀─痴!一片大无明当中。我们往往觉得这样:“欸,我现在这样的很好。嗯,我这个打坐坐得很好。”所以我常常说一个笑话,那是以前我的老师告诉我:“打坐打得很好,你打一个瞌睡,打一个瞌睡嘛,当然好嘛!”没错啊!当时我还不服气,现在是越想越对,这个还非要从经论上面验证出来。我们往往觉得:欸,你不要分别。实际上你不分别,在什么当中?在大痴相当中,我们也还以为修行。喏!所以这个地方特别地告诉我们,特别地告诉我们哪,它关键在此。08:49
“如何”─下面就告诉我们“生起次第”,你了解了这个次第从根本上面去找到它,最后告诉我们什么因。这里这个《广论》上面,不去深谈,不去深说。同时我随便一提的,因为第一次讲《广论》浅释,像这个关键之所以这样安立,那没有这样讲;那么今天讲到戒的话,你们一看就晓得为什么《广论》要这样安立的配合,大家了解吗?所以到一来,你学论也有用,想学戒也有用。09:20
现在我们继续下去。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流转生死永无尽期,“大觉”世尊我们的佛陀,“慈哀,将令离苦,察病设药,对分三种。”由于这个大慈悲心,要带我们出离生死,于是观察什么病,对著这个病而立这个药,那个时候,对症著它分三部分。哪三部分呢?09:57
内心昏动对立定慧,身口非违对立净戒。
戒、定、慧三样东西。第一个呢,就身口在很动乱状态当中,要净戒来把它安住;安住下来了以后,内心上面的昏、动等等哪,定慧。10:21
圣教虽多不越三学,
整个的八万四千,乃至于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个三项。10:33
三学所立唯依色心。
那么三学更简单一点─色跟心。就是我们心对境,换句话说;或者是境引发我们的心,或者我们的心去制造那个境,无非是这样。眼睛一看,“嗯,好看的。”“咦,讨厌的。”或者无所谓的,这个什么?贪、瞋、痴!我的心对著境引发的。由于这个贪瞋痴,好的就执著,进一步产生造业,坏的排斥也造业,痴同样的,一种业。11:55
所以说,这个地方又进一步说,啊,这个色心。“论其起也则从本以发枝”,生起的是从根本慢慢地发枝。“用其治也”,对治的时候,“则先粗而后细”,粗的把它解决了,细的慢慢地来,有它一定的次第,我们要了解。所以,谈说明的时候是论,那么像《起信论》上的三细六粗;讲戒,那么先防身口,七支先来,后来深进入细的,所以说“用其治也,则先粗而后细”。“首先制戒,意在于斯”,所以戒定慧当中先讲戒,在这里。举个比喻,说:11:55
譬夫浊水,风激波腾。风波未息,欲得清澄无有是处。
就好像台风来一样,这狂风大雨当中,你要那个海不扬波,硬去压制可能吗?不可能!你怎么办呢?把那个风先拿掉,拿掉了以后,这个水自然慢慢地再设法宁静下来了。所以告诉我们,如果是那个风波还没有息的话,不行。这个 12:24
三学次第,理数必然。
它有必然的次第的。12:34
乖越常模,去道全远。
如果是你违背了这个,那不灵光!“乖越”不灵光。他下面又说,12:42
烦即昏浊,惑谓乱动。三毒结使劫掠善财,喻之如贼。三行相因谓次第而生。斯须摄济谓不可相离。”
这个是解释前面的文字。“三行”就是戒定慧,那个戒定慧的为什么互相、相因待而产生呢?那个有它的必然次第。“斯须摄济”是解释前面的,不可以相离开的。13:10
有了这个,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个《戒疏》,就是第一行的文字。说“烦惑”,这个烦惑啊,前面说经过无量劫,然后呢对无量的境界,那个不是那么容易。不是说,喔,原来生死的根本─戒定慧。我想我们大家都了解的,虽然说是戒定慧,不要贪瞋痴,说得头头是道,到了境界上面,从来没有做到过。我第一个就是这样的感觉,我想你们大概跟我差不多吧!比我好不了多少,千真万确,事实如此。所以它这个“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要有一定正确的方法。于是说这个三学,那下面的解释来了以后呢,对治的根本在这里。13:58
所以《成实论》上面,戒像捉贼,先把它捉住;定,绑住;慧,杀。戒,认得它─喔,这个是!这个是!这个是!然后把它抓到,不会让它动乱。然后让它定把它绑得死死的;最后,慧来观照。“三行相因,斯须摄济”,前面有说过了。“故初行者务先学戒”,刚开始的时候你一定要学这个,随时警策,随时检点,绝对不要违犯,使得这个“三业清净”,那时候你“正定正慧自然而立”。14:40
说到这里,真正的戒定慧内涵很深广的,我说一个最基础、最浅近的。现在有很多人跑得来说:“哎呀,法师啊,我这个定力不够,我要去学定了。”碰见这种情况,我常常觉得很无奈地苦笑一声,这样。为什么?我啊,三十几年以前就忙这个事情,忙到现在还是觉得定力不够─真正的原因不在定力不够,戒基没有。但是我们并不了解戒的特征。戒的特征是什么?你了解了前面那个,所以这个戒是非要有见解的戒。就是你一定了解了正确的认识,这个对你不利、这个对你好的。所以当对境的时候,你看见了:“哎,这个不好!”所以你随时随地一对境,那个心就摄持住,所以叫摄心为戒,它戒的真正的用意在这上面。但是我们刚才初机的行人,对不起,尽管讲,可是境界现行非常地强烈,不要说你挡不住,乃至于这个现行你根本不认识。15:49
因此比如说诸位在家居士,尽管你觉得:哎呀,这个到庙里真好,但上班不行。为什么?这个上班本来告诉你,你跑得去就要对这个境界上面去。你能跑得去上班在那里想著、闭起眼睛来念阿弥陀佛吗?这个不可能!大家都这样做的话,所有的店都关门了。叫你去设计的话,你设计出什么东西来呢?当然不行!所以说上班要忙这个,回去等一下的,啊呀,父母、妻儿、子女,你一天到晚忙这个呀!这个境摆在这地方,有心无力,这样。16:27
这是真正重要地帮助我们,在内心想办法去这样。于是你平常的时候,对著境界随时警惕自己:不要!警惕自己:不要!那时候有两个功效,最简单的哦,最简单的。哪两个功效呢?第一个呢,就是你的内心的警觉心很强,遇见境随时警觉、随时警觉。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往往我们常常人家说:“你这个眼睛真大!”意思就是看见了东西就像没看见一样,就是这样!换句话说,内心当中境界现起来了,已经发生了什么不晓得。你没有这个警觉心,你根本无力去察觉是非。其次呢,察觉了以后,我们就无力去对治。当你前面这个学戒的时候,你随时觉得,嗯!警觉到不对,然后能够把它对治。17:19
你不断地这样做惯了以后,当你定下来的时候,你的心很强有力。在外面有各式各样的境界来引发你,现在坐在那里没有境界引发你,可是那时候你的内心的动乱;因此,坐下来的时候,你内心经过前面戒那个时候的训练的话,你随时警惕:又错了,把它拉回来;又错了,拉回来!你有了这个本钱,你才能够把你的心从散乱当中收摄得起来。你没有这个力量,于是尽管身体放松了坐在这地方,坐是坐,脑筋里面还在想:哎!波斯湾那个战争,今天晚上那个好消息可不能不看呀!“啊,那个股票如何啦?”然后呢,“学校怎么办啦?”是不是我们脑筋里想这些啊?想累了,呼呼大睡,那就是这副样子。也许说起来这个很笑话,但是我想,我是夸张一点,你们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这个。18:22
那么这根本在哪里呢?不在定上,在戒上面。而真正戒,真正的戒的中心在见解的“见”,你一定要看见这个东西对你有利,这个东西对你不利,这样。所以这个见解分辨了以后,你才晓得世间对我们,一切东西,哎,那真是可怕!送上门来都不要,你还去忙它吗?你有了这个,然后你才能够生那个心。否则的话,虽然你说你不要去忙,但生活无著,你有种种的借口呀!这是我们必定要了解。18:57
所以这个戒当中叫六和啊,修六和敬。六和敬当中第一个和是什么和啊?没有错嘛!见和同解。这个见解,说第一次讲的正知见,你正确地了解:哦,这个才是这样的啊!你自然心里面已经把世间的东西排斥了。然后虽然你了解了做不到,于是学下面的种种东西,这个才谈得到下面的,不是吗?所以同样地,这个次第是井然,而且一定分析得很清楚,很多无量无边的这个内涵当中,经过归纳以后,分几个简单的项目,次要的摆在旁边,重心在那里,全部精神对治这个。这个把握住了,下面的自然就容易解决呀,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是这样,当你这个有了戒以后─所以这个戒叫作捉贼,这个贼你认清楚,认清楚你能捉得到它啊!所谓这个见是什么?见到这个贼,然后下面这个五和就把它捉住,抓到了以后,那个定就可以有希望呀!这是它的次第。20:09
然后呢,《广论》上面,同样地告诉我们,它那个次第怎么弄法。现在请你们看一百九十三页,最后一段,“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哪!就是告诉我们,你怎么灭除呢?然后下面告诉我们三学。倒数第二行,“其中三学”,它有几个啊?“数定”,就是数量决定,下面还有一个,“次第决定”。下面这个次第决定,是一百九十四页的第四行最后一句。他为什么要说这个数量决定跟次第决定呢?这个论我不细说,可是这个地方的学进去我们非常重要的,就我们面对无量无边的内涵,你到底哪里下手呢?我们刚才说的“一头雾水”,欸,现在他菩萨祖师能够很清楚明白地分析、归纳,最后把无量无边的这个内容归纳成功几个大要、大纲,几个聚。所以真正归纳起来,内涵不外乎三项,就是数量,就是这个!21:36
在这个情况之下,他就说了,“初观待调心次第”,我们真正要学的,岂不是要调伏那个烦惑的心啊?对!这个调伏烦惑的这个心,有它的层次不同的内涵,只要分三个步骤就可以解决。第一个,散乱令它不散乱─戒。喏!就这个。你东想西想,欸,不可以、不可以,拉回来。这个就是说,治散乱的是戒呀,不是定啊!然后东想西想,欸,说中东没有关系,股票没有关系,粮食涨价、跌价没有关系,那这个东西你把它拉回来。然后全部精神放在这上面,安住在一个定点上面,那个“心未定者,得定”。得了定以后你才有力量去观照,观照了以后,了解了烦恼,然后破除烦恼,所以“心未解脱令解脱”。这个调心那个次第─戒、定、慧呀,就是这样!22:48
然后呢, 这个调心是因哪, 你能够这样的因解决了, 得的果, 所以翻过来 一百九十四页,“观待得果数决定者”,第一行下面。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因是调伏那个心,调伏了心得到的果是什么呢?下面说,“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这个三个结果。说“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我们整个要修行的只有两件事情增上生跟决定胜。戒是增上生第一步,定是增上生的第二步;然后戒也是决定胜的基础,下面的就是这个,了解了就是这样!增上生是因,决定胜是果,生生增上,究竟圆满了的时候,就是佛的报身,如此!所以不管从因地上面来看,从果位上面来看,这个三样东西─满足了。他这样安立的,不是我们随便的,这我们应该了解。因为这样安立,所以你要求的目标可以圆满地给你,要想达到这个圆满的目标,那个因地当中你应该这个丝毫无差。24:14
那么为什么立那个次第呢?下面这个次第我这里就不细讲了,这个次第就不细讲了。戒定慧因为在下面如果有机会再讲,否则的话,不清楚的话,那个时候你可以像《广论》上面,那《广论》上面是告诉我们简单的轮廓。像其他的《成实》啊,《萨婆多论》哪,乃至于《瑜伽》,都说明为什么一定要立这么多次第,为什么要这样子数量,这个数量为什么要这样的次第,你不能颠倒吗?不可以!它有它的个特别的理由在。像造房子一样,三层楼,你可以先造了三层楼再造基础吗?那不是开玩笑!烧饭也是一样,你不能说我烧好了饭再加水,那这个米烧成炭了你加水有用吗?当然不行!那么这个了解了以后,我们那一段《戒疏》上面的那个,就自然就很清楚了。最后这个看一看:25:21
《资持》云:“五分功德以戒为初,无上菩提以戒为本。安有弃戒别求圣道?《智论》所谓无翅欲飞,无船欲渡。圣言深勉,可不信乎?”
《资持》再补充加强。“五分功德”就是我们所谓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通常这个是说佛的五分功德。佛的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这样,换句话说,这一步一步地这样来的,这个戒是基础,这个戒基础,无上菩提以戒为根本。既然这个是初步,这个是根本,哪有说你第一步不跑,就跑到最后一步了,没有这样的事情!哪有说这根本不立,上面能够建立起来了。所以他告诉我们“弃戒别求圣道”,不可以!拿掉了戒,不行!不过当然这个戒,内涵下面要详细地细说,如果不细说的话,我们会误解的。这个戒上面告诉我们,戒有定共、有道共,乃至于种种的开合不同,这个慢慢地说。26:49
我之所以说这个的话,也许有人问:“欸,那个你讲戒,为什么禅宗的不讲?为什么净土的不讲?”好像你仔细看看,除了这个律宗,其他的九宗都不讲,那个味道好像。这是我们对戒的这个真实的内涵不太了解,所以我顺便一提,以免大家有所误会。就像这个《备览》说下去,它每个地方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由于个人目的不一样,所以开始的时候偏重稍有差别是有。就像我们说一个天才儿童,就把他直接念到高班去了,他可以不经过这一年级、二年级,可是一年级、二年级的东西他能不学吗?这个天才儿童不懂得加减乘除,就把他造成功爱因斯坦,有这个事情吗?然后天才儿童这个文学天才,连它字都不认识,字都写不来,可以写出最好的文章来吗?当然不行啊!所以他可以不经过那个一步一步的,像平常人那么这个形式,可是这种内容是一点都不能错的,我们要了解,这样。那么正规的是如何、特别的是如何,那后面会细讲。所以在这里特别告诉我们,你要想走这条路,那戒是根本!
所以《智度论》上面特别告诉我们哪,就像没有翅膀也想飞,没有船也想渡过那个江河,都指这一点。“圣言深勉”啊!这圣人告诉我们的话。圣言定量,圣人告诉我们的话没有一点出入。我们不要说:哎呀,我们以为如此!那是我们学“我”,那是一定不成。要以圣人之言作为衡准的标准哪,深深地拿这个来自己策励。所以他最后两句话是策励我们的,“圣言深勉”,可不信吗?28:16
Top 第01-10卷 第11-20卷 第21-30卷 第31-40卷 第41-50卷 第51-60卷 第61-70卷 第71-80卷 End
00:03
现在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第九页,第九页,今天我们继续下去。上一次是讲到这个“显知由径”当中,第一项“圣道本基”说过,那么今天讲“戒有大用”,我们先看这个文:00:53
第二项 戒有大用
《事钞》云:“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凭,贤圣之依止者。必宗于戒。” 《资持》释云:“初句住持义,次句轨物义,三发趣义,四本基义。此之四句摄尽戒功。 文叙功能而首标大用者。良由有用方见功能,功由用彰所以先举。”
那么这一段文简单地说一下。这个说,我先把后面《资持记》的解释讲,然后回过头来再讲《行事钞》上面的四大段;因为这个四句,实际上,是指四样绝端重要的事情,那个内涵非常重要,所以这么前后这个次第反一反。02:33
《资持》的解释,这第一句说“住持义”,那就是“三宝所以隆安”,就是“住”是安住在世间,能够保持、任持,这样。第二句呢“轨物义”,轨范一切事物。第三呢“发趣义”,就是通常我们认识了解了以后,开始发心、起行,然后能够达到目标。第四“本基”,那是根本、那是基础。说这个四句,换句话说,他这个上头点出来这个戒的四种功能,把戒对于这个世间、佛法的整个的效用,已经完全包含。03:38
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行事钞》上面这个四点。说“夫”,那个是平常文字上面的一个开端,“三宝所以隆安”,三宝是佛、法、僧,那么三宝的所以兴隆,“隆”是兴隆、兴旺,而得安住,就靠戒,这是第一个。上一次,大家还记住,我们一开头的时候曾经说过,三宝通常说有四种三宝:说一体三宝、理体三宝、化相三宝、住持三宝,一共有四种三宝。但是实际上我们真正的受用、感受来说,是指“住持三宝”而言。这个理体、一体是就理论上面;化相是佛在世的时候,佛是佛宝,那么那个僧宝的话就是菩萨、罗汉等等,那么他说的法,教证二量,这个叫化相三宝。留下来世间,这个对我们来说叫作住持三宝,安住世间维护佛法。实际上也就是维护我们一切人的真实的利益,使我们能够从生死轮回当中透脱,乃至于就在生死轮回当中,所以能够得到人天善果开始,全部都靠著它,这样,所以这个是住持三宝的这个作用。05:42
那么三宝之所以为三宝呢,我想这里不谈。如果大家这个概念还有不清楚的时候,后面专门还有时间看看再提一下。而这个“住持三宝”来说,名字是三样─佛、法、僧,而实际上呢,这个“佛法二宝”都“并假僧弘”,这两样东西都要靠这个僧团来弘扬、维持。如果是僧团没有了,两样东西根本没有,这样。否则的话,就是有,图书馆里说:哦!那有,那一套书在这里;我们现在看看,尽管佛经放在这里,看了半天看不懂。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像我们现在正在大家研阅的《南山在家备览》,已经经过菩萨、祖师一而再地疏注,换句话疏是疏通,加以注解、疏通、说明,经过这样一而再,再加上弘一大师这么提纲挈领地摘录出来,那个我们就看起来还是一头雾水,这样。所以说,假定说没有这些法师们的话─就僧团哪─能够把它这样地说明的话,尽管这套书摆在这里,懂吗?那既然不懂,你能受用吗?所以说真正的佛法二宝,就是都假借于那个僧团,才能够真正地把它弘扬,使得我们受用。07:41
而僧宝怎么样才能够建立,乃至于如何维持、生存下来?说“僧宝所存,非戒不立”─要靠戒,没有戒根本不可能建立这个僧团,这是我们要了解的。那么下面呢,好像黑板上有没有写?“顺则三宝住持,违则覆灭正法”,如果说这个僧团你能够随顺于戒,如理如法去做的话,那么就这个依照著戒法如理如法去行持的话,三宝整个的真正地安住,这样。如果说你剃了头,有了这个形式,有了这个团体,而不照著戒,而行持违背了这戒的话,对三宝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使已有的都消灭。因为一般人并不了解佛是谁,佛所说的法是什么,他只能从那个出家人,弘法的那些人身上来体会这个法。而现在如果那个僧团的组成份子─所谓僧、僧宝,他所以称为宝就是如法,现在如果你不如法去做,错了;人家看见:哦,那原来就是这个,原来就这个!对不对?所以说违的话,三宝就是覆灭。所以它违、顺之间的关键何在?靠戒,靠戒!所以说三宝之所以兴隆,能够安住,靠这个,这个叫“住持义”。只要这个法有了,住持在世间,安住在世间,那下面这个就行了。10:02
下面这来了!“九道所以师训”,那哪九道?就是十法界除了佛。佛是究竟圆满,佛是说法者,就是佛本身对我们来说,是可以说引导我们从痛苦当中步步上升,减轻痛苦乃至于彻底消灭痛苦,而能够圆满功德,究竟圆满一切功德的一个指导者。对于我们要想跟著他去学来说是指导者,另外一方面呢,佛也就是我们的目标、希望所在。我们大家感受到这个世间这么痛苦、这么不理想,现在有这么一个人他觉悟了,照著这个方法去做,然后所达到的一个状态是什么呢?我们的痛苦,他彻底解决,丝毫无遗;我们期望的一切好处、快乐,他究竟圆满没有一点点遗漏。啊!对我们来说,对!这个道理不是一个空话,而是一个具体的事实。所以他有最正确的理论告诉我们:啊,你为什么痛苦啊?如何离开这个痛苦啊?你为什么得不到快乐?怎么样才能够得到?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地方说得清清楚楚,然后呢,事实摆在这里─你看我啊!我就照著这样去做,不就得到了吗!11:59
所以说,佛对于指导我们的方法来说,我们称他为导师,佛是三界当中唯一的大导师。还有呢,对我们来说,真正我们所期望的希望,是目标;实际上除了这个以外,还有,我们最佳的救护、保护者,这个不必细谈。因此从他那个典型的,也可以说一个榜样,启发了我们的信心、好乐之心;他说的道理,理解了以后照著去做,这个是什么?“师训”,那个就是师长最好的训示。然后,就个人从一步一步来说,先是人天,然后人天走上去的话,出世的话,所谓出离,那一部分也可以说列入声闻、缘觉。就是说,你只停在那里,那你就是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乘。如果你一步一步走上去,那是我们必然经过的,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次第。由于这样的关系,所以才分出来。喏,如果你不照著去做,那对不起,你就轮回三恶道,这正是反方向的一个最好的事实摆在这里,警策我们。照著他去做,现在你需要了,那你向上的话,这是人;然后人上去是天;然后,一步一步上去的声、缘、菩萨,所以这个叫九道师训。13:44
三恶道为什么也是训哪?三恶道当然是训啊!所以说,孔老夫子说的这句话,我们常常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前我曾经跟同学谈过,说我们大家觉得这句话,用在佛法当中可以把它再加深一点,就三人行“必”是我师。为什么必定呢?这个三人哪三人?不是说只有三个人;一个好的、一个坏的,一个不好不坏的。看见坏的人说:喔唷!你看,他走得不好,走出这么毛病来,倒是我的最好的榜样,告诉我:你不要走错喔!看见他,自己策励,如果你能够避免了,他岂不是一个最好的警策者,让你不跌这个筋斗啊?对嘛!看见前面这个人,一下去跌得半死不活,你就不会下去了。你如果从这个地方去看的话就对!可是这个行相,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够体会、看得到呢?看不到!还要佛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以后,然后我们回过头来一看,才了解;而所以了解,还是靠三宝安住世间。15:15
有一次我在路上面经过,那么路上经过的时候,那个现在的高速公路车子很多,正好有一部车,满载了待宰之猪,白白胖胖的、长得很肥,它超车而过。旁边有一个人告诉我:“哎呀,善知识!”我当时听了以后愣了一下,后来想:一点都没有错。平常我们觉得善知识,佛才是、菩萨才是,至少嘛罗汉、声闻乃至于法师才是,怎么一个“猪”是我们的善知识啊?假定不懂佛法的话,不会觉得善知识,懂得了佛法了,善知识!说:啊!你看哪,不要马虎、不要懒惰啊!不要马虎、不要懒惰是猪并没有做什么坏事,并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它怎么样?它就是好吃懒作,觉得眼前占一点便宜。它不会想伤人的,所以猪本身不会说像这种很多动物这样侵犯你,可是它使用的超过了它应得的,将来还报的时候就是照这一个,这不是我们的善知识吗?16:26
这个三恶道是现实的例子,而所以我们能够体会得到,把一切一切策励我们增上的,谁?三宝的力量,法宝。而这个法,是指出来的内涵,谁告诉我们的?佛。虽然佛说这个法,但是“并假僧弘”,僧一定要靠戒才能够安住,所以说“九道所以师训”,对我们来说,真正启发我们认识的,完全靠这个。17:06
当我们认识了以后下面怎么办呢?就要开始照著去做,照著去做。所以真的次第来说,三宝是安住在世间才有这个可能,然后你经过了这个,所谓摸索认识了以后,认识,然后认识了开始去行持。而行持中心在哪里?戒─“诸行的归凭”,诸行的归凭。平常的时候,真正讲“教”,这个范围很广泛,说各式各样的理路开始,乃至于讲戒法都是讲教,可是这个一般的所谓化教跟制教的差别,这个地方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这也就简单说一下。18:04
平常经论上面一般所说的道理的话,它是广泛的、原则性的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或者说,整个的佛法讲“空、缘起”,或者把空的理论深入地说明;或者正因为空,所以缘起的事相,从因果方面是详为说明。但是对我们一般来说,像我们这样粗浅的人,不大容易深刻乃至于正确地了解它,往往把握不住它这个真实的内涵。产生什么效果呢?产生了都是处处执著、处处执著。于是在这个上面弄错,讲空,结果什么都不管了,于是拨无因果等等,来了!实际上呢并不是,佛门当中说这个“ 实际理地一尘不染”,正因为实际理地一尘不染,所以“佛事门中”,你要正规去修行的话,是“一法不遗” ,一点小事情都不能马虎哟!这我们又莫名其妙了。所以说,尽管这个道理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个是虚通,这个内涵真正要想照著去行持的话,对一般人来说比较困难,而且相当困难。19:49
所以上次曾经说过了,“哦!这个多少价钱哪?”“大概多少!”可是你要真正去买这个东西的话,那差一点都不行。或者说,上次我们举过的几个比喻,你们可以回想一下,那个引擎,哦,怎么说?简单的三两句话就说出来,可是你要想把这个引擎如理地做好的话,一点都不能错。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说“诸行”,你要真正开始懂得了道理以后,慢慢地去行持启发的话,那对不起,这个是根本,是根本。这个才是你真实所依凭的,以前都错了。所以才皈投依靠这个真正的地方,这样,所以诸行所根据的,这样。20:48
那么这么一来,于是“圣贤的依止”。圣贤是如理地了解、如法地行持,然后真正地感得的这个结果,而这个结果也有部分以及究竟。部分来说,二乘的跟菩萨,究竟的是佛,这样,都从这个地方开始。而究实来说,究实地来说,我们要对治的─贪、瞋、痴。用什么方法去对治它?戒、定、慧,上次是简单已经说过了。我们要想整个地解决,究竟地解决,那是慧,那是慧。但是单单有慧行吗?不行!慧,这个慧必须要用工具─定,而这个定必须要用戒。所以说究竟证得了这个果位来说,换句话说,我们所希望的离苦得乐的这个结果,这个结果的位次叫圣贤,圣贤那根本在哪里?在戒,在戒。因此想想看,从因到果,我们一步一步地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分析的最后结果,根源何在?在戒!这个戒的真正的、殊胜的特别的用处,特别的用处。22:39
那么这个黑板上面,我简单地写,同时这里印了几张,这个是《资持记》上面的,《行事钞资持记》,印得不多。我之所以这样做的话,今天印了多少?印了十张。原则上面,我这里看见很多有出家的这个同道们,那么这个是很值得一看,所以凡是出家同道送他一张。(编者按:请参阅《南山律在家备览》补充资料四。)那么其他的,黑板上,我只是简单地说一说。一方面像《资持记》,像这样的,我们平常在家人的确也不大有机会,重点地方我说一说。黑板上写的是 “ 次众法中。佛所立戒,令人禀行,即以法资人也。……是知法有资人之用,人有弘法之能,非法则人亡,非人则法灭,人法相资,乃能久住耳。” 23:39
所以我们了解,这个人之所以能够从生死轮回当中一步一步透脱,需要几个条件。第一个,要有人告诉我们,那就是前面说的“佛”;然后呢,不但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而且他是典型的榜样。所以理论上面,他这么告诉我们;实际上面,他这个样子摆在这里,启发我们的好乐之心。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推动我们的力量有两种:一个呢情绪方面,一个是知见方面。现在知见方面,理论很清楚;加上情绪方面,推动你的力量这么正确。比如说:这个东西对你很好啊!我们说:好是好啊,但是我现在不需要。理论上面好坏,你可以分得清楚,可是情绪上面,目前你没有这个需要在。或者说,虽然我要这个东西,但是呢,对不起,弄不清楚要了以后不一定对你有益。所以实际上这两样东西要同样具足。24:53
那么现在呢,说理论上面告诉你这个道理,样子上面给你看─佛。因此让你强烈地晓得:啊!你要;而且理论很清楚,走上去,这个是“法”。那么这样地真正地走上去,一步一步上去了以后,好,懂得了理论,了解了行持的准则,下面真正去做的时候,就拿这个法来净化自己。因为我们了解了说一切痛苦的根本,不在其他的,在什么?在业的因,上一次说过了。而这个业因,而这个业因,业是直接感果的,但是这个所以造业的原因是什么?是惑,换句话说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烦恼,根本来说是叫无明,但是粗显的行相来就是不妨说贪、瞋、痴,那么佛法就是告诉我们这个。25:54
告诉了我们这个,然后我们就利用这个佛法,改善了我们自己的烦恼,于是得到善净之业,解决问题,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所以这个法才是真正对我们最好的滋养、最好的资助,所以叫“法有资人之用”,法的真正的功效是这个样的。当然它在过程当中第一次告诉你听,哎呀!你听了很欢喜,觉得法喜充满。这个法喜充满真的有用吗?你听的时候很好,回去的时候,对不起,又不行。那么一步一步上来,所以这个地方就牵涉到上面所说的见、行两样东西,化、制之间的差别,这个以前都说过了。26:46
进一步呢,因为这个人受了这个佛告诉我们的教诫,然后这个教诫当中两样东西:第一个,知见方面的正确的认识,还有行持的准则,这个才是真正的戒的内涵喔!然后你秉受了这个戒以后,照著去做。照著去做的话,下面有了!“人是有弘法之能”,你这样去做,慢慢地做、越做越好。就世间来说,你是一个道德很高尚的人,教人家看了令人景仰。然后进一步因为你这个行持很准,所以实际上显出来这个内涵也跟平常不一样。最起码的人天乘,像袁了凡这样,哦!人家说人家求不到,你看!他照著去做的话他得到;眼前嘛又教人家看了处处地方说恭敬,嗯,这个人有操守、有道德。平常一般世间人都觉得:“哎呀,这样的话,这个道德虽然要守,可是吃亏,划不来!”结果妙咧!他不但不吃亏喔,而且你得不到的东西他都得到,这样。因此这么一来,这个法不仅仅是书本上面的讲讲,不是说说的、听听,真正那个法的力量就慢慢、慢慢地展现开来。所以这个时候由人来弘这个法,而这个人是什么?如法行持者。28:29
所以下面说“非法则人亡”,没有这个法的话,对不起,这个人就是─所以孔老夫子说“殆矣”─这个人就完了!这个人就完了!我们说完些什么?对不起,难得的人身,下面眼看著堕落三恶道。反过来说呢,“非人则法灭”,如果没有人真正去做的话,对不起,这个法只是讲讲,也就没有了。“人法相资,乃能久住”,这个“人法相资”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这么说,特别重视的,就是重视什么?重视这个出家的僧团,而实际上呢,整个地来说,如法行持者,如法行持者。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上面四句,“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归凭,圣贤依止”,喏!“必宗于戒”。
因此这个了解了戒的真正的功用,而这个功用──大,其大无外,其大无外。这个地方简单地说明一下。00:28
那为什么这地方首先要说明这个“大用”呢?这个原则这里也说一说。平常对我们来说,讲经说法,那个道理听起来很容易懂,也对人很有这个吸引力,可是真正要去做的时候,这个事情就麻烦了!这个也不可以、是那个也不可以,想做的,是不可以;还有反过来说,不想做的,这个要你这样做、那个要你那样做。是,凡是说世间道德的操守,乃至于像戒什么等等,对我们来说都有这一种困惑摆在那里。为什么我们愿意去做呢?这个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在,什么理由?它有大好处!单单这个够不够?不够。还要加上反面的,你不做的话,是有大损失!所以正反一比的话,到那时候你就有了一个很正确的认识,那再难也做!01:58
那么这里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一下。现在这个社会,工商业非常发达的时候,我们如果仔细看看的话,在不管是工业界也好、商业界也好,实在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实在一件非常麻烦、非常痛苦的事情。可是人人很努力去做,而且在这个从事各人自己的行业,这个内涵之下,行之唯恐不力。为什么?它有好处在!因此虽然做这件事情,对我们也带来很多麻烦困扰,但是人人趋之若鹜。因此在这个地方也告诉:你不是要去掉痛苦吗?对!你不是要得到圆满的快乐的果报吗?对!哪!那么我告诉你该怎么走──这里走!虽然这样去做的时候,那是一件不大好走,满辛苦的事情,但是它有这么大的无比的价值在!这个是它的一个特殊的原因。所以这个地方摆那个“戒有大用”,而且简单的两行,看起来好像很简单,我也特别加以说明。03:34
本来我所准备的资料,这整个的一堂都讲不完。可是我想这个时间大家很宝贝,所以容许你们有问题,如果你们以后有问题提出来,我回过头来再来补充它不晚,不晚!那么特别呢,我所了解的,在座的极大部分都曾经研阅过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关于这个地方的很多问题,你两本──这个跟那个论──配合的话,里边的内涵都知道了。换句话前面这个理论,你透过这个地方去一对照,然后互相辅助的话,你能够派上用场了。所以这个地方所谓“戒有大用”,这个原则是这样。那么平常在我们内心上面,不仅仅是听懂,常常去思惟,你真正地思惟说:啊,这个大好处这么好!这个大好处这么好啊!功效就显了。04:34
我也举个简单的比喻,譬如人家告诉你说:啊,现在你作这个小生意,你应该作一个比较……换一个职业,或者什么,我们总觉得:哎呀!这换起来很麻烦。单单就换一个,是很麻烦,如果说事实你能够了解,说你换的时候虽然麻烦哪,可是你将来赚大钱喔!你把这个事情摆在脑筋里,了解得更清楚、越深刻,我想我们换的可能就越来越大。所以不要把这个单单听过了就算,尽可能我建议你们,像《广论》这样的,这个内涵去好好地去细细地思惟,细细地思惟。像在论上面他常常这样说的,你这样学的有殊胜的利益,不这样学的是有大的损害。他一定先策发这个对比──好坏之间的对比,策发我们非常强烈的好乐心,这样。然后这个推动的力量就产生了,产生了以后我们就能够克服这个困难。眼前看这个困难是满大,实际上等到你克服了以后,这个不是困难。更进一步说,就你所得到的这个好处来说的话,啊,那你觉得这个小小的困难实在太不是困难了!06:04
当年对我来说也的确是困难,可是现在回过头来,我常常说这个困难再加上十倍、百倍、一千倍、一万倍,我都愿意,绝对愿意!而且没有选择的只有走这条路,因为它的利益太大了。而且这个大并不是相对的,是绝对的!除了这一条路以外,你要想其他地方找任何利益,一句话:找不到!眼前相似的利益有,究竟的利益根本没有!那么关于这一点,在这个三宝之所以为宝当中,有详细的说明,可这一点平常都是在化教当中说,所以这里就不细说了。下面我们看:06:52
第三项 略解名义
好,那现在已经启发了我们这个好乐心,于是进一步先把它这个内涵,慢慢地、正确地来认识。这个虽然说正确地认识,也是一步一步地来。所以前面对于三皈五戒来说,只能说略解──大略地,虽然简单,但是纲要已经在,而是又很简单地了解这个“名”所指示的内涵。看:07:39
翻名
- 毗尼 ──── 翻为律
- 尸罗 ──── 翻为戒
- 波罗提木叉 ─ 翻为处处解脱(《戒疏》翻为别解脱)
《事钞》云:“依彼梵本具立三名。初言毗尼,此翻为律。二言尸罗,此翻为戒。三言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 显三次第,即是一化始终。律则据教。教不孤起,必诠行相,戒则因之而立。戒不虚因,必有果克,故解脱绝缚最在其终。”(一段。那么先看一个《资持》解释云:)《资持》释云:“一化始终者教行果三不唯戒律,一切教门次第皆尔。”
这一段,同样地先把那个《资持》的解释说一下。说前面我们讲那个次第的时候说,叫“教、行、果”,实际上,这个次第不但在戒法当中,整个的佛法。所以是“一化”,一化就是佛出世的整个地出来,告诉、教化我们的这个教法,从始至终都以教、行、理这个内涵来说明的,不仅仅是戒。所以三藏经、律、论无不如此,所以“一切教门”它的次第都是如此。09:24
那么这关于教、行、理,平常我们有不同的开合,那是各家不同,贤首通常用的──信、解、行、证,这样;那么这个教、行、理有的时候叫“境、行、果”,名字不同。最前面的“教”,是说明这个道理,启发我们的信解,详细地说叫“信、解”,简单地说叫“教”;“行”呢,就是如何行持;最后证得“果”。10:08
关于这个教行果三方面,说得最清楚、明白,而且大纲最完整的,有一本特别的论,这里顺便一提。因为这本论跟我们现在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有特别因缘,而《广论》就是我们拿来配合《南山律在家备览》看的。什么论?《现观庄严论》,这是弥勒菩萨造的。所以太虚大师在这个《现观庄严论》当中的序文当中有一段话,他说:“除非是补处菩萨,除了像弥勒菩萨这样的一个了不起的大菩萨,没有一个人能够这么简单明了,而把全部的宗要说得这么清楚的。”这个三样东西是从凡夫地一直到究竟佛果,他说得清清楚楚。这个境行果三样东西,“境”总共说三样东西,“行”是四加行,“果”呢,佛的一个法身果。换句话说,境界──凡夫是什么、圣人是什么;然后这个从凡夫转到圣人,你应该作些什么行为,四样东西;透过这个这种真实的行持,你就能够把凡夫转成佛的圆满法身。这样的整个的教法来说是这样,那么现在我们这里呢?也是,小的、小的地方,从每一个地方都是这样:小的,小的也是告诉你道理,这个道理如何行持,感得什么样的果。12:00
以前我们曾经说过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从地下跑到楼上,经过个楼梯,要跨每一阶,从底层到二楼来说,那个是因、这个是果。实际上,你每一步也是这样,从平地跑到第一步,从那个阶段当中来说的话,前面这一步跨上去是因,跨到第一步是果,可是再停在那里就不对了。第二步再作为跨到第三步的因,第三步再作为跨到第四步的因,是不是这个互为因果是这样来的?因此我们要达到究竟圆满的是这些,所以要经过戒、定、慧,那么同样地,每一个当中,你又可以开出这个一个一个层次来。说从底楼到二楼要经过这个楼梯,然后呢楼梯过程当中,又每一个地方又可以把它细分,因此在戒当中,一样地可以照这三个次第来说明。13:05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行事钞》,这个文我在这儿解释一下。“梵本”那就是佛的原始的经律论,那么当然现在这地方是讲律,就是戒,它原来说三个名字──毗尼、尸罗、波罗提木叉。一般状态当中,我们常常把三个名字混淆而用,混在一块儿用,但是这个里边细说,有它不同内涵,那么这个不同内涵这里说一下。第一个叫作“毗尼”,我们这里翻成中文的话──律,就是法律;第二个叫作“尸罗”,这个尸罗是梵文,就是古代印度的,现代的梵文跟以前的梵文不太一样,这个叫作戒;第三个呢,叫“波罗提木叉”,这地方叫作处处解脱。这个三个有它的前后的次第在,有它的前后次第在。14:26
现在翻到第十页,我们看。“律”就是法则,这个律,这个也就是前面那个名字叫毗尼──法,我们说法律、法律。这个法律是什么?“据教”、据教,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所以说,教是来说明这个道理,说明这个道理行持的时候,一定有它的规则,这是律。可是这个教为什么要“起”呢?为什么要说那个道理呢?“教不孤起,必诠行相”,是以这个地方这个行相就是说,我们行持的时候,一定有它的规则、固定的,那么这个规则固定的叫作律,这样。所以说,这个“戒则因之而立”,讲完了道理以后就告诉你怎么做啰!比如说我们现在谈论,那么谈论了生意,谈完了以后大家要立条文了,讲多少钱,那个地方一定是非常细致,每一个地方说得清清楚楚。平常我们常常说:欸,这个很值钱!那么到底值钱是多少钱哪?十块钱也叫值钱,一百块钱也叫值钱,一千块钱、一万块钱……你那个准则不一样啊!所以这个地方说这个“立”是这样。15:51
那么进一步,“戒不虚因,必有果克”。讲真正行持,它不是像前面说一个空洞的理论,它一定要照著这样去做,有它确实的内涵,这个确实的内涵就是我们期望的这个最后的结果。所以最后叫“解脱绝缚最在其终”,你照著这样去做,最后你就得到解脱。解脱的反面就是“缚”,缚是绑住了,不再被绑,这个次第是这样的。下面继续会解释,所以我前面这个不细说,再看第三行。16:41
释义
- 律 ─ 法
- 戒 ─ 禁
- 处处解脱
- 近 ── 随分果 ── 处处解脱
- 远 ── 圣果 ─── 解脱
《事钞》续云:“次明其义。初云律者法也。谓犯不犯轻重等法,并律所明,即教诠也。
现在这个一段一段来说明它。这个律就是“法”,法则、规律,法律,或者说。那么这个法律说些什么呢?两样东西──犯、不犯,犯、不犯。你这样做,你就犯了,那么不要这样做。所以不对的事情指出来,告诉你现在不可以,这个叫“犯”;对的事情,照著这样去做,这个是“不犯”。实际上呢,犯当中、不犯当中还有细分,这个在以后整个的这个条文所指的,严密的说明就是这两样东西。那么犯当中有犯得轻、有犯得重,整个的律来说、这个条文来说,主要的就是说明这个。那么这个就是讲说的道理,叫“教诠”。前面不是毗尼叫教吗?喏!教就是说明这个道理,这样。18:09
二者戒义。戒者性也,
那么第二呢,“戒义”。戒义,戒的性质,它的本质就是这个样,哪!这个是对的、这个是不对的。因为这个是正确的、不对的,不对的你不可以做──禁戒,告诉你。18:25
性通善恶,故恶律仪类亦通周。若此立名,戒当禁也。
这个本质来说有善、有恶,所以善的叫善律仪,恶的就恶律仪;反过来说,这个就是什么?禁戒,告诉你这个不可以做的哦,这个不可以做的哦!前面不是说第一个名字叫作毗尼,讲教,说明这个内涵,它是对的、不对,或者是犯、不犯;犯当中是轻、是重。那么下面的话,叫作尸罗,尸罗是禁戒,啊!那处处地方警策自己,说到那时候不可以做。所以这戒叫“摄心为戒”,什么叫摄心为戒啊?了解了这个是犯、不犯,犯当中轻、重,那么处处地方警惕自己,对境的时候不要去做。这个是戒那一部分。19:31
三解脱义者。
这个次第这样。19:35
近而彰名随分果也,谓身口七非犯缘非一,各各防护,随相解脱。
先是这个,那么最后呢,叫作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它这个名字叫“处处解脱”。处处解脱是什么呢?从近的地方来说,从眼前来说叫“随分果”,这是一个结果。这个为什么叫随分果呢?随你当分所缘的,照著这样去做,就可以得到这个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我们要的结果。那么本来不了解这种状态,见解是错误的,随顺著贪瞋痴,随顺著贪瞋痴身口的行为的话,不是身三,就是口四;现在了解了以后,照著这个规律去做,摄持内心不要去犯,于是得到什么?欸,这个解脱,身口七支不再犯。20:45
当对境的时候,在各别对境的上头,你正确地认识,然后呢,说摄持自心,摄持得自己的心里面:这个不要再做!这个不要再做!因此“随分”,也就是随你当分从这个地方就解脱。没犯、不造业,不造业你就不会绑啊!不会绑,那么将来这个因是不绑的因,将来一定没有痛苦的果,这个是眼前来说。就是你如果深远地去看的话,如果说你心里面不造的话,当下内心当中清凉的感受就出来了。关于这一点,以后到下面再说的时候,我要给大家说一说,要给大家说一说!这个东西非要自己体验不可。那么下面:21:47
远取戒德因戒克圣,望彼绝累由遵戒本。”
从远的地方、久远的地方看去,究竟持了戒以后能够圆满了功德,那个时候证得圣果。证得那个圣果,最早是什么?从遵戒,遵照著戒律的这个内涵一步一步做,于是在果位上面不再受那个生死轮回之累,所以说“望彼绝累”。根本在哪里呀?“由遵戒本”,这是远果,这样。近、远二果。那这个是它这个内涵的说明。我们下面看一下那个《资持》的解释,那个《资持》的解释比较容易。
《资持》释云:“初释律义中二,上句训字。法以楷定为义。谓下释义。一切戒本大分为二前明犯相后明不犯,犯中复二即轻与重,四义摄尽毗尼大藏。就轻重中复有因果阙缘开制之异故云等也。显示律名从教而立故云并律等。
那么这个要说一下哦!现在这个地方解释是解释哪里呢?解释这《事钞》续云:“次明其义。初云律者,法也。谓犯不犯轻重等法,并律所明,即教诠也。”那么刚才我们所念的就是说明这一个。说“上句”,换句话说,“次明其义”这个,那么“初云律者,法也。”说“训”,上面指这一个。说楷定这“法”是什么,“法”是确定来轨范这个,说这个什么一个确定的内涵呢,这是文字的解释。“谓下”就是“谓犯不犯轻重等法,并律所明”,那就是说明。说明那刚才前面解释过了,解释过了,你就看了一下就很了解,听了一下就了解。24:31
不过下面有一句话恐怕大家不太清楚,是“犯、不犯,轻、重”,这四样东西把整个的这个毗尼一藏,就是这个律主要的就是说这个。不过下面有一点,轻重当中还有“因果、阙缘、开制之异”。关于这个因果、阙缘、开制等等,在后面〈持犯篇〉当中会详细说,所以这地方不解释,不解释。反正是后面……眼前我们继续讲下去,用得著的地方我会一一说明;至于说暂时用不上的,暂时留在这里,一直等到后面〈持犯篇〉,那个时候会详细地说明这个阙缘等等。25:33
所以我这地方简单地说一下,要犯一个罪,今天我们不从这个后面的持犯来说,我们从前面已经说“业”来说,犯一个罪最主要的需要几个条件哪?四个。大家还记著──事、意乐、加行、究竟。那么这四个条件这个是组成这个业的缘,如果这个地方有一个缘缺掉了以后,那么这个业本身就不完整,乃至于有的时候没有了。比如说,做一件事情──踩一个蚂蚁,那么“事”这是蚂蚁;“加行”,你把它踩;如果踩完了以后踩死,那么“究竟”。下面这个“意乐”也是个缘──你用什么心去踩它的。看见个蚂蚁,上去“哎,这个讨厌!”一脚把它踩死,这是一种;还有呢,你匆匆忙忙走过去,你根本不晓得前面有什么,这是一种;你眼睛近视看见以为灰尘踩上去,又是一种。结果业同不同?不同。后面这个几个缺什么缘?缺意乐之缘。26:58
这个意乐当中又分三样:想、烦恼、等起。“想”是说,“欸,这是什么?”这个叫想。如果大家对这个想正确了解的话,请你们翻开《广论》。现在每一个人手上都有那个书在这里,都有那个书在这里,所以我们这个书一看哪,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很清楚。这个在哪里呢?在一百二十二页上头,一百二十二页上头第四行,“四相,谓事,意乐,加行,究竟”。那么在这个里边哪,看那个第五行,“意乐分三”,有没有看见?第五行的最下面意乐,换句话这个就是心里面的意念、好乐之心。哪三部分呢?“想”,怎么想呢?欸,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说我走过去的时候:这什么东西呀?虽然是蚂蚁,你把它看成灰尘,那个就是缺杀的这个根本罪,这个缘就缺掉一个;或者你匆匆忙忙跑过去,根本没有想到它,那这也缺。28:20
所以什么情况之下,他都说得很清楚,所以前面这个阙缘,就这样。有的时候这是一个沙子不是蚂蚁,你把它看成是蚂蚁这么去踩,这个,说这个时候“想”是具足了,但是它也有一个阙缘,阙缘什么?缺那个究竟没有,究竟没有。因为你是想的蚂蚁,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蚂蚁在,所以事究竟不究竟,所以它也是一个阙缘。可是因为你想成要去杀它,你有这个杀心,对不起,你还是犯了,这个罪它并不是根本罪,前面所说的这个阙缘就是这样,了解不了解?那么这里我说一下。29:07
那么既然翻开来了以后,看第二个呢,叫作“烦恼”。第三个、是第二个烦恼还是第三个烦恼?第三个烦恼是吧?那么“等起”,什么叫等起?应该是说想──欸,所谓等起、烦恼是说,等起的话,由于这样的想法,然后你跟著来,实际上,应该这个等起也受烦恼的影响的。
Top 第01-10卷 第11-20卷 第21-30卷 第31-40卷 第41-50卷 第51-60卷 第61-70卷 第71-80卷 End
TBA
TBA
TBA
TBA
TBA
TBA
TBA
Top 第01-10卷 第11-20卷 第21-30卷 第31-40卷 第41-50卷 第51-60卷 第61-70卷 第71-80卷 End
Top 第01-10卷 第11-20卷 第21-30卷 第31-40卷 第41-50卷 第51-60卷 第61-70卷 第71-80卷 End
TBA
TBA
TBA
TBA
TBA
TBA
TBA
Top 第01-10卷 第11-20卷 第21-30卷 第31-40卷 第41-50卷 第51-60卷 第61-70卷 第71-80卷 End
Top 第01-10卷 第11-20卷 第21-30卷 第31-40卷 第41-50卷 第51-60卷 第61-70卷 第71-80卷 End
TBA
TBA
TBA
TBA
TBA
TBA
TBA
Top 第01-10卷 第11-20卷 第21-30卷 第31-40卷 第41-50卷 第51-60卷 第61-70卷 第71-80卷 End
Top 第01-10卷 第11-20卷 第21-30卷 第31-40卷 第41-50卷 第51-60卷 第61-70卷 第71-80卷 End
References 参考资料:
Recent Posts:
不过平常我们不深讲它,真正深讲的话,它有非常严密的次第、非常严密的组织,你从这个地方进去的话,几乎丝毫无错。绝对不像我们平常讲的讲经说法,啊,大概有个概念,就是这样。所以说理可虚通,虚通是虚通啊,但是派用场往往不成。上根利智的人他宿生本来有,一点─透,透了就行;其次一等人,见是见到了,可是行不够。那么这一类人,譬如禅宗的祖师,虽然见了道,他但是下面还要“生生若得不退,佛阶必定可期”。为什么要这样?根据他所见的,然后所消融无始的习气。这个习气这个,我们昨天讲的业,大家还记得吧?这个非拿戒来衡量不可,拿戒做为衡准的标准,否则讲得是头头是道,造的业是照样的一片无明当中所产生的这个业,依旧轮回!这个是中上等的人,如果中下等的人,那就─好啰,听完了以后一点用场都没有!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两样东西配合─见跟行,因此要想了解这个的话,说我们要学了经、论以后,一定要学律;反过来,要想学律的话,一定要经、论配合。05:41
《资持》云:“问:五八二戒既是戒制,应是行摄。答:化教所摄。”
很有趣!它特别有一个问答。说:五戒、八戒,戒嘛,应该是说戒所制的应该是行教或者制戒啦!那回答怎么说?“化教所摄”。对不起,他说这个不是制教,这个叫作化教。化是“用舍任缘”的呀!实际上呢,如果是“用舍任缘”的话,那我们说我们求了戒,犯了戒应该没毛病,然后呢持了戒没有大功德,实际上并不是如此。那应该是制教,它又是化教所摄,这为什么原因?22:47